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总分:20分
考试类型:模拟试题
作答时间:60分钟
已答人数:967
试卷答案:有
试卷介绍: 2008年城市规划师考试《城市规划管理与法规》模拟题(五)
A发挥村民自治组织的作用
B引导村民合理进行建设
C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
D因地制宜、节约用地
E严格保护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
A分车绿带—车行道之间可以绿化的分隔带,其位于上下行机动车道之间的为中间分车绿带,位于机动道与非机动车道之间或同方向机动车道之间的为两侧分车绿带
B行遣树绿带—布设在人行道与车行道之间,以种植行道树为主的绿带
C装饰绿地—以装点、美化街景为主,可供行%人游览、休息妁绿地
D开放式绿地—在城市重点路段,强调沿线绿化景观,体现城市风貌,绿化特色的道路
E道路绿地率—道路红线范围内各种绿带宽度之和占总宽度的百分比
A修缮
B保养
C迁移
D转让
E抵押
A公民个人合法所有的文物相互交换或者依法转让
B非国有馆藏珍贵文物
C依法继承或者接受赠与
D国有文物,但是国家允许的除外
E来源不合法的文物
A超高层建筑
B超大广场
C别墅
D办公楼
E居住区
A人防设施的数量与分布
B市、区级避震通道及避震疏散场地
C抗震设防标准
D建设用地评价与要求
E人员密集的教育、文化、体育等设施的布局、间距和外部通道要求
A提出市域城乡统筹发展战略
B提出空间管制原则
C预测市域总人口及城镇化水平
D市城内应当控制开发的地域
E划定禁建区、限建区、适建区和已建区,并制定空间管制措施
A居住区道路:红线宽度不宜小于20m
B小区路:路面宽7~10m
C组团路:路面宽3~5m
D宅间小路:路面宽不宜小于2.5m
E多雨地区道路宽度可酌情放宽
A渔业
B种植业
C林业
D畜牧业
E小型农产品加工业
A由原耕种该幅基本农田的集体或者个人恢复耕种
B由用地单位组织耕种
C缴纳闲置费
D收回用地单位的土地使用权
E重新划入基本农田保扩区
A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和传统风貌
B合理确定建设规模和时序
C充分利用现有市政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
D合理确定拆迁和建设规模
E有计划地对危房集中、基础设施落后等地段进行改建
A建制镇建设规划许可证
B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
C选址意见书
D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
E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
A城镇体系是指在一定区域范围内在经济和空间发展上具有有机联系的城镇群体
B城市是指国家按照行政建制设立的直辖市和市
C建制镇是指乡、民族乡和镇人民政府所在地
D集镇是指经县人民政府确认,由集市发展而成的作为农村一定区域经济、文化和生活服务中心的非建制镇
E村庄是指农村村民居住和从事各种生产的聚焦点
A提出自然遗产的保护措施
B对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编制提出指导性要求
C对城市土地利用做出进一步的安排
D对城市人,分布做出进一步的安排
E对城市公共服务设施、基础设施的配置做出进一步的安排
A李副市长兼任公安局长和安全局长
B市经济委员会张主任兼任投资公司董事长
C教育局高副局长辞职一年后经教育局批准到教育局所属的教育培训中心担任主任
D市政府批准办公厅机要处王处长辞职出国
E小王应聘到市政府某部门任职,双方约定试用期为六个月
A县公安局法制科科员李某因2002年和2004年年度考核不称职被辞退
B小王2004年7月通过公务员考试进入市法制办工作,因表现突出于2005年1月转正
C办事员张某辞职离开县政府,单位要求他在离职前办理公务交接手续
D县财政局办事员田某对单位的开除决定不服向县人事局申诉,在申诉期间财政局应当保留田某的工作
E市商业局刘某因公外出,完成公务后顺道观光游览了约20天才返回单位
A爆破
B钻探
C挖掘
D测量
E其他建设工程
A各类专项评估
B规划原则与目标
C若干专项规划
D生态环境保护
E居民社会调控
A电信电缆
B给水输水
C电力管线
D热力管线
E污、雨水排水
A坚持尊重自然,开发必须以保护好自然生态为前提,发展必须以环境容量为基础,确保生态安全,不断改善环境质量,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B坚持环境保护,强化环境意识,充分考虑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做到环境开发与保护相协调
C坚持以人为本,引导人口与经济在国土空间合理、均衡分布,逐步实现不同区域和城乡人民都享有均等化公共服务
D坚持城乡统筹,防止城镇化地区对农村地区的过度侵蚀,同时,也为农村人口进入城市提供必要的空间
E坚持集约开发,引导产业相对集聚发展,人,相对集中居住,形成以城市群为主体形态、其他城镇点状分布的城镇化格局,提高土地、水、气候等资源的利用效率,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