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总分:67分
考试类型:模拟试题
作答时间:60分钟
已答人数:967
试卷答案:有
试卷介绍: 内部全真密押预测考点-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环境影响评价相关法律法规-考题预测 十五
A易燃液体和易燃固体
B自燃物品和遇湿易燃物品
C易燃气体和氧化物
D液化气体和压缩气体
A国家一级保护野生植物
B国家二级保护野生植物
C可以用作药材的野生植物
D新发现的具有重要价值的野生植物
A一级保护区
B二级保护区
C三级保护区
D四级保护区
A草山、草甸
B草山、草地
C天然草地、人工草地
D草地、草甸
A乙企业拥有70年采矿权,但所有权归国家所有
B乙企业拥有70年采矿权,但所有权归甲村村集体所有
C所有权和采矿权均归国家所有
D所有权和采矿权均归甲村村集体所有
A公安部门
B环境保护主管部门
C卫生部门
D人民政府
A可以过境转移危险废物
B禁止过境转移危险废物
C经海关同意可以过境转移危险废物
D可以在向环保部门缴纳预防危险费后过境转移危险废物
A50%以上
B60%以上
C70%以上
D80%以上
A生活用水的需要
B农业用水的需要
C工业用水的需要
D航运用水的需要
A15天
B30天
C2个月
D3个月
A大气、
B矿藏、
C野生动物、
D自然保护区。
A批准前
B批准过程中
C批准后
D经项目主管部门预审后
A该规划有关环境影响的篇章或者说明。
B该专项规划的机关提出环境影响报告书。
C该规划的环境影响报告表。
D该规划的环境影响登记表。
A环境影响评价;
B环境影响后评价;
C环境影响技术评估和环境保护验收
D排污费核算、征收。
A环境影响评价相关工作的技术文件
B环境保护验收监测报告
C环境保护调查报告
D环境保护验收申请表
A工业用水
B农业用水
C生活饮用水地表水
D畜牧业用水
A一级保护区
B二级保护区
C三级保护区
D重点保护区
A地方环境质量标准
B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
C地方环保基础和方法标准
D地方球境基准
A10万元
B20万元
C50万元
D100万元
A1年
B2年
C3年
D20年
A排除危害、赔偿损失、恢复原状
B排除危害、赔偿损失、支付违约金
C具结悔过、赔偿损失、恢复原状
D排除危害、赔礼道歉、恢复原状
A非法处置固体废物罪
B环保部门工作人员渎职罪
C盗伐林木罪
D重大环境污染事故罪
A按相关行政区域分段管理进行统一规划
B按多部门共同管理进行统一规划
C按流域或区域进行统一规划
D按流域和季节变化进行统一规划
A美国
B日本
C德国
D中国
A15度以上
B20度以上
C25度以上
D30度以上
A各级人民政府的环境保护部门
B各级人民政府的水利管理部门
C各级人民政府的市政管理部门
D各级交通部门和航政机关
A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环保部门
B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建设部门
C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卫生部门
D地方各级人民政府
A大、中城市人民政府
B大、中城市人民政府气象部门
C大、中城市人民政府卫生部门
D大、中城市人民政府环保部门
A责令停止生产或者使用
B给予警告或者处以罚款
C责令停止生产或者使用,并处罚款
D责令停止生产或者使用,可以并处罚款
A向固体废物移出地和接受地的省级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报告
B向固体废物移出地的省级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报告,并经固体废物接受地的省级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许可
C经固体废物移出地和接受地的省级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许可
D经固体废物移出地的省级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许可,并报固体废物接受地的省级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A原料、产品或生产过程中涉及的污染物种类多、数量大或毒性大、难以在环境中降解的建设项目;
B对地形、地貌、水文、土壤、生物多样性等有一定影响,但不改变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建设项目;
C可能对脆弱生态系统产生较大影响或可能引发和加剧自然灾害的建设项目;
D容易引起跨行政区环境影响纠纷的建设项目;
A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B珍稀动植物栖息地或特殊生态系统
C人口密集区、文教区、党政机关集中的办公地点
D城市规划中的工业区
A环境影响报告书
B环境影响报告表
