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总分:100分
考试类型:模拟试题
作答时间:60分钟
已答人数:967
试卷答案:有
试卷介绍: 2009年环境影响评价师考试《技术导则与标准》真题
A土壌环境
B地下水环境
C地表水环境
D声环境
ASO2,NO、CO、TSP,PM10
BSO2,NO2,CO2,TSP,PM10
CSO2>NO2、TSP、PM10
DSO2,CO、CO2,TSP、PM10
A各月的风向玫瑰图
B各季的风向玫瑰图
C各年的风向玫瑰图
D20年以上的风向玫瑰图
A面源起始点坐标、面源初始排放高度、排放工况、年排放小时数
B面源起始点坐标、面源污染物温度、排放工况、评价因子源强
C年平均风速、面源污染物温度、年排放小时数、评价因子源强
D年平均风速、面源初始排放高度、排放速度、排放溫度
A河流规模愈大,排污口下游应调查的河段长度愈大
B河流规模愈大,排污口下游应调查的河段长度愈小
C污水水质愈复杂,排污口下游应调查的河段长度愈大
D污水水质愈复杂,排污口下游应调查的河段长度愈小
A棑入大河的两个排放口间距较大时,可以简化为一个排放口
B排入大湖(库)的两个排放口间距较近时,可以简化为一个排放口
C排入小湖(库)的多个排放口不能简化为一个排放口
D多个间距很近的排放口分别排放污水,不能简化为面源
ADO的评价
BpH的评价
C水质参数综合评价
D地面水环境质量现状已经超标的情况
A网格形状
B网格大小
C坐标原点
D图例大小
A印刷厂周围受噪声影响人群流行病学调查
B分析印刷厂车间工人受噪声影响情况
C分析扩建工程设计中提出的噪声污染防治对策的适用性和效果
D分析现有工程噪声污染防治设施投资合理性
A确定该开发区主要相关环境介质的环境容量
B该市产此结构与布局环境影响分析论证
C该开发区集中供热方案的环境可行性论证
D识别该开发区区域开发活动产生的主要环境影响因素
A开发区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方案合理性分析
B开发区规划目标的协调性分析
C开发区环境现状调查结果分析
D公众参与分析
A预防措施、减量化措施、最小化措施、重建措施、修复补救措施
B预防措施、最小化措施、减量化措施、修复补救措施、重建措施
C最小化措施、减量化措施、预防措施、修复补救措施、重建措施
D最小化措施、减量化措施、预防措施、重建措施、修复补救措施
A源项分柝、风险识别、后果计算、风险计算和评价、风险管理
B风险识别、源项分析、后果计算、风险计算和评价、风险管理
C风险识别、后果计算、源项分析、风险计算和评价、风险管理
D源项分析、后果计算、风险识别、风险计算和评价、风险管理
A不同施工阶段夜间作业噪声限值均为55dB
B夜间施工以打桩阶段作业噪声限值为最大
C昼间不同施工阶段中以装修阶段作业噪声限值为最小
D打桩阶段昼间作业噪声限值不得超过75dB
A1420
B1440
C1450
D1490
AI
BⅡ
CⅢ
DIV
A—般户外測点距离任何反射面(含地面)3.0m
B在噪声敏感建筑物外,测点距墙壁或窗户1m,距地面1.2m以上
C在噪声敏感建筑物室内,測点距离墙面或其他反射面0.5m
D在噪声敏感建筑物室内,关闭门窗情况下,測点布置于室内中央,距地面1.2m以上
A企业排放口,每2h采样一次
B车间排放口,每2h采样一次
C企业排放口,每4h采样一次
D车间排放口,每4h采样一次
A学校广播喇叭
B商场广播喇叭
C机车风笛
D工厂广播喇叭
A燃气锅炉
B燃煤油锅炉
C燃型煤锅炉
D燃重油锅炉
A总汞
B总铬
C总铜
D总铅
A《加油站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B《钢铁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C《水泥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D《炼焦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A煤制甲醇气化炉废水
B烧碱废水
C合成氛工艺废水
D码头船舶废水
A评价范围内与项目排放污染物有关的其他在建项目
B区域替代项目
C评价范围内所有工业污染源
D所评价的项目
A各监測期的环境空气敏感区监測点位置应重合,加密监測点位应依据季节主导风向进行调整
B所有监測点位均应依据季节主导风向进行调整
C敏感点监測点位应依据季节主导风向进行调整,加密监測点位不变
