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团公司井下作业井判断题301-400

考试总分:100分

考试类型:模拟试题

作答时间:60分钟

已答人数:967

试卷答案:有

试卷介绍: 集团公司井下作业井判断题301-400

开始答题

试卷预览

  • 1. 当井下管柱出现自动上顶时,要尽快坐上悬挂器,对角上紧全部顶丝,快速装上井口或防喷装置,做好下步措施的准备工作,泵入适当密度的压井液,提高井筒内液柱压力,待压力平衡稳定后再继续施工。[1分]

    A

    B

  • 2. 起下管柱作业出现溢流时,应立即抢关井。经压井正常后,方可继续施工。[1分]

    A

    B

  • 3. 处理溢流时防止钻具粘附卡钻的主要措施是尽可能地减少地层流体进入井筒。[1分]

    A

    B

  • 4. 起下钻后期发生溢流时,应抢时间起完钻或下钻,然后再进行压井。[1分]

    A

    B

  • 5. 当井内有油管时,如工作防喷器半封闸板不能有效密封,出现渗漏、刺漏时,应关闭其下面防喷器半封闸板,更换该半封闸板。试压合格后,继续作业。[1分]

    A

    B

  • 6. 带压作业液压控制系统应在每口井施工前试压,对可用系统工作压力做一次可靠性试压,试压时在升压过程中人员应站至承压部位5m以外的安全区域。[1分]

    A

    B

  • 7. 当井内无管柱时,如带压作业防喷器的上部全封防喷器失效,关闭下部全封防喷器并手动锁紧,更换上部全封防喷器。[1分]

    A

    B

  • 8. 井喷事故发生后,迅速查明井喷的原因,及时准确地向有关部门汇报,并做好记录。[1分]

    A

    B

  • 9. 采用气化液冲砂时,空气压缩机出口与水泥车之间要安装针型阀,返出管线必须用硬管线,并固定。[1分]

    A

    B

  • 10. 高压自喷井冲砂时要控制进口排量,防止井喷。[1分]

    A

    B

  • 11. 冲砂施工中如果发现严重漏失,冲砂液不能返出地面时,应立即停止冲砂,将管柱提至原始砂面以上,并反复活动管柱。[1分]

    A

    B

  • 12. 冲砂作业要使用符合设计要求的压井液进行施工,施工中井口应坐好自封封井器和防喷器。[1分]

    A

    B

  • 13. 打捞作业前应考虑到使用方钻杆时,应安装方钻杆上下旋塞。[1分]

    A

    B

  • 14. 打捞施工前应按规定对地面管线进行固定和试压合格。[1分]

    A

    B

  • 15. 打捞作业前应将井控设备安装到位方可作业。[1分]

    A

    B

  • 16. 打捞作业施工过程不应损坏油层套管。[1分]

    A

    B

  • 17. 气举施工只要有严密可靠的井控措施,就可采用气举法诱喷。[1分]

    A

    B

  • 18. 在抽吸作业前应认真检查抽汲工具,装好防喷管、防喷盒。[1分]

    A

    B

  • 19. 采用液体替喷和抽汲诱喷无效时可采用气举和注氮诱喷。[1分]

    A

    B

  • 20. 对天然气气量较大的井,可以利用井筒内的天然气进行气举排液。[1分]

    A

    B

  • 21. 气举后能自喷则正常生产。经气举不能自喷的井,待排出液量达1.5倍井筒容积的液体后,停止气举诱喷。[1分]

    A

    B

  • 22. 气举诱喷若不能自喷,施工结束后应敞开放喷,将井内气体放掉。[1分]

    A

    B

  • 23. 在处理井喷抢险过程中,必须做好人身安全防护工作,避免烧伤、中毒等伤害。[1分]

    A

    B

  • 24. 射孔施工设计中应标明射孔井段数据及允许误差值。[1分]

    A

    B

  • 25. 井喷事故发生后,可按事故级别越级汇报。[1分]

    A

    B

  • 26. 起下作业过程中发生井喷,应制定一套抢险方案,指挥人员要在现场指挥并随时掌握进展情况,随时采取紧急措施,直到制止住井喷。[1分]

    A

    B

  • 27. 起钻时发生溢流的显示是:灌入井内的压井液量大于从井内起出钻具的体积。[1分]

    A

    B

  • 28. 起下作业时,坚持按起下管柱操作规程,平稳操作,加强坐岗观察与记录。[1分]

    A

    B

  • 29. 堵塞器下井前应测量堵塞器钢体外径和长度,检查各部件是否完好,堵塞器规格应与井下管柱相匹配。[1分]

    A

    B

  • 30. 液压控制系统应在每口井施工前试压,试压可用系统工作压力做一次可靠性试压,每次试压30min。[1分]

    A

    B

  • 31. 带压作业在起下油管过程中,如上部卡瓦不能有效卡固油管时,就使用下部卡瓦和防喷器。[1分]

    A

    B

  • 32. 高压自喷井冲砂要控制出口排量,应保持出口排量平衡,防止井喷。[1分]

