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总分:100分
考试类型:模拟试题
作答时间:60分钟
已答人数:967
试卷答案:有
试卷介绍: 2013口腔助理医师考试第二套模拟题
A黏性放线菌
B变形链球菌
C唾液链球菌
D血链球菌
E轻链球菌
A邻面龋的深浅
B邻面洞的位置
C邻面龋的牙体
D邻面龋的类型
E邻面洞的大小
A低于45℃
B45~50℃
C50~55℃
D55~60℃
E高于60℃
A链球菌
B放线菌
C乳杆菌
DG-杆菌
E葡萄球菌
A能促进牙髓组织的再修复能力
B对牙髓组织无毒性
C渗透性不能强
D有杀菌或抑菌作用
E药效持久稳定
A去除局部刺激因素是关键
B可口服抗生素,控制炎症
C对于过度增生的牙龈可以择期手术切除
D治疗完成后定期复查
E自我口腔卫生维护很重要
A慢性龈缘炎
B吸烟
C心身因素
D全身消耗性疾病
E精神病
A唾液链球菌
B蛮形链球菌
C革兰阳性球菌
D革兰阴性杆菌
E革兰阴性厌氧菌
A咀嚼功能明显降低
B继承恒牙的窝沟龋
C特纳牙的发生
D损伤局部口腔黏膜组织
E继承恒牙萌出过早或过迟
A5cm
B6cm
C7cm
D8cm
E10cm
A120/80mmHg
B130/85mmHg
C140/85mmHg
D160/90mmHg
E180/100mmHg
A1%~3%
B0.1%~0.3%
C0.3%~0.5%
D0.25%~0.5%
E5%~l0%
A出血
B感染
C休克
D窒息
E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A神经纤维瘤
B牙龈瘤
C成釉细胞瘤
D骨巨细胞瘤
E颈动脉体瘤
A皮内痣
B交界痣
C复合痣
D毛痣
E雀斑
AX线与被检查牙齿的长轴不平行
BX线与被检查牙齿的邻面不平行
CX线与被检查牙齿的长轴不垂直
DX线与被检查牙齿的邻面不垂直
E正常现象
A正中联合部
B颏孔区
C下颌角区
D髁突颈部
E喙突
A腭部
B颊部
C下唇及舌尖腹侧
D上唇及舌尖腹侧
E下唇及舌根腹侧
A颌下腺造影
B下颌体腔片
C下颌曲面断层片
D颌下腺侧位片加下颌横断片
E下颌骨侧位片加下颌横断片
A
B
C
D
E
A可能是二级医疗事故的
B可能是三级医疗事故的
C患者因病死亡的
D导致1人人身损害后果的
E导致2人人身损害后果的
A
B
C
D
E
A
B
C
D
E
A
B
C
D
E
A
B
C
D
E
A底平壁直,洞形必须达到一定的深度
B点线角应圆滑,洞缘角应制备短斜面
C应制备典型的箱状洞,并设计良好的固位形
D洞缘角应呈直角,不宜在洞缘角制备短斜面,需去净无基釉
E无需去净无基釉,但要有良好的抗力形
A双层垫底,一次完成充填治疗
B局麻后开髓失活,行牙髓治疗
C先做安抚疗法,待1--2周复诊时症状消除后,再以双层垫底充填
D施行活髓切除术
E间接盖髓、双层垫底一次完成充填治疗
A10%~30%构橼酸
B10%~15%磷酸
C30%~50%磷酸
D30%~50%醋酸
E10%~15%醋酸
A冷刺激
B热刺激
C酸、甜刺激
D尖锐探针探查
E叩击
A示指
B中指和小指联合支点
C中指和无名指联合支点
D无名指
E小指
A1~2个月复查一次
B3~6个月复查一次
C9个月复查一次
D10个月复查一次
E12个月复查一次
A≥6mm
B≤5mm
C≤6mm
