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影响评价师《技术导则与标准》专项练习:第四章地面水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与相关标准

考试总分:240分

考试类型:模拟试题

作答时间:60分钟

已答人数:967

试卷答案:有

试卷介绍: 环境影响评价师《技术导则与标准》专项练习:第四章地面水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与相关标准

开始答题

试卷预览

  • 1. 污水中只含有两类污染物,但需预测其浓度的水质参数数目≥10,这类污水水质的复杂程度属()。[1分]

    A复杂

    B中等

    C简单

    D—般

  • 2. 污水中污染物类型数=1,需预测浓度的水质参数数目<7,这类污水水质的复杂程度属()。[1分]

    A复杂

    B中等

    C简单

    D—般

  • 3. 某排污口附近河段的多年平均流量为15m3/s,其水域规模为()。[1分]

    A大河

    B中河

    C小河

    D特大河

  • 4. 某水库平均水深5m,水面面积50km2,其水域规模为()。[1分]

    A小水库

    B中水库

    C一般水库

    D大水库

  • 5. 一般情况,河流三级评价可调查()。[1分]

    A平水期和枯水期

    B丰水期和枯水期

    C平水期

    D枯水期

  • 6. 一般情况,河口一级评价调查时期为一个潮汐年的()。[1分]

    A平水期和枯水期

    B丰水期、平水期和枯水期

    C丰水期和枯水期

    D大潮期和小潮期

  • 7. 一般情况,湖泊、水库三级评价可调查()。[1分]

    A平水期和枯水期

    B丰水期和枯水期

    C平水期

    D枯水期

  • 8. 一般情况,水文调查与水文测量在()进行。[1分]

    A丰水期

    B平水期和枯水期

    C枯水期

    D平水期

  • 9. 某住宅区项目向一个河流排污,河流排污口上游无污染源汇入。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地面水环境》,该项目在水质调查时应选择的参数是()。[1分]

    A苯类

    B氟化物

    C磷酸盐

    D挥发性酚

  • 10. 按《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对于III类水体人为造成环境水温变化应限制在()。[1分]

    A月平均最大温升≤1°C,月平均最大温降≤2℃

    B周平均最大温升≤2°C,周平均最大温降≤3℃

    C周平均最大温升<1℃,周平均最大温降<2°C

    D周平均最大温升≤1℃,周平均最大温降≤2℃

  • 11. 一般情况,水域布设取样断面在拟建排污口上游()处应设置一个。[1分]

    A500m

    B400m

    C300m

    D200m

  • 12. 某河平水期平均流量为120m3/s,河流断面形状近似矩形,河宽60m,水深4.2m,在取样断面上应取()水样。[1分]

    A6个

    B3个

    C4个

    D2个

  • 13. 某河多年平均流量为100m3/s,河流断面形状近似矩形,河宽30m,水深4m,在取样断面上应取()水样。[1分]

    A6个

    B5个

    C4个

    D2个

  • 14. 对于小型湖泊、水库,当平均水深大于等于10m时,水面下0.5m处和水深(),并距底不小于0.5m处各设一取样点。[1分]

    A5m

    B8m

    C6m

    D10m

  • 15. 对于海湾,在水深大于等于10m时,在水面下0.5m处和水深()并距海底不小于0.5m处各设一取样点。[1分]

    A5m

    B8m

    C6m

    D10m

  • 16. 当建设项目污水排放量大于50000m3/d时,小型湖泊的一级评价每()布设一个取样位置。[1分]

    A0.5〜1.5km2

    B1〜2km2

    C1.5—3.5km2

    D2〜4km2

  • 17. 地面水环境水质现状评价主要采用()。[1分]

    A定性分析

    B文字分析与描述,并辅之以数学表达式

    C定量分析

    D数学表达式,并辅之以文字分析与描述

  • 18. 地面水环境预测应考虑水体自净能力不同的各个时段。评价等级为一、二级时应预测()的环境影响。[1分]

    A水体自净能力最小和一般两个时段

    B水体自净能力最小和最大两个时段

    C水体自净能力最小时段

    D枯水期和丰水期两个时段

  • 19. 下列关于湖泊、水库简化的简化要求说法错误的是()。[1分]

