考试总分:367分
考试类型:模拟试题
作答时间:60分钟
已答人数:967
试卷答案:有
试卷介绍: 安规考试
A口头命令;
B电话命令;
C电气第一种工作票;
D电气第二种工作票。
A0.35;
B0.7;
C0.6;
D1.0。
A一样;
B相似;
C相同;
D相反。
A不可填用一张工作票;
B可填用一张电气第一种工作票;
C必须填用两张电气第一种工作票;
D断路器检修不需要工作票。
A各类作业人员;
B现场运行人员;
C有关领导;
D现场负责人。
A有电;
B无电;
C可能有电;
D可能无。
A严禁;
B必须;
C不宜;
D最好。
A三个月;
B半年;
C一年;
D两年。
A客户;
B调度;
C运行;
D检修。
A开路;
B短路;
C震动;
D晃动。
A知道;
B懂得;
C明白;
D熟悉。
A不利;
B危险;
C有利;
D不定。
A检修地点;
B工作地点;
C工作现场;
D停电设备。
A施工质量;
B安全;
C工期;
D技术。
A技术;
B安全;
C保障;
D组织。
A严禁;
B不应;
C允许;
D视情况可。
A3年;
B1年;
C5年;
D2年。
A工作负责人;
B工作许可人;
C操作人员;
D值班长。
A领导;
B医疗机构;
C医师;
D专业机构。
A交接班制度;
B工作票制度;
C操作票制度;
D倒班制度。
A面罩,正压式呼吸器;
B防毒面具,护目镜;
C防毒面具,正压式呼吸器;
D棉口罩,正压式呼吸器。
A措施拆除;
B措施变更;
C接地线拆除;
D合闸送电。
A6,60%;
B6,80%;
C5,80%;
D5,60%。
A短路或接地,开路;
B开路,短路或接地;
C开路或接地,短路;
D短路,开路或接地。
A0.5m;
B1m;
C1.5m;
D2m。
A运行人员;
B有关人员;
C工作负责人;
D站长。
A变电站工作签人;
B变电站工作许可人;
C线路工作签发人;
D调度值班员。
A异常条件(例如短路)下的电流;
B天气恶劣条件下的电流;
C异常条件(例如短路)下的电压;
D负荷电流。
A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漏电保护器);
B熔断器;
C保险丝;
D刀闸。
A避雷器;
B电缆;
C电抗器;
D断路器。
A进行;
B试验;
C加压;
D合闸。
A竹制;
B木头;
C金属;
D铝合金。
A分别;
B短路;
C保护;
D工作。
A工作许可人;
B工作负责人;
C工作监护人;
D全体工作人员。
A静电;
B感应电;
C触电;
D突然来电。
A两把;
B三把;
C四把;
D五把。
A3.0;
B0.7;
C1.0;
D1.5。
A1.0;
B0.7;
C0.5;
D0.35。
A1.0;
B1.5;
C2.0;
D0.7。
A1.0;
B1.5;
C2.0;
D0.7。
A专业;
B专责;
C专工;
D专职。
A可不用工作票;
B使用紧急抢修单或工作票;
C记入操作记录簿内;
D用操作票。
A机构上;
B操作把手上;
C上;
D附近。
A各侧;
B受电侧;
C送电侧;
D一侧。
A装入绝缘手套中;
B卷上去;
C套在手套外面;
D怎么都行。
A仿宋体;
B规程;
C楷书;
D印刷体。
A多点,输电;
B两点,输配电;
C多点,配电;
D两点,输电。
A半,一;
B一,一;
C两,一;
D一,两。
A第三方;
B单方;
C双方;
D承包商。
A工作票;
B事故检修单;
C电气带电作业工作票;
D操作票。
A线路一种;
B电气第一种;
C电气带电作业;
D电气二种。
A严禁;
B不应;
C允许;
D视情况可。
A低位区;
B上位区;
C高位区;
D下位区。
A下风侧;
B顺风侧;
C上风侧;
