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总分:95分
考试类型:模拟试题
作答时间:60分钟
已答人数:967
试卷答案:有
试卷介绍: 2013年咨询工程师《宏观经济政策与发展规划》命题预测试卷(6)
A工业化和城镇化
B工业化和信息化
C信息化和城镇化
D城镇化和市场化
A洁净煤
B天然气
C石油焦
D地热能
A合资
B独资
C联营
D兼并
A因素分析法
B投入产出分析法
C经济计量法
D速度比例法
A总体布局
B经济计划
C综合平衡
D统筹兼顾
A长期调控和长期发展
B短期调控和长期发展
C短期调控和短期发展
D长期调控和短期发展
A把维护社会公平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
B把提高人均收入作为核心内容
C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
D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关系全局的重大任务
A筹集资金
B优化资源配置
C转换机制
D分散风险
A3000
B4000
C5000
D6000
A企业应当发展串联用水系统和循环用水系统,提高水的重复利用率
B企业应当采用先进技术、工艺和设备,对生产过程申产生的废物进行再生利用
C企业应当采用先进或者适用的回收技术、工艺和设备,对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余热、余压等进行综合利用
D建设利用余热、余压、煤层气和煤矸石、煤泥、垃圾等低热值燃料的并网发电项目
A2~7
B5~10
C7~15
D2~10
A科学发展
B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C应对国际金融危机
D社会和谐稳定
A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
B中国人民银行
C货币政策委员会
D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
A通货紧缩
B市场失灵
C经济增长
D通货膨胀
A单方面转移款项
B资本
C储备项目
D商品的进出口
A国内生产总值(GDP)
B国内生产净值(NDP)
C国民生产净值(NNP)
D国民生产总值(GNP)
A促进就业
B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C实施人才强国战略
D发展循环经济
A消费需求
B投资需求
C净出口
D政府开支
A预防性支出和创造性支出
B不可控制性支出和可控制性支出
C购买性支出和转移性支出
D一般利益支出和特殊利益支出
A优化空间结构
B优化城镇布局
C优化人口分布
D优化环保方式
A消费税
B营业税
C增值税
D资源税
A投资效益系数
B投资增长率
C建设周期
D交付使用率
A对重大问题的认识情况
B结构调整情况
C政府职能履行程度评估
D规划对发展环境的适应程度
A西部地区
B中部地区
C东部地区
D东北地区
A项目部
B投资主管部门
C项目法人
D项目监理部
A1
B2
C3
D5
A国家
B企业
C单位
D个人
A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
B固定资产投资指导目录
C政府的调控目标
D发展建设规划
A城镇新增就业人数
B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降低
C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
D农业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
A证券登记结算公司
B资产评估机构
C证券投资咨询公司
D资信评级机构
A科学发展
B改革开放
C科技进步和创新
D保障和改善民生
A结构性通货膨胀
B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
C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
D需求拉动与成本推进相互作用型通货膨胀
A国有资本经营预算
B政府性基金预算
C社会保障预算
D公共财政预算
A扩张性财政政策的工具主要有减税
B减税可以增加民间的可支配收入
C使预算收支平衡的政策就是中性财政政策
D紧缩性财政政策目标的手段主要是减少财政支出
A39
B40
C41
D42
A货币政策委员会
B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
C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
D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
A80%
B85%
C90%
D95%
A生产型
B消费型
C收入型
D非收入型
A预期性规划指标体系
B调控性规划指标体系
C核算性规划指标体系
D约束性规划指标体系
A分类指导、因地制宜
B权责明晰、有效制衡
C协调运转、科学决策
D健全机制、提高效率
A商品期货、利率期货和外汇期货
B股票指数期货、利率期货和外汇期货
C股票指数期货、商品期货和外汇期货
D股票指数期货、利率期货和商品期货
A工业化
B信息化
C城镇化
D市场化
A优化开发区域
B重点开发区域
C全力开发区域
D限制开发区域
A产品一资源一再生资源
B资源一产品一废弃物
C资源一产品一再生资源
D产品一资源一废弃物
A《政府核准的投资项目目录》
B《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
C《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
D《国内投资项目不予免税的进口商品目录》
A对高耗能的特种设备,按照国务院的规定实行节能审查和监管
B生产过程中耗能高的产品的生产单位应当执行单位产品能耗限额标准
C禁止生产、进口、销售国家明令淘汰的用能产品、设备
D淘汰的用能产品、设备、生产工艺的目录和实施办法,由国务院管理节能工作的部门制定并公布
A内幕人士交易
B外国参与者
C金融机构
D信息披露
A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
B保障科学发展的建设用地
C土地整理复垦开发全面推进
D土地环境保护和建设取得积极成效
A生产法
B收入法
C倍数法
D支出法
A固定资产一次全部加入新产品价值
B固定资产周转时间长,有长期投资之称
C流动资产一次预付,一次收回,期限短
D流动资产在每个生产周期都需要进行实物更新
A投资部门结构
B投资项目的所有制结构
C投资的区域结构
D投资的再生产结构
A1%~l0%
B1%~20%
C1%~30%
D1%~40%
A区域规划
B专项规划
C省、自治区、直辖市级规划
D市、县级规划
A严格控制耕地流失
B减小补充耕地力度
