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总分:100分
考试类型:模拟试题
作答时间:60分钟
已答人数:967
试卷答案:有
试卷介绍: 2011年环境影响评价师考试《技术导则与标准》真题
A二期工程污染源
B一期、二期工程污染源
C一期、二期工程污染源及评价范围内与项目排放污染物有关的现有污染源
D—期,二朋工程污染《及评价范围内与项目排放污染物有关的在建污染源
A冬季监測五天有效数据
B冬季、夏季分别监测五天有效玫据
C冬季监测七夭有效玫据
D冬季、夏季分别监测七天有效敉据
A气象观测资枓的调査耍求与污染物抹放情况无关
B气象观测资料的求与调査的气象观测姑位置无关
C气象观测资料的调査耍求与评价区域地表特征有关
D气象观测资料的凋奔要求与评价区域污染源分布有关
A2005年连续1年的常规地面气象观测资料
B2010年12月~2011年1月在评价区补充观测的地面气象资料
C2000-2010年的平均气温
D2000-2010年的风向玫瑰图
A年平均温度日变化
B年平均风速月变化
C年平均风频月变化
D季小时平均风速日变化
A自净利用指数法
B标准指数法
C幂指数法
D加权平均法
A在确定声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及范围后,进行律设顶目现场勘察
B进行声环境现状评价前,无需进行声环境敏感目标调查
C得到某声源源强后,就可预测到该声源对敏感目标的噪声贡献值
D在初步确定项目声源及所在区域声环境功能及敏感目标的基础上_确定评价等级
A一级
B二级
C三级
D四级
A固定声涣评价无需绘制等声级线图
B机场周围飞机哚声评价无厢绘制等声级线图
C项目流动声泜经过路段均应绘制等声级线图
D项目流动声源经过的城镇逑成区和规划区路段应绘制等声级线图
A环境目标包括规划涉及的区域环境保护目标,但不包括行业的环境保护目标
B环境目标包括规划涉及的区域坏境保护目标,但不包括规划设定的环境目标
C环境目标包括规划涉及的行业环境保护目标,也包括《规划设定的环境目标
D环境目标包括规划涉及的区域和行业的环境保护目标.但不包括规划设定的环境目标
A预防措施、减量化措施、最小化措施、修复补救措施、重建措施
B最小化揞施.减量化措施.预防措施、修复补救描施.重建措施
C预防措施、重建措施.最小化措施、减量化措施、修复补救捎施
D预防措、最小化措施、减量化措施、修复补救措施重建措施
A物质的危脸性
B拟釆取的坏保措施
C所在区域的环境敏感
D功能单元危险源的判定结果
A风险值是风险评价表征量,风险值=概率X危害裎度
B风险值是单位时间风险犮生概率的表征量,风险值=事故数÷单位时间
C风睑值是风险后果的表征量,风险值=后果
D风险值是行业风险概率的表征量,风险值=行业风险次数÷行业企业数
A0
B1
C2
D3
A10
B15
C60
D65
A教学楼外1m,距地面髙度1.2m处
B教学楼室内距窗1m,距地面高度1.2m处
C教学楼窗外1.5m,距离地面高度1.0m处
D教学楼室内距窗l.5m距地面高度1.6m处
A80、77
B80、70
C73、70
D70、67
A一
B二
C三
D四
A各类社会生活噪声的管理,评价和控制
B居住区家庭娱乐噪声的管理、评价和控制
C营业性文化娱乐场所、商业经营活动中使用的向环境排放噪声的设备、设施的管理、评价和控制
D营业性化娱乐场所、商业经营活动及其他公共活动场所中使用的向环境排放噪声的设备、设施的管理、评价和控制
A距任一反射面至少1m以上,距地面1.2m,距外窗1m处
B距任一反射面至少O.5m以上,距地面1.2m,距外窗1m处
C距任一反肘面至少1m以上二距地面,1.5,距外窗0.5m处
D距任一反射面至少0.5m以上,距地面1.5m,距外窗1m处
A恶臭污染物厂界杯准值按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类别分为三级
B恶臭污染物厂界标准值按现有排污单位和新改扩建排污单位分为二级
C环境空气质量—类功能区内新建排污单位执行一级标准
D环境空气质量—类功能区内禁止恶臭污染物排放,二、三类功能区对应执行二级、三级标准
A市政施工临时用的沥青加热炉
B金属压延、锻造加热炉
C危险废物焚烧炉
D非金属热处理炉
A优先执行综合性污染物排放标准
B优先执行行业性污染物抹放标准
C执行两费中律放控制要求较严格的
D按标准实施时间先后顺序取后者执行
A专业判断法
B类比调查法
C数学棋式法
D物料平衡法
A边长6000m的矩形
B边长5900m的矩形
C边长6900m的矩形
D边长8000m的矩形
A环境空气保护目标日平均质量浓度预测
B环境空气保护目标小时平均质量浓度预测
C网格点日平均质量浓度预测
D网格点小时平均质量浓度预测
A大气污染防治措施的可行性
B大气污染物排放总*控制指标的落实情況
