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总分:100分
考试类型:模拟试题
作答时间:60分钟
已答人数:967
试卷答案:有
试卷介绍: 2009年公共卫生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模拟试题(4)
A汗液是等渗溶液
B汗腺受交感胆碱能纤维支配
C精神性发汗与体温调节无关
D主要发汗中枢位于丘脑
E人体不感蒸发与汗腺无关
A神经元间相连接的部位
B分为轴-轴、轴-树、轴-体突触
C突触前膜释放递质传递信息
D实现神经元间的信息传递
E按功能分兴奋性、抑制性突触
A单向传递
B有总和后放现象
C时间延搁
D不易疲劳
E易受内环境变化影响
A心跳加快,瞳孔开大
B腹腔内脏血管收缩
C支气管平滑肌舒张
D胃肠平滑肌收缩
E肾上腺髓质分泌肾上腺素
A呋塞米
B螺内酯
C氨苯蝶啶
D阿米洛利
E50%葡萄糖溶液
A山梨醇
B甘露醇
C50%葡萄糖溶液
D呋塞米
E依他尼酸
A氢化可的松
B氢化泼尼松
C倍他米松
D可的松
E地塞米松
A过敏反应
B耐受性
C低血糖
D肝功能损害
E肾功能损害
A接种副反应发生率
B接种的安全性评价
C接种的安全性和临床效果评价
D接种的临床效果评价
E接种的流行病学效果和免疫学评价
A主动监测
B被动监测
C一级预防
D二级预防
E三级预防
A在疾病症状和体征出现之前即排出病原体
B虽然他们没有临床症状和体征,但已经被感染且能作为传染源
C感染并出现临床症状和体征
D在疾病恢复期和痊愈后仍具传染性
E可持续携带病原体达一年或更长时间并可作为传染源
A媒介物
B宿主
C临床病例
D传染源
E污染物
A黄热病、登革热
B霍乱、艾滋病
C炭疽、艾滋病
D鼠疫、霍乱
E鼠疫、艾滋病
A送交申请单的医护人员
B输血科人员
C医护人员与输血科双方
D患者或家属
E科主任
A心理因素
B经济因素
C环境因素
D社会因素
E自然因素
A认知功能
B身体状况
C体力适度性
D社会接触
E情绪反应
AmRNA
BtRNA
CrRNA
DDNA
E蛋白质
A同工酶
B酶原
C活性中心
D必需基团
E辅基
AmRNA
BtRNA
CrRNA
DDNA
EmRNA
A1,25-(OH)2-D3
BPTH
CCT
D1-OH-D3
E25-OH-D3
A认为童年时压抑在潜意识中的心理冲突是引起各种心理障碍、心身疾病的根源
B强调心理因素对健康及疾病发生的影响必须通过生理活动作为中介机制
C强调人的各种心理障碍和心身病症的产生都是自我实现受阻的结果
D强调人的心理障碍和心身疾病的产生都因为个人非理性认识、评价的结果
E认为各种心理疾患和心身疾病的产生都是通过错误学习而习得的条件反射
A精力充沛、急躁冲动、自制力差
B活泼好动、言行敏捷、兴趣易变
C安静忍耐、对人冷淡、固执拘谨
D多愁善感、体验深刻、孤独多疑
E性格压抑、过分合作、不善喧泄
AA型行为
BB型行为
CC型行为
D内向型性格
E外向型性格
A自由联想
B生物反馈
C以患者为中心
D心理支持
E沟通技巧
A阿托品
B新斯的明
C普萘洛尔
D碘解磷定
E阿托品+氯磷定
A顺浓度梯度转运
B需借助“载体”或“通道”
C需消耗能量
D转运小分子物质
E转运离子
A血管自身调节
B组织液回流增多
CADH释放增多
D交感神经兴奋
ERAA系统兴奋
A下丘脑的调节性多肽
B腺垂体的促激素
C甲状腺的自身调节
D下丘脑-腺垂体-甲状腺轴的作用
E甲状腺激素的正反馈调节
AG
BC
CA
DT
EU
A食物中乳类过多
B食物中淀粉过多
C食物中脂肪过多
D组织供氧充足
E组织严重缺氧
A高热病人
B心动过速病人
C前列腺肥大患者
D青光眼患者
E以上都是
A抑制髓袢升支粗段Na+K+2Cl-共同转运系统而利尿
B抑制髓袢升支粗段皮质部Na+-K+-2Cl-共同转运系统而利尿