D所有监測点位不随季节主导风向进行调整
A污水排放量
B清洁生产水平的先进性
C污水防治惜施的可行性
D生产工艺的复杂程度
A3
B6
C12
D18
A建设期
B运行期
C服务期满后
D建设期、运行期、服务期满后
A湖泊环流二维稳态混合模式
B湖泊完全混合衰减模式
C湖泊推流衰减模式
D湖泊环流二維稳态混合衰减模式
A最大声压级>最大A声级
B最大A声级>最大声压级
C最大声压级>各倍频带声压级最大值
DA声级>各倍频带声压级
A影响噪声传播的建筑和地形分布情况
B评价范围内声环境功能区划分情况
C评价范围内现有噪声源调查结果
D环境噪声现状測量结果
A噪声频率越高,空气吸收引起的衰减越大
B噪声波长越小,空气吸收引起的袞减越小
C几何发散衰减量与声传播距离及声波频率有关
D几何发散衰减量与声波波长及频率有关
A开发区规划简介
B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方案
C开发区及其周边地区的环境状况
D规划方案的初步分析
A总量控制因子应包括COD、TN、TP
B总量控制因子的确定应考虑当地降水量
C根据开发区技术经济条件确定水环境允许棑放总量
D根据《污水综合排放标准》制定水污染物总量控制方案
A甲醇罐爆炸
B液氮罐爆炸
C天然气田井喷
D炼油厂污水处理厂输送管道断裂
A初步调查、详细调查、编制调查报告三个阶段
B初步调查、编制实施方案、详细调查、编制调查报告四个阶段
C准备、初步调查、编制实施方案、详细调查、编制调查报告五个阶段
D确定项目来源、准备、编制实施方案、详细调查、编制调查报告五个阶段
A昼间、夜间声压级和昼间、夜间最大声级
B昼间、夜间等效连续A声级和夜间最大声级
C昼间、夜间等效连续A声级和昼间最大声级
D昼间、夜间倍频带声压级和昼间、夜间最大声级
A昼间、夜间等效声级
B冷却塔工作时段等效声级
C昼间、夜间最大声级
D冷却塔昼间工作时段最大声级
A水产养殖区
B海洋渔此水域
C滨海风景旅游区
D海洋开发作业区
A1
B2
C4a
D4b
A该标准适用于建筑材料生产企业生产场地产生的噪声
B如有几个施工阶段同时进行,其作业噪声限值以高噪声阶段最大声级为准
C不同施工阶段作业的夜间噪声限值均采用最大声级作为评价量
D不同施工阶段作业的昼间噪声限值均采用等效声级作为评价量
A昼间40dB、夜间30dB
B昼间45dB、夜间35dB
C昼间50dB、夜间40dB
D昼间55dB、夜间45dB
A煤粉发电锅炉
B单台出力为24MW的燃油发电锅炉
C单台出力为100MW的燃油发电锅炉
D单台出力为100MW的燃煤发电锅炉
A30
B35
C40
D45
ACO
BNO2
CNO
D氯化物
A学校、医院、居民区、污水处理厂、商用写字楼、最大地面浓度点
B学校、医院、居民区、预測范围网格点、最大地面浓度点
C学校、居民区、商用写字楼、预測范围网格点、最大地面浓度点
D学校、居民区、商用写字楼、污水处理厂、预測范围网格点
A0.15
B0.25
C0.35
D0.45
A常规气象资料分析图
B复杂地形的地形示意图
C污染物浓度等值线分布图
D污染源点位及环境空气敏感区分布图
A—级
B二级
C三级
D低于三级
A对噪声级变化可能出现的三个阶段(投入运营后的近期、中期、远期),选择噪声级最高的阶段进行预測
B对不同选址方案、建设方案等对策引起的声环境变化进行定性分析
C绘制主要敏感目标等声级线图
D分析通往机场道路的噪声增量影响
A评价范围
B评价等级
C评价标准
D评价目的
AA声级及等效连续A声级
BA声级及脉沖声级
C最大A声级及噪声持续时间
D线性声级及倍频带声压级
A开发区开发性质的合理性
B开发区总体布局的合理性
C开发区环境功能区划的合理性
D开发区土地利用的生态适宜度
A县级水利发展規划
B电力集团发展规划
C造纸厂发展规划
D国家能源发展規划
A城市总体规划公示之后
B城市总体規划公示期间
C城市总体规划编制初期
D城市总体规划编制后期
A拟议规划目标与其他相关规划的协调性分析
B规划热网供热压力选择合理性分析
C环境影响识別
D公众参与
A規划目标的协调性分析
B规划环境目标的确定
C规划环境影响评价范围的确定
D規划方案的初步筛选
A0.24
B0.12
C0.08
D0.04
A每年至少有分布均匀的90个日均值,每月至少有10个分布均匀的日均值
B每年至少有分布均匀的90个日均值,每月至少有12个分布均匀的日均值
C每年至少有分布均匀的144个日均值,每月至少有分布均匀的12个日均值
D每年至少有分布均匀的160个日均值,每月至少有分布均匀的10个日均值
A近岸海域
B处理后的城市污水
