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总分:80分
考试类型:模拟试题
作答时间:60分钟
已答人数:967
试卷答案:有
试卷介绍: 2013年土地登记代理人《地籍调查》临考冲刺卷(3)
A网中各点上的方向数较多
B加上节点只有两个方向
C受通视要求的限制较小
D不易于选点
A100
B150
C200
D250
A科学化
B合理化
C信息化
D制度化
A收集图件及勘查资料
B平面控制测量
C现场勘查制度技术方案
D编绘勘测定界图
A3%~5%
B30%~50%
C30%~70%
D20%~60%
A8%~l5%
B10%~20%
C15%~25%
D20%~32%
A倾斜改正
B归算改正
C投影改正
D测距仪加常数和乘常数改正
A部分解析法
B图解勘测法
C解析法
D模拟法
A2
B3
C5
D7
A0.5
B1
C2
D5
A5
B10
C15
D20
A街道
B街坊
C县
D镇
A使用权
B抵押权
C地役权
D租赁权
A各个方向值
B各边的斜距值
C天顶距
D测距时的温度值
A0.1
B0.2
C0.5
D1.0
A土地局
B国土资源部
C国务院
D发展改革委员会
A界址点
B指北针
C比例尺
D影像图
A平面控制坐标
B地理信息
C地籍管理信息
D国土资源政务管理信息
AGPS网
B导线网
C三角网
D三边网
A初始权属调查
B农村土地调查
C变更权属调查
D土地勘测定界
A1/3
B1/2
C2/3
D3/4
A政府土地管理部门
B国土资源管理部门
C土地行政主管部门
D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
A最低级
B下一级
C上一级
D最高级
A土地的自然属性和覆盖特征
B土地利用方式和土地用途
C土地的利用现状和覆盖特征
D土地经营特点和管理特性
A宗地四至一栏具体填写邻宗地的地籍号及四至情况或注“详见宗地草图”字样
B土地权属性质一栏填写国有土地使用权或集体土地建设用地使用权或集体土地所有权
C预编地籍号是指在工作用图上预编此宗地的地籍号
D土地使用者名称一栏只需填写单位全称
AGPS网
B导线网
C边角网
D三角网
A国家级
B省级
C市级
D县级
A简单、易懂
B形象、具体
C实用、直观
D图文并茂
A权属审核
B申报
C注册登记
D颁发土地证书
A二底图
B蓝晒图
C计算机电子图
D航片
A村
B镇
C乡
D县
A开放性原则
B科学性原则
C继承性原则
D实用性原则
A对没有发生变化的界址点、界址线,要重新签字盖章,在备注栏内须注记原地籍调查表号,并说明原因
B界址未发生变化的宗地变更地籍调查时,直接在原地籍调查表内变更部分加盖“变更”字样的印章,注记新变更内容
C界址未发生变化的宗地变更地籍调查时,需实地调查的,若发现原测距离精度低或量算错误,须在原地籍调查表上用红线划去错误数据,注记检测距离,注明原因
D界址发生变化的宗地变更地籍调查时,对新形成的宗地须按变更情况填写地籍调查表,并注明原宗地号
A0.2
B0.3
C0.5
D0.7
A数据
B实体
C图像
D符合
A直接判读
B间接判读
C关系距离交会
D坐标展绘
A省级
B市级
C县级
D乡镇级
A1
B2
C3
D5
AGPS--RTK接收机+测图软件
B全站仪+电子记录簿+测图软件
C全站仪+便携式计算机+测图软件
D全站仪+掌上电脑+测图软件
A5%
B10%
C15%
D20%
A准备工作
B资料整理
C初始地籍测量
D文字总结
A《土地利用现状分类》
B《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
C《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
D《城镇地籍调查规程》
A0.5
B1
C1.5
D2
A国营农、林、牧、渔场和独立工矿的用地
B集镇、建制镇和独立工矿的用地
C城市、集镇、村庄