    A评价等级为一级时,大湖(库)可以按中湖(库)对待,停留时间较短时也可以按小湖(库)对待

    B评价等级为一级时,中湖(库)可以按大湖(库)对待,停留时间较短时也可以按小湖(库)对待

    C评价等级为三级时,中湖(库)可以按小湖(库)对待,停留时间很长时也可以按大湖(库)对待

    D评价等级为二级时,如何简化可视具体情况而定

    E水深大于10m且分层期较长(如>30d)的湖泊、水库可视为分层湖(库)

  • 20. 排入小湖(库)的所有点源排放口可以简化为(),其排放量为所有排放量之和。[1分]

    A一个

    B二个

    C三个

    D四个

  • 21.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地面水环境》,在地面水环境影响预测中,污染源无组织排放可简化成面源,其排放规律可简化为()。[1分]

    A非连续恒定排放

    B连续恒定排放

    C非连续非恒定排放

    D连续非恒定排放

  • 22. 根据《环境影响评技术导则一地面水环境》,在进行水环境影响预测时,以下不可作为筛选和确定预测参数依据的是()。[1分]

    A工程分析

    B评价等级

    C当地的环保要求

    D行业协会的要求

  • 23. 某项目地面水环境影响评价等级为一级,污水排入附近大河,距排污口下游4km有集中饮用水源。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地面水环境》,预测该项目混合过程段的水质最低应选用()维数学模式。[1分]

    A

    B

    C

    D

  • 24. 地面水环境影响预测时,当评价等级为()且建设项目的某些环境影响不大而预测又费时费力时可以采用专业判断法预测。[1分]

    A一级

    B二级

    C三级

    D二级以下

  • 25. 水工模型法定量化程度较高,再现性好,能反映比较复杂的地面水环境的水力特征和污染物迁移的物理过程,但需要有合适的试验条件和必要的基础数据,此种方法属()。[1分]

    A专业判断法

    B物理模型法

    C类比调查法

    D数学模式法

  • 26. 某些建设项目(如冶炼、火力发电、初级建筑材料的生产)露天堆放的原料、燃料、废渣、废弃物较多,这种情况应预测其()的环境影响。[1分]

    A堆积物面源

    B水土流失面源

    C降尘面源

    D烟尘面源

  • 27. 评价地面水环境影响时,()是评价建设项目环境影响的基本资料。[1分]

    A水域功能

    B工程性质

    C评价标准

    D环境现状

  • 28. 与渤海水域相连的某地表水河口段水域环境功能为渔业水域和游泳区,该河口段应采用的水质现状评价标准是()。[1分]

    A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B海水水质标准

    C渔业水质标准

    D景观娱乐用水水质标准

  • 29. 农业用水属地表水水域环境功能的()。[1分]

    AII类

    BIII类

    CV类

    DIV类

  • 30. 地表水环境质量评价应根据应实现的水域功能类别,选取相应类别标准,进行(),评价结果应说明水质达标情况,超标的应说明超标项目和超标倍数。[1分]

    A因子加权评价

    B多因子评价

    C单因子评价

    D系统评价

  • 31. 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水质评价的项目除包括基本项目、补充项目外,还应包括由()选择确定的特定项目。[1分]

    A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

    B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

    C市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

    D市级以上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

  • 32.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基本项目中pH的监测分析方法是()。[1分]

    A稀释与接种法

    B电化学探头法

    C重铬酸盐法

    D玻璃电极法

  • 33. 《地下水质量标准》适用于一般地下水,不适用于地下热水、()、盐卤水。[1分]

    A地下河水

    B地下矿水

    C地下湖水

    D地下水库

  • 34. 根据《地下水质量标准》,以下可不作为地下水质常规监测项目的是()。[1分]

    A氨氰

    B氰化物

    C溶解氧

    D大肠菌群

  • 35. 某项目所在区域地下水中氟化物监测浓度为0.9mg/L,按照地下水质量单项组分评价,该地下水质量单项组分评价,该地下水现状水质应为()类。(注:氟化物地下水质标准:I类≤1.0,II类≤1.0,III类≤1.0,IV类≤2.0。单位mg/L。)[1分]

    AI

    BII

    C

    DIV

  • 36. 按照海域的不同使用功能和保护目标,海水水质分为()。[1分]

    A三类

    B四类

    C五类

    D二类

  • 37. 适用于海洋港口水域,海洋开发作业区的海水水质的类别是()。[1分]

