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总分:98分
考试类型:模拟试题
作答时间:60分钟
已答人数:967
试卷答案:有
试卷介绍: 2009年公共卫生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模拟试题(2)
A组织液胶体渗透压
B血浆胶体渗透压
C血浆晶体渗透压
D血浆白蛋白浓度
E细胞内液的渗透压
A心输出量
B循环血量
C大动脉弹性
D外周阻力
E血液粘滞性
AA-T
BA-U
CG-C
DA-G
EG-C
A脱氨基作用
B脱羧基作用
C生成其它含氮化合物
D氧化为CO2和H2O
E生成神经递质
A基本作用
B吸收作用
C防治作用
D不良反应
E选择作用
A维生素PP
B维生素B1
C维生素B2
D维生素B6
E维生素B12
At检验
Bq检验
C四格表X2检验
D秩和检验
EF检验
A队列研究中暴露组发病率除于照组发病率等于相对危险性
B在病例对照研究中,病例组发病率除于对照组发病率等于相对危险性
C在队列研究中,被观察人数与被观察时间之积是人时数
D病例对照研究中的相对危险性是对角乘积比
E特异危险性是暴露组死亡率(发病率)与非暴露组残废率(发病率)之差,常用于卫生宣教时用
A饮高氟水
B煤烟污染氟中毒
C因输血而中毒
DA+B
EA+B+C
A大气温度随高度的升高而降低
B大气温度随高度升高而升高
C大气温度与高度无关
D大气水平温差增加
E大气的水平温差减小
ACO
B联苯胺
C苯蒸气
DCO2
E氯气
A职业病体检
B普查
C典型调查
D抽样调查
E病例-对照调查
A遵守法律、法规,遵守技术操作规范
B遵守职业道德,尽职尽责为患者服务
C保护患者的隐私
D宣传卫生知识
E依法参与所在医疗机构的民主管理
A政治制度
B考勤、休假制度
C经济制度
D教育制度
E法律制度
A信度高,效度就高
B信度低,效度也可能高
C效度低,信度也可能高
D高效度是高信度的基础
E以上均不对
A生理性依赖
B社会性依赖
C心理性依赖
D病理性依赖
E戒断症状
AK+外流
BK+内流
CNa+内流
DNa+外流
ENa+外流、K+内流
Aα受体
Bβ1受体
Cβ1受体
DN1受体
EM受体
A传递一个电子
B传递一对氢原子
CVPP和VB2
DVB2
EVA
A+1.96s
B+2.58s
C+1.96s
D+2.58s
E+t0.05,vs
A描述性研究
B病例对照研究
C队列研究
D回顾性队列研究
E临床实验研究
A2个
B6个
C34个
D25个
E5个
A资格考试制度
B认定制度
C依法取得执业医师资格或者执业助理医师资格,经注册在医疗、预防、保健机构中执业的专业医务人员
D依法取得执业医师资格或者执业助理医师资格,经注册在医疗机构中执业的专业医务人员
E依法取得执业医师资格的专业医务人员
AA型行为
BB型行为
CC型行为
D内向型性格
E外向型性格
A80%
B16%
C5%
D0.04
E所给资料不能计算
A提供营养
B缓冲温度
C运输激素
D运输O2和CO2
E提供铁
A一般情况下胸内压是内压
B胸内压=一肺回缩力
C吸气时负压减少,呼气时负压增大
D胸内负压有利于表脉血回流
E胞内负压使肺维持一定扩张状态
A辅酶
B激酶
C酶原
D同工酶
E水解酶
AALT
BsALT
CAST
DsAST
ECoASH
A肝
B肾
C心
D肺
E以上都不对
A口干,恶心
B头晕,失眠
C胃粘膜出血
D外周神经炎
E男性乳房女性化
A前者为随访研究,后者为横断面研究
B前者研究对象进入队列的时间是即时的,后者为过去的
C前者为由因及果的研究,后者为由果及因的研究
D前者设立对照组,后者不设对照组
E前者有失访,后者没有
A通过自然的或人工的方式而获得被动免疫的个体
