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团公司井下作业井判断题101-200

考试总分:100分

考试类型:模拟试题

作答时间:60分钟

已答人数:967

试卷答案:有

试卷介绍: 集团公司井下作业井判断题101-200

开始答题

试卷预览

  • 1. 井底压力是不随钻井作业工况而变化的。[1分]

    A

    B

  • 2. 通常所说的近平衡压力钻井是指压差值在规定范围内的过平衡压力钻井。[1分]

    A

    B

  • 3. 所谓井底压差就是地层压力与井底压力之差。[1分]

    A

    B

  • 4. 合理的修井液密度应该略大于(平衡)地层压力,大于漏失压力,而小于坍塌压力、破裂压力。[1分]

    A

    B

  • 5. 从天然气侵入井内的方式来看,当井底压力大于地层压力时,天然气不会侵入井内。[1分]

    A

    B

  • 6. 井底的负压差越大,进入井内天然气越多,大量的天然气可能形成气柱所以若不及时关井,很快会发展成为井喷。[1分]

    A

    B

  • 7. 气体侵入修井液与液体侵入修井液对修井液性能的影响相同。[1分]

    A

    B

  • 8. 在开井状态下,气柱滑脱上升越接近井口,修井液罐液面上升速度越快,溢流量才变得比较明显。[1分]

    A

    B

  • 9. 溢流关井后,关井油、套压上升越快,说明了地层压力增加也越快。[1分]

    A

    B

  • 10. 尽早发现溢流显示是井控技术的关健环节。井喷通常很少突然发生,大多数井在井喷前都有些先兆,只要观察及时,准备充分,加以有效的预防措施,绝大多数井喷是可以避免的。[1分]

    A

    B

  • 11. 现场井控关井原则是基层队要克服侥幸麻痹思想,坚持“发现溢流立即关井,疑似溢流关井检查”的现场井控关井原则,及时、果断处理井控险情。[1分]

    A

    B

  • 12. 天然气上升到井口的处理:处理方法是采用顶部压井法。顶部压井是从井口注入修井液置换井内气体,以降低井口压力并保持井底压力略大于地层压力。[1分]

    A

    B

  • 13. 起下管柱作业出现溢流时,应立即抢装井口。[1分]

    A

    B

  • 14. 一般情况下,井底通常是裸眼井段最薄弱的部分。[1分]

    A

    B

  • 15. 关井后要及时组织压井,如果是天然气溢流,可允许长时间关井而不作处理。[1分]

    A

    B

  • 16. 通过井口压力的变化情况可以判断井下是否发生井漏和地下井喷等复杂情况。[1分]

    A

    B

  • 17. 不能用关井很长时间后得到的关井立管压力来计算地层压力。[1分]

    A

    B

  • 18. 由于环空受气侵严重,通常关井套压大于立管压力。这个差值的大小,反映了地层中流体侵入的严重程度。[1分]

    A

    B

  • 19. 压井后所测静压值,在24h内上升不超过0.2MPa为合格。[1分]

    A

    B

  • 20. 溢流后地层压力可以通过PP=P0+9.8ρ1H/1000(P0为关井是油管压力;ρ1为原压井液密度)公式计算。[1分]

    A

    B

  • 21. 环形空间内受气侵的压井液密度低于管柱内压井液密度,通常关井套压大于油管压力。这个差值越小,反映地层中流体侵入的程度越严重。[1分]

    A

    B

  • 22. 关井油压越高,说明了环空液柱压力与地层压力差值越大。[1分]

    A

    B

  • 23. 油水井的修井液静液压力安全附加值为:1.5-3.5MPa。[1分]

    A

    B

  • 24. 气井的修井液静液压力安全附加值为:1.5-3.5MPa。[1分]

    A

    B

  • 25. 当井浸发生后出口返出的液量比泵入的液量多,停泵后井口修井液自动外溢,这种现象就称为井涌。[1分]

    A

    B

  • 26. 在井下的各种作业中,及时发现溢流并立即上报是防止发生井喷的关键。[1分]

    A

    B

  • 27. 电缆射孔是在井内正压差条件下进行的。[1分]

    A

    B

  • 28. 地面压力的变化会影响井底压力的变化。[1分]

    A

    B

  • 29. 某井正常正循环时,井底压力=静液柱压力+环空压力损失。[1分]

    A

    B

  • 30. 在波动压力中,激动压力是负值,抽汲压力是正值。[1分]

    A

    B

  • 31. 尽管井内是正压差,仍有少量的天然气可以进入井筒。[1分]

    A

    B

  • 32. 排除天然气溢流时可保持循环罐液面不变。[1分]