D<5mm
E≥5mm
A先天愚型
B掌跖角化一牙周破坏综合征
C白细胞功能异常
D艾滋病
E急性肾炎
A频发心绞痛
B充血性心办衰竭
C双束支传导阻滞者
D未控制的心律失常
E8个月前发生过心肌梗死
A1g
B1.5g
C2g
D2.5g
E3g
A下颌切牙与上颌切牙牙根外形类似,可使用旋转力
B下颌切牙牙根较细易折断,不可使用旋转力
C下颌切牙牙根较细易折断,可稍加旋转力
D下颌切牙牙根较细但不易折断,故摇动力和旋转力可同时使用
E下颌切牙牙根较细易折断,故摇动力和旋转力都不能使用
A骨结合理论
B纤维结合理论
C骨牵张理论
D微创理论
E骨粘连理论
A未分化癌
B恶性淋巴瘤
C鳞状细胞瘤
D恶性淋巴上皮瘤
E骨肉瘤
A软组织张力过大或覆盖不全引起的小区域骨质暴露
B切开牙槽骨时损伤两侧牙周或牙根,引起单纯牙髓坏死
C牙.骨复合体软组织蒂部撕伤或断裂,造成严重供血障碍
D创部感染
E患者是乙肝病毒携带者
A2:1
B3:l
C4:1
D5:1
E在血管长轴内不受长宽比例的限制
A注射维生素B1、维生素B1
B局部热敷
C局部理疗
D口服镇静剂
E不作特殊处理
A运动神经
B交感神经
C感觉神经
D混合神经
E分泌神经
A出生后即刻
B1~2个月
C3~6个月
D6~12个月
E1~2岁
A人体内环境的关系
B人体外环境的关系
C人体健康的关系
D人体状况的关系
E人体功能的关系
A危害鉴定、暴露评定、剂量一反应关系评定、危险度特征分析
B危害鉴定、暴露评定、暴露因素评定、危险度特征分析
C最高容许浓度评定、暴露评定、剂量一反应关系评定、危险度特征分析
D危害鉴定、间接效应评定、剂量一反应关系评定、危险度特征分析
E危害鉴定、暴露评定、相关性评定、危险度特征分析
A供给机体热能
B降低血胆固醇
C刺激肠蠕动
D预防大肠病、直肠癌
E增加粪便体积
A
B
C
D
E
A
B
C
D
E
A
B
C
D
E
A
B
C
D
E
A上颌第一磨牙
B上颌第二磨牙
C前磨牙
D下颌第一磨牙
E下颌第二磨牙
A复合体
B银汞合金
C复合树脂
D磷酸锌粘固荆
E玻璃离子粘固剂
A有牙髓治疗史
B长期牙周炎病史
C无明显自觉症状
DX线片显示髓腔内有局限性不规则的膨大区域
EX线片显示髓腔内有阻射的钙化物
A感染
B电流刺激
C创伤
D化学刺激
E免疫因素
A停止使用引起牙龈增生的药物
B牙周洁治
C手术治疗
D口腔卫生指导
E以上都是
A局限于个别牙间乳头的急性非特异性炎症
B不恰当地使用牙签剔牙,过尖食物刺伤可引起
C牙菌斑是其直接病因
D牙间乳头发红肿胀
E有明显探痛,易出血
A细菌的毒力增加
B牙松动度增加
C侧支根管数量增加
D根面龋引起
E暴露的牙本质小管数量增加
A冠根完全融合
B冠部融合,根部分离
C冠部分离,根部融合
D乳牙列融合多发生在双侧
E乳牙列融合牙比恒牙列多
A气候干燥
B超敏反应
C烟酒刺激
D嗜好烫食
E舔唇不良习惯
A细针吸取细胞学检查
BCT或MRI
C涎腺造影
D切取活检术
EB超
A8小时
B10小时
C12小时
D24小时
E48小时
A压迫颌外动脉
B压迫颞浅动脉
C压迫颌内动脉
D压迫耳后动脉
E压迫颞深动脉
A唇癌
B皮肤癌
C口底癌
D腭癌
E颊黏膜癌
A多数为鳞癌
B是最常见的口腔癌
C舌后1/3癌肿属口咽癌范畴
D生长快,浸润比较强
E主要以血道软移为主
A听眶线与地面平行
B听口线与地面平行
