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总分:100分
考试类型:模拟试题
作答时间:60分钟
已答人数:967
试卷答案:有
试卷介绍: 2009年公共卫生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模拟试题(7)
A房性早搏
B室性早搏
C室上性心动过速
D室性心动过速
E房室传导阻滞
A抑制髓袢升支粗段Na+K+2Cl-共同转运系统而利尿
B抑制髓袢升支粗段皮质部Na+-K+-2Cl-共同转运系统而利尿
C抑制髓袢升支粗段髓质部Na+-K+-2Cl-共同转运系统而利尿
D抑制碳酸减少Na+-H+交换而利尿
E拮抗醛固酮作用,减少Na+-K+交换而利尿
A中毒性菌痢
B暴发性流脑
C中毒性肺炎
D重症伤寒
E破伤风
A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症状
B类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综合征
C感染
D胃十二指肠溃疡
E高血压
A青霉素
B青霉素V
C苯唑西林
D哌拉西林
E阿莫西林
A从未患过本病的人
B免疫水平较低的人
C具有特殊行为方式的人
D抵抗力较低的人,其原因可能是从前患有某些疾病等原因
E具有最大的易感性,最容易接触传染源的人
A传染期
B潜伏期
C感染前期
D无传染期
E感染期
A媒介物
B宿主
C临床病例
D传染源
E污染物
A潜伏期末虽有可能排出少量病原体,但尚不具有传染性
B某些传染病作为传染源意义最大的是临床症状期的病人
C在疾病恢复期时传染性可能还存在
D健康病原携带者可能是隐性感染的结果,所以是重要的传染源
E某些传染病临床症状期一定是传染性最强的时期
A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
B卫生许可证
C医疗机构制剂许可证
D药品经营许可证
E营业许可证
A心理紧张因素加强
B环境污染加剧
C贫富差距加大
D现代社会病产生
E空调综合症、电子游戏机症等健康问题
A收集资料
B制定研究方案
C整理和分析资料
D选择课题、陈述假设
E以上都不是
A观察
B专题小组讨论
C灵活性较差
D问卷回收率较高
E很难保证调查样本对总体的代表性
A改变人们的个人行为
B侧重于政府行为
C包含了个人行为改变和政府行为改变
D主要着眼于个体健康问题
E主要着眼于群体健康问题
A人们普遍采取的行为
B在某一个群中发生频率较高的行为
C促进健康的行为
D正常人群的行为模式
E人们在正常情形下所采取的行为
A政府主管部门下发红头文件
B卫生部要求上报全国计划免疫工作
C人民日报发表卫生部领导讲话
D国务院布置全国抗洪救灾的防疫工作
E计生委召集计划生育工作专题研讨会
A知识、态度、信仰和信念的变化情况
B人体健康状况有无改变及改变程度
C首先考虑三个“W”和两个“H”
D提高生活质量
E提高健康水平
A标准差
B标准误
C变异系数
D方差
E四分位数间距
A直线相关分析
B等级相关分析
C校正rs
D回归分析
E假设检验
A直线相关分析
B等级相关分析
C校正rs
D回归分析
E假设检验
A单纯随机抽样
B系统抽样
C分层抽样
D整群抽样
E多阶段抽样
A头颅形状
B胸廓有无畸形
C下肢形状
D血钙
E以上都要
A10%
B15%
C20%
D80%
E90%
A0.04
B4.0
C0.4
D0.06
E0.6
A优质服务意识
B伦理道德意识
C法律意识
D科研意识
E伦理道德意识与法律意识
A使酶变性失活
B丙二酸与活性中心外基团结合
C不能用透析或超滤法除去
D与底物和丙二酸相对浓度有关
E仅与丙二酸浓度有关,与底物无关
AVD
BVE
CVA
DVK
EVB2
A0
B1
C2
D3
E4
ACoQ
B细胞色素b
C肉毒碱
DFAD
E铁硫蛋白
A病死率
B现患率
C超额死亡率
D罹患率
E累积死亡率
A能得到某因素与某病的因果关系]
B能算出特异危险性
C能算出患病率
D能算出死亡率
E能发现该调查地区的全部现患病人
A发病率
B罹患率
C病死率
D出生率
E患病率
A爆发常由于许多人接触同一致病因子而引起
B疾病在同一集体中短时间内发病数突然增多称为爆发
