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总分:100分
考试类型:模拟试题
作答时间:60分钟
已答人数:967
试卷答案:有
试卷介绍: 2008年环境影响评价师考试《技术导则与标准》真题
A8
B7
C6
D5
A10
B8
C6
D3
A年、季(期)地面温度
B年、季(期)风玫瑰图
C月评价风速随月份变化
D季(期)小时评价风速的日变化
A1.0
B2.5
C10
D15
A矩形平直河流
B矩形弯曲河流
C非矩形河流
D弯曲河流
A持久性污染物、非持久性污染物、酸碱污染物
B持久性污染物、非持久性污染物、酸碱污染物、废热
C持久性污染物、酸碱污染物
D持久性污染物、废热
A非连续恒定排放
B连续恒定排放
C非连续非恒定排放
D连续非恒定排放
A河流完全混合模式
B二维稳态混合模式
CS.P糢式
D弗一罗衮减模式
A图形叠置法
B生产力评价法
C类比法
D系统分析法
A对珍稀植物和绿地、水土流失等均进行简要分析
B仅对珍稀植物进行预測评价
C对珍稀植物进行预測评价,对绿地、水土流失等进行简要分析
D对珍稀植物和绿地、水土流失等均进行单项预測评价
A1
B2
C3
D4
A总体布局的合理性
B环境保护目标的可达性
C经济增长速度
D产业结构的合理性
A18
B15
C12
D5
A不大于0.01(湖、库0.005)
B不大于0.1(湖、库0.025)
C不大于0,2(湖、库0.05)
D不大于0.3(湖、库0.1)
A氨氮
B氰化物
C溶解氧
D大肠菌群
A鱼类产卵场
B鱼类越冬场
C水产养殖区
D鱼类洄游通道
A—类区内禁止新建各种工业炉窑
B—类区内禁止新建各种炉窑,包括市政、建筑施工临时用浙青加热炉
C一类区内允许建设市政、建筑施工临时浙青加热炉
D—类区内原有的工血炉窑改建时不得增加污染负荷
A该锅炉仅需执行I时段二类区标准
B该锅炉除了执行I时段二类区标准外,其SO2还应执行所在控制区规定的总量椬制标准
C该锅炉仅需执行II时段二类区标准
D该锅炉除了执行II时段二类区标准外’其SO2还应执行所在控制区规定的总量控制标准
A居民厨房垃圾
B居民的破旧衣物
C废弃的花木
D轮胎厂废弃的轮胎
A5
B8
C10
D20
A建设项目工艺复杂程度
B建设项目对环境的影响
C所在地区的环境特征
D当地对环境的特殊要求
A污染源排气筒的高度
B主要污染物排放量
C周围地形的复杂程度
D当地应执行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A根据项目的评价等级确定评价范围
B如果界外区域有环境保护敏感区,应扩大到界外区域
C评价范围不能扩大或缩小
D如果评价区外包含有荒山、沙漠等非环境保护敏感区,则可适当縮小评价区的范围
A正态糢式
B室内糢拟(风洞、水槽)试验
C随机游动数值模式
D平流扩散方程
A污染物排放量与大气环境质量标准的比值
B污染物浓度预測值与大气环境质量标准的比值
C污染物浓度顸測值与环境现状监測值的比值
D污染物排放速率与环境现状监測值的比值
A規定时间的风向隨高度的变化
B规定时间的风速随高度的变化
C月评价风速随月份的变化曲线图
D日混合层高度及对应的大气稳定度
A建设规模
B点源的污水排放量
C点源的污水性质
D点源与建设项目关系
A3
B4
C5
D6
A平水期和枯水期
B丰水期和枯水期
C丰水期和平水期
D丰水期、平水期和枯水期
A现有噪声源种类、数量及相应的噪声级
B该企业改扩建新增加的噪声源和噪声级
C该企业位于的噪声功能区
D评价范围内的噪声敏感目标
A选取低噪声的工艺和设备
B在声源采取消声、隔振措施
C在声源和敏感目标间采取吸声、隔声措施