C抑制髓袢升支粗段髓质部Na+-K+-2Cl-共同转运系统而利尿
D抑制碳酸减少Na+-H+交换而利尿
E拮抗醛固酮作用,减少Na+-K+交换而利尿
A必然事件
B随机事件
C不可能发生事件
D发生可能性很大的事件
E发生可能性很小的事件
A由抽样引起的样本均数与总体均数之间的差异
B由抽样引起的样本率与总体之间的差异
C由抽样引起的样本统计量与总体参数之间的差别
D统计上凡样本统计量与总体指标之间的差异
E统计上凡样本统计量与总体参数之间的差异
A病例对照研究
B实验研究
C横断面研究
D队列研究
E类实验研究
A设计与实施比较复杂
B采用随机分组很难控制混杂因素
C盲法实施比较困难
D研究人群的依从性较差
E容易引起医德和伦理学的争议
A消化道
B心血管系统
C皮肤
D呼吸道
E泌尿生殖道
A血吸虫病
B多体病
C乙型脑炎
D病毒性肝炎
E麻疹
A农村环境卫生工作
B环境卫生监测
C环境卫生监督
D环境卫生专题调查
E制定环境卫生标准
A酚污染水体可产生异臭和异味,影响水的感官性状
B含酚水源加氯消毒时,可产生氯酚臭
C由于酚在体内不易蓄积,故长期饮用不会引起慢性中毒
D高浓度的酚能使水中微生物的生长
E酚有促癌作用
A规划设计卫生审查
B工地卫生检查
C施工人员健康检查
D安全生产检查
E竣工后卫生审查
A渲泄
B自由联想
C自我控制
D催眠暗示
E行为控制
A医生与患者关系
B医生为主体的人群与患者为主体的人群的关系
C护士与病人
D医生与家属关系
E医生与单位组织的关系
A对流散热
B传导散热
C辐射散热
D蒸发散热
E不感蒸发
A谷氨酸
B蛋氨酸
C酪氨酸
D半胱氨酸
E赖氨酸
A1,25-(OH)2-D3
BPTH
CCT
D1-OH-D3
E25-OH-D3
A能抑制K+外流的钠通道阻滞药
B能促进K+外流的钠通道阻滞药
Cβ受体阻滞药
D延长动作电位时程药
E钙通道阻滞药
A随高度的上升,气温不变
B随高度的上升,气温下降
C随高度的上升,气温增加
D随高度的上升,水平温差增加
E随高度的上升,水平温差减少
A10个/ml
B100个/ml
C3个/L
D10个/L
E100个/L
A2.5
B2.0
C4.0
D5.0
E10.0
A现况研究
B病例对照研究
C队列研究
D类实验
E流行病学实验
A血液具有粘滞性
B足够的血容量
C心肌收缩的动力
D对周血管阻力
E大动脉管壁的弹性
A刺激胃酸分泌
B促进胆汁分泌
C促进胃运动
D促进唾液分泌
E刺激分泌
A支气管平滑肌收缩
B胃肠运动抑制
C胰岛素分泌,糖原合成
D逼尿肌收缩
E心率减慢,瞳孔缩小
A促进组织细胞对糖的摄取、贮存和利用
B促进脂肪的分解和利用
C促进蛋白质的合成
D促进K=进入细胞内
E促进DNA、RNA的合成
A呕吐、腹痛
B出汗、呼吸道分泌增多
C骨骼肌纤维震颤
D呼吸困难、肺部出现口罗音
E瞳孔缩小,视物模糊
A支气管哮喘
B房室传导阻滞
C心绞痛
D心力衰竭
E心动过缓
A精心挑选个体
B随意抽取个体
C使所有个体有同等机会被抽出
D抽取个体数尽量多
E抽取个体少而精
A第一类误差增大
B第二类误差增大
C第一类误差减小
D第二类误差减小
E两类误差都增大
A某人群中该病的发病率
B某人群中该病的患病率
C某人群中该病的死亡率
D特异危险度
E相对危险度
A将同一批研究人群随机分为实验和对照两个组
B人为地给予实验组以干预见措施
C实验中运用盲法
D运用危险度的分析与评价
E评价干预措施的有效性
A自然自动免疫
B自然被动免疫
C人工自动免疫
D人工被动免疫
E非特异性抵抗力
A160/95mmHg
B160/90mmHg
C150/95mmHg
D140/95mmHg
E140/90mmHg
A土壤中腐殖质的含量
B颗粒小的土壤
CpH值低的土壤
D还原状态的土壤
E以上都不是
A接触明确的致癌因素
B潜伏期长、发病年龄早
C有一定好发部位
D有一定的发病条件
E以上全部
A城镇
B区
C市
D街道、居委会
E企、事业单位