    A

    B

  • 33. 天然气只有在开井的条件下才可能发生滑脱上升。[1分]

    A

    B

  • 34. 由于气体的特性,即使在气层压力小于修井液液柱压力时,气体也会侵入井内。[1分]

    A

    B

  • 35. 由于各种原因而较长时间停泵时.侵入井底的气体往往不是均匀分布,而是产生积聚现象,形成气柱。气柱在井中上升或者被循环的修井液被推着上行时体积不变。[1分]

    A

    B

  • 36. 溢流量越大,地层压力越高。[1分]

    A

    B

  • 37. 射孔过程中发生溢流时,应停止射孔,来不及起出射孔枪时,应剪断电缆,迅速关闭射孔闸门或防喷器。[1分]

    A

    B

  • 38. 发现溢流后迅速关井,是防止发生井涌或井喷的正确处理措施。[1分]

    A

    B

  • 39. 若能尽早地发现溢流,则硬关井产生的“水击效应”就较弱,也可以使用硬关井。[1分]

    A

    B

  • 40. 按规定,井口装置的额定工作压力要与地层压力相匹配。[1分]

    A

    B

  • 41. 在使用立管压力法释放压力时,由于环空放出修井液,环空静液压力减小,因此套压增加一个值,增加的值等于环空静液压力所减小的值。[1分]

    A

    B

  • 42. 溢流被发现的越早,就越便于关井控制,因此也就越安全。[1分]

    A

    B

  • 43. 起下管柱溢流时,班组应继续进行起下作业。[1分]

    A

    B

  • 44. 压井作业的成败不会影响该井施工质量和效果。[1分]

    A

    B

  • 45. 压井的目的是暂时使井内地层流体,在作业过程中不溢出,实现井控安全作业。[1分]

    A

    B

  • 46. 所选压井液必须与地层岩性相配伍,与地层流体相容,并保持井眼稳定。[1分]

    A

    B

  • 47. 压井液密度的确定应以钻井资料显示最高地层压力系数或实测地层压力为基准,再加一个附加值。[1分]

    A

    B

  • 48. 压井液固相含量越高,越不易损害地层和堵塞射孔孔眼。[1分]

    A

    B

  • 49. 泥浆只能用来压井,清水只能用来洗井。[1分]

    A

    B

  • 50. 在不同工况下,井底压力是由一种或多种压力构成的一个合力。因此,任何一个或多个引起井底压力降低的因素,都有可能最终导致溢流或井涌。[1分]

    A

    B

  • 51. 起管柱速度过高产生的抽汲力过大,尤其是带大直径的工具时必须控制上提速度。[1分]

    A

    B

  • 52. 修井液中混油过量或混油不均匀,造成液柱压力高于地层孔隙压力。[1分]

    A

    B

  • 53. 只要安装适当的地面装置,可以把气侵的修井液再重复循环到井内。[1分]

    A

    B

  • 54. 无论是深井还是浅井,气侵后修井液液柱压力减小的绝对值都是很小的,也应及时处理。[1分]

    A

    B

  • 55. 天然气侵入井内会使修井液密度上升,黏度下降。[1分]

    A

    B

  • 56. 长期关井以后,由于天然气在井内上升而不能膨胀,井口压力不断上升。[1分]

    A

    B

  • 57. 天然气侵入井内后,造成静液压力和井筒压力改变,特别是天然气在上升膨胀过程中。[1分]

    A

    B

  • 58. 浅气层发生井喷,其复杂性和处理难度更小。[1分]

    A

    B

  • 59. 发生气泡侵时,修井液密度在不同深度是不同的。[1分]

    A

    B

  • 60. 开井状态,气柱在井中上升或者被循环的修井液推着上行时体积会膨胀。[1分]

    A

    B

  • 61. 起钻产生局部抽汲,侵入井底的气体往往不是均匀分布,而是产生积聚,形成气柱。[1分]

    A

    B

  • 62. 发生气体溢流,不应该使井长时间关闭而不循环。因为长期关井将使井口承受很高的压力.而井底则承受极高的压力。[1分]

    A

    B

  • 63. 起管柱速度越快,产生抽吸压力也越大,引起井内修井液密度下降越多。[1分]

    A

    B

  • 64. 当井内流体从钻杆内喷出,如果钻具内防喷工具又不能关闭,可以考虑使用剪切闸板,切断钻具后用半封闸板关井。[1分]

    A

    B

  • 65. 停止循环后,井口修井液仍不断地外溢,说明已经发生了溢流。[1分]

    A

    B

  • 66. 及时发现溢流并迅速控制井口是防止井喷的关键。[1分]