    A

    B

  • 33. 冲砂过程中要快速下入管柱,以免造成砂堵或憋泵。[1分]

    A

    B

  • 34. 在油层压力低或漏失严重的井进行冲砂施工,将两台以上的泵联用,进行施工的冲砂方式是联泵冲砂。[1分]

    A

    B

  • 35. 冲砂施工中若遇到返出液量明显大于入井液量时,应及时上提钻具坐井口,观察井口压力变化,根据情况采取节流法、循环法压井。[1分]

    A

    B

  • 36. 冲砂时进口排量越大越好,不用考虑出口排量。[1分]

    A

    B

  • 37. 冲砂时,每冲完一根要循环洗井15min以上,以防在接单根时砂子下沉造成卡管柱。[1分]

    A

    B

  • 38. 井控设计是井下作业设计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证石油与天然气井井下作业安全的关键技术。[1分]

    A

    B

  • 39. 打捞施工前进行压井作业时不用考虑套管情况,只要能把井压稳就行。[1分]

    A

    B

  • 40. 使用修井液应尽量减少对油层的伤害,修井液性能应稳定,能满足作业中的携带性能和井温要求。[1分]

    A

    B

  • 41. 井下作业打捞施工选择打捞工具时,如果选择为常用已经成熟的工具,工具下井前可不用绘制工具示意图。[1分]

    A

    B

  • 42. 选择打捞工具只要考虑是否能够捞获就行,不用考虑脱手问题。[1分]

    A

    B

  • 43. 特殊井、异常高压井和高含硫化氢等有毒有害气体的井,可以在夜间进行诱喷作业。[1分]

    A

    B

  • 44. 抽汲中若发现井喷,则应迅速将抽子起入防喷管内。[1分]

    A

    B

  • 45. 气举施工必须有严密可靠的防爆措施,否则不得采用气举法诱喷。[1分]

    A

    B

  • 46. 抽汲过程中,操作人员要集中精力,井口有专人负责看好标记。停抽时,抽子起出防喷管外,不准在井内停留。[1分]

    A

    B

  • 47. 采用二次替喷方式时,先将管柱下至生产井段以下(或人工井底以上1-2m),替入修井液,然后,将管柱调整至生产井段以上10-15m,再进行二次替喷。[1分]

    A

    B

  • 48. 对高压或高气油比的井不能连续抽汲,每抽2-3次及时观察动液面上升情况。[1分]

    A

    B

  • 49. 抽汲中当发现井口、计量罐检测到天然气浓度达到最低爆炸极限的50%时,除使用防爆轴流风机进行驱散外,应立即停止抽汲作业,人员撤到上风方向的安全区域。[1分]

    A

    B

  • 50. 射孔-测试联座施工设计中只需标明测试液垫数量。[1分]

    A

    B

  • 51. 电缆射孔施工设计中应有起电缆要求。[1分]

    A

    B

  • 52. 编制施工设计前应查阅井史,分析以前出现过和潜在的各类问题,以便于分析带压作业的可行性。[1分]

    A

    B

  • 53. 带压作业的下井工具只包括内防喷工具和下井工具串。[1分]

    A

    B

  • 54. 带压作业范围通常包括修井、完井、射孔、打捞、磨铣等作业,但不包括压裂酸化、抢险及其他特殊作业。[1分]

    A

    B

  • 55. 在编制带压作业施工设计时,应进行工程力学分析和计算以保证所选择的设备满足作业要求。[1分]

    A

    B

  • 56. 安装带压作业装置前,在油管悬挂器上安装旋塞阀并打开。[1分]

    A

    B

  • 57. 循环冲砂作业时,泵压下降及泵冲数增加是溢流的间接显示之一。[1分]

    A

    B

  • 58. 冲砂前先循环压井,将井筒内余气排尽,观察确认井筒内平稳后,方可作业[1分]

    A

    B

  • 59. 对严重漏失井冲砂作业,多采用清水或密度大的修井液冲砂。[1分]

    A

    B

  • 60. 在进行混气水或泡沫冲砂施工时,井口应装自封封井器。[1分]

    A

    B

  • 61. 打捞施工设计编写时不光要考虑井下落物情况,还要考虑到打捞时的防喷工作。[1分]

    A

    B

  • 62. 打捞施工设计中应有井控设计内容。[1分]

    A

    B

  • 63. 打捞施工设计必须有打捞的作业防喷工作。[1分]

    A

    B

  • 64. 打捞施工设计的井控设计中不用单独规定打捞中发生溢流时的关井程序,按起下作业时发生溢流程序关井。[1分]

    A

    B

  • 65. 磨铣时发生井喷后只要关闭防喷器就能控制井喷。[1分]

    A

    B

  • 66. 磨铣时发生溢流后且溢流量不大可以关闭环形防喷器后继续磨铣。[1分]

    A

    B

  • 67. 打捞作业中发生井喷关井后,应立即上报并按要求进行组织压井。[1分]

    A

    B

  • 68. 打捞作业中发生井喷关井后,不应怕卡钻而私自打开闸板防喷关闭环形防喷器活动管柱。[1分]