A市场经济的趋利性
B市场经济的开放性
C市场经济竞争性
D市场经济的公平性
E市场经济的自主性
A壁细胞
B胃粘膜上皮细胞
C主细胞
D胃窦部G细胞
E粘液细胞
A对流散热
B传导散热
C辐射散热
D蒸发散热
E不感蒸发
A副作用
B毒性反应
C继发反应
D变态反应
E特异质反应
At检验
Bu检验
CF检验
D相关分析
E回归分析
A灭活疫苗
B减毒活疫苗
C化学药品
D丙种球蛋白
E抗毒素和类毒素
A2个
B6个
C34个
D25个
E5个
An越大,则sp越大
Bp越大,则sp越大
Cnp越大,则sp越大
Dnp越小,则sp越大
En越大,则sp越小
A0.104
B0.075
C0.143
D用该资料不能计算
E以上答案均不是
ANa+
BCa2+
CO2和CO2
D葡萄糖
E氨基酸
ADNA
BcGMP
CmRNA
DtRNA
ErRNA
AVK
BVB1
CVD
DVA
EVB12
AVB1又称硫胺素
B活性形式是焦磷酸硫胺素(TPP)
C对胆碱酯酶有抑制作用
D促进肠道对钙、磷的吸收
E缺乏时易致脚气病
APco2
BCO2结合力
CSB
DPH
EBE
A发展速度=增长速度-1
B增长速度=发展速度-1
C发展速度=增长速度-100
D增长速度=发展速度-100
E增长速度=(发展速度-1)×100
A推断两个样本率有无差别
B推断两个总体率有无差别
C推断两个样本率与两个总体率有无差别
D推断样本率与总体率有无差别
E推断两个总体分布是否相同
AX2分布
B泊松分布
C二项分布
Dt分布
Eu分布
A爆发常由于许多人接触同一致病因子而引起
B疾病在同一集体中短时间内发病数突然增多称为爆发
C一次源性爆发过程中,大部分病例的发生日期往往在该病的最短和最长潜伏期之间
D一次共源性疾病爆发的流行高峰与中位潜伏期基本一致
E疾病爆发时病例发生日期之不同,是由于该病的传染期不同所致
A进入途经、作用方式、作用时间
B进入途经、排出方式、作用时间
C吸收量、生物半减期、作用时间
D吸收量、排出方式、作用时间
E吸收量、排出途经、排出量
A风和湍流
B气压
C气温
D气湿
E辐射
A稀释、扩散
B吸附沉降
C生物学作用
D氧化还原作用
E厌氧作用
A数量多,生存条件与肠道病原菌相似,检测较容易
B数量多,自下而上时间比肠道病菌短
C数量与肠道病原菌相似,检测较难
D大肠菌群的数量少于肠道病菌原菌,检测较难
E数量多,对氯的抵抗力比肠道病菌原体弱
A病人应如实的提供疾病信息
B病人积极配合医生治疗
C病人应尊重医师和医师的劳动
D病人积极参与治疗方案的选择
E不管患哪种疾病,病人有权拒绝治疗
A物质要素
B人道要素
C知识要素
D功利要素
E技术要素
A有利于社会进步
B有利于医学事业发展
C有利于医院集体力量的发挥
D有利于医务人员成才
E有利于建立和谐和医患关系
A二级预防
B三预防
C一、二预防
D二、三预防
E一级预防甚至更早阶段
A大、中学生
B社区居民
C卖淫嫖娼者
D老年人
E男性居民
A出生率
B人口自然增长率
C晚婚率
D人工流产率
E平均初产年龄
A长期变动
B期波动
C季节性
D周期性
E聚集性
A一工厂按有无接触粉尘情况分组,随访观察比较两组矽肺发生情况
B一城市推行在饮水中加氟预防龋齿
C一医院观察心肌梗塞病人急性发作后一月内的预后
D一肿瘤防治所调查该院子宫内膜癌病人的既往生育史
E一社区医院比较中药和西药预防心肌梗塞发生的效果
A灭活疫苗
B减毒活疫苗
C化学药品
D丙种球蛋白
E抗毒素和类毒素
A300g
B150g
C100g
D75g
E50g
A男女血钙差别大于5%
B男女血钙无差别
C男女血钙有相关
D男女血钙差别大于5%
E男女血钙的方差相差5%
A配对X2检验
B成组X2检验
C样本率的总体与总体率的u检验
D两样本率的u检验
E以上均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