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岩土工程师综合知识考试试题

考试总分:48分

考试类型:模拟试题

作答时间:60分钟

已答人数:967

试卷答案:有

试卷介绍: 2012年岩土工程师综合知识考试试题

开始答题

试卷预览

  • 1. 锚杆静压桩施工时桩的反力来自于()。[1分]

    A千斤顶

    B锚杆支架

    C锚杆

    D加固部分的结构自重

  • 2. 在正常工作条件下,刚度较大的基础下刚性桩复合材料地基的桩土应力比随荷载增大的变化符合下列哪些选项?()。[1分]

    A减小

    B增大

    C没有规律

    D不变

  • 3. 灰土桩的填料()。[1分]

    A选用新鲜的、粒径均匀的生石灰与土拌和

    B选用新鲜的、粒径均匀的熟石灰与土拌和

    C生石灰与土的体积比宜为2:8或3:7

    D熟石灰与土的体积比宜为8:2或7:3

  • 4. 我国《建筑地基处理设计规范》中规定,软弱地基是由高压缩性土层构成的地基,其中不包括如下哪种地基土?()[1分]

    A淤泥质土

    B冲填土

    C红黏土

    D饱和松散粉细砂

  • 5. 桩锤冲扩桩法地基深度不宜超过()m。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不宜超过()kPa。[1分]

    A3,120

    B4,120

    C5,160

    D6,160

  • 6. 为消除黄土地基的湿陷性,地基处理的方法比较适宜的是()。[1分]

    A堆载预压法

    B开挖置换法、强夯法

    C化学灌浆法、强夯法

    D树根法、垫层法

  • 7. 树根桩法用于加固工程,树根桩在施工过程中要求:直桩垂直度和斜桩倾斜度倾差均应按设计要求不得大于()。[1分]

    A0.5%

    B1%

    C2%

    D2.5%

  • 8. 初步设计时,灰土桩挤密湿陷性黄土地基,在无载荷载试验资料时,其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的确定应符合下列哪一要求?()[1分]

    A不宜大于天然地基承载力特征值2倍,并不宜大于280kPa

    B不宜大于天然地基承载力特征值2.4倍,并不宜大于250kPa

    C不宜大于天然地基承载力特征值2.4倍,并不宜大于280kPa

    D不宜大于天然地基承载力特征值2倍,并不宜大于250kPa

  • 9. 柱锤冲扩法处理地工时,其处理深度不宜大于()m,复合地基承载力不宜超过()kPa。[1分]

    A8,180

    B10,200

    C6,160

    D12,250

  • 10. 土桩和灰土桩挤密法适用于处理以下哪种地基土?()[1分]

    A地下水位以上,深度5-15m的湿陷性黄土

    B地下水位以上,含水量大于30%的素填土

    C地下水位以下,深度小于8m的人工填土

    D地下水位以上,饱和度大于68%的杂填土

  • 11. 用碱液法加固非自重湿陷性黄土地基,加固深度可选()范围。[1分]

    A基础宽度的1.5~2.0倍

    B基础宽度的2.5~6.0倍

    C基础宽度的5~10倍

    D基础宽度的8~12倍

  • 12. 用灰土挤密桩法处理地下水位以上的湿陷性黄土,为检验桩间土的质量,采用下列哪一种控制是正确的?()[1分]

    A用桩间土的平均压实系数控制

    B用桩间土的平均液性系数控制

    C用桩间土的平均挤密系数控制

    D用桩间土的平均干密度控制

  • 13. 在下述的地基处理方法中,不属于化学加固法的是()。[1分]

    A灌浆法

    B水泥搅拌法

    C电渗法

    D高压喷射注浆法

  • 14. 柱锤冲扩桩法处理地基,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的选择范围为()。[1分]

    Afa≤100kPa

    Bfa≤90kPa

    Cfa≤80kPa

    Dfa≤110kPa

  • 15. 树根桩施工时,应先进行钻孔,放入钢筋后再灌注碎石,而后注入水泥浆或水泥砂浆成桩,其直径通常为()mm。[1分]

    A50~150

    B100~250

    C200~350

    D300~500

  • 16. 就桩的承载力和发挥作用机理来看,树根桩属于()。[1分]

    A摩擦桩

    B端承桩

    C端承摩擦桩

    D摩擦端承桩

  • 17. 下列对特殊土的处理方法中,可以用于处理膨胀土的有()。[1分]