    A

    B

  • 67. 无论发现了一个还是多个溢流显示,都要及时采取正确的关井措施关井。[1分]

    A

    B

  • 68. 井控作业中,目前采用的关井方法主要有硬关井、软关井和MFE测试器环空加压关井。[1分]

    A

    B

  • 69. 软关井的优点是关井过程中,防止水击效应作用于井口装置,可试关井。[1分]

    A

    B

  • 70. 所谓圈闭压力是指在油管(立管)压力表或套管压力表上记录到的超过平衡地层压力的压力值。[1分]

    A

    B

  • 71. 排除天然气溢流时应保持循环罐液面不变。[1分]

    A

    B

  • 72. 加大压井液密度所需加重剂的计算公式是:G=ρ1V(ρ2-ρ3)/(ρ1-ρ2)式中G—加重剂所需量,kg;V—加重前压井液体积,m³;ρ1—加重剂密度,g/cm³;ρ2—加重后压井液密度,g/cm³;ρ3—加重前压井液密度,g/cm³。[1分]

    A

    B

  • 73. 水基压井液以水为连续相,其缺点是处理费用高,不易获得水溶性原料。[1分]

    A

    B

  • 74. 压井液受到水侵后,其粘度变小,密度降低,应及时调整其性能。[1分]

    A

    B

  • 75. 天然气大量混入压井液中,占据井筒内体积,其密度下降,粘度降低,造成压井困难。[1分]

    A

    B

  • 76. 地层水侵入修井液,会使修井液密度和黏度都下降。[1分]

    A

    B

  • 77. 地层压力与渗透性不是人们能控制的,因此发生溢流最本质的原因是井内压力失去平衡,井底压力小于地层压力导致的。[1分]

    A

    B

  • 78. 溢流是井喷的前兆,必须仔细观察各种溢流显示,及时发现溢流,防止井喷事故的发生。[1分]

    A

    B

  • 79. 为防止由于修井液密度不够引起溢流,必须准确计算地层压力。[1分]

    A

    B

  • 80. 任何一个或多个引起井底压力降低的因素,都有可能最终导致溢流发生。[1分]

    A

    B

  • 81. 抽汲压力是发生在下管柱时。[1分]

    A

    B

  • 82. 气侵修井液的密度在井筒中是一样的。[1分]

    A

    B

  • 83. 一旦发现修井液被气侵,就应立即加重。[1分]

    A

    B

  • 84. 由于天然气的密度低,与修井液有很强的置换性,不论是开井还是关井,是循环还是静止,气体向井口的运移总是要产生的。[1分]

    A

    B

  • 85. 发生气体溢流必须长时间关井,避免发生气体上窜。[1分]

    A

    B

  • 86. 天然气侵入井内会使修井液密度和黏度都上升。[1分]

    A

    B

  • 87. 长期关井以后,天然气在井内上升而不膨胀,井口压力不断上升,相应的表明地层压力也非常高。[1分]

    A

    B

  • 88. 溢流关井后,尽管关井立、套压上升较快,但地层压力值不变。[1分]

    A

    B

  • 89. 目前采用的关井方法主要有两种:一是软关井,二是硬关井。[1分]

    A

    B

  • 90. 起下管柱中发生溢流时,应先抢接内防喷工具。[1分]

    A

    B

  • 91. 溢流发现的越早,关井后的套压越大。[1分]

    A

    B

  • 92. 硬关井的主要特点是地层流体进入井筒的体积多,即溢流量大。[1分]

    A

    B

  • 93. 关井后记录的立管压力通常情况下大于套管压力。[1分]

    A

    B

  • 94. 关井时间的延误会造成严重的溢流,增加井控的难度,甚至恶化为井喷失控。[1分]

    A

    B

  • 95. 压井是利用专门的井控设备和技术向井内注入一定密度和性能的修井液,建立压力平衡的过程。[1分]

    A

    B

  • 96. 压井就是利用地面节流阀产生的阻力,即控制一定的地面压力(立压、套压)和井内压井液柱压力所形成的井底压力来平衡地层压力。[1分]

    A

    B

  • 97. 压井是以“U”形管原理为依据进行的。[1分]

    A

    B

  • 98. 压井效果的好坏取决于压井液柱压力和压井液本身的性质。[1分]

    A

    B

  • 99. 压井液准备量一般为井筒容积的l.5-2倍,浅井和小井眼为3-4倍。[1分]

    A

    B

  • 100. 选择压井液的原则是对地层损害最小、既不喷,也不漏。[1分]

    A

    B

相关试卷
相关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