    A第一类

    B第二类

    C第三类

    D第四类

  • 38.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中规定:排入人体直接接触海水的海上运动或娱乐区的污水,应执行()标准。[1分]

    A一级

    B二级

    C三级

    D四级

  • 39.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中规定:排入一般景观要求水域的污水,应执行()标准。[1分]

    A一级

    B二级

    C三级

    D四级

  • 40. 根据《污水综合排放标准》,总汞的最高允许排放浓度限值是()mg/L。[1分]

    A0.005

    B0.05

    C0.1

    D0.5

  • 41. 对于污水第一类污染物,一律在()排放口采样。[1分]

    A车间

    B车间处理设施

    C车间或车间处理设施

    D排污单位

  • 42. 工业污水按生产周期确定监测频率,监测的最高允许排放浓度按()计算。[1分]

    A日均值

    B小时均值

    C月均值

    D年均值

  • 43. 污水排放企业排放的总汞最高允许排放浓度是()mg/L。[1分]

    A0.50

    B0.10

    C0.05

    D1.5

  • 44. 污水中只含有一类污染物,但需预测其浓度的水质参数数目≥7,这类污水水质的复杂程度属()。[1分]

    A复杂

    B中等

    C简单

    D一般

  • 45. 某污水的污染物类型数=4,且需预测浓度的水质参数数目=7,这类污水水质的复杂程度属()。[1分]

    A复杂

    B中等

    C简单

    D—般

  • 46. 对湖泊和水库,“水域规模"划分为"大湖(库)、中湖(库)、小湖(库)”的依据是()。[1分]

    A平水期湖泊或水库的平均水深以及水面面积

    B丰水期湖泊或水库的平均水深以及水面面积

    C枯水期湖泊或水库的平均水深或水面面积

    D枯水期湖泊或水库的平均水深以及水面面积

  • 47. 某湖泊平均水深10m,水面面积23km2,其水域规模为()。[1分]

    A小湖

    B中湖

    C一般湖

    D大湖

  • 48. 若评价时间不够,河流一级评价至少应调查()。[1分]

    A平水期和枯水期

    B丰水期和枯水期

    C丰水期和平水期

    D丰水期

  • 49. 一般情况,河流二级评价可只调查()。[1分]

    A丰水期、平水期和枯水期

    B丰水期和枯水期

    C平水期和枯水期

    D丰水期和平水期

  • 50. 一般情况,海湾三级评价应调查评价工作期间的()。[1分]

    A大潮期和小潮期

    B小潮期

    C大潮期

    D枯水期

  • 51.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地面水环境》,确定评价区现有点污染源调查的繁简程度时,应考虑的主要因素是()。[1分]

    A建设规模

    B点源的污水排放量

    C点源的污水性质

    D点源与建设项目关系

  • 52. 在《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中,COD的最低标准限值是()mg/L。[1分]

    A15

    B20

    C10

    D30

  • 53. 某河多年平均流量为13m3/s,河流断面形状为矩形,河宽12m,在取样断面上应设()取样垂线。[1分]

    A一条

    B二条

    C三条

    D四条

  • 54. 某河平水期平均流量为180m3/s,河流断面形状近似矩形,河宽55m,水深7m,在取样断面上应取(),水样。[1分]

    A6个

    B5个

    C4个

    D2个

  • 55. 某河多年平均流量为150m3/s,河流断面形状为矩形,河宽30m,水深6m,在取样断面上应取()水样。[1分]

    A6个

    B5个

    C4个

    D2个

  • 56. 下列关于湖泊、水库的水样的对待,说法错误的是()。[1分]

    A小型湖泊、水库如水深小于10m时,每个取样位置取一个水样

    B大、中型湖泊、水库各取样位置上不同深度的水样均不混合

    C小型湖泊、水库如水深大于等于10m时则一般只取一个混合样

    D大、中型湖泊、水库如水深大于等于10m时则一般只取一个混合样

  • 57. 当建设项目污水排放量小于50000m3/d时,大型湖泊的一级评价每()布设一个取样位置。[1分]

    A3〜6km2

    B1〜2.5km2

    C1.5〜3.5km2

    D4〜7km2

  • 58. 多项水质参数综合评价在()应用。[1分]