C预测模式选取的合理性
D项目总图布置的合理性
A3
B4
C6
D7
A断面宽深比为10的中河
B河段弯曲系数为1.5的中河
C河段弯曲系数为1.8,断面宽深比为25的大河
D河段弯曲系数为1.2,断面宽深比为25的大河
A引用己有数据
B类比测量
C现场实际測量
D专家咨询
A55、53
B55、56
C58,53
D58,56
A某省能源发展规划环境影响评价
B某省级新能拥工业区总体规划坏境影响评价
C某省矿产资源幵发利用规划环境影垧评价
D某省水利发展规划环境影响评价
A环境容量分析
B开发区总体布周分析
C环境功能区划的合理性分析
D与区域发展规划的协调性分折
A水泥厂窑尾布袋除尘器
B化工厂污水处理站
C高速公路两侧的声屏障
D油库区的围堰
A初步谓査、详细调查、、编制调査报告三个阶段
B初步调查、调查因子识别与筛选、详细调查、编制调查报吿四个阶段
C准备、初步调查、编制实施方案、详细调査、编制调查报告五个阶段
D确定项目来源、准备、初步调查、、调査因子识别与筛选、详细调查、、编制调査报告六个阶段
AI
BII
CIll
DIV
A不适用于铁路干线两侧区域的声环境质量评价
B适用于对内河航道两侧区域的声环境质量评价
C适用于机场周围区域的声环境质量管理
D不适用于未划分声环境功能区的乡村区域的声环境质量管理
A7.5
B9
C15
D18
A铅熔炼炉
B陶瓷隧道窑
C火电厂锅炉
D火电厂碎煤机
A毎2h采样一次
B毎4h采样一次
C毎6h采样一次
D每8h采样一次
A-3
B-2
C-1
D0
A6
B8
C15
D25
A生活垃圾焚烧炉渣(焚烧飞灰除外)
B禽畜养殖废物
C未经处理的餐饮废物
D电子废物及其处理处置残余物
A确定各单项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等级
B评价建设项目的环境彤响
C建设项目的工程分析
D报告书的编制
A建设项目地质条件
B逑议项目所在地气候特征
C建设项目受纳水体的污染来源
D建设项目废水污染物排放
A一级
B二级
C三级
D四级
A居民点、学校、纺织厂、乳品厂和围内的网格点
B居民点、学校、坊织厂和区域最大地面浓度点
C居民点、学校、乳品厂和区域最大地面浓度点
D学校,乳品厂,纺织厂和预测范围内的网格点
A厂界外200m范围
B厂界外300m范围
C以排放海边界为起点200m范围
D以排放拟边界为起点300m范围
A评价等级
B评价工作时限
C当地环保要求
D矿山来选工程特点
A河流完全混合模式
B二锥稳态混合衰减模式
C二维稳态混合衰减累积流量模式
D斯特里特一菲立浦(简称S-P)模式
A声环境敏感目标
B拟建项目声源
C声环境功能区划
D主要现状声源
A几何发散衰减
B反射体引起的修正
C大气吸收引起的衰减
D声屏蔽引起的衰减
A湿地变化
B水文情势变化
C鱼类洄游阻隔影响
D河道疏浚开挖影响
A开发区各企业污染控制工艺合理性论证、
B开发区内各功能区环境彫响分析
C对拟议的幵发区各规划方案进行环境影响分析比较和综合论证
D识别开发区的主要环境影响及开犮区犮展的环境制约因素
A风力发电項目
B火力发电项目
C热电联产项目
D垃圾焚烧发电项目
A工程运行状况
B工程沿线状况
C工程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D工程投入试运行的时同
AII
BIII
CIV
DV
A毎年丰水期监測二次
B毎年枯水期二次
C毎年丰、枯水期各监渕一次
D母年平、枯水期各监测一次
A排气筒中大气污染物最高排放浓度
B排气筒中大气污染物最高允许排放速率
C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限值
D单位产品污染物抹放量
A连续15min
B连续30min
C连续45min
D连续1h
A《声环境质量标准》
B《建筑施工场界哚声限值》
C《社会生活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D《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A85
B75
C70
D65
A燃气锅炉
B燃型煤锅炉
C燃轻柴油锅炉
D燃重油锅炉
A山谷荒地
B农业发展规划区
C泥炭区
D湿地
A0.5m厚.渗透系数为1XI0-7cm/s的粘土层
B0.5m厚、渗透系数为I1X10-6cm/s的粘土层
C1m厚、渗透系数为1X10-7cm/s的粘土层
D1m厚、渗透系数为1XlO-6cm/s的粘土层
A应按照三级评价耍求进行
B应按照四级评价驳求进行
C可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详细的叙述、分析