D逆风侧。
A“在此工作!”;
B“从此进出!”;
C“止步,高压危险!”;
D“禁止合闸,有人工作!”。
A巡视;
B交接班;
C许可;
D操作。
A马上封堵;
B及时汇报领导;
C迅速撤出现场;
D立即查看。
A试验人员;
B工作许可人;
C检修人员;
D值班负责人。
A单相接地、放电;
B短路、充电;
C三相短路、放电;
D三相短路、充电。
A设备停电时;
B设备不停电时;
C人员工作中与设备带电部分;
D人员工作中与设备不带电部分。
A接地处;
B进线侧;
C出线侧;
D金属处。
A使用个人保安线;
B合上接地刀闸;
C使用安全腰绳;
D使用防坠绳。
A检修工作结束;
B批准的检修计划工作时间;
C结束工作任务;
D下班时间。
A工作负责人;
B工作许可人;
C工作票签发人;
D值班负责人。
A高压设备上工作不需要部分停电者;
B高压室内的二次接线和照明等回路上的工作,不需要将高压设备停电或做安全措施者;
C需要高压设备全部停电、部分停电或做安全措施的工作;
D高压室内的二次接线和照明等回路上的工作。
A负荷侧隔离开关-断路器-电源侧隔离开关;
B断路器-负荷侧隔离开关-电源侧隔离开关;
C断路器-电源侧隔离开关-负荷侧隔离开关;
D电源侧隔离开关-断路器-负荷侧隔离开关。
A15;
B25;
C16;
D50。
A误动;
B误碰;
C误拆;
D误接。
A电压回路;
B电流回路;
C信号回路;
D保护回路。
A5min;
B10min;
C15min;
D30min。
A使用个人保安线;
B合上接地刀闸;
C使用安全腰绳;
D使用防坠绳。
A各侧;
B受电侧;
C送电侧;
D一侧。
A严禁;
B不应;
C允许;
D视情况可。
A可以;
B经工作许可人批准可以;
C不应;
D有能力时可以。
A工作负责人;
B工作许可人;
C专责监护人;
D工作班人员。
A设备架构;
B避雷器;
C带电设备;
D接地网。
A可以;
B严禁;
C不宜;
D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可以。
A250V以下;
B250V及其以下;
C1000V及其以下;
D1000V以下。
A三年;
B半年;
C一年;
D两年。
A五年;
B三年;
C一年;
D两年。
A10KV及以下;
B110KV及下;
C35KV及以下;
D6KV及以下。
A线手套;
B工作手套;
C绝缘手套;
D白手套。
A电气第一种工作票;
B电气第二种工作票;
C口头或电话命令。
A预定;
B审核;
C批准;
D通过。
A“在此工作!”;
B“禁止合闸,有人工作!”;
C“止步,高压危险!”;
D“禁止攀登”。
A身体;
B手部;
C头部;
D腿部。
A保护膜;
B护套;
C保护外壳;
D透明护套。
A“止步,高压危险!”;
B“禁止攀登,高压危险!”;
C“从此上下!”;
D“在此工作!”。
A停电;
B验电;
C直接验电;
D间接验电。
A“止步,高压危险!”;
B“从此上下!”;
C“在此工作!”;
D“禁止攀登,高压危险!”。
A全部停电;
B邻近设备已停电;
C部分停电;
D一经操作即可停电。
A悬挂标示牌;
B许可工作;
C三相短路;
D通知工作负责人。
A线路隔离开关操作把手上;
B线路断路器和隔离开关操作把手上;
C线路断路器上;
D线路断路器和隔离开关上。
A复诵无误;
B互通姓名并复诵;
C电话通知;
D互通姓名并复诵无误。
A变电站值班员;
B运行维护单位;
C调度员;
D风场场长。
A操作电源;
B控制电源;
C控制电源和合闸电源;
D空气开关。
A不小于18%、不超1000uL/L;
B不小于20%、不超1000uL/L;