    A调查的水质参数大于3项时

    B调查的水质参数大于等于1项时

    C调查的水质参数较多时

    D任何情况都可用

  • 59. 地面水环境预测应考虑水体自净能力不同的各个时段。评价等级为三级时应预测()的环境影响。[1分]

    A水体自净能力最小和一般两个时段

    B水体自净能力一般时段

    C水体自净能力最小时段

    D水体自净能力最大时段

  • 60. 河流汇合部可以分为()三段分别进行环境影响预测。[1分]

    A支流、江心洲、汇合后主流

    B河流无感潮段、河流感潮段、口外滨海段

    C支流、汇合前主流、汇合后主流

    D支流、汇合前主流、江心洲

  • 61. 排入河流的点源两排放口的间距较近时,可以简化为一个,其位置假设在(),其排放量为两者之和。[1分]

    A排污量较大的排放口

    B两排放口之间

    C任意一个排放口

    D排污量较小的排放口

  • 62.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地面水环境》,以下属于持久性污染物充分混合段的数学预测模式是()。[1分]

    A河流完全混合模式

    B二维稳态混合模式

    CS-P模式

    D弗一罗衰减模式

  • 63. 某项目向附近湖泊间断排放污水,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地面水环境》,下述可以选用的混合过程段水质预测数学模式为()。[1分]

    A解析模式

    B动态数值模式

    C一维稳态数值模式

    D三维稳态数值模式

  • 64. 地面水环境影响预测时,类比调查法只能做()预测。[1分]

    A定量

    B定性

    C半定量

    D半定量或定性

  • 65. 建设项目对地面水的某些影响如感官性状、有毒物质在底泥中的累积和释放等,当没有条件进行类比调查法时,可以采用()进行预测。[1分]

    A专业判断法

    B物理模型法

    C类比调查法

    D数学模式法

  • 66. 矿山开发项目应预测其()的地面水面源环境影响。[1分]

    A建设过程阶段和运行阶段

    B建设过程阶段和服务期满后

    C生产运行阶段和服务期满后

    D生产运行阶段

  • 67. 水土流失面源和堆积面源主要考虑()全部降雨产生的影响。[1分]

    A一次降雨

    B某一个月

    C建设项目所在地

    D一定时期内

  • 68. 根据《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适用于II类水域环境功能的是()。[1分]

    A鱼类产卵场

    B鱼类越冬场

    C水产养殖

    D鱼类洄游通道

  • 69. 依据地表水水域环境功能和保护目标,按功能高低依次划分为()。[1分]

    A三类

    B四类

    C五类

    D五级

  • 70. 丰、平、枯水期特征明显的水域,应()进行水质评价。[1分]

    A对平、枯水期

    B对丰、平、枯水期

    C对丰、平水期

    D对丰、枯水期

  • 71. 根据《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II类地表水水域总磷(以P计)的标准限值为()mg/L。[1分]

    A≤0.01(湖、库0.005)

    B≤0.1(湖、库0.025)

    C≤0.2(湖、库0.05)

    D≤0.3(湖、库0.1)

  • 72.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基本项目中五日生化需氧量的监测分析方法是()。[1分]

    A稀释与接种法

    B纳氏试剂比色法

    C重铬酸盐法

    D碘量法

  • 73. 某公司拟分别开采以下不同类型的地下水,其中适用《地下水质量标准》的是()。[1分]

    A地下热水

    B地下低硬度水

    C地下矿水

    D地下盐卤水

  • 74. 某省监测部门计划对全省地下水水质进行监测,按照《地下水质量标准》,下述监测频次符合要求的是()。[1分]

    A每年丰水期、枯水期各监测一次

    B每年丰水期、平水期各监测一次

    C每年平水期、枯水期各监测一次

    D每年监测两次,可以不考虑丰水期、平水期和枯水期

  • 75. 各地地下水监测部门,应在不同质量类别的地下水域设立监测点进行水质监测,监测频率不得少于每年()。[1分]

    A一次(枯水期)

    B二次(平、枯水期)

    C三次(丰、平、枯水期)

    D二次(丰、枯水期)

  • 76. 适用于水产养殖区、海水浴场、人体直接接触海水的海上运动或娱乐区,以及与人类食用直接有关的工业用水区的海水水质的类别是()。[1分]

    A第一类

    B第二类

    C第三类

    D第四类

  • 77. 适用于海洋渔业水域,海上自然保护区和珍稀濒危海洋生物保护区的海水水质的类别是()。[1分]