C环境影响登记表
D以上所有评价文件
A国家环保总局
B地方各级环保部门
C任何单位和个人
D各级人民政府计划部门
A1954年制定的《宪法》
B1975年修订的《宪法》
C1978年修订的《宪法》
D1982年修订的《宪法》
A环境影响报告书
B环境影响报告表
C环境影响分析表
D环境影响登记表
A一氧化碳、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烟尘
B一氧化碳、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氟化物
C一氧化碳、氮氧化物、总悬浮颗粒物和臭氧
D一氧化碳、氮氧化物、碳氢化合物、颗粒物和铅
A《辽河流域水污染防治暂行条例》
B《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暂行条例》
C《太湖流域水污染防治暂行条例》
D《滇池流域水污染防治暂行条例》
A森林公园
B风景名胜区
C自然保护区
D自然遗迹地
A所在地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的意见
B所在地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的意见
C所在行政区域公众的意见
D所在地有关单位和居民的意见
A19世纪50年代
B20世纪50年代
C20世纪70年代
D20世纪90年代
A限期治理制度
B排污许可制度
C浓度控制制度
D总量控制制度
A防护林和特种用途林的营造、抚育、保护和管理
B用材林的营造、抚育、保护和管理
C经济林的营造、抚育、保护和管理
D薪炭林的营造、抚育、保护和管理
A缓冲区
B实验区
C核心区
D外围保护地带
A核心区
B缓冲区
C实验区
D外围地带
A环境影响报告书
B环境影响报告表
C环境影响登记表
D环境现状评价书
A实施该规划对环境可能造成影响的分析、预测和评估;
B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
C对建设项目实施环境监测的建议;
D环境影响评价的结论。
A环境影响报告书
B环境影响登记表
C环境影响报告表
D环境影响评价文件
A由建设项目行业主管部门
B必须严格执行国家规定的
C由报告书审批部门确定
D可以与委托单位协商
A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资格证书管理办法
B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分类管理名录
C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职业资格制度
D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管理办法
A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申请报告
B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登记卡
C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申请表
D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表或调查表
A环境功能的不同
B环境范围的大小
C环境要素的不同
D环境要素的形成
A美国
B日本
C德国
D中国
A污染物量大但种类单一
B海水容量大容易治理
C污染危害大但即时性强
D海水流动性强污染容易扩散
A易评估和暂时性
B分散性和持续性
C无形性和多发性
D危害大和复杂性
A建设部
B国土资源部
C国家林业局
D国家环境保护总局
A法院有审理环境污染纠纷案件的权利
B国家有管理环境的权利
C公民享有在优美、舒适的环境中生活的权利
D企业在获得排污许可后,有向环境排放污染物的权利
A私人所有
B集体所有
C开发者所有
D全民所有
A缴纳排污费和超标排污费
B缴纳超标排污费
C停产整顿
D限期治理并由环保部门处以罚款
A国务院
B国家环保总局
C国土资源部
D地方人民政府
A转让给他人使用的,不得收费
B转让给他人使用的,应当防止产生污染
C未经有关部门批准,不得转让给他人使用
D不得转让给他人使用
A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
B大气污染防治法
C水污染防治法
D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
A珍稀种,濒危种,稀有种
B濒危种,稀有种,渐危种
C珍稀种,稀有种,普遍种
D濒危种,渐危种,普遍种
A设区的市级以上种植业发展规划
B省级及设区的市级渔业发展规划
C省级及设区的市级乡镇企业发展规划
D全国乡镇企业发展规划
A报送审批后
B报送审批前
C报送审批过程中
D出台后
A三年
B四年
C五年
D六年
A建设项目主体工程
B与建设项目有关的各项环境保护设施
C为防治污染和保护环境所建成或配备的工程、设备、装置和监测手段
D各项生态保护设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