C不小于18%、不超过800uL/L;
D不小于20%、不超过800uL/L。
A抛扔;
B一般工具;
C绝缘工具;
D绳索。
A0.5m;
B1m;
C1.5m;
D2m。
A站长;
B工作许可人;
C运行人员;
D工作负责人。
A设备无异常;
B已下令停止工作;
C工作班全体人员已撤离;
D工作班全体人员已经离开工作地点、可以送电。
A程序操作;
B自动化操作;
C单人操作;
D远方操作。
A60%;
B70%;
C80%;
D90%。
A知道;
B看见;
C观察;
D判断。
A1m;
B1.2m;
C1.5m;
D1.7m。
A8;4;
B8;8;
C4;8;
D4;4。
A安全绳;
B绝缘绳索;
C安全带;
D个人保安线。
A试验;
B维护;
C检修;
D安全。
A100;
B200;
C300;
D400。
A0.35;
B0.7;
C1.5;
D1.0。
A0.5;
B1.5;
C2.0;
D1.0。
A0.7;
B1.0;
C1.5;
D3.0。
A无权停止作业;
B有权停止作业但无权组织人员撤离作业现场;
C无权停止作业但可组织部分人员撤离作业现场;
D有权停止作业并组织人员撤离作业现场。
A变电站;
B断路器;
C隔离开关;
D熔断器。
A专人;
B安全员;
C值班员;
D站长。
A后、先;
B先、后;
C一人、一人;
D两人、两人。
A三个月;
B半年;
C一年;
D两年。
A至少;
B约;
C最多;
D必须。
A指令项;
B顺序项;
C操作√;
D操作项目。
A两人直立搬运;
B放倒后搬运;
C倾斜搬运;
D一个直立搬运。
A心肺复苏法;
B触电急救;
C创伤急救;
D七会。
A通知;
B明确;
C通报;
D掌握。
A场所及施工车辆上;
B升压站;
C作业现场;
D值班室。
A设备;
B电网;
C人身;
D操作。
A不应开启,“止步,高压危险!”;
B可以开启,“止步,高压危险!”;
C不应开启,“禁止合闸,有人工作!”;
D应开启,“止步,高压危险!”。
A“在此工作!”;
B“禁止合闸,有人工作!”;
C“止步,高压危险!”;
D“禁止攀登”。
A工作票签发人;
B工作许可人;
C工作负责人;
D值班负责人。
A66kV;
B35kV;
C110kV;
D10kV。
A检查;
B填写;
C复诵;
D记录。
A机构;
B设备;
C系统;
D间隔。
A注明注意事项;
B确认、签名;
C签名;
D补充安全措施。
A导线;
B铜线;
C接地线;
D铝线。
A要有监护人和操作人在场,由监护人接受;
B只要监护人在场,操作人也可以接受;
C可由变电站(所)长接受;
D可由值班员接受。
A10;
B15;
C20;
D25。
A“工作”;
B“试验”;
C“检修”;
D“试验”或“检修”。
A0.2m;
B0.4m;
C0.6m;
D0.8m。
A应有永久性的保护接地;
B应有永久性的、可靠的保护接地;
C应有且仅有一点保护接地;
D应有两点的保护接地。
A履行确认手续后;
B检查好安全措施的布置后;
C熟悉工作流程后;
D了解后。
A大于10m;
B小于10m;
C大于15m;
D小于15m。
A试验电源;
B电源;
C充电电源;
D检修电源。
A运行值班负人;
B值班调度员;
C工作许可人;
D工作班人员。
A竖起;
B放倒;
C折叠;
D截短。
A相同;
B相符;
C相像;
D一样。
A充分放电;
B进行放电;
C不放电;
D接地。
A编号;
B位置;
C相位;
D名称。
A后;
B中;
C前;
D期间。
A填用;
B许可;
C转移;
D终结。
A站长;
B工作负责人;
C跟班领导;
D专责监护人。
A各侧断路器;
B隔离开关的控制电源;
C隔离开关的合闸能源;