C一次源性爆发过程中,大部分病例的发生日期往往在该病的最短和最长潜伏期之间
D一次共源性疾病爆发的流行高峰与中位潜伏期基本一致
E疾病爆发时病例发生日期之不同,是由于该病的传染期不同所致
A饮高氟水
B煤烟污染氟中毒
C因输血而中毒
DA+B
EA+B+C
A污染源的西北侧
B污染源的东南侧
C该地的全年主导风向的下风侧
D该地的全年主导风向的上风侧
E该地全年最小风向的下风侧
A用强氧化剂氧化水中有机物所消耗的氧量
B容易氧化的有机物含量
C含碳和含氮肥有机物的含量
D需微生物分解有机物消耗水中溶解氧的量
E所有有机物的量
A受试者所感受到的不同热感觉的温度
B人在不同温度、湿度、风速的综合作用下产生的主观热感觉指标
C人在正常室温下的温热感觉
D人在不同温度和风速的综合作用下产生的主观热感觉指标
E人在不同温度和湿度的综合作用下产生的主观热感觉指标
A保护水源、保障人体健康
B合理利用资源,保证水源的有效利用,提高水的重复利用率
C保护和改善环境,合理规划工业布局,防制水污染
D进行技术改造,减少废水和污水的排放量
E进行技术革新,净化污水达饮用水水质标准
A预防、治疗和康复
B个人、家庭和社区
C病人和非病人
D生理、心理和社会文化各方面
E内、外、妇、儿等各科
A人脑固有的
B心肝的功能
C客观现实在人脑中的反映
D情绪的表现
E个性反映
A自觉性
B果断性
C自制性
D变通性
E坚韧性
A随机使用的指导语
B效度、信度
C常模、固定测试条件
D大样本、代表性强
E统一的计分标准
A生长素
B胰岛素
C雄激素
D甲状腺激素
E糖皮质激素
A蛋白质合成,脂肪分解
B蛋白质合成,血胆固醇下降
C血糖来源减少,去路增加
D血糖升高,脂肪分解
E血糖升高,肝外蛋白质分解
AmRNA
BtRNA
CrRNA
DDNA
E蛋白质
AATP
BNAD+
CcAMP
DcGMP
EAMP
A医疗保健人员
B卫生防疫人员
C医疗保健人员和卫生防疫人员
D甲、乙类传染病疫情
E传染病的暴发、流行
A精力充沛、急躁冲动、自制力差
B活泼好动、言行敏捷、兴趣易变
C安静忍耐、对人冷淡、固执拘谨
D多愁善感、体验深刻、孤独多疑
E性格压抑、过分合作、不善喧泄
A公正原则
B公益原则
C尊重原则
D自主原则
E有利无伤原则
A胰岛素
B珠蛋白锌胰岛素
C苯乙双胍
D甲苯磺丁脲
E格列本脲
A静脉回心血量
B射血后残剩血量
C心室肌收缩能力
D大动脉血压
E心室舒张末期充盈量
A血糖浓度
B血脂肪酸浓度
C血氨基酸浓度
D血K=浓度
E血Na=浓度
A氧化酶类
B需氧脱氢酶类
C加单氧酶类
D过氧化氢酶
E不需氧脱氢酶类
ANAD+
BCoA
C叶酸
D磷酸吡哆醛
E生物素
A卡那霉素
B吡嗪酰胺
C异烟肼
D利福平
E乙胺丁醇
A联系的强度和联系的特异性
B剂量反应关系与现代科学知识协调
C时间顺序,即暴露于疾病发生之前
D对联系进行统计学检验所得P值大小
E不同研究条件(地点、时间、人群)下所得联系的一致性
A花费大、时间长
B确定可疑因素的存在与否可能有偏差
C获得对照有很大困难
D确定疾病的存在与否可能有偏差
E保证病例和对照的可比性有很大困难
A在有该种疾病者中,选择有、无某种暴露的两组人群
B在有该种疾病者中,选择有某种暴露的为一组;在无该种疾病中,选择无某种暴露的为另一组
C在有该种疾病者中,选择有某种暴露的为一组;在无该种疾病中,选择有某种暴露的为另一组
D在无该种疾病者中,选择有、无某种暴露的为一组
E任选有、无暴露的两组人群
A二类25种
B二类30种
C二类35种
D三类25种
E三类35种
A钩端螺旋体
B钩端支原体
C布氏菌
D汉坦病毒
E真菌
A撞击
B沉降
C巨噬细胞吞噬
D弥散作用
E被气道上皮细胞及分泌物截留
A食品组成性质
B微生物
C环境温度
DpH
E温度
A全部死因进行评价
B一个因素进行评价
C当地危害健康最严重的疾病
D任意疾病进行评价
E全部疾病进行评价
A身体功能
B心理能力
C社会适应能力
D功能能力
E一般性感觉
A医生与患者关系
B医生为主体的人群与患者为主体的人群的关系
C护士与病人
D医生与家属关系
E医生与单位组织的关系
A病人的意见
B病人家属的意见
C新闻媒体的认定
D有利于病、有利于医学发展、有利于自下而上环境的改善
E社会主义医德规范体系
A雅加达宣言
B曼谷宣言
C宋斯瓦尔宣言
D渥太华宣言
E阿拉木图宣言
A生理性依赖
B社会性依赖