D在规划设计和建设布局时,使声源远离敏感区
A1-2
B2-8
C8-30
D大于30
A水资源
B土壌资源
C人口
D动物资源
A开发区总体布局
B各规划之间的协调性
C土地利用的生态适宜度
D开发区内具体项目装置配置的合理性
A预防惜施优先
B经济代价最小化
C重建惜施优先
D经济效益最大化
A核实实际工程内容变更情况
B环境保护制度执行情况
C汽车尾气对公路收费人员身体健康的危害
D工程环保投资情况
A风景名胜区
B居住区
C农村地区
D文化区
AI
BII
CIII
DIV
A45dB和35dB
B50dB和40dB
C55dB和45dB
D60dB和50dB
A65
B67
C70
D75
A55
B65
C70
D75
A土石方
B打桩
C结构
D装修
A煤矸石贮存场设计
B落地油泥贮存场运行
C含铅废物贮存场监督管理
D含镍废物贮存场建设
AI
BII
CIII
DIV
A生产用水调度
B燃煤运输
C生活垃圾存放
D生产装置各种污染物的排放
A保税区
B城市开发区
C输变电工程
D矿山工程
A环境调查范围,各环境要素可以不同
B重点调查自然环境,不调查社会环境
C枚集现有资料与现场调查和測试相结合
D对环境中与评价项目有密切关系的部分,应有定量的分析或评价
A结论是全部评价工作的高度概括与总结
B结论应该简洁、明了、归类
C结论主要是概括环境影响的结果,不必说明环境现状及区域的环境问题
D结论应给出改进措施和建设唢目环境可行性的结论
A低云量
B总云量
C大气压力
D地面风速
A污水排放量
B海湾面积
C海岸线长度
D污水排放周期
A河流弯曲情况
B河宽及水深
C河流封冻期
D河流的发源地
A排放口附近
B排污口的上游断面
C排污口下游的重要水工构筑物附近
D小河与中河汇合口下游
A靠近声源測量点密度高于较远处測量点密度
B在各断面距声源不同距离布置一组测点
C环境噪声现状測量点可以大幅度增加
D采用网格法布置測点
A最大A声级及持续时间
B等效连续A声级
C倍频带声压级
DA声级
A声源种类与数量
B声源的噪声级和发生持续时间
C声源的空间位置
D声源影响的敏感目标
A单架飞机
B铁路列车
C单台机械设备
D声波波长比声源尺寸大得多的声源
A源项分析
B后果计算
C风险识别
D风险管理
A钢材物流中心
B海滨浴场
C鞭炮Je运仓库
D核电站
A环保设施正常运行,运量达到设计能力50%,但运行稳定的铁路工程
B已正常运行但产油量只达到50%的油田开发工程
C生产能力达到80¾的矿山采选工程
D生产能力达到60%的农业开发工程
A只需按现行的环境保护标准进行验收调查
B按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批复后颁布的标准进行验收调查
C按环境影响评价文件規定的标准验收调查,不用考虑现行标准
D现阶段暂时还没有标准的可按实际调查给出结果
A1200
B550
C960
D700
A总汞
B总铜
C总镍
D总银
A0.005
B0.05
C0.1
D0.5
A造纸厂污水
B染整厂污水
C磷肥厂污水
D炼油厂污水
A每2小时采集一次,取其平均值
B每2小时采集一次,取其最大測定值
C每4小时采集一次,取其平均值
D每4小时采集一次,取其最大測定值
A建在GB3838中规定的地表水环境质量II类功能区
B建在GB3095中规定的环境空气质量二类功能区
C建在人口密集的居住区
D建在居民区主导风向的上风向区
A区域地质结构稳定,地震烈度6度
B场界位于居民区1000m外
C设施底部低于地下水最高水位1m
D位于居民中心区常年最大风频的下风向
A含油废物填埋
B舍汞废物填埋
C含氯化物填埋
D含放射性废物填埋
A产品方案
B物料平衡
C水的用量与平衡
