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总分:80分
考试类型:模拟试题
作答时间:60分钟
已答人数:967
试卷答案:有
试卷介绍: 2013年土地登记代理人《地籍调查》临考冲刺卷(4)
A宗地内部与界址边不相邻的地物点,邻近地物点间距中误差不得大于图上0.4mm
B相邻界址点间距、界址点与邻近地物点关系距离的中误差不得大于图上0.3mm
C依勘丈数据装绘的上述距离的误差不得大于图上0.5mm
D宗地内部与界址边不相邻的地物点,其点位中误差不得大于图上0.5mm
A市级以上人民政府
B县级以上人民政府
C市级人民政府
D省级人民政府
A航空相片
B现有资料
C图形数据
D权属信息
A机关
B单位
C国家
D公民个人
A5
B7
C10
D15
A专题图件、申请表
B地籍调查表、审批表
C申请表、审批表
D专题图件、地籍调查表
A蓝晒图
B电子图件
C二底图
D标准分幅土地利用现状图
A在以街坊为单位的宗地面积汇总表内,划掉发生变更的宗地面积数,并加盖“变更”字样印章
B对界址点坐标册中已废弃的界址点坐标及界址点号用红色笔划掉,在相应位置加盖“变更”字样印章
C当界址点坐标册变化较大时,应重新编制界址点坐标册
D若宗地的变更只引起相邻宗地四至变化,而相邻宗地其他地籍要素未变的,相邻宗地四至状况可暂不做变更
A70%以上小于各自限差的2/3
B70%以上小于各自限差的1/2
C80%以上小于各自限差的1/3
D60%以上小于各自限差的3/4
A经纬仪
B全站仪
C水准仪
D钢、皮尺
AC
BX
CE
DZ
A地籍管理
B土地勘测定界
C变更权属调查
D农村土地调查
A可靠性
B可行性
C权威性
D强制性
A自然特性
B综合特性
C经济特性
D自然综合特性
A10
B50
C100
D500
A0.1~0.2
B0.2~0.3
C0.2~0.4
D0.3~0.5
A住户
B街坊
C小区
D街区
A1
B2
C3
D5
A9
B8
C7
D5
A地籍编号正确、清晰、完整
B界址认定程序正确,法律手续完备
C宗地草图内容齐全,清晰易读,勘丈数据完整正确
D初始地籍调查表项目填写齐全、正确,字迹清楚美观、无涂改
A省、市、县
B省、市
C市、县
D县
A0.5
B0.8
C1.0
D1.2
A个人或集体承包国家所有荒山荒地造林的,对种植的林木归集体或个人所有
B个人或集体组织在使用国有林地基础上,因种植林木而享有对林木的所有权
C个人和集体合作造林共同对林木享有所有权
D林地的所有权和林木的所有权是不可以分离的
A0.2
B0.3
C0.5
D0.7
A2
B3
C4
D8
A政策性、现势性
B系统性、现势性
C技术性、系统性
D政策性、技术性
A国家所有
B集体所有
C全民所有制单位
D集体所有制单位
A1/50
B1/100
C1/150
D1/200
A1:100000
B1:50000
C1:25000
D1:10000
A1:2000
B1:500
C1:50
D1:100
A农产品
B经济作物
C环境质量
D市场环境
A单位之间的争议,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处理
B处理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争议也只能由政府处理
C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的确定只能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行使
D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争议可以由人民法院来解决
A三等级电磁波测距导线
B一级电磁波测距导线
C四等级电磁波测距导线
D二级电磁波测距导线
A±5
B±7.5
C±l0
D±l5
A地籍查询
B产权登记
C统计输出
D系统管理
A±10”
B±15”
C±20”
