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总分:62分
考试类型:模拟试题
作答时间:60分钟
已答人数:967
试卷答案:有
试卷介绍: 2012年土地估价实务基础考前练习(五)
A(1)A宗地周围地区2006年新征地资料,征用补偿、安置及相关税费等土地取得费用为35万元/h㎡。
B(2)与A宗地位于同一区域的于2005年5月出租的工业用地案例一宗,宗地开发程度为“七通一平”,年出租净收益为23元/㎡。
C(3)与A宗地相邻区域中的一宗工业用地,2003年4月出让,出让年期为40年,开发程度为“五通一平”,出让地价为224元/㎡。
D(4)当地土地“三通一平”开发费用平均为50元/㎡,从征地到完成“三通一平”的开发周期一年,土地开发资金利息率为12%,投资回报率为l0%,土地增值收益率为20%,土地还原率为8%。
E(5)当地同一宗地开发程度不同时的地价差异情况为:“五通一平”时地价比“三通一平”时地价高l00元/㎡,“七通一平”时地价比“三通一平”时地价高150元/㎡。
F(6)征地、出租和出让宗地与待估宗地比较情况,除开发程度差异外,其他因素比较表为:请根据上述资料评估该宗地在2006年6月达到“三通一平”条件的50年土地使用权价格。[20分]
A城市规划限制
B住宅区的位置
C基础设施完善度
D公用设施完善度
A控制性
B专业性
C独立性
D灵活性
A经济特征
B环境特征
C经济效益
D利用效益
A区域差异
B地域差异
C区域经济水平发展
D地域经济水平发展
A经济数学
B线性代数
C数理统计
D多元微分方法
A组内
B随机
C组间
D系统
A不符合土地使用价值相同、城市不同区域不同行业用地基准地价分布规律应一致的原理
B体现了依据土地利用边际效益原则,城市不同区域不同行业用地基准地价呈现不同空间分布规律的原理
C体现了依据土地报酬递减原则,城市不同区域不同行业用地基准地价的变化规律
D不符合影响土地质量因素一致、不同行业用地基准地价分布范围应一致的原理
A政治安定状况
B社会治安状况
C城市规划
D房地产投机
A宗地高程
B宗地规划限制
C宗地界址
D市政管网位置
A自然质量
B利用状况
C经济状况
D经营状况
A基准地价
B标定地价
C出让底价
D交易地价
A53.6、54.2
B46.4、54.2
C56.6、45.8
D46.4、45.8
A基准地价
B标定地价
C保险地价
D出让底价
A遗产评估
B家产分割评估
C纠纷、司法鉴定等评估
D不动产征用、征收、拆迁等补偿评估
A估价机构将土地估价报告存档,作为向行业管理机构申请资质评审的材料
B估价机构向委托方提出要求:根据行业规定,土地估价报告不能提供给任何第三方
C土地估价报告和土地估价技术报告均应提供给委托方
D估价机构在土地估价报告中声明:报告是委托人和估价机构的共同财产,但委托方不得随意公布或转载报告有关内容
A类型
B影响距离
C数量
D相对位置
A0.2~0.5
B0.3~0。6
C0.5~0.9
D0.3~0.7
A成正比关系
B成反比关系
C无关
D成非线性关系
A合法
B公平
C分配
D替代
A估价目的
B估价对象
C估价时点
D估价原则
A估价原则
B估价方法
C不动产自身状况
D不动产市场状况
A国家
B社会
C纳税人
D税收
A自然
B人文
C社会
D经济
AK=2
BK=3
CK=4
DK=7
A叠置法
B地块法
C网格法
D多边形法
A综合性和战略性
B综合性和控制性
C控制性和权威性
D战略性和长期性
A定量计算
B定性分析
C定量分析
D定量与定性相结合
A8000
B14000
C65400
D40000
A企业兼并
B企业解体
C投资
D参股
A在市场欠发达地区,以土地定级为基础,用市场交易价格等资料评估
B在市场发达地区,以土地定级为基础,以土地收益为依据评估