C一般景观要求水域
D经批准划定的单一渔业水域
A0.1(湖、库、0.0025)
B0.2(湖、库、0.05)
C0.3(湖、库、0.01)
D0.4(湖、库、0.2)
ASO2
BNO2
CCO
DH2S
A钢铁工业区
B农村地区
C自然保护区
D矿山开发区
A危险废物焚烧炉
B水泥厂粘土烘干炉
C陶瓷厂隧道窑
D燃煤电厂的煤粉锅炉
A建筑施工临时用的锻造加热炉
B市政施工临时用的沥青加热炉
C非金属热处理炉
D金属热处理炉
A向地方环保局提出环评拟执行标准的申请
B开展环境质量现状监測
C提出环境保护措施和建议
D预測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
A设计阶段
B建设过程阶段
C生产运行阶段
D服务期满后阶段
A二级、5km
B二级、1.6km
C三級、5km
D三级、1.6m
A2.2
B4.4
C5
D10
A枯水期
B枯水期、丰水期
C枯水期、平水期
D枯水期、平水期、丰水期
A贮木场原木堆放面积
B贮木场原木堆放形式
C贮木场原木运输方式
D贮木场的地面铺装程度
A高锰酸盐指数
B氰化物
C石油类
D粪大肠菌群数
A排污口上游可不设取样断面
B调查范围内取水口附近应布设取样断面
C调查范围内水文站附近可不设取样断面
D调查范围内河流支流汇入处均不设取样断面
A设置声屏障
B降低列车运行速度
C采用低噪声通风隔声窗
D合理規划功能区和建设布局
A50
B100
C200
D300
A动物群落
B主要水体
C植被类型
D周边村庄
A植被现状图
B土壌侵蚀分布现状图
C工程平纵断面图
D土地利用现状图
A施工期、运行期两个时段
B施工期、试运行期两个时段
C工程前期、施工期、试运行期三个时段
D工程前期、施工期、试运行期、运行期四个时段
A必须等待交通达到设计能力的75%或以上
B应在车辆畅通、交通量达到设计能力的50%或以上
C应在主体工程运行稳定、环保设施运行正常的条件下,交通量必须达到设计能力的30%或以上
D应在主体工程运行稳定、环保设施运行正常的条件下进行,注明实际调査工况
A建议不通过竣工环境保护验收
B建议对部分工程通过政工环境保栌验收
C对存在环保问题的工程提出整改方案后,建议通过竣工环境保护验收
D限期整改后,建议通过竣工环境保护验收
A14
B14.4
C13.6
D13.2
A特殊住宅区
B居民、文教区
C混合区、商业中心区
D工业集中区
A县人民政府
B县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
C设区的市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
D省、自治区、直辖市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
A240
B420
C1400
D1700
A羽绒企业
B黄磷企业
C煤炭企业
D啤酒企业
A各排放标准限值的上限
B各排放标准限值的下限
C各排放标准限值的算术平均值
D按规定公式计算确定的浓度值
A废有机溶剂
B铬选矿场的矿砂
C变电站的废变压器油
D汽车制造厂的漆渣
A地下水位应在不透水层1.5m以下
B距离军事基地2500m
C地质结构相对简单、稳定、没有断层
D距地表水的距离不应小于100m
A厂址位于自然保护区内的实验区
B厂址位于城市商业区
C厂址远离地表水体,邻近400m有一座化工厂
D厂址下风向500m处有一村镇
A厨余垃圾
B平板玻璃厂的废玻璃
C电镀厂的含铬渣
D废弃的电子线路板
A确定评价工作等级
B确定预測因子
C确定预測计算点
D确定污染源计算清单
A烟囱高度方案
B非正常排放的小时平均质量浓度预測
C正常排放的小时平均质量浓度预測
D非正常排放的日平均质量浓度预測
A地面气象观測资料
B高空气象数据
C地形数据
D地表粗糙度
A项目选址
B大气污染控制惜施
C总量控制
D污染源的排放强度和排放方式
A大湖
B小湖
C持久性污染物
D非持久性污染物
A遥感法
B现场调查法
C物料平衡法
D收集资料法
AA项目
BB项目
CC项目
D新建燃煤电厂项目
A环境影响报告书均可不附列参考文献
B原始数据不必在环境影响报告书中列出
C重点评价项目和主要的技术问题可编制专題
D环境影响报告书应全面、概况地反映环境影响评价的全部工作
A预測的范围
B预測的时段
C预測的内容
D预測的方法
A持久性污染物
B非持久性污染物
C放射性污染物
D酸碱污染物
E热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