C心理性依赖
D病理性依赖
E戒断症状
Aα受体
Bβ1受体
Cβ1受体
DN1受体
EM受体
A码子
B反密码子
C起始密码
D终止密码
EGTP
A变量
B数值变量
C二项分类变量
D多项分类变量
E多项有序分类变量
A出生率
B人口自然增长率
C晚婚率
D人工流产率
E平均初产年龄
A上呼吸道
B支气管
C眼结膜
D细支气管
E呼吸道深部细支气管和肺泡
A胎儿患严重遗传性疾病或严重缺陷的
B母婴保健指导;孕妇、产妇保健;胎儿、新生儿保健
C对孕妇进行产前诊断
D经本人同意,并签署意见
E接受医学检查
A应从研究中剔除出去
B只在随机化试验中才影响结果
C因为进入研究时存在选择偏性,可得出不正确的相对危险度估计值
D其被随访到的那段时间应包括在暴露人年中
E只有当这些失访者具有较高的肺癌危险度时,才会得出有偏差的相对危险度的估计值
At检验
Bu检验
C方差分析
D区间估计
E描述性统计
A由K+外流所致,相当于K+的平衡电位
B膜内电位较膜外为负
C各种细胞的静息电位数值是不相同的
D是指细胞安静时,膜内外电位差
E是指细胞安静时,膜外的电位
A泌H+有利于Na+和HCO3-重吸收
B泌NH3有利于排H+
C泌NH3排H+有利于留Na+
D泌K+有利于排H+
E泌K+有利于留Na+
A核苷
B核苷酸
C核酸
D核蛋白
E糖类
ACO2结合力降低
BCO2分压增高
CCO2分压降低较早较多
D尿液pH下降
E尿中铵盐增多
A是描述事件发生可能性大小的数值
B所有事件的概率为0<P<1
C概率越接近1,发生的可能性越大
D发生的概率P<0.05事件为小概率事件
E若样本含量充分大,可用样本频率作为概率的估计值
A流行病学三角模型把病因作为系统中的一个独立成分加以阐述,但事实是,病因是蕴藏在环境中的一个因素
B病因网的基本观点是,疾病的发生并非归因于单个的病因,而是一连串病因的结果
C轮状模型是用来说人与环境关系的1种方法
D轮状模型与病因网不同点在于,前者只用于疾病单因素分析
E宿主、环境、病因构成了流行病学三角模型
A方法的敏感度高
B方法的特异性
C方法的敏感度高
D方法的特异性
E人群患病率
A选择偏性
B信息偏性
C失访偏性
D混杂偏性
E回忆偏性
A上行性传播
B医源性传播
CZ型传播
D经胎盘传播
E水平传播
A160/95mmHg
B160/90mmHg
C150/95mmHg
D140/95mmHg
E140/90mmHg
A强噪声下暴露时间短,听阈提高10dB以上,离开噪声环境数分钟即可恢复
B一种器质性听觉器官损伤
C是一种永久性的听阈位移
D强噪声暴露下时间较长,听力明显下降,听阈提高15dB,离开噪声环境后较长时间内听力才能恢复
E强噪声暴露下时间较长,听力明显下降,听阈提高30dB,离开噪声环境后较长时间内听力才能恢复
A如未缴纳医疗费用,可以拒绝处置
B缴纳了有关费用后,在进行处置
C在家属签字后,在进行处置
D在办理如挂号等相关手续后,在进行处置
E在任何情况下不得拒绝,立即采取紧急措施进行处置
A行为生活方式
B环境因素
C生物遗传因素
D医疗卫生服务
E以上都是
A角色活动的范围受限
B角色活动的种类受限
C角色活动的数量受限
D角色紧张
E角色冲突
A对同样医疗需要的人同样对待
B对不同医疗需要的人同样对待
C对不同功绩的人同样对待
D对地位相同的人,以不同的对待
E对病人负责的同时,也尽社会义务
A双向传播
B单向传播
C大众传播
D自我传播
E组织传播
A中性粒细胞
B嗜酸粒细胞
C嗜碱粒细胞
D单核细胞
ET淋巴细胞
A生长素
B胰岛素
C雄激素
D甲状腺激素
E糖皮质激素
A磺胺类药物
B有机磷农药
CCl-
D辅助因子
E酶蛋白
A副作用
B毒性反应
C继发反应
D变态反应
E特异质反应
A0.15mg/m3
B0.15mg/m3
C0.15mg/m3
D0.15mg/m3
E0.15mg/m3
A横断面调查
B病例-对照调查
C队列调查
D普查
E职业病体验
A沙门氏菌属食物中毒
B葡萄球菌肠毒素中毒
C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
D大肠杆菌属食物中毒
E变形杆菌属食物中毒
A2
B4
C5
D8
E所给资料不能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