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总分:62分
考试类型:模拟试题
作答时间:60分钟
已答人数:967
试卷答案:有
试卷介绍: 2012年土地估价实务基础考前练习(六)
A(1)根据对当地土地交易历史数据的统计分析结果,从2003年5月至2006年12月,工业用地价格指数每月平均上涨0.5个百分点。
B(2)如果与拍卖交易方式相比,招标和协议方式成交价格分别低3%和5%。
C(3)以待估宗地距区域中心距离为基准,其他宗地距区域中心距离每增加(或减少)1km,价格对比指数减少(或增加)2%。
D(4)以待估宗地距火车货运站距离为基准,其他宗地距火车货运站距离每增加(或减少)1km,价格对比指数减少(或增加)1%。
E(5)以宗地外达到“五通”的开发费用为基准,每增加(或减少)“一通”,价格对比指数增加(或减少)2%。
F(6)假定产业集聚度分为低、较低、~般、较高、高五个等级,以待估宗地为基准,其他宗地产业集聚度每上升(或下降)一个等级,价格对比指数上升(或下降)1%。
G(7)假定环境优劣度分为污染严重、污染较重、有一定污染、污染小、无污染五个等级,以待估宗地为基准,其他宗地环境优劣度每上升(或下降)一个等级,价格对比指数上升(或下降)2%。
H(8)宗地面积对土地价格的影响程度不显著,可忽略。
I(9)假定宗地形状分为不规则、较规则、规则三个等级,以待估价宗地为基准,其他宗地每上升(或下降)一个等级,价格对比指数上升(或下降)2%。
J(10)以待估宗地为基准,其他宗地容积率与其相比每增加(或减少)0.1,其价格对比指数增加(或减少)0.5%。
K(11)该地区周边近3年农作物的年平均亩产值为2000元。根据当地的规定,土地征收时土地补偿费和安置补助费的总和取法律规定的最高标准,无论有无,青苗及地上物补偿费一律按当地农作物一年的产值计算。
L(12)征地过程中发生的相关税费包括:征地管理费,按照征地费总额的4%征收;耕地占用税,按5元/m2征收;征地开垦费,按l0元/㎡计收。
M(13)该区域土地开发程度达到“五通一平”时,其开发费用平均为150元/㎡;假定土地开发周期为2年,开发费在开发周期内均匀投入,投资回报率为l5%,根据无限年期市场价格与成本价格差额测算得到土地增值收益率为30%,年贷款利息率为6.57%,土地还原利率为6%。请根据上述资料和素材完成如下任务:(1)假定待估宗地各个因素的价格对比基准指数为100,将上述交易实例与待估宗地进行比较,补充完成如下“因素条件价格对比指数表”。(2)根据上述资料以及完成的“因素条件价格对比指数表”中的有关信息,选用两种方法分别计算并确定待估宗地单价(提示:如果采用市场比较法,区域因素和个别因素的各因子采用连乘方式,比准价格的确定采用简单算术平均法;估价最后结果确定时,两种方法的结果权重均取0.5)[20分]
A宗地红线外“一通”(通供水)及宗地内场地平整
B宗地红线外“二通”(通电、通路)及宗地内场地平整
C宗地红线外“三通”(通电、通路、通供水)及宗地内场地平整
D宗地红线内外“三通”(通电、通路、通供水)及宗地内场地平整
A高级
B次级
C中级
D低级
A租金剥离法
B层次分析法
C总分频率法
D级差收益测算法
A定量计算
B定性分析
C定量分析
D定性与定量相结合
A作用分值与土地的优劣成正相关或负相关
B作用分值只与因素指标的显著作用区间相适应
C分值体系采用o~100分的封闭区间
D因素分值的确定要建立在因素与土地效益相关研究的基础上
A路线价估价法适用于市街地,主要用于商业繁荣区域土地价格的评估
B路线价估价法需要较多的交易实例,且对土地市场的规范性有一定要求
C路线价估价法评估多宗土地的价格需要很长一段时间