    A第一类

    B第二类

    C第三类

    D第四类

  • 78.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中规定:排入鱼虾类越冬场水域的污水,应执行()标准。[1分]

    A一级

    B二级

    C三级

    D四级

  • 79.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中规定:排入滨海风景旅游区的污水,应执行()标准。[1分]

    A一级

    B二级

    C三级

    D四级

  • 80. GB3838-2002中I、II类水域和Ⅲ类水域中划定的保护区,GB3097中一类海域,禁止()排污口,现有排污口应按水体功能要求,实行污染物总量控制。[1分]

    A新建、扩建、改建

    B新建、扩建

    C扩建、改建

    D新建

  • 81. 根据《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以下允许在排污单位排放口釆样的污染物是()。[1分]

    A总汞

    B总铜

    C总镍

    D总银

  • 82. 依据我国地下水水质现状、人体健康基准值及地下水质量保护目标,地下水质量划分为()。[1分]

    A三类

    B四类

    C五类

    D六类

  • 83.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对建设(包括改、扩建)单位的建设时间,以()为准划分。[1分]

    A施工开始时间

    B生产开始时间

    C可行性报告批准日期

    D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表)批准日期

  • 84. 污水排放企业排放的六价铬最高允许排放浓度是()mg/L。[1分]

    A0.50

    B1.0

    C0.05

    D1.5

  • 85. 某污水的污染物类型数=2,且需预测浓度的水质参数数目=10,这类污水水质的复杂程度属()。[1分]

    A复杂

    B中等

    C简单

    D—般

  • 86. 对河流与河口,水环境影响评价分级判据的“水域规模”是按建设项目()划分。[1分]

    A排污口附近河段的多年平均流量

    B排污口附近河段的最近二年平均流量或丰水期平均流量

    C排污口附近河段的多年平均流量或平水期平均流量

    D平水期平均流量

  • 87. 对河流与河口,水环境影响评价分级判据的“水域规模”中的“大河”是指()。[1分]

    AQ>150m3/s

    BQ≥100m3/s

    CQ≥180m3/s

    DQ≥150m3/s

  • 88. 对河流与河口,水环境影响评价分级判据的“水域规模”中的“中河”是指()。[1分]

    A15〜150m3/s

    B10〜100m3/s

    C16〜160m3/s

    D20〜200m3/s

  • 89. 某排污口附近河段的平水期平均流量为138m3/s,其水域规模为()。[1分]

    A大河

    B中河

    C小河

    D特大河

  • 90. 一般情况,河口二级评价应调查()。[1分]

    A平水期和枯水期

    B丰水期、平水期和枯水期

    C丰水期和枯水期

    D大潮期和小潮期

  • 91. 一般情况,河口三级评价应调查()。[1分]

    A平水期和枯水期

    B枯水期

    C平水期

    D小潮期

  • 92. 一般情况,湖泊、水库一级评价调查时期为一个水文年的()。[1分]

    A平水期和枯水期

    B丰水期、平水期和枯水期

    C丰水期和枯水期

    D平水期和丰水期

  • 93. 一般情况,湖泊、水库二级评价可只调查()。[1分]

    A丰水期、平水期和枯水期

    B丰水期和枯水期

    C平水期和枯水期

    D丰水期和平水期

  • 94. 对大、中河,河宽小于50m者,在取样断面上距岸边()水面宽处,各设一条取样垂线,共设两条取样垂线。[1分]

    A1/5

    B1/4

    C1/2

    D1/3

  • 95. 对大、中河,河宽大于50m者,在取样断面的主流线上及距两岸不少于(),并有明显水流的地方,各设一条取样垂线即共设三条取样垂线。[1分]

    A0.6m

    B0.2m

    C0.5m

    D0.3m

  • 96. 对于三级评价的小河不论河水深浅,只在一条垂线上一个点取一个样,一般情况下取样点应在水面下0.5m处,距河底不应小于()。[1分]

    A0.6m

    B0.2m

    C0.5m

    D0.3m

  • 97. 在一条河流取样垂线上,在水深不足1m时,取样点距水面不应小于(),距河底也不应小于()。[1分]

    A0.3m,0.3m

    B0.5m,0.3m

    C0.5m,0.5m

    D0.3m,0.5m

  • 98. 对二级评价的大、中型湖泊、水库,当建设项目污水排放量小于50000m3/d时,每()应布设一个取样位置。[1分]