D城市、建制镇和独立工矿的用地
A省级
B市级
C地区
D乡级
A1
B1.5
C2
D5
A导线网
B三边网
C三角网
DGPS网
A图解法
B勘丈法
C坐标法
D解析法
A消防队
B公安局
C交通局
D环保局
A民主化
B科学化
C完整化
D信息化
A权属界线
B权属争议情况
C权属单位
D权属来源
A街坊
B县
C街道
D市
A蓝晒图
B电子图件
C二底图
D标准分幅土地利用现状图
A土地空间结构
B土地利用强度
C土地利用效率
D土地利用范围
A市级人民政府
B省级人民政府
C县级以上人民政府
D地区人民政府
A设想性
B预测性
C前瞻性
D战略性
A土地勘测定界技术报告
B土地勘测定界图
C项目用地范围图
D土地利用潜力分布图
A土地权属性质调查
B土地权属来源情况调查
C地役权调查
D界址调查
A土地产权数据
B空间数据
C结构化数据
D元数据
A城市治安与消防管理
B城市的环境保护
C房地产市场的管理
D城市人口与产业管理
A石灰界址标桩
B喷漆界址标志
C混凝土界址标桩
D带塑料套的钢钉界址
E标桩界址标志
A裂解
B剪断
C分割
D套合
E组合
A新增划拨国有土地
B土地权属界址调整
C土地整理后的宗地重划
D土地整理后的宗地重划
E宗地所属地区的区划的变动
A地籍要素测量
B权属调查
C地籍着墨二底图
D面积计算
E地籍原图
A报告语言简练、经验教训分析深刻
B技术设计方案具体,质量保障措施严格,语言规范具体
C技术报告对调查成果的技术分析和质量评价全面、准确
D技术设计规范,内容齐全,设计精细,文字清楚,语言通顺简练
E工作报告能准确反映整个工作过程的组织、计划、统计结果
A外业调查组
B内业计算组
C外业测量组
D内业汇总组
E内业整理组
A数据格式
B数据查询
C数据存储
D数据传递
E数据处理
A建立地籍管理网络体系
B建立集中式数据管理体系
C建立封闭式的地籍管理信息系统
D建立GIS与MIS一体化的地籍管理信息系统
E建立满足可靠性要求和精度要求的地籍管理信息数据库
A调查区域的基本情况
B权属调查方案
C技术方案的编写单位
D权属调查和地籍测量的分工和衔接
E地籍测量技术设计
A外业调查情况
B外业测量情况
C内业计算情况
D内业工作情况
E相关说明
A界址点测量是地籍测量的核心
B界址点测量精度是反映地籍调查成果质量的重要标准,准确地测定宗地界址点是管理土地产权的基本保证
C解析法和勘丈法测定城镇街坊外围界址点及街坊内明显的界址点位置时,界址点间距允许误差、界址点与邻近地物点关系距离允许误差为±l5cm
D解析法和勘丈法测定城镇街坊内部隐蔽的界址点及村庄内部界址点位置时,界址点间距允许误差、界址点与邻近地物点关系距离允许误差为±15cm
E解析法测定城镇街坊外围界址点及街坊内明显的界址点位置时,界址点相对邻近图根点点位中误差为±7.5cm,界址点相对邻近图根点点位允许误差为±10cm
A规划图
B布局图
C初步设计图
D规划用地范围图
E土地利用现状图
A地籍图
B土地权属界线图
C地形图
D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
E土地利用现状图
A布局
B位置
C分布
D范围
E面积
A梯田
B坡耕地
C村庄用地
D风景名胜
E建制镇用地
A勘测定界图件
B国有建设用地划拨决定书
C建设用地批准书
D土地使用权出让金缴纳证明
E大中型建设项目竣工验收报告
A地类界线
B土地权属界线
C外围界线
D行政区域界线
E单线线状地物
A极条件自由项小于限差的4/5
B控制点布设均匀、密度合适,图形结构良好,利于扩展
C觇标结构密合稳固,外形端正,修饰正规
D导线测量的条件自由项均小于限差的1/2
E三角形闭合差小于限差的3/4
A社会经济属性
B自然属性
C利用方式
D覆盖特征
E经营特点
A占有权
B使用权
C收益权
D发包权
E处分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