C听鼻线与地面平行
D咬合平面与地面平行
E前牙的唇侧面与地面垂直
A急性根尖周炎
B慢性根尖周脓肿
C根尖肉芽肿
D根尖周囊肿
E牙瘤
A圆柱瘤
B多形性腺瘤
C腺淋巴瘤
D腺瘤
E神经纤维瘤
A5天
B7天
C8天
D9天
E10~14天
A维生素A
B维生素E
C维生素D
D维生素B1
E维生素C
A暴露与该病有因果关系
B暴露是该病的病因
C该病是由这种暴露引起的
D该病与暴露存在联系
E该病与暴露没有联系
A
B
C
D
E
A
B
C
D
E
A
B
C
D
E
A
B
C
D
E
A3%过氧化氢溶液
B5.25%次氯酸钠液
C2%氯亚明液
D生理盐水
E10%葡萄糖钙液
A至少比初尖锉扩大1号
B至少比初尖锉扩大2号
C至少比初尖锉扩大3号
D按照医师个人习惯
E只要牙胶尖能进入根管即可
A牙石
B龋洞
C不良卫生习惯
D牙菌斑
E不良修复体
A遗传
B全身性疾病
C病毒感染
D龈上菌斑
E龈下菌斑+龈下牙石
A切牙
B尖牙
C前磨牙
D第一恒磨牙
E第二恒磨牙
A前牙深龋
B后牙深龋
C部分冠髓牙髓炎
D牙髓坏死
E前牙外伤性冠折露髓
A基因诊断
B涂片查找包涵体
C电镜检查受损细胞
D免疫学检查
E组织活检
A疱疹样阿弗他溃疡
B重型阿弗他溃疡
C复发性坏死性黏膜腺周围炎
D轻型阿弗他溃疡
EBednar溃疡
A过度角化或过度不全角化
B颗粒层明显,棘细胞层松解
C上皮钉突增大
D结缔组织中有炎细胞浸润
E可伴有上皮异常增生
A牙源性感染
B腺源性感染
C损伤性感染
D血源性感染
E医源性感染
A常因下颌智齿冠周炎引起
B常伴明显开口受限
C脓肿形成后有明显的压痛点
D脓肿形成后,常在咬肌前缘触及波动感
E可向相邻问隙扩散
A颧骨体骨折向后下内移位,不伴确转位
B内转位颧骨体骨折
C颧弓骨折
D复杂性骨折
E颧、上颌骨骨折
A无菌创口、污染创口、感染创口
B污染创口、感染创口、化脓创口
C感染创口、无菌创口、化脓创口
D化脓创口、无菌创口、污染刨口
E无菌创口、可疑创口、污染创口
A慢性复发性涎腺炎
B慢性阻塞性涎腺炎
C舍格伦综合征
D涎腺良性肿瘤
E涎腺恶性肿瘤
A咀嚼肌紊乱病
B关节结构紊乱病
C炎性疾病
D关节强直
E骨关节病
A前间隙变窄,后间隙增宽,髁状突位置前移
B前间隙增宽,后间隙变窄,髁状突位置后移
C整个关节间隙变窄,髁状突位置上移
D整个关节间隙增宽,髁状突位置下移
E以上均为常见表现
A腺泡细胞癌
B沃辛瘤
C腺样囊性癌
D多形性腺瘤
E黏液表皮样癌
A进行性卫生-知识、生育知识的教育
B进行遗传病知识的教育
C对有关婚配问题提供医学意见
D对有关生育保健问题提供医学意见
E对严重遗传疾病、指定传染病等的检查
A对病人予以隔离治疗
B对疑似病人,确诊前在指定场所隔离治疗
C拒绝隔离治疗的由公安机关协助采取强制隔离治疗措施
D对病原携带者予以隔离治疗
E对医疗机构内疑似病人的密切接触者,在指定场所进行医学观察
A由患儿家属申请并签字同意
B由经治医师申请并经患儿家属签字同意
C由主治医师申请并经患儿监护人同意
D由经治医师申请并经主治医师批准
E由主治医师申请并经患儿家属签字同意
A
B
C
D
E
A
B
C
D
E
A
B
C
D
E
A
B
C
D
E
A
B
C
D
E
A
B
C
D
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