D保护装置。
A事故处理;
B事故后调整运行方式;
C寻找直流系统接地,或摇测绝缘;
D变压器、消弧线圈分接头的调整。
A由工作负责人征得工作班成员同意;
B在工作票上增填安全措施;
C填用新的工作票;
D重新履行工作许可手续。
A防火;
B防水;
C防爆;
D通风。
A拉合断路器和隔离开关,检查断路器和隔离开关的位置;
B验电、装拆接地线,检查接地线是否拆除;
C安装或拆除控制回路或电压互感器回路的保险器,切换保护回路和检验是否确无电压等;
D事故紧急处理。
A停电范围;
B带电范围;
C安全措施;
D注意事项。
A电缆及电容器接地线应逐相充分放电;
B装在绝缘支架上的电容器外壳也应放电;
C星形接线电容器的中性点应放电;
D串联电容器及与整组电容器脱离的电容器应逐个多次放电。
A电话下达;
B当面下达;
C派人送达;
D短信下达。
A停电;
B验电;
C装设接地线及个人保安线;
D悬挂标示牌。
A220kV;
B750kV;
C1000kV。
A防火;
B防水;
C防雷;
D通风。
A电缆试验前后以及更换试验引线时,应对被试电缆(或试验设备)充分放电;
B电缆试验时,应防止人员误入试验场所。电缆两端不在同一地点时,另一端应采取防范措施;
C电缆耐压试验分相进行时,电缆两端另两相应短路接地;
D电缆试验结束,应在被试电缆上加装临时接地线。带电缆尾线接通后方可拆除。
A验电、接地、悬挂标示牌或采用绝缘遮蔽措施;
B邻近的有电回路、设备加装绝缘隔板或绝缘材料包扎等措施;
C停电更换熔断器后恢复操作时,应戴手套和护目眼镜。
A工作许可制度;
B工作监护制度;
C工作票制度;
D工作间断、转移和终结制度。
A第一种工作票;
B第二种工作票;
C电气带电作业工作票;
D紧急抢修单。
A中性点有效接地系统中可能引起单相接地的作业;
B中性点非有效接地系统中可能引起相间短路的作业;
C直流线路中可能引起单极接地或极间短路的作业;
D不应约时停用或恢复重合间及直流再启动装置。
A绝缘杆;
B绝缘靴;
C绝缘手套;
D绝缘绳。
A确认所派工作负责人和工作班人员适当、充足;
B确认工作票所列安全措施正确完备,符合现场条件;
C确认工作现场布置的安全措施完备,确认检修设备无突然来电的危险;
D对工作票所列内容有疑问,应向工作票签发人询问清楚,必要时应要求补充。
A机械耐拉强度;
B柔韧性;
C短路电流;
D16;
E25;
F25。
A开关;
B变压器;
C建筑物;
D控制设备。
A导线;
B绝缘材料;
C附件;
D避雷线。
A确认所派工作负责人和工作班人员适当、充足;
B确认工作票所列安全措施正确完备,符合现场条件;
C确认工作现场布置的安全措施完备,确认检修设备无突然来电的危险;
D对工作票所列内容有疑问,应向工作票签发人询问清楚,必要时应要求补充。
A电气指示;
B机械位置指示;
C仪表及各种遥测、遥信信号的变化;
D验电。
A不宜单人进行;
B应先接接地端,后接导体端,接地线应接触良好,连接应可靠;
C人体不得碰触接地线或未接地的导线,以防止感应电触电;
D特殊情况下,单人值班可自己进行接地线的装设工作。
A恢复同运行设备有关的接线;
B拆除临时接线;
C检查装置内无异物,屏面信号及各种装置状态正常;
D检查各相关压板及切换开关位置恢复至工作许可时的状态。
A将被测量设备各侧断开,验明无压;
B确认设备无人工作,方可进行;
C在测量中不应让他人接近被测量设备;
D测量前后,应将被测设备对地放电。
A确认工作必要性和安全性;
B确认工作票上所填安全措施正确、完备;
C正确、安全地组织工作;
D确认所派工作负责人和工作班人员适当、充足。
A正确、安全地组织工作;