D工艺过程(附工艺流程图)
A水环境影响预測
B声环境影响预測
C地下水环境影响分析
D生态环境影响预測
A气象站等级
B气象站方位
C气象站海拔高度
D气象站与项目之间的距离及二者地理环境条件差异
A—级
B二级
C三级
D三级从简
AU10大于0.5m/s
BU10大于等于1.0m/s
CU>1.5m/s
D0.5m/s"U10<1.5m/s
A仅考虑评价区主导风向
B以评价区污染源分布为主
C以环境功能区为主兼顾均布性
D仅考虑评价区地形特点
A笨类
B氟化物
C磷酸盐
D挥发性酚
A建设过程和生产运行过程拟预測水质参数应相同
B建设过程、生产过程和服务期满后拟预測水质参数应相同
C建设过程和服务期满后拟预測水质参数应相同
D建设过程、生产过程和服务期满后拟预測水质参数可以不同
A卡拉乌舍夫模式
B湖泊完全混合衰减模式
C湖泊环流二维稳态混合糢式
D约一新模式
A最大A声级及持续时间
B有效感觉噪声级
C计权等效连续感觉噪声级
D等效连续A声级
A生态群落生物量减少<50%
B生态群落物种的多样性减少<50%
C敏感地区
D土地荒漢化
A工程投资内部收益率
B工程的工艺
C工程的类型
D主、辅工程区位
ASS
BpH
C硝基笨
D全盐量
A所有氰化钠生产项目
B环境敏感地区
C安全评价认为存在问题
D非重大危险源
A工程前期、施工期、试运行期
B工程前期、施工期、运行期
C施工期、试运行期、运行期
D试运行期、运行期、退役期
ASO2一小时平均浓度限值为0.15mg/m3
BTSP年平均浓度限值为0.10mg/m3
CPM10日平均浓度限值为0.ISmg/m3
DNO2—小时平均浓度限值为0.08mg/m3
A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B海水水质标准
C渔此水质标准
D景观娱乐用水水质标准
A工业区
B居住、文教区和乡村居住环境
C居住、商业和工业混杂区
D道路交通干线两側区域
A55dB
B70dB
C85dB
D禁止施工
A焦炉
B非金属熔化炉
C化铁炉
D炼钢炉
A二氡化硫
B挥发酚
C大肠菌值
D动植物油
A渗滤液
B噪声
C地下水
D大气
A不能直接使用
B可以直接使用
C必须进行一年现场观測
D经相关分析,且相关系数大于0.85以上方可使用
A矿山工程的特点
B评价工作周期
C地面水环境特点
D当地环保部门要求
A对于污染物的排放量等可定量表述的内容,通过分析尽量給出定量的结果
B当可行性研究数据能够满足工程分析的需要时,直接引用
C当可行性研究数据能够满足工程分析的需要时,通过复核校对后引用
D当可行性研究数据不能满足工程分析的需要时,采用污染物排放标准限值推算工程的污染物产生量
A应考虑在评价区内已造成严重污染的污染物
B应根据工程的特点和当地大气污染状况
C应选择工程等标棑放量较大的污染物
D考虑工程所处的地形特点和地貌特征
A统计检出率
B统计超标率
C统计超标倍数
D单项水貭参数评价
A距人畜居栖点500m
B场界应位于地表水域150m以外
C建在溶洞区
D建在距离军事基地5km外
A可以利用已有的监測资料
B断流河流应由环保部门规定功能,并据以选择标准
C环保部门规定排污要求
D建设单位自行规定各建设项目排污总量指标
A装置平面布置
B建设项目的污水排放量
C受纳污水的地面水域规糢
D生产周期
A环境噪声管理法规与标准
B噪声级预測、受影响人口预測
C环境噪声现状评价
D噪声防治对策惜施
A环境噪声现状以实測为主
B预測要給出等声级图
C选择噪声级最高的阶段详细预測
D提出噪声防治惜施并给出最终降噪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