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总分:100分
考试类型:模拟试题
作答时间:60分钟
已答人数:967
试卷答案:有
试卷介绍: 2012年环境影响评价师《相关法律法规》冲刺试卷(2)
A国务院经济综合主管部门
B经原批准经营许可证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
C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
D工商行政主管部门
A再利用
B高效利用和循环使用
C减量化
D无害化
A处所收费用1倍以上罚款
B处所收费用1倍以上3倍以下罚款
C处所收费用3倍以上罚款
D处所收费用3倍以上5倍以下罚款
A加工处理
B回收
C进行清洁处理
D防止溢流和渗漏
A镇级以上地方政府
B省级以上地方政府
C县级以上地方政府
D市级以上地方政府
A防护林
B用材林
C经济林
D薪炭林
A编制部门
B审批部门
C环境影响评价编制单位
D环境影响评价实施单位
A地方各级人民政府
B地方各级监督管理机构
C地方各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
D地方各级环境影响评价部门
A乡(镇)级以上环境保护部门
B县级以上环境保护部门
C地(市)级以上环境保护部门
D省级以上环境保护部门
A60日内、45日内、30日内
B60日内、30日内、15日内
C60日内、45日内、20日内
D60日内、30日内、20日内
A十
B十五
C二十
D二十五
A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
B国务院
C所在地人民政府
D县级以上人民政府
A征得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批准
B征得省、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
C公告附近居民
D征集所在地单位和居民的意见
A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B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
C城市区域环境振动标准
D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A投产20年以上或装机容量10万kW以下的电厂
B投产15年以上或装机容量15万kW以下的电厂
C投产30年以上或装机容量5万kW以下的电厂
D投产30年以上或装机容量10万kW以下的电厂
A通报批评
B注销登记
C暂停业务
D行政处分
A农业用水
B城乡居民用水
C生态环境用水
D工业用水
A单独呈送审批机关审批
B一并附送审批机关审批
C单独呈送环境保护行政机关备查
D一并附送环境保护行政机关备查
A城市区域
B工业企业厂界
C社会生活中
D建筑施工场界
A100
B200
C1000
D2000
A对不符合验收条件的建设项目,通过环境保护验收
B利用职权,按有关规定,对符合验收条件的建设项目,通过环境保护验收
C对符合验收条件的建设项目,拒绝通过环境保护验收
D工作不认真,在验收工作中造成重大失误,引起不良后果
A总体目标
B近期目标
C中远期目标
D远期目标
A国有企业的主管人员
B全民所有制企业职工
C私有性质的建设单位有关人员
D城镇集体所有制企业的职工
A10
B15
C20
D30
A酸雨度
B大气环境污染特征
C主要污染物的种类
D污染危害程度
A《关于全国环境保护工作会议情况的报告》
B《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试行)》
C《环境保护工作汇报要点》
D《关于做好基本建设前期工作的通知》
A使用声响装置
B设置声屏障
C禁止使用声响装置
D使用消声器
A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
B省级环境保护部门
C海洋行政主管部门
D国务院
A敏感性质和敏感程度
B敏感程度和敏感区数量
C区位和敏感性质
D敏感区数量和区位
A固体废物污染环境
B固体废物污染海洋环境
C放射性固体废物污染环境
D排入水体的废水的污染
A规划
B措施
C计划
D责任
A设区的市级以上能源重点专项规划
B全国旅游区的总体发展规划
C设区的市级以上矿产资源勘查规划
D设区的市级以上煤炭发展规划
A坚持市场调节和政府引导相结合
B以自主创新提升产业技术水平
C坚持走工业化道路
D促进产业协调健康发展
A改建企业
B扩建企业
C新建企业
D已建企业
A同时报批
B同时设计
C同时施工
D同时投产
A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的规定
B处置固体废物的设施、设备和场所
C经济、技术条件
D实际情况和外部条件
A国务院核设施主管部门
B国务院财政部门
C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
D价格主管部门
A河宽
B河深
C流速
D流量
A再次污染
B严重污染
C多重污染
D污染事故
A自然生态
B海洋生态
C海洋自然保护
D海洋自然地理区域
A国家环境监测总站
B各省级环境监测中心站
C各省级环境监测站
D省级以下的环境监测站
A植树种草
B恢复植被
C恢复表土层
D恢复表土层和植被
A国务院环境保护部门
B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
C省、自治区环境保护部门
D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
A规划的编制机关
B建设单位
C行政主管部门
D有关专家
A生活污水
B工业污水
C放射性固体废弃物
D放射性废液
A上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
B上级野生动物行政主管部门
C同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
D同级野生动物行政主管部门
A填埋或者贮存
B回收或者贮存
C处理或者贮存
D回收或者处理
A3
B5
C6
D8
A《环境影响评价审查专家库管理办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
C《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D《专项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审查办法》
