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中医执业助理医师考试全真模拟试题(一)

考试总分:100分

考试类型:模拟试题

作答时间:60分钟

已答人数:967

试卷答案:有

试卷介绍: 2008年中医执业助理医师考试全真模拟试题(一)

开始答题

试卷预览

  • 1. 中医四大经典著作是[1分]

    A《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经》、《伤寒论》、《金匮要略》

    B《黄帝内经》、《伤寒论》、《类经》、《难经》

    C《素问》、《灵枢》、《神农本草经》、《伤寒论》

    D《黄帝内经》、《类经》、《难经》、《脉经》

    E《素问》、《灵枢》、《神农本草经》、《中藏经》

  • 2. 事物阴阳两个方面的相互转化是[1分]

    A量的变

    B单方面的

    C有条件的

    D绝对的

    E必然的

  • 3. 以下哪种情况最易说明阴消阳长的相互转化:[1分]

    A一种能量转变成另一种能量

    B水变成冰

    C内转变为外

    D云转为雨

    E物质转化为精神

  • 4. 根据五行的生克乘侮规律,若土气不足,则[1分]

    A木乘土,金侮土

    B木乘土,水侮土

    C木侮土,水乘土

    D土乘木,水侮土

    E土乘水,木侮木

  • 5. 按五行生克规律,以下哪种说法是错误的[1分]

    A火为土之母

    B金为木之所胜

    C水为火之所不胜

    D木为水之子

    E金为土之子

  • 6. 按五行生克规律,五味入五脏,多食酸则伤[1分]

    A

    B

    C

    D

    E

  • 7. 五味中入肝的是[1分]

    A

    B

    C

    D

    E

  • 8. 《素问?五脏别论》称为“实而不能满者”。是指[1分]

    A脏腑

    B五脏

    C六腑

    D奇恒之腑

    E以上都不是

  • 9. 六腑具有的共有特点是[1分]

    A藏精气而不泻,实而不能满

    B传化物而不藏,实而不能满

    C传化物而不藏,满而不能实

    D藏精气而不泻,满而不能实

    E为实体性器官,病则多虚证

  • 10. 主持诸气,总司人体气化的内脏是[1分]

    A

    B

    C三焦

    D

    E

  • 11. 下列那一项不是脾的主要生理功能[1分]

    A主统血

    B主藏血

    C主升清

    D主运化水谷

    E主运化水液

  • 12. 肝和肾的关系主要体现在[1分]

    A血液运行和精神情志活动

    B水液的代谢和气机调畅

    C精血的相互滋生、约制

    D精血的相互滋生、转化

    E水液的代谢和呼吸运动

  • 13. 脾有升清的功能,其“升清”是指[1分]

    A宗气的上升与输布

    B水谷精微的上升与输布

    C营气的上升与输布

    D卫气的上升与输布

    E元气的上升与输布

  • 14. 先见大便秘结,继发喘咳胸满,多为[1分]

    A阳明腑实

    B胃病影响脾

    C大肠病引起肺气不利

    D大小肠俱病

    E肠道津枯

  • 15. 水谷之海是指[1分]

    A

    B

    C大肠

    D小肠

    E六腑

  • 16. 营气的生理功能是[1分]

    A调节体温

    B气化功能

    C构成血液

    D抗御病邪

    E温煦脏腑

  • 17. 脾胃之气属于[1分]

    A元气

    B卫气

    C营气

    D中气

    E宗气

  • 18. “六淫”是指[1分]

    A六气

    B风、寒、暑、湿、燥、火

    C不正常之六气…

    D六元

    E六种不正常的气候

  • 19. “风性善行而数变”的“善行”,是指风邪致病[1分]

    A易行遍全身而致各脏腑同时发病

    B善于向上向外

    C善于迫血妄行

    D病位行无定处

    E善于运行气血

  • 20. 湿邪致病,病程较长,缠绵难愈,是由于[1分]

    A湿邪重浊,留滞机体

    B湿性粘滞,不易祛除

    C湿为阴邪,阻滞气机

    D湿为阴邪,易伤阳气

    E湿性趋下,易袭阴位

  • 21. 下述哪一点不属淤血致病的临床表现[1分]

    A唇甲色淡

    B肌肤甲错

    C刺痛拒按

    D出血,紫绀

    E肿块固定

  • 22. 肺与肝的关系主要表现在[1分]

    A气血互用方面

    B气机升降方面

    C血液运行方面

    D精神互养方面

    E以上都不是

  • 23. 以下那一种属于从治法[1分]

    A热者寒之

    B寒者热之

    C以补开塞

    D以补治虚

    E以上都不是

  • 24. 塞因塞用适用于[1分]