    A1.5〜3.5km2

    B2〜4km2

    C1-2.5km2

    D4〜7km2

  • 99. 对设有闸坝受人工控制的河流,用水时期,如用水量小时其取样断面、取样位置、取样点的布设以及水质调查的取样次数应按()处理。[1分]

    A河流

    B水库

    C湖泊

    D河口

  • 100. 按照《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地面水环境》,在现状已经超标的情况下,地面水环境影响评价时,单项水质数评价可以釆用()。[1分]

    A矩阵法

    B加权平均法

    C标准指数法

    D幂指数法

  • 101. 某水域5年内规划有4个建设项目向其排污,按照《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地面水环境》,用单项水质参数评价该水域环境影响,可以采用()。[1分]

    A矩阵法

    B幂指数法

    C加权平均法

    D自净利用指数法

  • 102. 当排入大湖(库)的()时,可以简化成一个排污口。[1分]

    A两排放口间距较近

    B所有排放口间距较近

    C两排放口间距较远

    D所有排放口间距较远

  • 103. 内陆某拟建项目污水排向一小河,地表水评价等级为二级,该小河在排污口下游6km处汇入具有重要用水功能的中河。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地面水环境》,在该项目进行环境影响预测时,不需要预测的点是()。[1分]

    A排放口附近

    B排放口的上游断面

    C排放口下游的重要水工构筑物附近

    D小河与中河汇合口下游

  • 104.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地面水环境》,以下符合预测水质参数筛选要求的是()。[1分]

    A建设过程和生产运行过程拟预测水质参数应相同

    B建设过程、生产过程和服务期满后拟预测水质参数应相同

    C建设过程和服务期满后拟预测水质参数应相同

    D建设过程、生产过程和服务期满后拟预测水质参数可能不同

  • 105. 某拟建项目排放的废水水温46°C、pH7.8,含有汞、锌、铜、铅四种污染物。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地面水环境》,该项目在进行水环境影响预测时应考虑的污染物类型是()。[1分]

    A持久性污染物、非持久性污染物、酸碱污染物

    B持久性污染物、非持久性污染物、酸碱污染物、废热

    C持久性污染物、酸碱污染物

    D持久性污染物、废热

  • 106. 预测范围内的河段可以分为()。[1分]

    A完全混合过程段、混合过程段和下游河段

    B充分混合段、完全充分混合段和中游河段

    C完全充分混合段、部分充分混合段和混合过程段

    D充分混合段、混合过程段和排污口上游河段

  • 107. 河流充分混合段是指污染物浓度在断面上均匀分布的河段。当()时,可以认为达到均匀分布。[1分]

    A断面上任意一点的浓度与断面平均浓度之差等于平均浓度的5%

    B断面上任意一点的浓度与断面平均浓度之差小于平均浓度的5%

    C断面上任意一点的浓度与断面平均浓度之差大于平均浓度的5%

    D断面上任意一点的浓度与断面平均浓度之差小于平均浓度的10%

  • 108. 当需要预测()的水质时,应在该段河流中布设若干预测点。[1分]

    A充分混合段

    B河流混合过程段

    C上游河段

    D下游河段

  • 109. 对于()河段,当拟预测溶解氧时,不需要预测最大亏氧点。[1分]

    A分段预测

    B弯曲

    C矩形

    D非矩形

  • 110. 鱼虾类产卵场属地表水水域环境功能的()。[1分]

    AI类

    BII类

    CIII类

    DV类

  • 111. 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二级保护区属地表水水域环境功能的()。[1分]

    AI类

    BII类

    CIII类

    DV类

  • 112. 人体非直接接触的娱乐用水区属地表水水域环境功能的()。[1分]

    AIV类

    BII类

    CIII类

    DV类

  • 113. 某水体具有水产养殖、娱乐用水和农业用水的功能,该水体应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的()。[1分]

    AI类

    BII类

    CIII类

    DV类

  • 114. 根据《地下水质量标准》,以人体健康基准值为依据确定的地下水质量类别的是()类。[1分]

    AI

    BII

    C

    DIV

  • 115. 以人体健康基准值为依据,主要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及工农业用水的地下水质量类别是()。[1分]