    A

    B

  • 69. 若高压油、气井应先坐封隔器再替喷,或采用一次替喷。[1分]

    A

    B

  • 70. 选用可燃性液体做替喷液时,井场50m范围内严禁烟火。[1分]

    A

    B

  • 71. 抽汲作业期间,应在抽汲绳两侧5m设置警戒线。[1分]

    A

    B

  • 72. 采用一次替喷方式,管柱深度应在生产井段以上5-10m。[1分]

    A

    B

  • 73. 施工设计中应明确施工作业过程中,发生溢流时关井方法的确定(软关井或硬关井)。[1分]

    A

    B

  • 74. 地质设计中压力数据是指:原始地层压力(目前地层压力)或本施工区域地层压力系数,井口压力等。[1分]

    A

    B

  • 75. 在地质设计中标注和说明井场周围一定范围内(含硫化氢油气田探井井口周围3km、生产井井口周围2km范围内)的居民住宅、学校、厂矿(包括开采地下资源的矿业单位)、国防设施、高压电线和水资源情况以及风向变化等情况。[1分]

    A

    B

  • 76. 地质设计中有毒有害气体提示:本井或本构造区域内,硫化氢等有毒有害气体的情况。[1分]

    A

    B

  • 77. 作业过程中发生井喷应迅速查明井喷的原因,及时准确地向有关部门汇报,并做好记录。[1分]

    A

    B

  • 78. 当井下管柱出现自动上顶时,要尽快坐上悬挂器,对角上紧全部顶丝,快速装上井口或防喷装置,做好下步措施的准备工作,泵入适当密度的压井液,提高井筒内液柱压力,待压力平衡稳定后再继续施工。[1分]

    A

    B

  • 79. 起管柱时,井底压力最小,发生井喷的可能性较小。[1分]

    A

    B

  • 80. 起下作业过程中若中途停工必须装好井口或关闭防喷装置,使井口处于受控状态。[1分]

    A

    B

  • 81. 夜间不应进行立放作业,非特殊情况(如抢险)应避免夜间带压施工,夜间必须施工时照明应满足施工需要。[1分]

    A

    B

  • 82. 施工中,压力超过许可工作压力时(压力应小于工作防喷器组、套管头的额定工作压力及套管抗内压强度三者中最小值的80%),可通过放喷或压井等方式进行降压处理,确保带压作业安全。[1分]

    A

    B

  • 83. 带压作业操作失误不会造成油管落井。[1分]

    A

    B

  • 84. 带压作业在起下油管过程中,堵塞器中途失效,油管内出现溢流,应抢装旋塞阀,如喷势较大,必要时关闭安全防喷器组剪切闸板,实施关井[1分]

    A

    B

  • 85. 冲砂时,作业机、井口、泵车各岗位要密切配合,根据泵压和出口排量来控制下放速度。[1分]

    A

    B

  • 86. 冲砂时,设备发生故障停泵处理时,应将管柱上提至原始砂面以上10m,并反复活动管柱。[1分]

    A

    B

  • 87. 冲砂时,如有进尺则以0.5m/min的速度缓慢均匀加深管柱。[1分]

    A

    B

  • 88. 冲砂至人工井底后,要充分循环洗井,当出口含砂量小于2%时停泵,起出冲砂管柱。[1分]

    A

    B

  • 89. 井下作业井控设计应在地质设计、工程设计和施工设计中有具体内容及要求,设计应按程序审核、审批。[1分]

    A

    B

  • 90. 工程设计依据地质设计中硫化氢等有毒有害气体的风险提示,制定相应的防范要求。[1分]

    A

    B

  • 91. 套(磨)铣作业时指定持有井控培训合格证的专人坐岗观察、计量循环罐压井液量,并填写坐岗记录。[1分]

    A

    B

  • 92. 钻磨完成后要充分循环洗井至1.5-2个循环周,井口无溢流时方可进行下步工序的作业。[1分]

    A

    B

  • 93. 对自喷能力强的高压油气井可采用一次替喷。[1分]

    A

    B

  • 94. 井筒中钻柱内外压井液密度不一致,钻柱内压井液密度比环空压井液密度高时,停泵压井液也会外溢。[1分]

    A

    B

  • 95. 抽子下井前,应在距抽子头20m、30m、50m的抽汲绳上分别插入记号绳,方可通过防喷筒、防喷盒和采油树下放进入油管。[1分]

    A

    B

  • 96. 已有油或气的井不允许使用空气进行气举排掖,宜采用液氮进行排液。[1分]

    A

    B

  • 97. 采用二次替喷方式施工时,第一次替喷采用正替,第二次替喷可采用正替或反替喷。[1分]

    A

    B

  • 98. 若高压油、气井应先坐封隔器再替喷,或采用一次替喷。[1分]

    A

    B

  • 99. 射孔-测试联座施工设计中应有安装井口装置、地面控制系统及试压要求。[1分]

    A

    B

  • 100. 在井下作业施工前,要对全体员工进行系统的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培训[1分]

    A

    B

相关试卷
相关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