B确认工作票所列安全措施正确、完备,符合现场实际条件,必要时予以补充;
C工作前向工作班全体成员告知危险点,督促、监护工作班成员执行现场安全措施和技术措施。
A正确使用安全工器具和劳动防护用品;
B确认工作票所列安全措施正确完备,符合现场条件;
C确认线路停、送电和许可工作的命令正确;
D确认许可的接地等安全措施正确完备。
A明确被监护人员和监护范围;
B工作前对被监护人员交待安全措施,告知危险点和安全注意事项;
C监督被监护人员执行本标准和现场安全措施,及时纠正不安全行为。
A绿色衬底;
B中间直径为200mm白圈;
C中间直径为200mm红圈;
D黑字写于白圆圈中;
E黑字写于红圆圈中。
A施工地点邻近带电设备的围栏上;
B室外工作地点的围栏上;
C禁止通行的过道上;
D高压试验地点;
E室外构架上。
A个人保安线进行工频耐压试验,周期≤5年;
B绝缘杆进行工频耐压试验,周期1年;
C缘手套进行工频耐压试验,周期半年;
D绝缘胶垫进行工频耐压试验,周期1年。
A工频耐压试验;
B周期1年;
C工频耐压8kV,持续时间1min,泄露电流≤5mA;
D工频耐压8kV,持续时间1.5min,泄露电流9mA。
A沟槽开挖应采取防止土层塌方的措施;
B电缆隧道、电缆井内应有充足的照明;
C电缆隧道、电缆井内应有有防火、防水、通风的措施;
D进入电缆隧道、电缆井前,应用通风机排出浊气。
A交流系统中用隔离开关同其他电气装置分开的部分;
B直流系统中双极停用的换流变压器及所有高压直流设备;
C直流系统中单极运行时停用极的换流变压器、阀厅、直流场设备、水冷系统(双极公共区城为运行设备);
D交流系统中用断路器同其他电气装置分开的部分;
A正确、安全地组织工作;
B确认工作班人员适当、充足;
C确认工作票所列安全措施正确、完备,符合现场实际条件,必要时予以补充;
D工作前向工作班全体成员告知危险点,督促、监护工作班成员执行现场安全措施。
A就地操作;
B手动操作;
C遥控操作;
D程序操作。
A自行操作;
B监护操作;
C单人操作;
D程序操作。
A室内高压设备的隔离室设有遮拦,遮拦的高度在1.7m以上,安装牢固并加锁者;
B室内高压开关的操动机构用墙或金属板与该开关隔离,或装有远方操动机构者;
C室内高压设备是最新设计的新兴产品者;
D室内高压设备具有五防功能,都投入了闭锁装置着。
A事故处理;
B拉合断路器的单一操作;
C拉开接地开关或拆除全厂(站)仅有的一组接地线;
D检查负荷分配;
E切换保护回路和检验是否确无电压。
A调节功率;
B转换主控站;
C切换换流变压器冷却器及手动调节分接头;
D控制系统对断路器的锁定操作。
A就地操作;
B遥控操作;
C程序操作;
D远方操作。
A正压式呼吸器;
B护目镜;
C防毒面具;
D棉口罩。
A一经合闸即可送电到施工设备的隔离开关操作把手上应悬挂“在此工作!”标示牌;
B施工地点临近带电设备的遮拦上应悬挂“止步,高压危险!”标示牌;
C工作人员可以上下的爬梯、铁架上悬挂“从此上下!”标示牌;
D工作地点或检修设备上应悬挂“止步,高压危险”标示牌。
A试验人员操作;
B监护操作;
C单人操作;
D程序操作。
A依次进行的工作;
B不停电的工作;
C同一类型的工作;
D同一电压等级。
A属于同一电压等级、位于同一平面场所,工作中不会触及带电导体的几个电气连接部分;
B一台变压器停电检修,其断路器也配合检修;
C在几个电气连接部分依次进行的同一电压等级、同一类型的不停电工作;
D全站停电。
A全体工作人员撤离工作地点;
B收回该系统的所有工作票,拆除临时遮拦、接地线和标示牌,恢复常设遮拦;
C会同工作负责人在工作票上分别确认、签名;
D应在工作负责人和运行人员全面检查无误后,由运行人员进行加压试验。
