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总分:62分
考试类型:模拟试题
作答时间:60分钟
已答人数:967
试卷答案:有
试卷介绍: 2010年土地估价师资格考试考前辅导(精讲班)学习(土地估价实务基础)2010年模拟试题(二)
A(1)该不动产为商场、写字楼用途,总建筑面积25000平方米。其中,1—4层为商场,建筑面积10000平方米;8层为设备层,建筑面积为1000平方米;其余层为写字楼,建筑面积14000平方米。写字楼中两层自用,建筑面积2000平方米。
B(2)该不动产预算投资2400元/平方米,开发建设周期预计2年,第一年投入60%,第二年投入40%,资金在投资期间为均匀投入。该不动产建成时即以出租的方式经营,现已计划出租定价,商场为每平方米建筑面积5.5元,写字楼为每平方米建筑面积3.5元:估价师对市场进行调查获得一些资料:
C(3)同类建筑物耐用年限为50年,估价期间,市场建安综合造价为2500元/平方米,经估算,本项目投资总量为6250万元。
D(4)估价期间,同一区域内类似物业的租金水平比较稳定,按可出租建筑面积计,商场市场日租金为5.0元/平方米,写字楼市场日租金略低,考虑市场平均可出租率、空置期,以及承租方一般需缴纳相当于3个月租金数额的押金等因素,经测算,本物业建好后的年总收益为3000万元。
E(5)估价期间,同一区域内类似物业出租经营中,市场管理费、维修费、税金分别为年租金的10%、8%和12%,按此标准测算,本物业经营中管理费、维修费、税命共计800万元。由于综合还原率中已考虑建筑物每年的折旧损失因素,所以经营费用不再考虑。保险费为建安综合造价的0.2%。
F(6)当地土地还原率为8%,综合还原率为10%(已考虑建筑物每年的折旧失因素);同类不动产销售时,销售税费相当于售价的10%,投资利润相当于土地取得费用和建造成本之和的30%。此外,假设土地取得费中包含的税费相当于地价款的1%,有关的银行存款年利率为6.5%,贷款年利率为10%。请从上述信息中选择最恰当的数据和参数,测算本物业所占土地在2008年7月30日的市场价值[25分]
A里地与袋地
B表地与里地
C临街地与表地
D里地与骑楼地
A515.3
B532.6
C635.4
D652.8
A1520元
B7600元
C8000元
D8444元
A①确定修正项目;②评估比较案例价格;③比较期日修正;④评估待估宗地价格
B①确定比较案例;②收集资料;③评估待估宗地价格;④价格修正
C①评估比较案例价格;②收集资料;③确定修正项目;④评估待估宗地价格
D①搜集交易案例;②选择交易案例;③比较期日修正;④计算比准价格
A地价款、开发建筑费
B地价款、开发建筑费、不可预见费
C开发建筑费、专业费
D地价款、开发建筑费、专业费、不可预见费
A投资数额
B开发的难易程度
C资金来源
D规划要求
A225.00
B237.50
C381.25
D395.83
A待估宗地所在区域
B与待估宗地有替代关系,对待估宗地价格产生显著影响的其他土地所在区域
C待估宗地与比较宗地所处的同一区域
D与待估宗地相邻的区域
A重置成本
B物理成本
C重建成本
D经济成本
A线状因素线性衰减
B线状因素非线性衰减
C非线状因素线性衰减
D非线状因素非线性衰减
A整个开发费为基数,计息期为开发周期的一半
B以整个开发费为基数,计息期为整个开发周期
C以开发费一半为基数,计息期为开发周期的一半
D以开发费一半为基数,计息期为整个开发周期
A900
B1000
C1100
D2000
A估算开发后的售价
B估算开发的总费用
C确定最佳开发利用方式
D估算开发周期
A根据过去的数据水平确定现在的数据
B根据实际发生的数据水平确定
C根据统计的数据水平确定
D根据当前的数据水平确定未来的数据
A耕地补偿费、青苗补偿费、土地平整费
B耕地补偿费、拆迁费、土地平整费
C耕地补偿费、青苗补偿费、拆迁费
D青苗补偿费、拆迁费、土地平整费
A替代原则
B变动原则
C协调原则
D收益原则
A替代原则
B合法原则
C贡献原则
D变动原则
A最低费用
B最高费用
C总费用
D合理费用
A500.00
B714.29
C750.00
D833.33
A开发费的利息
B各项预付资本的利息
C贷款资金的利息
D场地取得费及开发费用的利息
A物业开发总价值
B房地价格
C熟地价格
D房地总收益
A土地价格=土地取得费+土地开发费+税费+利息+利润+土地所有权收益
B土地价格=土地取得费+土地开发费+税费+利息+利润+新增建设用地有偿使用费十土地增值
C土地价格=土地取得费+土地开发费+税费+利息+利润+新增建设用地有偿使用费+土地所有权收益
