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总分:276分
考试类型:模拟试题
作答时间:60分钟
已答人数:967
试卷答案:有
试卷介绍: 涉密信息系统集成资质保密知识测试题(20160112更新)
A保密法实施办法
B保密规章制度
C国家秘密及其密级具体范围的规定
A只能通过机要交通递送
B只能通过机要通信递送
C必须通过机要交通、机要通信或派人直接递送
A最高
B最低
C相应
A属于泄密事件
B不应视为泄密事件
C在不能证明文件未被不应知悉者知悉时,按泄密事件处理
A1988年9月5日
B2010年4月29日
C1989年5月1日
A采用无线连接方式应当严格遵守规定
B不能采用无线连接方式
C可以采用无线连接方式
A防复印、磁介质载体防护、涉密物品管控防护
B涉密物品管控防护、无线通信信号屏蔽
C防复印、有线通信安全保密
A情况通报
B查明案情
C及时补救
A只要通过本单位主管部门审核批准,可立即进行销毁
B应将需要销毁的国家秘密载体送交销毁工作机构或者保密行政管理部门指定的承销单位销毁,并派专人现场监销
C送销国家秘密载体,应当分类封装,送达保密行政管理部门指定的承销单位,无需派专人现场监销
A不需要任何手续
B应当办理登记、签收手续
C需要使用许可
A将便携式计算机确定涉密等级并粘贴密级标志后作为涉密计算机使用
B从便携式计算机的BIOS设置中关闭无线网卡功能
C拆除具有无线互联网功能的硬件模块,并采取其它符合国家保密要求的技术防护措施
A绝密级、机密级、秘密级的项目可按照法定程序审批后申请保密专利。
B资质单位应当按照资质等级、类别承接涉密信息系统集成业务。
C资质单位应当对涉密信息系统集成项目实行全过程管理。
A2006年9月5日
B2007年3月5日
C2008年3月5日
A应当参加保密行政管理部门组织的保密知识和技能考试。
B应当保守工作中知悉的国家秘密。
C取得资质后,相关人员可直接参与到涉密信息系统集成项目中。
A分工负责
B单位负责
C领导责任
A秘密级
B机密级
C绝密级
A防火墙隔离
B物理隔离
C逻辑隔离
A提高
B降低
C解除
A30
B45
C60
A全面
B具体领导和监督
C直接领导
A4
B5
C8
A秘密级
B机密级
C秘密级和机密级
A按职务级别确定涉密人员
B以岗定人
C以年龄确定涉密人员
A随身携带
B放在办公桌上
C存放在保密设备里
A权力
B义务
C道德规范
A机密级
B秘密级
C绝密级
A已签订有效合同的,应立即终止涉密信息系统集成业务。
B不得签订新的涉密信息系统集成业务合同。
C已签订有效合同的,在保密行政部门监督下可将涉密信息系统集成业务移交其他资质单位。
A国家公务员
B共产党员
C企业事业单位和公民
A审批、登记
B交接
C清退
A300米
B1000米
C相应
A故意
B故意或过失
C过失
A1,2,3
B1,3,3
C1,3,4
A《资质证书》应当在期满前3个月向作出审批决定的保密行政管理部门提出延续申请。
B机关、单位委托资质单位从事涉密信息系统集成业务,应当查验其《资质证书》。
C《资质证书》经保密行政管理部门批准后,可以出借。
A为境外窃取、刺探、收买、非法提供国家秘密、情报罪
B非法侵入计算机信息系统罪
C非法获取国家秘密罪
A可以直接出境
B可以使用其他身份出境
C未经审查批准不得擅自出境
A6
B8
C10
A同计划、同设计、同建设、同验收
B同计划、同部署、同检查、同总结
C同预算、同设计、同施工、同总结
A经审批后采取保护措施,使涉密载体始终处于自己有效控制范围之内
B经过领导批准携带外出的,不必采取保护措施
C工作需要携带外出的可以不必经过审批,但事后要备案
A1年至两年
B2年至3年
C按照工龄折算
A将涉密信息系统集成业务分包给无相应资质单位的。
B法人依法终止的。
C《资质证书》有效期满未按规定申请延续的。
A机密20年
B20年★机密
C机密★20年
A30年
B20年
C10年
A登记销毁
B订卷归档
C办理移交手续
A密件使用单位决定
B原定密机关、单位决定,也可以由其上级机关决定
C国家保密行政管理部门制定的单位决定
A依照法律程序而定
B关系国家安全和利益
C在一定时间内保密
A奸细罪
B为境外的机构、组织、人员非法提供国家秘密罪
C非法获取、持有国家秘密罪
A24个月
B5年
C10年
A不能
B可以
C经批准后可以
A1年
B3年
C5年
A有效期满前6个月内