    A表实里虚

    B表虚里实

    C真实假虚

    D真虚假实

    E虚实夹杂

  • 25. “实”的病机概念是[1分]

    A气滞血瘀,瘀阻脉络

    B水湿贮留,痰饮壅盛

    C宿食内停,腑气不通

    D邪气亢盛,正气未衰

    E脏腑失调,气机阻滞

  • 26. 中医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是[1分]

    A急则治标、缓则治本

    B辨病与辨证相结合

    C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

    D异病同治和同病异治

    E以上都不是

  • 27. 中医精气神学说中“神”的含义是指[1分]

    A人体生命活动的主宰

    B人的精神意识

    C人体生命的基本物质

    D人体生命活动的动力

    E以上都不是

  • 28. 中医精气神学说的“精。”。是指[1分]

    A先天之精

    B水谷之精

    C气、血、津、液

    D肾中所藏之精

    E以上都不是

  • 29. 阴阳学说较准确的说法是[1分]

    A中医的经典理论

    B我国古代的一种哲学思想

    C对立统一的世界观

    D唯物论

    E我国古代朴素的唯物论和自发的辨证法思想

  • 30. 肝火犯肺,属于[1分]

    A火侮金

    B木侮金

    C火克金

    D火乘金

    E金乘木

  • 31. 金气不足,反为木气所衰,属于[1分]

    A已所不胜,侮而乘之

    B已之所胜,轻而侮之

    C制已所胜

    D侮所不胜

    E以上都不是

  • 32. “见肝之病,知肝传脾”是指[1分]

    A木乘土

    B木克土

    C土侮木

    D子病及母

    E母病及子

  • 33. 按五行生克规律,五味入五脏,多食甘则伤[1分]

    A

    B

    C

    D

    E

  • 34. “心为五脏六腑之大主”,是因为[1分]

    A心主血脉

    B心主神志

    C心脉相连

    D心为阳脏

    E心肾相交

  • 35. 以下哪种说法是错误的[1分]

    A肺者,气之本

    B心者,五脏之本

    C肝者,罢极之本

    D脾者,仓禀之本

    E肾者,封藏之本

  • 36. 肝主疏泄的功能,最主要是关系着[1分]

    A情志活动

    B调气机畅

    C运行血液

    D消化功能

    E疏通水道

  • 37. 症见恶寒、发热、鼻塞、咳嗽、气喘、。脉浮、其证属[1分]

    A肺气失宣

    B肺气虚弱

    C脾虚及肺

    D肺肾两虚

    E肾气不足

  • 38. “决渎之官”是指[1分]

    A小肠

    B大肠

    C三焦

    D

    E膀胱

  • 39. 对全身各脏腑起着温煦生化作用的主要是[1分]

    A卫阳

    B肺气

    C心阳

    D胃气

    E肾阳

  • 40. 病人因生气后,觉胸胁痞满,恶心呕吐,。嗳气不舒,其证属[1分]

    A肝脾不和

    B肝气犯胃

    C肝气郁结

    D胃气不降

    E脾气虚弱

  • 41. 症见腹部冷痛,下利清谷,五更泄泻,。水肿者,常为[1分]

    A肺胃两虚

    B脾胃同病

    C肝脾不和

    D脾肾俱病

    E肾、膀胱并病

  • 42. 脏与脏之间主要表现为气血关系的是[1分]

    A脾与肾

    B心与肺

    C肾与肝

    D肝与肺

    E肺与肾

  • 43. 激发和调节各个脏腑经络等生理功能的气是[1分]

    A元气

    B卫气

    C营气

    D宗气

    E中气

  • 44. “血为气之母”主要是指[1分]

    A气能生血

    B气能摄血

    C血能养气

    D血能摄气

    E气随血脱

  • 45. 津液的输布主要依靠下列那一组脏腑的综合作用来完成的[1分]

    A心肝脾肺三焦

    B肝脾肺肾三焦

    C肺脾肾三焦

    D心肝脾肾三焦

    E心肝肺肾三焦

  • 46. 导致津液输布障碍,水湿痰饮内的最主要因素是[1分]

    A肺的宣发肃降失职

    B脾的运化功能失健

    C肝的疏泄功能失常

    D肾的主水功能失调

    E三焦疏通水道不利

  • 47. 心与肺的关系主要表现在[1分]

    A气血互用方面

    B气机升降方面

    C血液运行方面

    D精神互养方面

    E以上都不是

  • 48. “肾为气之根”主要是指肾[1分]

    A藏精以化气

    B纳气以助肺

    C主水液气化

    D为五脏根本

    E司膀胱开阖

  • 49. 扶正法邪同时并用的原则是[1分]