A作业现场的生产条件、安全设施、作业机具和安全工器具等应符合国家或行业标准规定的要求;
B各类作业人员应被告知其作业现场存在的危险因素、防范措施及事故紧急处理措施;
C经常有人工作的场所及施工车辆上宜配备急救箱,存放急救用品,并指定专人检查、补充或更换;
D安全工器具和劳动防护用品在使用前应确认合格、齐备。
A中性点有效接地系统中可能引起单相接地的作业;
B中性点非有效接地系统中可能引起相间短路的业;
C直流线路中可能引起单极接地或极间短路的作业;
D不应约时停用或恢复重合闸及直流再启动装置。
A地电位作业人体与带电体的距离;
B等电位作业人体与接地体的距离;
C工作人员进出强电场时与接地体和带电体两部分所组成的组合间隙;
D工作人员与相邻导线的距离。
A停电;
B验电;
C装设接地线;
D悬挂标示牌和装设遮栏(围栏)。
A66kV;
B110kV;
C±125kV;
D125kV。
A戴护目眼镜;
B戴绝缘手套;
C必要时使用绝缘夹钳;
D站在绝缘物或绝缘台上。
A停电、验电、接地、悬挂标示牌或采取绝缘遮蔽措施;
B邻近的有电回路、设备加装绝缘隔板或绝缘材料包扎等措施;
C佩戴防毒面具或佩戴正压式空气呼吸器;
D停电更换熔断器后恢复操作时,应戴手套和护目眼镜。
A相间短路;
B漏电;
C接地短路;
D感应电压。
A用通风机排除浊气;
B再用气体检测仪检查井内或隧道内的易燃易爆及有毒气体的含量;
C戴防毒面具;
D戴防尘口罩。
A导线;
B绝缘材料;
C附件;
D避雷线。
A全部带有;
B一部分带有;
C一经操作;
D不经操作。
A工作地点;
B工作任务;
C工作负责人;
D安全措施。
A书面安全求;
B工作布置;
C工作许可;
D工作申请。
A全体工作人员撤离工作地点;
B收回该系统的所有工作票,拆除临时遮拦、接地线和标示牌,恢复常设遮拦;
C会同工作负责人在工作票上分别确认、签名;
D应在工作负责人和运行人员全面检查无误后,由运行人员进行加压试验。
A站长;
B工作许可人;
C工作票签发人;
D值班负责人。
A全部停电;
B部分停电,且易碰带电部分;
C部分停电,人员分散在不同的工作地点;
D部分停电,并且安全措施可靠,人员集中在一个工作地点,不致误碰带电部分。
A有实际工作经验;
B室内高压设备的隔离室设有安装牢固、高度大于1.7米遮拦,遮拦通道门加锁;
C熟悉电气设备;
D会倒闸操作;
E室内高压断路器的操作机构用墙或金属板与该断路器隔离或装有装有远方操作机构。
A工作票签发人;
B工作负责人;
C专责监护人;
D工作许可人。
A熟悉工作内容、工作流程,掌握安全措施,明确工作中的危险点,并履行确认手续;
B遵守安全规章制度、技术规程和劳动纪律;
C正确使用安全工器具和劳动防护用品;
D执行安全规程和实施现场安全措施。
A直接验电应使用相应电压等级的验电器在设备的接地处逐相验电;
B验电前,验电器应先在有电设备上确证验电器良好;
C在恶劣气象条件时,对户外设备及其他无法直接验电的设备,可间接验电;
D高压验电应戴绝缘手套,人体与被验电设备的距离应符合设备不停电时的安全距离要求。
A所修项目状况;
B未处理的问题;
C试验结果;
D发现的问题。
A事故紧急处理
B程序操作;
C拉合断路器(开关)的单一操作;
D拉开全站仅有的一组接地刀闸或拆除仅有的一组接地线。
A工作必要性和安全性;
B安全措施是否符合实际,必要时予以补充;
C工作票上所填安全措施是否正确完备;
D所派工作负责人和工作班人员是否适当和充足。
A保证接地线、接地刀闸与检修设备之间不连有断路器(开关)或熔断器;
B若由于设备原因,接地刀闸与检修设备之间连有断路器(开关),则必须合上断路器(开关)并有保证其不会分闸的措施;