C在市场发达地区,在土地定级或均质地域划分基础上,用市场交易价格等资料评估
D在市场发达地区,以影响地价的土地条件和按因素划分的均质地域为基础,以土地收益为依据评估
A估价对象土地使用年期为无限年期,估价时设定为40年
B估价对象土地现状用途为发电厂,估价时设定为工业
C估价对象现状容积率为0.8,估价时设定为1.2
D估价对象现状为国有划拨土地使用权,估价时设定为国有出让土地使用权
E估价对象不在基准地价覆盖范围,估价时参照了城市末级地基准地价
A城镇对外辐射能力
B城镇商业活动强度
C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强度
D城镇非农产业产出强度
E城镇劳动力投入强度
A自然
B社会
C人文
D经济
E政治
A土地出让拍卖底价评估应采用公开市场价值标准
B用成本逼近法评估时,土地取得成本应包括土地使用权出让金
C采用两种以上的方法进行评估
D估价时点一般为估价作业日期以后某一时点
E搜集市场资料时,应注重所选实例的可替代性
A出卖
B转让
C承典
D出租
E抵押
A可以在同一条街道的两边设定不同的路线价
B可以在同一条街道分段设定路线价
C同一条街道只能设定一个路线价
D两条街道不能划分为同一个路线价区段
E同一条街道划分路线价区段时一般从十字路口或丁字路口的中心处划分
A交易情况
B个别因素
C期日和年期
D区域因素
A46875
B37500
C45000
D40909
A50
B51
C48
D52
A城镇集聚规模
B城镇区位
C城镇基础设施
D区域综合服务能力
E城镇人均生活水平
A多元统计聚类-判别法
B剖面图法
C动态网格法
D数轴法
E主导因素判定法
A根据指定作物的单产量,计算标准粮实际产量
B计算样点的综合土地利用系数
C编制土地利用系数等值区
D计算各等值区的土地利用系数
E修订指定作物土地利用系数等值区
A真实性
B全面性
C准确性
D广泛性
E时效性
A28.56
B26.45
C24.35
D30.25
A463.54
B456.06
C488.50
D423.86
A交易类型全面
B丰富的交易案例
C待估土地与交易案例有相关性和替代性.
D发达的不动产市场
A48.6
B43.74
C54
D36
A区域生产总值
B区域人口密度
C区域农业人口人均耕地
D区域农业产业产出效果
E科技水平
A区位
B市场
C交通
D行政
E经济
A确定土地出让价格的依据
B国家行使优先购买权的依据
C核定地产增值,征收土地增值税和管理地产市场的标准
D企业清产核资和股份制企业中土地资产评估、作价人股的标准
E明确土地所有权的依据
A面积、结构、材料
B临街状况
C建筑物的年代
D设计、设备和施工质量
E朝向、楼层、建筑物外观
A长期预测
B短期预测
C宏观预测
D对新产品的投产
E微观预测
A383.86
B370.57
C388.58
D392.65
A205
B210
C215
D220
A648
B658
C678
D698
A繁华程度
B物价变动
C交通条件
D环境质量
E城市规划限制
A为了消除样点资料处理时因可变参数的选择而造成的地价水平系统误差要对样点资料归类
B样本总体分布类型检验,在基准地价评估中常用的方法是X2检验
C剔除异常数据,就其中常用的t检验法,对于给定的显著水平和自由度,若统计量,则样点数据为异常值,反之为正常值
D不管采用何种方法,剔除样本总体中的异常数据均需要在样本总体分布类型检验基础上进行
E资料处理方法检验,一般也称为同一性检验,其主要方法为多总体秩和检验法
A人口密度
B人口数量
C人口素质
D家庭规模
E人口分布
A级差收益测算法
B样点地价平均法
C定级指数模型法
D标准田法
E样地法
A经济发展
B城市化进程
C城市规划
D国家或行业领导人的升迁变故
E不动产价格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