B无任何症状而能排出病原体的人
C传染性相对较小的个体
D急性期病人
A距离烟囱越近浓度越高
B烟囱高度的1/4处浓度最高
C烟波着陆点至烟囱之间的区域浓度最高
D烟波着陆点处浓度最高
E各处浓度没有明显差别
A光合作用
B氧化还原作用
C需氧微生物
D厌氧微生物
E亚硝酸菌
A亚硝酸钠
B依地酸二钠钙
C阿托品
D美蓝
E青霉胺
A肾脏肿瘤
B肺脏肿瘤
C白血病
D脑瘤
E膀胱瘤
A神灵主义医学
B自然哲学医学模式
C机械论医学模式
D生物医学模式
E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
A学历和社会阶层
B社会阶层和经济收入
C消费结构和闲假时间安排
D社会阶层和闲假时间安排
E学历和消费结构
AK+外流
BK+内流
CNa+内流
DNa+外流
ENa+外流、K+内流
A极化
B去极化
C超极化
D复极化
E部分去极化
A运动单位
B突触传递
C神经-肌接头
D突触
E闰盘
A底物磷酸化
B氧化磷酸化
CATP
D磷酸肌酸
E肌酸
ASS总
BSS组间
CSS配伍
DSS组内
ESS误差
A甲基汞
B二甲基汞
C光化学烟雾
D硫酸雾
E硝酸雾
A指导语
B封面信
C碥码
D问题及答案
E表格
A1~3岁
B2~3岁
C3~7岁
D7岁以前
E7~16岁
A0.8%
B1.6%
C0.05
D0.004
E所给资料不能计算
A应该通知所在社区,进行监视居住
B为患者保密,以免受到歧视
C按规定上报主管部门,对患者进行卫生宣教,做好隔离,并接受治疗
D对患者进行必要的艾滋病知识的卫生宣教
E收入院进行治疗
A主动转运
B单纯扩散
C易化扩散
D入胞作用
E出胞作用
A兴奋或抑制是反应的基本形式
B组织功能状态不同其反应不同
C同一组织对强度不同的刺激反应不同
D肌肉收缩、腺体分泌是兴奋的外部表现
E可兴奋组织的兴奋性均相等
A膜两侧离子浓度差和膜对离子的通透性
B膜外Na+浓度低于膜内
C膜内K+浓度低于膜外
D膜对Na+通透性较大
EK+内流的势能
A谷氨酰胺
B嘌呤、嘧啶碱
C胺
D尿素
E含氮类激素
AdAMPdGMPdCMPdTMP
BdATPdGTPdCTPdTTP
CdADPdGDPdCDPdTDP
DATPGTPCTPTTP
EAMPGMPCMPTMP
A甘氨胆酸
B牛磺胆酸
C甘氨鹅脱氧胆酸
D胆酸
E脱氧胆酸
A血液的缓冲作用
B细胞的缓冲作用
C肺的呼吸作用
D肾排酸保碱作用
E肝的调节作用
A散发为主
B呈周期性
C病人有食用被污染食物史,不食者不发病
D儿童发病为主
E呈季节性
A潜伏期
B临床症状期
C传染期
D病人痊愈或恢复所需时间
E病情轻重
A呼吸道
B消化道
C泌尿生殖道
D皮肤
E胎盘
A麻疹病毒
B布氏菌
C汉坦病毒
D霍乱弧菌
E痢疾杆菌
A钩端螺旋体
B钩端支原体
C布氏菌
D汉坦病毒
E真菌
A含量10~20%
B生物学价值很高
C含人体需要的各种必需氨基酸
D构成模式与合成人体蛋白和弹性蛋白
E肌肉蛋白质主要是胶原蛋白和弹性蛋白
A母乳中含铁量很低
B母乳中的铁吸收利用率差
C婴儿出生时体内约含铁280mg
D出生4~6月后体内铁几乎消耗殆尽
E动物食品中铁吸收率高
A肉类
B蛋类
C大豆
D海产品
E蔬菜
A沙门菌中毒
B副溶血性孤菌中毒
C葡萄球菌中毒
D肉毒中毒
E变形杆菌中毒
A吞噬作用
B生理止血
C细胞免疫
D体液免疫
E运输O2、CO2
A壁细胞
B胃粘膜上皮细胞
C主细胞
D胃窦部G细胞
E粘液细胞
A壁细胞
B胃粘膜上皮细胞
C主细胞
D胃窦部G细胞
E粘液细胞
A近球小管
B髓袢降支细段
C髓袢升支细段
D髓袢升支粗段
E远曲小管和集合管
A钙、镁等盐类总含量
B钙、镁等离子盐类总含量
C钙、镁的硫酸盐和氯化物等
D钙、镁的重碳酸盐和碳酸盐等