    A将土层预先泡水

    B挤密土层

    C置换土层

    D水泥搅拌法

  • 18. 采用碱液加固法加固湿陷性黄土,碱液应()。[1分]

    A在常温下注入土中

    B加热到60~80℃后再注人土中

    C加热到70~90℃后再注人土中

    D加热到90~100℃后再注人土中

  • 19. 用碱液法加固地基时,灌注碱液的速度应控制在()L/min。[1分]

    A2~5

    B5~10

    C7~12

    D10~15

  • 20. 按规范要求设计的土桩或灰土桩能够消除湿陷性的直接原因是()。[1分]

    A减小了地基土的含水量

    B减小了地基的沉降量

    C减小了地基土的湿陷性系数

    D减小了地基土的孔隙比

  • 21. 下列地基处理方法中,属于物理处理方法的是()。[1分]

    A硅化法

    B电渗排水法

    C搅拌法

    D灌浆法

  • 22. 树根桩是一种小直径钻孔注浆桩,其属于()。[1分]

    A柔性桩

    B散体材料桩

    C刚性桩

    D预制桩

  • 23. 采用单液硅化法加固湿陷性黄土,指采用()溶液。[1分]

    ACaSO4

    BNa2SO4

    CNaOH

    DNa2O•nSiO2

  • 24. 桩锤冲扩桩法常用桩直径为()mm。[1分]

    A200~300

    B250~350

    C300~500

    D500~800

  • 25. 在地基处理技术中,冷冻结法属于()。[1分]

    A热加固法

    B热学加固法

    C排水固结法

    D置换法

  • 26. 建筑物主体倾斜观测主要包括()。[2分]

    A测定建筑物顶部相对于底部的水平位移与高差

    B测定建筑物各层间上层相对于下层的水平位移与高差

    C计算建筑物整体或分层的倾斜度、倾斜方向和倾斜速度

    D对刚性建(构)筑物,通过测定顶面或基础的相对沉降来间接确定整体倾斜

  • 27. 建筑物裂缝观测的主要内容包括()。[2分]

    A测定建筑物上裂缝的分布位置

    B测定建筑物上裂缝的走向、长度和宽度

    C测定建筑物上裂缝的变化程度

    D判定建筑物上裂缝的发展趋势

  • 28. 根据《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规定,岩土工程勘察成果报告应附下列()图件。[2分]

    A勘探点平面布置图

    B工程地质柱状图

    C工程地质剖面图

    D原位测试成果图表

    E室内试验成果图表

  • 29. 水利水电工程技施设计阶段工程地质勘察时,一般提供下列()附件。[2分]

    A水库区综合地质图

    B专门性问题地质图

    C施工地质编录图

    D地震危险性分析报告

  • 30. 单幢高层住宅楼采用筏形基础时,引起整体倾斜的主要因素为下列()项。[2分]

    A荷载效应准永久组合下产生偏心距

    B基础平面形心处的沉降量

    C基础的整体刚度

    D地基的不均匀性及压缩性

  • 31. 按《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下列各项符合扩展基础构造要求的是()。[2分]

    A阶梯形基础的每阶高度不宜超过300mm

    B底板受力钢筋的最小直径不宜小于10mm;间距不宜大于200mm,也不宜小于100mm

    C墙下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纵向分布钢筋的直径不小于8mm;间距不大于300mm

    D当有垫层时钢筋保护层的厚度不小于70mm;无垫层时不小于40mm

    E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匝低于C20

  • 32. 高层和大型建筑物地基土分层沉降观测的内容包括()。[2分]

    A测定地基内部各分层土的沉降量

    B测定地基内部各分层土的沉降速度

    C测定地基内部各分层土的物理力学性质

    D测定地基内部有效压缩层的厚度

  • 33. 建筑物水平位移观测主要包括()。[2分]

    A位于特殊性土地区的建筑物地基基础水平位移观测

    B受高层建筑基础施工影响的建筑物及工程设施水平位移观测

    C挡土墙、大面积堆载等工程中所需的地基土深层侧向位移观测

    D测定建筑物顶部相对于底部的水平位移

  • 34. 泥石流的岩土工程勘察报告中应包括下列()。[2分]

    A泥石流的地质背景及形成条件

    B泥石流各区的分布及特征

    C划分泥石流的类型

    D提出泥石流防治和监测的建议

  • 35. 在进行边坡稳定性评价时,对于新设计的边坡,一般工程的边坡稳定系数Fs宜取1.15~1.30。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2分]