A基本建设项目的审批部门发展和改革部门
B城市发展建设项目审批的建设管理部门
C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
D楼堂馆所等的审批部门工商管理部门
A法律
B经济
C教育
D技术
A先急后缓、突出重点
B保护优先、积极治理
C因地制宣、因害设防
D科学发展观
A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审批
B环境保护设施的设计
C建设和施工期的环境保护监督检查
D竣工环境保护验收
A物种丰富区
B生态过渡区
C植被交错区
D未经开发的地区
A国家环境标准
B省级环境标准
C地方环境标准
D环境保护部标准
A法律手段
B行政手段
C技术手段
D教育手段
A高速公路
B城市高架道路
C铁路
D轻轨道路
A港口、机场、国防工程设施圈定地区以外
B铁路、重要公路两侧一定距离以内
C重要河流、堤坎两侧一定距离以内
D国家规定不得开采矿产资源的其他地区
A生态脆弱区40%以上适宜治理的土地得到不同程度治理
B生态脆弱区生态退化趋势已得到基本遏制
C生态产业示范已在生态脆弱区全面开展
D生态文明融入社会各个层面,民众参与生态保护的意识明显增强,人与自然基本和谐
A有效期满未获准再次登记的
B受刑事处罚
C脱离环境影响评价及相关业务工作岗位3年以上
D因环境影响评价及相关业务工作失误,造成严重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后果
A废弃危险化学品的产生、收集、运输等活动污染环境的防治
B实验室产生的废弃试剂、药品污染环境的防治
C盛装废弃危险化学品的容器
D受废弃危险化学品污染的包装物
Aα放射性固体废物
B中水平放射性固体废物
C高水平放射性固体废物
D低水平放射性固体废物
A国务院
B国务院有关部门
C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
D各级人民政府
A核设施、绝密工程等特殊性质的建设项目
B跨省、自治区、直辖市行政区域的建设项目
C由国务院审批的建设项目
D由国务院授权有关部门审批的建设项目
A网箱养殖
B旅游
C游泳
D垂钓
A建设前期环境保护审查、审批手续完备,技术资料与环境保护档案资料齐全
B保证环境保护设施正常运转、工作和运行的措施
C建设单位对预审查意见和批复意见的落实情况及其效果
D各项生态保护措施按环境影响报告书(表)规定的要求落实,建设项目建设过程中受到破坏并可恢复的环境已按规定采取了恢复措施
A开采顺序
B开采方法
C开采程序
D选矿工艺
A交通主管部门
B流域管理机构
C水行政主管部门
D渔业主管部门
A有效期满未申请再次登记的
B私自涂改、出借、出租和转让登记证的
C以不正当手段取得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职业资格的
D主持编制的环境影响评价相关技术文件质量较差的
A能量梯级利
B废物再利用
C土地集约利用
D水的分类利用和循环使用
A环境影响报告书(表)的预审查意见
B环境影响登记表的预审查意见
C环境影响登记表的建设项目
D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的批复意见
A国产化
B标准化
C现代化
D智能化
A农用地
B建设用地
C工业用地
D未利用地
A节能
B节水
C节肥
D节药
A城市大气环境污染特征
B城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C城市大气环境主要污染物的种类
D城市大气环境污染危害程度
A环境影响报告书
B环境影响报告表
C环境影响登记表
D环境影响评价表
A水深不超过八米的永久性水域
B潮间带
C洪泛地带
D沿海低地
A国务院财政部门
B国务院经济贸易行政主管部门
C国务院商务行政主管部门
D国务院价格主管部门
A所在地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
B国务院
C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
D省级地方政府
A在申请过程中有弄虚作假行
B不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
C提交材料不全
D在两个或两具以上单位申请登记
A规划实施后,环境影响评价结果有明显差异,严重失实
B规划实施后,造成不良影响并被公众举报的
C审查小组认定有弄虚作假行为并有明确的书面审查意见
D产生的社会效益或环境效益与环境影响评价结果明显不同
A城市道路清扫
B城市绿化
C农作物灌溉用水
D景观用水使用
A集装箱中心站布点规划
B地方铁路建设规划
C民用机场总体规划
D城际铁路网建设规划
A国务院行政法规
B政府部门规章
C地方性法规和地方政府
D环境标准
A审查程序
B审查时限
C审查结论
D审查意见
A必须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行业管理的各项规定
B坚持科学、客观、公正的原则,恪守职业道德
C应为委托人保守商务秘密
D应按规定参加继续教育
A环境影响报告书的10个小类
B环境影响报告表的2个小类
C环境影响报告书的11个小类
D环境影响报告表的4个小类
A论证会
B举证会
C听证会
D其他形式
A平等
B自愿
C公开
D有偿
A建设项目情况简述
B建设项目的名称及概要
C征求公众意见的主要事项
D建设项目对环境可能造成影响的概述
A主要港口和地区性重要港口总体规划
B主要港口和地区性重要港口总体规划
C全国铁路建设规划
D地方铁路建设规划
A评价单位必须要有评价资质
B环境影响报告书必须按规定程序审批
C环境影响报告书必须对建设项目的污染和生态影响作出评价,并规定防治措施
D建设项目在投入使用阶段进行环境影响评价
A预防为主,保护优先
B分区推进,分类指导
C高度重视,精心组织
D强化监管,适度开发
A调整产业结构
B加强生态保育
C加强生态监测与评估能力建设
D强化资源开发监管执法力度
A核设施选址、建造、运行、退役
B核技术、铀矿开发利用过程
C钍矿、铜矿开发利用过程
D伴生放射性矿开发利用过程
A海洋行政主管部门
B环境卫生行政主管部门
C海事行政主管部门
D渔业行政主管部门
A设置、张贴商业广告
B举办大型游乐等活动
C改变水资源、水环境自然状态的活动
D其他影响生态和景观的活动
A铁道行政主管部门
B海洋行政主管部门
C民航行政主管部门
D农业行政主管部门
A城镇
B村庄
C水库周围
D厂矿
A科学性
B客观性
C公正性
D公开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