B有效期满后3个月内
C有效期满前3个月内
A按照原件的密级、保密期限和知悉范围管理
B可以在收文本上重新登记、编号即可
C可以视情况加盖复印章
A原确定密级的机关,单位,或其上级机关
B原确定密级的机关,单位,的上级机关或保密工作部门
C本单位领导或保密委员会
A保密法规
B保密规章
C国家保密标准
D相关司法解释
A密级
B保密期限
C知悉范围
D涉密内容
A行政责任
B刑事责任
C民事责任
D党纪处分
A密级发生变化
B主要业务应用发生变化
C使用范围和使用环境发生变化
D不再使用
A制定、修订保密制度
B为保密工作提供人力、财力、物力等条件保障
C参与单位各项管理制度的制定、修订工作
D组织开展保密检查,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整改意见,并督促落实
A保密宣传教育培训
B发放保密补贴
C保密设施设备的维护
D保密检查
A需要社会公众广泛知晓或者参与的
B属于工作秘密、个人隐私的
C已经依法公开或者无法控制知悉范围的
D追查刑事犯罪中的秘密事项
A良好的政治素质
B熟悉保密法律法规,掌握保密知识技能
C熟悉本单位业务工作和保密工作情况
D通过保密行政管理部门组织的培训和考核
A配偶、子女获得境外永久居留资格或者取得外国国籍的
B接受境外机构组织及非亲属人员资助的
C发现敌对势力和境外情报机构针对本人渗透、策反行为的
D与境外人员结婚的
A国家秘密的保密期限,除另有规定外,绝密级不超过四十年,机密级不超过三十年,秘密级不超过二十年
B机关单位应当根据工作的需要,确定具体的保密期限、解密时间或者解密条件
C机关单位对工作中需要保密的事项,根据工作需要决定公开的,正式公布时即视为解密
D不能确定期限的国家秘密,应当确定解密的条件
A国家秘密载体的制作、收发、传递、使用、复制、保存、维修和销毁,应当符合国家保密规定
B绝密级国家秘密载体应当在符合国家保密标准的设施、设备中保存,并指定专人管理
C经原定密机关、单位或上级机关批准,可以复制和摘抄
D收发、传递和携带外出,应当指定人员负责,并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
A存储、处理国家秘密的计算机信息系统应按照涉密程度实现分级保护
B涉密信息系统应当按照国家保密标准配备保密设施、设备
C相关保密设备的采购,应当提前与厂商预约或定制
D涉密信息系统应当按照规定,经检查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A涉密人员应当具备良好的政治素质和品行,具有胜任涉密岗位所要求的能力
B有关机关认为涉密人员出境将对国家安全造成危害或者对国家利益造成重大损失的,不得批准出境
C涉密人员在脱密期内,应当履行保密义务,不得违反规定就业,不得以任何方式泄露国家机密
D涉密人员的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
A采取弄虚作假等不正当手段取得资质
B涂改、出卖、出租、出借《资质证书》
C伪造、非法转让《资质证书》
D将涉密信息系统集成业务分包或者转包给无相应资质的单位
A组织制定单位保密管理制度、保密工作计划
B审核、签发单位保密管理制度
C监督保密工作计划落实情况
D为保密办公室履行职责提供保障
A严格遵守保密规章制度
B品行良好,无犯罪记录
C资质单位正式职工,并在其他单位无兼职
D本人及其配偶为中国境内公民
A管理
B技术
C工程施工
D安保
A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品行,无犯罪记录
B资质单位正式员工,并在其他单位无兼职
C具备与岗位相匹配的技能和学历
D社会关系清楚,本人及其配偶为中国境内公民
A对保密工作负领导责任
B为保密工作机构履行职责提供人力、财力、物力等条件保障
C对保密工作进行研究、部署和工作总结
D及时解决保密工作中的重大问题
A涉密计算机和信息系统
B单位内部非涉密计算机或信息系统
C国际互联网
D公共信息系统
A涉密信息系统经本单位保密工作机构测试后即可投入使用
B涉密信息系统投入运行前应当经过国家保密行政管理部门审批
C涉密计算机重装操作系统后可降为非涉密计算机使用
D未经单位信息管理部门批准不得自行重装操作系统
A国家实务重大决策中的秘密事项
B大型央企的商业机密
C外交和外事活动中的秘密事项