    AV类

    BII类

    CⅢ类

    DIV类

  • 116. 主要反映地下水化学组分的天然低背景含量,适用于各种用途的地下水质量类别是()。[1分]

    A1类

    BII类

    CⅢ类

    DIV类

  • 117. 以农业和工业用水要求为依据,除适用于农业和部分工业用水外,适当处理后可作生活饮用水的地下水质量类别是()。[1分]

    AV类

    BIV类

    CⅢ类

    DII类

  • 118. 不宜饮用,其他用水可根据使用目的选用的地下水质量类别是()。[1分]

    AV类

    BⅣ类

    CⅢ类

    DII类

  • 119. 适用于一般工业用水区,滨海风景旅游区的海水水质的类别是()。[1分]

    A第一类

    B第二类

    C第三类

    D第四类

  • 120. 污水集中排放形成的海水混合区,不得影响邻近功能区的水质和()。[1分]

    A水生生物洄游通道

    B鱼虾类的越冬场

    C虾类洄游通道

    D鱼类洄游通道

  • 121. 以下污水适用《污水综合排放标准》的是()。[1分]

    A造纸厂污水

    B染整厂污水

    C磷肥厂污水

    D炼油厂污水

  • 122.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中规定:排入设置二级污水处理厂的城镇排水系统的污水,执行()标准。[1分]

    A一级

    B二级

    C三级

    D四级

  • 123. 对于污水第二类污染物,在()排放口采样,其最高允许排放浓度必须达到本标准要求。[1分]

    A车间

    B车间处理设施

    C车间或车间处理设施

    D排污单位

  • 124. 工业污水按()确定监测频率。[1分]

    A生产周期

    B实际工作日

    C自然工作日

    D监测单位要求

  • 125. 工业污水按生产周期确定监测频率,生产周期在8h以内的,每()采样一次。[1分]

    A1h

    B2h

    C4h

    D3h

  • 126. 工业污水按生产周期确定监测频率,生产周期大于8h的,每()采样一次。[1分]

    A1h

    B2h

    C4h

    D3h

  • 127. 拟建项目向附近的一条小河(IV类水质)排放生活、生产污水共1.5X104m3/d,生产污水中含有总汞等7个水质参数,pH值为5。按照《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地面水环境》,确定本项目地面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为()。[1分]

    A一级

    B二级

    C三级

    D低于三级

  • 128. 地面水环境影响评价分级判据的污水排放量划分为()等级。[1分]

    A3个

    B4个

    C5个

    D6个

  • 129. 地面水环境影响评价分级判据的污水排放量划分为5个等级,其中第三个等级的范围是()。[1分]

    A10000m3/d>Q≥5000m3/d

    B5000m3/d>Q≥1000m3/d

    C20000m3/d>Q≥10000m3/d

    D10000m3/d>Q≥6000m3/d

  • 130. 地面水环境影响评价分级判据的“污水水质的复杂程度”中的“复杂”类别是指()。[1分]

    A污染物类型数>3,或者只含有三类污染物,但需预测其浓度的水质参数数目≥12

    B污染物类型数>3,或者只含有两类污染物,但需预测其浓度的水质参数数目≥10

    C污染物类型数=2,且需预测其浓度的水质参数数目<10

    D只含有一类污染物,但需预测其浓度的水质参数数目≥7

    E污染物类型数=1,需预测浓度的水质参数数目<7

  • 131. 某项目地面水环境影响评价等级为二级,计划于两年后开始建设,污水拟排放附近的湖泊。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地面水环境》,该湖泊水质现状调查时间至少应包括()。[1分]

    A丰水期和平水期

    B平水期和枯水期

    C丰水期和枯水期

    D枯水期

  • 132.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地面水环境》,向某小型封闭海湾排放水的工业项目,在确定环境现状调查范围时,主要考虑的因素是()。[1分]

    A污水排放量

    B海湾面积

    C海岸线长度

    D污水排放周期

  • 133.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地面水环境》,位于河口的某建设项目地表水评价等级为一级,须进行水质调查的时期是()。[1分]

    A干水期和枯水期

    B丰水期和枯水期

    C丰水期和平水期

    D丰水期、平水期和枯水期

  • 134. 一般情况,河流一级评价调查时期为一个水文年的()。[1分]