D土地价格=土地取得费+土地开发费+税费+利息+利润+土地增值
A宗地内外开发投入的费用总和
B宗地外开发投入的费用总和
C宗地内开发投入的费用之总和
D宗地内外受益分摊的开发费用总和
A物价变动
B交通条件
C公用设施条件
D环境质量
A2769
B2570
C1080
D1170
A20
B30
C40
D50
A预测原则和替代原则
B供求原则和协调原则
C预测原则和最有效使用原则
D竞争原则和贡献原则
A3804
B3850
C3858
D4038
A路线价修正体系与深度指数
B路线价修正体系与标准宗地
C路线价与路线价修正体系
D路线价与标准宗地
A标准宗地的深度
B道路对土地利用价值影响为零的深度
C各宗地临街深度平均值
D城市规划确定的道路红线深度
A尚有半年到期的临时用地上的简易房屋
B平房屋顶搭建的屋顶棚屋
C占用公共设施用地建造的商业店铺
D住宅小区建设的车棚
E没有取得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而建成的房屋
A行政因素
B社会因素
C经济因素
D交通条件
A开发土地的类型
B开发周期的长短
C土地的面积
D开发土地所处的政治经济环境
A不动产的总价
B预付总资本
C建筑费专业费
D房地产售价
A种植作物种类
B自然因素
C社会经济因素
D特殊因素
A砖木结构
B砖混结构一等
C砖混结构二等
D钢筋混凝土结构
A16.7
B18.2
C20.0
D22.2
A25
B37
C45
D50
A定级单元是评定和划分土地级的基本空间单位
B划定的土地定级单元是一均质地域
C土地定级单元是一个能完整反映自身特性的最基本地块
D定级单元应尽量的小,以区分不同的土地差异性
A确定客观收益要包括特殊的、偶然的要素所带来的收益
B土地的总收益是由具备良好素质及正常经营管理能力者使用而产生的收益
C必须是持续且具有规律产生的收益
D是安全可靠的收益
A各行业对土地地质状况要求不同是评估基准地价的依据
B土地形状、大小差异给不同行业、使用者带来不同的土地收益是形成不同行业用地基准地价的基础
C任何行业在城镇中都应有其最佳位置,使不同用地基准地价具有不同的空间分布规律
D城镇中土地利用的相对合理性和变化性是基准地价相对稳定和不断演化的前提
E土地收益高低直接决定了地价的高低,是基准地价评估的基础,而市场交易价格是土地收益在土地市场中的直接反映
A估价假定前提和限制条件
B市场分析过程
C估价技术路线、方法选择及运用
D估价结果
E参加现场踏勘的人员
A收益还原法
B剩余法
C市场比较法
D成本逼近法
A180
B181
C183
D185
A委托方与另一公司共用该宗地使用权,未经对方同意
B委托方拟将该不动产出售但未发生
C委托方已经抵押了部分国有土地使用权,现未解除抵押合同
D委托方将该不动产出租
A相对重要性
B可用程度
C可靠性
D合理性
E一般性
A同一土地级别中,同一交易方式计算的样本地价要通过样本总体同一性检验
B同一土地级别中,不同交易方式计算的样本地价,也要通过样本总体同一性检验
C用卡方检验法对未知数据分布类型的样本进行总体一致性检验
D用均值一方差法对样本总体为正态分布的进行异常值剔除
E用‘检验法对样本总体为正态分布的进行异常值剔除
A综合定级
B分类定级
C单项定级
D多项定级
E多用途定级
A评估出不同区域不同用地类型的基准地价
B分用途、分区域分析地价影响因素与地价的关系
C建立在基准地价基础上评估宗地地价的修正体系
D建立城市地价动态监测体系
E建立城市地价分析体系
A市场比较法
B采用权重法加和,且市场比较法权重较大
C收益还原法
D采用权重法加和,且收益还原法权重较大
A宗地两面临街
B土地开发程度为“七通一平”
C宗地为长方形
D地质状况较好
A4769.8
B4503.1
C3911.6
D3770.8
A1000
B2500
C2945
D3120
A预期收益原则
B变动原则
C竞争原则
D贡献原则
A区域楼层限制
B深度
C路网状况
D土地使用权年限
A路线价法
B市场比较法
C基准地价系数修正法
D收益还原法
A要有足够的比较案例
B交易案例要与待评估宗地具有相关性和替代性
C交易资料可靠性
D合法性
A全局性
B分用途
C平均性
D有限性和实效性
A测算以货币形态的土地收益为主
B测算必须从企业利润入手
C测算统一以商服业利润为计算的标准
D宗地地价作为测算级别差异时,能较好反映土地的经济特性
A签订估价合同
B争取服务,争取时效
C提高估价质量
D适应国际化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