E硫酸钙的含量
A神经系统毒作用
B心血管系统毒作用
C生殖系统毒作用
D造血系统毒作用
E变态反应
A做好检疫隔离、疫情预报、疫源地消毒、预防接种和个人防护
B防霉和防尘,加强个人防护和定期健康监护
C诱蛾、捉虫、杀虫,作业时注意个人防护
D治疗钩虫病患者,粪便封存无害化使用,空鞋袜、长裤作业
E结合施肥消灭椎实螺,粪便无害化处理和个人防护(涂5%松香凡士林软膏)
A做好检疫隔离、疫情预报、疫源地消毒、预防接种和个人防护
B防霉和防尘,加强个人防护和定期健康监护
C诱蛾、捉虫、杀虫,作业时注意个人防护
D治疗钩虫病患者,粪便封存无害化使用,空鞋袜、长裤作业
E结合施肥消灭椎实螺,粪便无害化处理和个人防护(涂5%松香凡士林软膏)
A直肠温度
B舌下温度
C腋窝温度
D机体深部平均温度
E机体表层平均温度
A使子宫内膜增生,腺体分泌
B激发并维持女性副性征
C提高子宫肌对催产素的敏感性
D有保H2O、保Na=作用
E促进阴道上皮增生,角化并合成糖原
A5种
B8种
C10种
D20种
E30种
A丙氨酸
B谷氨酸
C色氨酸
D组氨酸
E脯氨酸
A细胞质中
B细胞核中
C核仁中
D溶酶体中
E线粒体中
A抗炎作用
B抗菌作用
C抗免疫作用
D抗毒作用
E抗休克作用
A胃肠道反应
B二重感染
C肝损害
D对骨、牙生长的影响
E米诺环素
ASS总=SS组间+SS组内
BSS总=SS组间+SS误差
CSS组间=SS配伍+SS组内
DMS总=MS组间+MS组内+MS配伍
ESS总=SS组间+SS配伍+SS误差
A正态分布资料
B偏态分布资料
C分布不明资料
D等级顺序资料
E有序分类资料
A保持水中有余氯
B改善水物理性状
C消灭大肠杆菌
D杀灭病原菌预防介水传染病
E灭虫卵
A毒理学指标
B感官性状指标
C一般化学指标
D细菌学指标
E放射性指标
A指工业边界至居住区边界的最小距离
B不同的工业类别标准应不同
C不同的气象条件标准应不同
D不同的地形条件标准应不同
E卫生防护距离内不得修建公园
A控制职业有害因素可消除和减少发病
B病因大多是可检测的
C长期接触职业有害因素即可发病
D接触同一有害因素的人群中很少只有一个发病
E早期诊断,及时治疗,预后较好
A心身疾病
B躯体疾病
C心脑血管病
D慢性病
E传染性疾病
A完成活动的质量与数量的心理品质
B智力
C完成特殊活动的必备的要素
D认识世界的手段
E心理素质
A病人的意见
B病人家属的意见
C新闻媒体的认定
D有利于病、有利于医学发展、有利于自下而上环境的改善
E社会主义医德规范体系
A人群的血压筛检
B高血压病健康教育(非药物治疗)
C健康处方
D健康管理
E体重指数控制在25~26
A三羧酸循环
B鸟氨酸循环
C蛋氨酸循环
D嘌呤核苷酸循环
E核蛋白体循环
A在吞噬细胞系统中被破坏
B需要UDPGA参加
C以与清蛋白结合的形式运输
D在肠道内形成后大部分随粪便排出
E部分胆素原以肠粘膜吸收回肝脏,然后再排入肠道
A地西泮
B硫喷妥纳
C阿司匹林
D氯丙嗪
E洛贝林
A阿迪森病
B暴发型流脑
C淋巴细胞性白血病
D接触性皮炎
E带状疱疹
A16.00~20.00%
B12.16~27.84%
C16.08~23.92%
D9.68~30.32%
E14.84~25.16%
A可能不对,因为没有对照组
B可能不对,因为在影响生殖结果的其他重要因素方面,劳动时间长于12小时的母亲可能不同于那些劳动时间晚于12时间的母亲
C可能不对,因为用了患病率而不发病率
D可能不对,因为没有得到高水平的统计显著性
EB、C均对
A危险因素
B保护因素
C混杂因素
D无关因素
E以上均不是
At检验
Bu检验
C方差分析
D区间估计
E描述性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