    A采用峰值强度指标计算时,取1.15

    B采用峰值强度指标计算时,取1.30

    C采用峰值强度指标计算时,取1.225

    D采用残余强度指标计算时,取1.15

    E采用残余强度指标计算时,取1.30

  • 36. 筏形基础地下室外墙的截面谩汁时应考虑满足下列()要求。(2005年考题)[2分]

    A变形和承载力

    B防渗

    C抗浮

    D抗裂

  • 37. 按《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对无筋扩展基础进行设计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2分]

    A无筋扩展基础不适用于多层民用建筑

    B柱纵向钢筋弯拆后的水平锚固长度应大于20d

    C当基础由不同材料叠合组成时,应对接触部分作抗压验算

    D基础底面处的平均压力值超过300kPa的混凝土基础,应进行抗剪验算

  • 38. 对于高压缩性地基土上的框架结构和剪力墙结构,常规设计的结果是()。[2分]

    A使上部结构设计偏于不经济

    B使上部结构设计偏于安全

    C使上部结构设计和基础设计都偏于不安全

    D使基础设计偏于不安全

  • 39. 在对既有建筑地墓基础进行检验鉴定时,对原岩土工程勘察资料,应重点分析()。[2分]

    A地基土层的分布及其均匀性,软弱下卧层、特殊土及沟、塘、古河道、墓穴、岩溶、土洞等

    B地基土的物理力学性质、场地稳定性

    C地下水的水位及其腐蚀性

    D砂土和粉土的液化性质和软土的震陷性质

  • 40. 在不具备形成土洞条件的岩溶地区,遇下列()种情况可不考虑岩溶对地基稳定性的影响。[2分]

    A基础底面以下的地层厚度大于1.5倍独立基础底宽

    B基础底面以下的地层厚度大于3.0倍独立基础底宽

    C基础底面以下的地层厚度太于3.0倍条形基础底宽

    D基础底面以下的地层厚度大于6.0倍条形基础底宽

  • 41. 对已发生地面沉降的地区进行控制和治理,下列()是可采用的方案。[2分]

    A减少或暂停地下水的开采

    B地下水从浅层转至深层开采

    C暂停大范围的建设,特别是高层建筑物群的建设

    D对地下水进行人工补给

  • 42. 在岩溶发育地表有覆盖的孤峰平原地区,铁路选线宜绕避下述()地质条件地段。[2分]

    A覆盖土层较厚

    B覆盖土层厚度大于10m,地下水位埋深大于可溶岩顶板埋深

    C地下水位线在基岩面附近

    D地下水降落漏斗范围内

    E基岩与可溶岩接触地带

  • 43. 基础设计计算中,对于弹性地基梁板法,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2分]

    A考虑了地基、基础和上部结构的共同作用

    B考虑了地基和基础的共同作用

    C考虑了基础和上部结构的共同作用

    D未考虑共同作用

    E仅考虑基础本身刚度的作用而忽略上部结构刚度的影响

  • 44. 建筑物的沉降观测包括()。[2分]

    A测定建筑物地基的沉降量、沉降差和沉降速度

    B计算建筑物基础的倾斜量和建筑局部倾斜量

    C计算建筑物的相对弯曲及构件倾斜

    D测定地下水位的变化情况

  • 45. 对软土地基进行原位测试,宜采用()。[2分]

    A静力触探试验

    B旁压试验

    C十字板剪切试验

    D扁铲侧胀试验

    E螺旋板载荷试验

  • 46. 指出下列()情况应作变形验算。[2分]

    A8层的民用建筑

    B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小于130kPa的丙级建筑物

    C对原有工程影响较大的新建建筑物

    D6层的工业与民用建筑

    E设计等级为乙级的所有建筑物

  • 47. 对柱下钢筋混凝土独立基础的一般结构,下列()说法符合《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的规定要求。[2分]

    A阶梯形基础的每阶高度宜为300~500mm;锥形基础的边缘高度不宜小于200mm

    B基础垫层的厚度应小于70mm,垫层混凝土强度等级应为C15

    C扩展基础底板受力钢筋最小直径不宜小于10mm,间距不宜大于200mm,也不宜小于100mm

    D基础边长大于或等于2.5m时,底板受力钢筋的长度可取边长的0.9倍

    E当有垫层时,钢筋保护层的厚度不宜小于40mm

  • 48. 对于框架结构,下列选项中可能选择浅基础类型舶有()。[2分]

    A柱下条形基础

    B柱下独立基础

    C墙下条形基础

    D筏形基础

相关试卷
相关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