D路线价估价法的精度与路线价及其修正体系密切相关
A固定资产投资
B价格指数
C通货膨胀率
D进出口总额
A建筑平面
B建设系统
C建设剖面
D建筑体形和立面
A价值
B使用价值
C区位
D成本
A遵循客观性原则,以实际用途为准设定为商业、工业用途评估
B若企业已就土地出租经营行为向国土部门缴纳了土地收益金,则可设定为商业、工业用途评估
C在没有得到合法批准的情况下,应按原土地登记用途进行评估
D若企业已就土地出租经营行为分别向规划和国土部门补缴了罚款,则可设定为商业、工业用途评估
A土地效益
B土地收益
C土地质量
D土地生产力
A基准地价
B标定地价
C出让底价
D成交地价
A股份制改组
B清产核资
C容积率
D抵押和拍卖
A繁华度
B城镇基础设施
C交通通达度
D城镇规划
A开展城镇土地分等准备工作
B计算分等对象的综合分值
C资料整理及定量化
D验证、调整分等初步结果
A估价报告仍在有效期内,评估公司可直接修改估价目的,不需重新评估价格
B评估目的不同,估价结果有一定差异,因此评估公司可以接受甲企业的期望值要求
C估价对象未变,估价时间相差较近,价格水平变化不大,企业可以直接使用原估价报告
D如果接受委托,评估公司应该脱离原估价结果重新评估
A商业用地商业繁华程度、工业用地工业区域成熟度
B商业用地区域在城镇中的位置、工业用地基础设施状况
C商业用地商业繁华程度、工业用地基础设施状况
D商业用地区域在城镇中的位置、工业用地工业区域成熟度
A基准地价
B标定地价
C出让底价
D市场交易价
A因素两两之间均要进行比较
B为使结果更准确,可结合德尔菲测定法
C某一待评因素权重有可能是零
D可在因素集合中设置一虚拟因素
A线状因素线性衰减
B线状因素非线性衰减
C非线状因素线性衰减
D非线状因素非线性衰减
A表中数据可直接用于计算平均深度百分率
B由该表编制的路线价深度修正系数符合霍夫曼法则
C以1m为级距,则2~3m级距内的地价为7~8m级距内地价的l.230倍
D由该表编制的路线价深度修正系数符合苏慕斯法则
A两种估价方法所采用的因素条件应一致,但修正幅度可以不一致
B根据比较实例宗地的具体特点,确定市场比较法中修正系数取值为-4.0%~8.0%
C不同的估价方法有不同的应用特点,因此市场比较法中的修正系数可根据具体隋况确定
D同一因素对地价的影响具有一致性,修正的幅度也应一致,因此市场比较法中的修正系数取值范围也应为-3.0%~4.0%
A设施类型是否齐备
B设施水平
C使用的保证率
D人均使用率
A计算“产量一成本”指数
B确定指定作物的最高产量一成本指数
C计算样点指定作物土地经济系数
D计算等值区土地经济系数
A面状
B线状
C点状
D有交叉影响的
A考虑到基准地价是区域平均价格,基准地价内涵中的土地开发程度必须设定为全市平均开发程度
B考虑到基准地价是区域平均价格,在评估时应综合考虑区域内不同用途价格的平均水平
C基准地价的平均容积率可以按级别确定,也可以全市统一确定
D考虑到基准地价是区域平均价格,土地开发程度应根据宗地红线内外的基础设施状况设定
A实际利率比名义利率更能反映资金的时间价值
B名义利率越大,计息周期越短,实际利率与名义利率的差异就越大
C当每年计息周期数m>1时,名义利率r与实际利率i的关系为i=-1
D当每年计息周期数m=1时,名义利率与实际利率相等
A时值
B点值
C现值
D未来值
A年金的支付时间和支付金额是否确定
B年金的支付期限长短
C年金的支付周期不同
D年金开始支付的时间不同
A定位与规划
B研究与规划
C定位与选择
D定位与研究
A连乘修正法
B加权求和法
C最值均衡法
D几何平均法
E限制系数法
A合法产权
B合法使用
C合法处分
D合法交易
E最佳使用
A本项评估是为甲方以土地使用权作价人股提供价格参考