C加强基本农田保护
D强化耕地质量建设
A即时性
B易变性
C多重性
D周期性
A建立和完善政府投资监管体系
B完善投资宏观调控体系
C加强和改进投资统计、信息管理工作
D改进投资宏观调控方式
A资金流动导向功能
B融资功能
C价格发现功能
D宏观调控功能
A人力资源
B国民储蓄
C环境质量
D技术进步
A企业债
B公司债
C短期融资券
D地方政府债
A2
B3
C4
D5
A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B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
C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D公共森林公园
E国家地质公园
A重大科技专项
B科学研究设施
C重点产业规划
D知识创新工程
E技术创新工程
A大型灌区续建配套
B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
C重点中型灌区续建配套
D小型灌区续建配套
E节水改造
A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
B实施分类管理的区域政策
C实行各有侧重的绩效评价
D建立健全衔接协调机制
E积极支持中部地区率先发展
A决定投资主体
B制订投资计划
C提高投资效益
D优化投资结构
E保持合理的投资规模
A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水利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
B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是我国的基本国情水情
C水利设施薄弱仍然是影响农业稳定发展和国家粮食安全的最大硬伤
D农田水利建设滞后仍然是国家基础设施的明显短板
E随着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全球气候变化影响加大,我国水利面临的形势更趋严峻
A验收
B核查
C登记
D整理
E汇总
A废物回收利用
B能量梯级利用
C土地集约利用
D水的分类利用
E水的循环使用
A旁站
B观察
C巡视
D督促
E平行检验
A山西
B鄂尔多斯盆地
C西南
D西北
E新疆
A促进宏观调控目标实现的功能
B综合协调平衡的功能
C政策指导调节的功能
D信息导向的功能
E引导资源配置的功能
A提升国家竞争力的重要区域
B带动全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龙头
C全国第一的创新区域
D全国重要的人口和经济密集区
E我国在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分工及有全球影响力的经济区
A经济联系紧密的城镇密集地区
B以中心城市为依托的都市经济圈地区
C总体规划确定的重点开发或者保护地区
D国务院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确定的其他地区
E资源富集地区
A减量化
B再利用
C效益化
D资源化
E全球化
A统筹规划,协同建设,确保实施
B强化通道资源管理
C深化交通体制改革
D加大工程性交通投资
E健全交通法律体系
A区分客体功能的理念
B控制开发强度的理念
C调整空间结构的理念
D提供生态产品的理念
E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开发的理念
A人均国民收入快速增加,经济结构转型加快
B市场需求潜力巨大,资金供给充裕
C科技和教育整体水平提升,劳动力素质改善
D基础设施日益完善,体制活力显著增强
E农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稳步发展
A固定资产投资
B存货投资
C人力资本投资
D流动资产投资
E无形资产投资
A有效益
B有质量
C可持续
D高效率
E高水平
A场外交易市场
B场内交易市场
C债券市场
D股票市场
E衍生证券市场
A公路网总规模达到300万公里以上(不合村道)
B铁路网总规模达到12万公里以上,复线率和电气化率分别达到60%和50%
C内河航道里程达到13万公里,其中国家高等级航道2.4万公里
D民用机场数量达到244个
E输油气管道达到l3万公里
A优化国土开发,形成开放合作的空间优势
B加强法制建设,营造开放合作的环境
C拓展开放合作的新空间
D完善产业布局,形成开放合作的产业优势
E提升国际大通道能力,构建开放合作的支撑体系
A税率确定
B税负分配
C税收优惠
D税收调节
E税收惩罚
A加快推进南水北调西线一期工程及配套工程建设
B确保工程质量,适时开展南水北调东中线工程前期研究
C积极推进一批跨流域、区域调水工程建设
D着力解决西北等地区资源性缺水问题
E大力推进污水处理回用,积极开展海水淡化和综合利用,高度重视雨水、微咸水利用
A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
B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C完善农村发展体制、机制
D推进重点产业结构调整
E加快发展现代农业
A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本
B体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
C把促进人的独立自主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最终目的
D把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统一起来
E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A投资率法
B年增长率法
C投资额法
D投资规模法
E倍数法
A税收
B净出口
C消费需求
D政府开支
E投资需求
A扩大再生产
B增加新的固定资产
C增加非生产性设施
D固定资产更新
E社会物质储备
A原材料
B在产品
C产成品
D库存现金
E生产设备
A统筹规划、合理布局
B政府推动、市场引导
C政府推动、企业配合
D企业实施、公众参与
E因地制宜、注重实效
A维持财政收入
B组织财政收入
C调节市场供需
D调节经济
E调节收入分配
A成渝经济区
B广西北部湾经济区
C海峡西岸经济区
D长吉图经济区
E关中一天水经济区
A发展方针和目标
B发展轴、中心区等区域空间布局框架
C城镇体系及主要城市的功能定位
D产业聚集区等各类功能区的划分及其定位
E区域人口、经济增长等的预测和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分析
A公司未分配利润
B社会保障支付
C失业救济
D退休金
E医疗补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