D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秘密事项
A与境外人员结婚的
B接受境外亲属人员资助的
C配偶子女获得境外永久居留资格或者获得外国国籍的
D购买境外企业股份及有价债券的
A单位名称
B单位性质
C经营地址
D联系人及联系方式
A《资质证书》有效期满未按规定申请延续
B法人资格依法终止
C连续两年未承接涉密项目
D上级单位领导层或者上级公司董事会发生变更后,含有外籍成员
A不得带领境外人员进入涉密场所和涉密部门、部位
B与境外人员会谈不得涉及国家秘密
C不得使用境外通信设备进行涉密通信联络
D陪同境外人员活动不得携带涉密载体
A法定代表人或主要负责人
B保密总监或分管保密工作负责人
C有关部门主要负责人
D专职保密管理员
A无线键盘
B优盘
CUSB蓝牙适配器
D无线耳机
A通过个人优盘将互联网上的歌曲拷贝到单位的涉密计算机中
B将单位的涉密文件拷贝后,在家中的计算机上继续处理
C将手机连接到涉密计算机上充电
D将个人的便携式计算机与单位的涉密计算机相连传输资料
A核心涉密人员
B基本涉密人员
C重要涉密人员
D一般涉密人员
A了解和掌握涉及绝密级国家秘密的程度深
B了解和掌握涉及绝密级国家秘密的事项多
C在涉及绝密级国家秘密岗位上工作时间长
D在涉及绝密级国家秘密的单位中担任负责后勤保障的领导
A在中国人民共和国境内依法成立2年以上的法人,无违法犯罪记录
B所有人员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
C保密制度完善,有专门的机构或者人员负责保密工作,具有从事涉密业务的专业能力
D用于涉密业务的场所、设施、设备符合国家保密规定和标准
A注册资本
B单位性质
C经营范围
D股权结构
A单位保密总监或分管保密工作负责人
B单位法定代表人
C涉密载体制发机关、单位
D所在地省、自治区、直辖市保密行政管理部门
A清点
B编号
C登记
D签收
A系统管理员
B安全保密管理员
C安全审计员
D安全操作员
A单位日常工作中经常产生绝密级或较多机密级、秘密级国家秘密的内设机构
B单位日常工作中经常传递绝密级或较多机密级、秘密级国家秘密的内设机构
C单位日常工作中经常使用和管理绝密级或较多机密级、秘密级国家秘密的内设机构
D单位日常工作中经常存储大量秘密级国家秘密的内设机构
A核心涉密人员的脱密期为2年至3年
B重要涉密人员的脱密期为1年至2年
C一般涉密人员的脱密期为半年至1年
D属于重要涉密人员的领导干部脱密期为3年至5年
A根据工作需要,可以安装摄像头
B可以安装FTP服务器端,面向系统用户提供涉密文档资料下载和上传
C在计算机上安装个人硬盘,换成可刻录光驱进行文件的输入输出
D使用普通优盘直接连接涉密计算机
A涉密人员脱密期自当事人向机关、单位提交离岗申请之日起计算
B核心涉密人员的脱密期为5年至8年
C对特殊的高知密人员,可以依法设定超过规定期限的脱密期
D脱密期内,不得到境外驻华机构、组织或者外资企业工作
A最小化原则
B法制化原则
C全程化原则
D精准化原则
A对
B错
A对
B错
A对
B错
A对
B错
A对
B错
A对
B错
A对
B错
A对
B错
A对
B错
A对
B错
A对
B错
A对
B错
A对
B错
A对
B错
A对
B错
A对
B错
A对
B错
A对
B错
A对
B错
A对
B错
A对
B错
A对
B错
A对
B错
A对
B错
A对
B错
A对
B错
A对
B错
A对
B错
A对
B错
A对
B错
A对
B错
A对
B错
A对
B错
A对
B错
A对
B错
A对
B错
A对
B错
A对
B错
A对
B错
A对
B错
A对
B错
A对
B错
A对
B错
A对
B错
A对
B错
A对
B错
A对
B错
A对
B错
A对
B错
A对
B错
A对
B错
A对
B错
A对
B错
A对
B错
A对
B错
A对
B错
A对
B错
A对
B错
A对
B错
A对
B错
A对
B错
A对
B错
A对
B错
A对
B错
A对
B错
A对
B错
A对
B错
A对
B错
A对
B错
A对
B错
A对
B错
A对
B错
A对
B错
A对
B错
A对
B错
A对
B错
A对
B错
A对
B错
A对
B错
A对
B错
A对
B错
A对
B错
A对
B错
A对
B错
A对
B错
A对
B错
A对
B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