    A先扶正后祛邪

    B扶正祛邪同时并重

    C以扶正为主,益顾祛邪

    D扶正不留邪,祛邪不伤正

    E以上都不是

  • 50. 逆证侯性质而治的治则是[1分]

    A正治法

    B反治法

    C从治法

    D反佐法

    E以上都不是

  • 51. 病先见持续高热,面红目赤,后突然见。肢厥面白,脉微欲绝,证属[1分]

    A阳消阴长

    B阳胜则热

    C阴盛则寒

    D寒极生热

    E重阳必阴

  • 52. “重阴必阳”、“重阳必阴”属于[1分]

    A阴阳的互根

    B阴阳的对立

    C阴阳的转化

    D阴阳的消长

    E阴阳的相互制约

  • 53. 古人提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旨在强调[1分]

    A春夏重在保养阳气

    B秋冬重在保养阴气

    C保养阳气的重要性

    D保养阴气的重要性

    E调养四时阴阳的重要性

  • 54. “孤阴不生,独阳不长”是由于阴阳之间哪种关系失常[1分]

    A互根互用

    B消长平衡

    C阴阳交感

    D对立制约

    E相互转化

  • 55. 防治疾病的基本原则是[1分]

    A扶正却邪

    B泻实补虚

    C调理阴阳

    D却除病邪

    E补益正气

  • 56. 五味中入肺的是[1分]

    A

    B

    C

    D

    E

  • 57. 面色青,喜食酸味,脉见弦,可诊为[1分]

    A肺病

    B心病

    C肝病

    D脾病

    E肾病

  • 58. 脏象学说的主要特点是[1分]

    A以脑为中心的整体观

    B以经络为中心的整体观

    C以六腑为中心的整体观

    D以五脏为中心的整体观

    E以精气神为中心的整体观

  • 59. 脏象学说主要是研究[1分]

    A脏腑的生理特性

    B脏腑的病理特性

    C脏腑的组织结构

    D脏腑的功能关系

    E脏腑生理、病理及其相互关系

  • 60. 心和肝的关系主要体现在[1分]

    A血液生成和精神情志活动

    B血液运行和精神情志活动

    C血液运行和气机调畅

    D血液生成和气机调畅

    E精血的相互滋生、转化

  • 61. 脾和肾的关系主要体现在[1分]

    A先天和后天的相互资生、促进

    B先天和后天的相互转化、制约

    C水液的代谢和气血的生成

    D气血的生成和津液的输布

    E水液的代谢和呼吸运动

  • 62. 肺和脾的关系主要体现在[1分]

    A血的生成和津液的输布代谢

    B气的生成和津液的输布代谢

    C气血的生成和津液的输布

    D气血的运行和气机的调畅

    E水液的代谢和呼吸运动

  • 63. 心和肾的关系主要体现在[1分]

    A阴阳升降,相互既济

    B动静结合,互为阴阳

    C精血互生,精神互用

    D心火上炎,肾水润下

    E水升克火,生中有克

  • 64. 疾病的发生归结到一点,这就是人体[1分]

    A感受了外邪

    B阴阳失调

    C先天禀赋不足

    D正气虚衰

    E生理功能衰减

  • 65. 中医学概念中的“气”是[1分]

    A人体气血津液的总称

    B人体的生理功能

    C构成世界的最基本物质和动力

    D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

    E以上都不是

  • 66. 气与血的关系主要表现在[1分]

    A来源与分布方面

    B先天与后天方面

    C功能与结构方面

    D生化与运行方面

    E以上都不是

  • 67. 人体最基本、最重要的气是[1分]

    A元气

    B宗气

    C营气

    D卫气

    E以上都不是

  • 68. 元气的化生来源于[1分]

    A先天之精

    B后天之精

    C水谷精微

    D脏腑之气

    E肾精

  • 69. 风为百病之长是指[1分]

    A风善行而数变

    B六气皆可化风

    C六淫多附于风邪侵犯人体

    D风邪致病发病较急

    E风邪致病发病较快

  • 70. 寒邪的致病特点是[1分]

    A其性开泄

    B易伤津血

    C易于动血

    D其性重浊

    E其性凝滞

  • 71. 燥邪最易伤[1分]

    A

    B

    C

    D

    E

  • 72. 寒主收引是指[1分]

    A寒性重浊粘滞

    B寒邪损伤阳气

    C寒邪阻滞气机

    D使气机收敛,经络筋脉挛急

    E寒为阴邪,易伤下部

  • 73. 通因通用适用于[1分]

    A脾虚泄泻

    B气虚便血

    C瘀血崩漏

    D肾虚尿频

    E虚实夹杂

  • 74. 《伤寒论》中“少阴病下利清谷,里寒外热,手足厥逆,脉微欲绝,身反不恶寒,其人面色赤……通脉四逆汤主之”,属下列那一种治法[1分]