B经双方协商,本项土地估价的基准日确定为2007年8月1日
C本项目评估设定土地用途为商业、住宅综合,土地使用年限为50年
D甲方拥有乙方提交土地估价报告的使用权,但报告结论、内容解释权归乙方
E乙方评估价格水平应满足甲方的意愿
A自然
B人文
C经济
D社会
E政治
A土地还原率
B土地租金
C经营费用
D投资利率
A建筑
B评估
C设计
D资本
A原始价值的回收
B价值的减价修正
C折余价值的差额
D原始价值的摊销
A经济
B成新
C物理
D功能
A收益还原法
B市场比较法
C剩余法
D路线价估价法
E综合估价法
A城镇人Kl密度
B城镇全年二、三产业增加值
C城镇全年工业销售收入
D城镇全年建设固定资产投资额
E城镇全年全部从业人员数
A按指定作物土地利用系数计算
B按综合土地利用系数计算
C按指定作物土地经济系数计算
D按综合土地经济系数计算
E按样点土地利用系数计算
A土地制度
B住房制度
C城市规划
D城市化进程
E土地利用规划
A政策研究
B法律研究
C德尔菲法
D相关性分析
E聚类分析
A对国家而言,以出让金作价折为国家股,和企业共同承担经营风险,国家不能一次性收取土地利益
B对国家而言,国家作为土地所有者,可以一次性收取土地收益,风险较小,但不能得到出让后的土地增值部分
C对企业而言,可以取得完整的土地使用权,获得较稳定的租金收入,但需一次性支付数额较大的出让金
D对股份公司而言,不能获得完整的土地使用权,不必一次性支付数额较大的出让金,只需每年支付租金
A7694
B6165
C6334
D5986
A交易案例的用途与待估土地应相同
B交易案例的开发程度与待估土地完全一致
C交易案例一般需为正常交易,如果不是正常交易,应能够修正到正常交易价格
D交易案例的交易时间不应超过5年
E交易案例的交易类型与估价目的相符
A因素成对比较法
B德尔菲测定法
C总分频率曲线法
DAHP法
E数理统计法
A财政状况
B商业活动
C外资活动
D金融状况
E固定资产投资状况
A土地制度
B城市化进程
C住房制度
D地价政策
E城市规划
A成本高
B周期长
C太抽象
D数学方法具有失灵的可能
E得到的结果不客观
A土地使用权出租资料
B房屋出租资料
C以地换房资料
D企业兼并资料
E房屋转让资料
A控制土地供应量
B提高土地出让价格
C房地产开发经营的税费
D调整产业政策
E降低房地产税收
A加权平均法
B直接取市场比较法的评估结果
C直接取收益还原法的评估结果
D简单算术平均法
A国家或当地目前征地补偿、安置补偿以及地上附着物补偿标准文件
B征地过程中的有关税费标准或耕地占用税、土地管理费等
C土地出让金或土地增值收益资料
D市场或行业平均利润率或投资回报率
A以房地产权属证书和有关证件为合法依据审核估价对象产权
B以土地使用管制、城市规划等为合法依据审核估价对象使用方式的合法性
C以国家法律法规或有效合同等允许的处分方式为合法依据审核估价对象处分
D以国家及当地政府有关政策规定为合法依据审核估价对象评估过程
E以政府颁布的基准地价为评判标准审核估价结果的合理性
A事业单位
B工业企业
C商业企业
D仓储企业
E企业兼并
A将该部分用地分割出来,按办公用途单独进行评估
B该部分用地为工业配套设施用地,按工业用途进行评估
C将该部分用地分割出来,按其他商服用地进行评估
D按委托估价方的要求进行用途设定和评估
E将该部分用地分割出来,按住宅用途进行评估
A政治安定状况
B社会治安状况
C经济发展状况
D不动产投机
E城市化进程
A②⑥①③④⑤
B⑥②①④③⑤
C⑥②④③⑤④
D②⑥①④③⑤
A路线价法
B市场比较法
C成本逼近法
D收益还原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