D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简单的叙述、分析或不做叙述、分析
A采用的评价标准
B环境影响报告书的批复
C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报吿
D环境影响报击书的技术评估报告
A建设过程、生产运行、服务期满后
B工程设计、生产运行、服务期满后
C工程勘察、建设过程,生产运行
D工程规划、建设过程、生产运行
A输水管线
B产品运输
C原材料储运
D生产装置污染物排放
A—级
B二级
C三级
D低于三级
A枯水期
B平水期
C平水期和枯水期
D丰水期、平水期和枯水期
A评价因子和污水排放量
B河流水质和污水抹放量
C评价因子和河流的规模
D评价等级和河流的规模
A选择必要的常规水质参数
B报据项目的污染特征这取特征水质参数
C特征水质参数的选取与纳水体无关
D特征水质参数的选取与评价等级有关
A1级
B2级
C3级
D2级或3级
A位于敏感地区的50km乡村公路
B位于农业区的50km输变电线路
C占用30Km2灌丛山地的技树种植区
D位于草场牧区的30km铁路专用线
A替代方案原则上应达到与原方案同样的目的
B替代方案原則上应达到与放方案闻样的效益
C各评价级别的建设项目均需进行替代方案的比较
D应从建设项目本身和环境保护两方面描述替代方来的优缺点
A对周边矿产资诹的影明与保护
B对区域文物的影与保护
C对区域物资海的影响与保护
D对区域荒漠植的影响与保护
A可行性研究阶段
B施工期
C运行期
D生态影响后评价阶段
A如文件资料翔实,验收调査可不开展现场勘察
B只选择项目涉及的区域与对象进行勘察
C现场助察的调査内容、位置、因子原则上与环评文件一致
D如环评未开展样方调查,现场勘察不再需要开展样方调查
A—
B二
C三
D四
A农村地区执行一级标准
B―般工业区执行二级标准
C一般工业区执行三级标准
D风景名胜区执行二级标准
A20h
B18h
C16h
D12h
A甲醛厂
B烧碱厂
C磷肥厂
D肉类联合加工厂
A禁排
B—级标准
C二级标准
D三级标准
A总锰
B总锌
C总钢
D总镍
A在车间抹放口釆样监控
B在排污单位排放口采样监控
C在城镇排放口釆样监控
D不同行业的来样监控位置不同
A场界应位于居民区500m以外.选址位于届民中心区夏季最大风频的下风向
B场界应位于居民区500m以外,选址位于届民中心区常年最大风频的下风向
C场界应位于居民区8oom以外.选址位于届民中心夏季最大风频的下风向
D场界应位于居民区800m以外,选址位于届民中心区常年最大风頻的下风向
A场址与地表水域的最近距离为100m
B场址位于百年一遇的洪水线以下
C场址位于城市工业发展规划区
D场址位于地卜水饮用水水源地补给区范围之外,且下游无集中供水井
A商业区
B居民区主导风向的下风向地区
CGB3095中规定的环境空气质量一类功能区
DGB3838中规定的地表水环境类功能区
A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中的所有项目
B—般工业固体废物的特征组分
C与生活垃圾坝埋场水污染物控制项目相同
D与危险废物填埋场水污染物控制项目相同
A报告书结论应文宇简洁、准确
B报吿书结论应祺括、总结全部评价工作
C报告书结论主要概括环境影晌的预测和评价结果,不需概括描述环壤现状
D报告书中如有评述环保揞施的专门章节时,报告书结论不需总结拟采用的环保措施
A公路高度
B公路宽度
C平均车速
D车流量
A评价范围内声环境功能区划及敏感目标超、达标情况
B评价范围内既有主要噪声源分布及厂界超、达标情况
C评价范围内城市轨道交通项目对不同声环境功能区的声环境影响
D评价范围内不同声环境功能区超标范围内的人口数量及分布情况
A排气筒出口处的环境温度
B排气简出口内径及烟气出口逨度
C毐性较大物顼的非正常排放速率
D排气筒底部中心坐标及排气筒底部海拔高度
A运行期坏境空气保护目标的PM10日平均浓度
B运行期环境空气保护目标的PM10时平均浓度
C施工期环境空气保护目标的PM10日平均浓度
D施工期环境空气保护目标的PM10小时平均浓度
A水文要素急剧变化处
B水域功能改变处
C取水口附近
D水质急剧变化处
A分析所有排放方案的环境影响
B分析小时平均浓度超标概率
C分析日平均浓度是否超标
D绘制年平均浓度等值线图
A估算模式
BAERMOD模式
CADMS模式
DCALPUFF模式
A持久性污染物
B放射性污染物
C非持久性污染物
D酸碱性污染物
A动态数值模式只适用于非恒定水域中的各类排放
B解析模式适用于恒定水域中点源连续恒定排放
C河流充分混合段断面平均水质可以采来用一维模式或零维模式预测
D二维解析模式只适用于矩形河流或水深变化不大-的湖泊、水庳中点源连续恒定排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