D±30”
A地籍控制测量坐标系最好选择国家统一的3°带平面直角坐标系
B地籍平面控制网的任何两点坐标的要求长度变形大于某个限值
C在条件不具备的地区,地籍控制网可采用地方坐标系或任意坐标系
D进行地籍控制测量时,应将实地观测值统一投影到高斯正射投影平面上,进行各项改正
A发展改革委员会
B国家行政管理部门
C土地行政主管部门
D国土资源管理部门
A小于1/100
B小于1/200
C大于1/100
D大于1/200
A全民所有制单位
B国有单位
C事业单位
D集体所有制单位
A制图模块
B数据入库模块
C数据管理模块
D数据编辑处理模块
A三角网
B三边网
C边角混合网
D导线网
A高程
B面积
C弯曲度
D长度
A地籍细部测量方法有解析法、部分解析法和图解勘丈法
B地籍细部测量方法的主要区别在于测定界址点所采用的方法不同
C为了保证地籍调查的精度,应尽量采用解析法进行地籍细部测量
D当街坊内部建筑物密集,采用图解勘丈法地籍测量有困难时,可以采用部分解析法
A±2
B±5
C±8
D±10
A技术培训
B组织准备
C制定初始地籍调查技术方案
D宗地权属状况调查
A图解法
B坐标法
C宗地法
D解析法
A城镇郊区、集镇、村庄和农民集体经济组织使用的非农业建筑用地
B集镇、村庄、建制镇
C城镇郊区、建制镇和独立工矿的用地
D农民集体经济组织使用的非农业建筑用地和独立工矿的用地
A>10
B5~10
C<5
D<0.1
A土2
B±3
C±5
D±8
A1/5
Bl/4
C1/3
D1/2
A国土资源管理部门
B国务院
C国家行政主管部门
D省级人民政府
A50
B100
C150
D200
A土地覆盖的特征
B土地用途的差异
C土地经营的特点
D土地利用现状
A实际使用范围
B土地使用现状
C扣除的代征地
D批准用地界线
A8%~l5%
B15%~25%
C20%~32%
D60%~75%
A数字地籍图
B距离
C邻近地物点坐标
D界址点坐标
A城市规划部门
B工商行政管理部门
C户籍部门
D工商行政主管部门
A图解勘测法
B图解法
C部分解析法
D解析法
A平坦地带
B丘陵地区
C多山地区
D高原地带
A分类
B查询
C统计
D汇总
E分析
A统计
B调查
C汇总
D分类
E存档
A法律功能
B辅助功能
C使用功能
D社会经济功能
E系统功能
A质量
B生产力水平
C生产潜力
D利用方式
E适宜性
A交换
B出租
C出售
D赠与
E抵押
A规划
B权属
C用途
D质量
E实施
A土地用途
B土地经营特点
C土地覆盖特征
D土地经营目的
E土地利用方式
A界址线
B本幅地籍图分幅编号
C大地坐标系
D地籍图比例尺
E地籍图分幅索引图
A《土地登记办法》
B《土地权属争议调查处理办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城镇地籍调查规程》
E《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
A土地勘测定界技术报告
B土地建筑密度图
C土地勘测定界图
D项目用地范围图
E土地利用潜力分布图
A适宜性
B覆盖特征
C利用效果
D利用方式
E经营特点
A行政界线
B互通道路
C沟渠
D权属界线
E河流
A用地范围
B交通条件
C地理位置
D权属状况
E权属类型
A土地利用数据库
B土地利用图
C调查手簿
D集体土地的登记资料
E城镇地籍调查图件
AX坐标
BY坐标
C点号
D高程
E点标志
A产权
B数量
C界址
D面积
E用途
A提高调绘的工作效率
B减轻外业调绘的劳动强度
C将各种地类的位置、符号在调查底图上标绘出来
D将大量外业调绘工作提前到室内完成
E将影像所反映的地类信息与实地状况一一对照
A地籍测量
B土地登记
C土地权属调查
D土地统计
E地籍档案与信息管理
A地籍二底图
B初始地籍调查表原件
C土地登记卡
D宗地图复印件
E细部点成果表复印件
A规划
B管理
C保护
D实施
E合理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