    A寒者热之

    B热者寒之

    C寒因寒用

    D热因热用

    E通因通用

  • 75. 临床病证的虚实,主要取决于[1分]

    A正气的强弱

    B正邪的消长

    C阴阳的盛衰

    D气血的盛衰

    E气机的失调

  • 76. 疾病发生,发展和转归,取决于[1分]

    A发病的时间

    B病邪的性质

    C正气的强弱

    D病变的部位

    E治疗的方法

  • 77. 我国现存最早的医学专著是[1分]

    A《五十二产病方》

    B《神农本草经》

    C《黄帝内经》

    D《中藏经》

    E《伤寒论》

  • 78. 《内经》:“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是说明阴阳之间的[1分]

    A相互转化

    B相生相克

    C相互对立

    D互根互用

    E消长平衡

  • 79. 根据“诸寒之而热者取之阴”的法则,治宜:[1分]

    A热者寒之

    B寒者热之

    C壮水制火

    D益火消阴

    E以上都不是

  • 80. 根据五行的生克乘侮规律,以下哪种说法是错误的[1分]

    A心火不足,肾水可乘之

    B木火刑金

    C肝木乘土

    D心火过亢,可以反侮肺金

    E岁土太过,雨湿流行,肾水受邪

  • 81. 根据五行的生克乘侮规律制定的治疗法。则以下哪种方法不妥[1分]

    A培土生金

    B培土制水

    C泻心火以降肝火

    D补金以生水

    E火制土

  • 82. 按五行生克规律,五味入五脏,多食咸则伤[1分]

    A

    B

    C

    D

    E

  • 83. 按五行生克规律,五味入五脏,多食苦则伤[1分]

    A

    B

    C

    D

    E

  • 84. 除外下列那一项,均为五脏具有的共同特点[1分]

    A实而不能满

    B藏精气而不泻

    C可行气于腑

    D实体性器官

    E病则多虚证

  • 85. “命门之火”是指[1分]

    A肺阳

    B心阳

    C肝阳

    D肾阳

    E脾阳

  • 86. 下列那一项不是肺的主要生理功能[1分]

    A主气、司呼吸

    B主宣发卫气

    C主通调水道

    D主动化水液

    E主治节

  • 87. 肝主疏泄的主要作用是[1分]

    A通调水道

    B运行血液

    C气机调畅

    D情志活动

    E津液代谢

  • 88. 肺和肾的关系主要体现在[1分]

    A精液的生成和气机调畅

    B精液的生成和呼吸运动

    C水液的代谢和呼吸运动

    D水液的代谢和气机调畅

    E精气的相互资生、促进

  • 89. 胃的特性之一是[1分]

    A喜润恶燥主升

    B喜燥恶湿主升

    C喜燥恶湿主降

    D喜润恶燥主降

    E以上都不是

  • 90. 奇恒之府不包括[1分]

    A

    B

    C

    D

    E女子胞

  • 91. “水火之宅”是指[1分]

    A

    B

    C

    D

    E

  • 92. 化生血液的最基本的物质是[1分]

    A先天之精

    B津液

    C水谷精微

    D营气

    E肾精

  • 93. 运行于脉外而散行于全身的气是[1分]

    A元气

    B卫气

    C营气

    D宗气

    E中气

  • 94. 你认为痰与饮的区别主要在以下哪一点[1分]

    A色黄者为痰,色白者为饮

    B热者为痰,寒者为饮

    C得阳气。煎熬而成者为痰,为阴气凝聚而成者为饮

    D浓度较大较粘稠者为痰,浓度较小较清稀者为饮

    E以上都不是

  • 95. 风邪的致病特点是[1分]

    A其性开泄

    B易伤津血

    C易于动血

    D其性重浊

    E其性凝滞

  • 96. 火邪、暑邪共同的致病特点是[1分]

    A易耗气伤津

    B易于动血

    C易于挟湿

    D易于生风

    E易于伤肺

  • 97. 气机升降的枢纽是[1分]

    A肺肾

    B心肾

    C脾胃

    D肝胆

    E肝肺

  • 98. 以下那一种属于正治法[1分]

    A热者寒之

    B热因热用

    C寒因寒用

    D通因通用

    E以补开塞

  • 99. 寒因寒用适用于[1分]

    A真热假寒

    B真寒假热

    C寒热错杂

    D表寒里热

    E阳虚里寒

  • 100. 疾病的各种病理变化,均可概括为[1分]

    A寒热错杂

    B虚实夹杂

    C气血不和

    D邪正相争

    E阴阳失调

相关试卷
相关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