C若由于设备原因,接地刀闸与检修设备之间连有断路器(开关),则提醒全体工作人员注意安全;
D若由于设备原因,接地刀闸与检修设备之间连有断路器(开关),则派专职监护人监护。
A熟悉工作内容、工作流程,掌握安全措施,明确工作中的危险点,并履行确认手续;
B遵守安全规章制度、技术规程和劳动纪律,执行安全规程和实施现场安全措施;
C正确使用安全工器具和劳动防护用品。
A工作负责人;
B工作许可人;
C专责监护人;
D工作签发人;
E工作班成员。
A断路器;
B负荷侧隔离开关;
C电源侧隔离开关。
A白底;
B红色圆形斜杠;
C黑色禁止符号;
D黑字。
A不应长时间在六氟化硫设备防爆膜附近停留;
B设备解体检修前,应对六氟化硫气体进行检验,并采取安全防护措施;
C室内设备充装六氟化硫气体时,周围环境相对湿度应不大于85%,同时应开启通风系统,避免六氟化硫气体泄漏到工作区;
D进入六氟化硫电气设备低位区或电缆沟工作,应先检查含氧量(低于18%)和六氟化硫气体含量(不超过1000μL/L)。
A不宜进行电气操作;
B不应靠近避雷针;
C严禁操作;
D不应就地电气操作。
A安全措施;
B技术措施;
C危险点;
D安全注意事项。
A停电;
B验电;
C接地;
D悬挂标示牌和装设遮栏。
A停电、验电、接地、悬挂标示牌或采用遮蔽措施;
B邻近的有电回路、设备加装绝缘隔板或材枓包扎等措施;
C停电更换熔断器后恢复操作时,应戴手套和护目眼镜;
D根据需要采取其他安全措施。
A开关;
B配电线路的终端;
C建筑物;
D控制设备。
A上下;
B后面;
C左右;
D两侧。
A冷备用;
B热备用;
C试验;
D检修。
A对
B错
A对
B错
A对
B错
A对
B错
A对
B错
A对
B错
A对
B错
A对
B错
A对
B错
A对
B错
A对
B错
A对
B错
A对
B错
A对
B错
A对
B错
A对
B错
A对
B错
A对
B错
A对
B错
A对
B错
A对
B错
A对
B错
A对
B错
A对
B错
A对
B错
A对
B错
A对
B错
A对
B错
A对
B错
A对
B错
A对
B错
A对
B错
A对
B错
A对
B错
A对
B错
A对
B错
A对
B错
A对
B错
A对
B错
A对
B错
A对
B错
A对
B错
A对
B错
A对
B错
A对
B错
A对
B错
A对
B错
A对
B错
A对
B错
A对
B错
A对
B错
A对
B错
A对
B错
A对
B错
A对
B错
A对
B错
A对
B错
A对
B错
A对
B错
A对
B错
A对
B错
A对
B错
A对
B错
A对
B错
A对
B错
A对
B错
A对
B错
A对
B错
A对
B错
A对
B错
A对
B错
A对
B错
A对
B错
A对
B错
A对
B错
A对
B错
A对
B错
A对
B错
A对
B错
A对
B错
A对
B错
A对
B错
A对
B错
A对
B错
A对
B错
A对
B错
A对
B错
A对
B错
A对
B错
A对
B错
A对
B错
A对
B错
A对
B错
A对
B错
A对
B错
A对
B错
A对
B错
A对
B错
A对
B错
A对
B错
A对
B错
A对
B错
A对
B错
A对
B错
A对
B错
A对
B错
A对
B错
A对
B错
A对
B错
A对
B错
A对
B错
A对
B错
A对
B错
A对
B错
A对
B错
A对
B错
A对
B错
A对
B错
A对
B错
A对
B错
A对
B错
A对
B错
A对
B错
A对
B错
A对
B错
A对
B错
A对
B错
A对
B错
A对
B错
A对
B错
A对
B错
A对
B错
A对
B错
A对
B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