    A平水期和枯水期

    B丰水期和枯水期

    C丰水期、平水期和枯水期

    D丰水期和平水期

  • 135. 经初步预测,某建设项目棑放的污水可能对排污口上游300m至下游3km的受纳河流水有较显著的影响,对距排污口上游2km的保护目标影响轻微。按照《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地面水环境》,该项目地表水环境现状调查范围可定为排污口()之间的河段。[1分]

    A上游300m至下游3km

    B上游1km至下游3km

    C上游1km至下游5km

    D上游2.5km至下游5km

  • 136. 水环境点源调查的原则应以()为主。[1分]

    A类比调查

    B搜集现有资料

    C现场测试

    D现场调查

  • 137. 点源调查的繁简程度可根据()及其与建设项目的关系而略有不同。[1分]

    A评价级别

    B受纳水体

    C投资规模

    D地理条件

  • 138. 水环境非点源调查的原则基本上采用()的方法。[1分]

    A现场调查

    B遥感判读

    C现场测试

    D搜集资料

  • 139. 某河平水期平均流量为180m3/s,一级评价,河流断面形状近似矩形,河宽55m,水深7m,在取样断面上应取()水样分析。[1分]

    A6个

    B5个

    C4个

    D2个

  • 140. 某河平水期平均流量为120m3/S,二级评价,不需要预测混合过程段水质,河流断面形状近似矩形,河宽60m,水深4.2m,在取样断面上每次应取()分析。[1分]

    A6个水样

    B3个水样

    C2个混合水样

    D1个混匀水样

  • 141. 湖泊、水库取样位置可以釆用以建设项目的排放口为中心,沿()布设的方法。[1分]

    A南北向

    B放射线

    C同心圆

    D东西向

  • 142. 对于大、中型湖泊、水库,当平均水深大于等于10m时,在水面下0.5m及()以下,距底0.5m以上处各取一个水样。[1分]

    A逆温层

    B0°C等温层

    C斜温层

    D5°C等温层

  • 143. 当河流的断面宽深比()时,可视为矩形河流。[1分]

    A>10

    B≥20

    C≥30

    D>20

  • 144. 大、中河流中,预测河段的最大弯曲系数(),可以简化为平直河流。[1分]

    A>1.3

    B≤1.6

    C≥1.3

    D≤1.3

  • 145. 按照《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地面水环境》,某评价河段的断面宽深比为25,最大弯曲系数0.8,该河段可简化为()。[1分]

    A矩形弯曲河流

    B矩形平直河流

    C非矩形平直河流

    D非矩形弯曲河流

  • 146. 某小河断面宽深比25,预测河段弯曲参数1.5。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地面水环境》,该河可简化为()。[1分]

    A矩形平直河流

    B矩形弯曲河流

    C非矩形河流

    D弯曲河流

  • 147.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地面水环境》,下述情况水质预测适用二维解析模式的是()。[1分]

    A水深变化不大的水库中连续恒定排放点源

    B水深变化较大的水库中连续恒定排放点源

    C水深变化不大的水库中连续恒定排放面源

    D水深变化较大的水库中连续恒定排放面源

  • 148. 某拟建项目每天向附近湖泊连续排放污水,枯水期水库平均水深8m、水面面积2km2。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地面水环境》,预测污水中化学需氧量长期平均浓度应釆用的模式为()。[1分]

    A湖泊移流模式

    B湖泊环流混全衰减模式

    C湖泊完全混合衰减模式

    D湖泊完全混合平衡模式

  • 149. 建设项目地面水环境点源影响预测的方法首先应考虑()。[1分]

    A专业判断法

    B物理模型法

    C类比调查法

    D数学模式法

  • 150. 选用数学模式进行预测各类地面水体水质时要注意模式的应用条件,如实际情况不能很好满足模式的应用条件而又拟采用时,要对模式进行()。[1分]

    A修正并验证

    B验证

    C修正

    D更正

  • 151. 评价建设项目的地面水环境影响所釆用的水质标准与环境现状评价()。[1分]

    A不相同

    B不一定相同

    C相同

    D以上都不是

  • 152. 规划中几个建设项目在一定时期(如5年)内兴建并且向同一地面水环境排污的情况可以釆用()进行单项评价。[1分]

    A标准指数法

    B极值指数法

    C自净利用指数法

    D内梅罗指数法

  • 153. 环境现状已经超标的情况可以采用()进行单项评价。[1分]

    A标准指数法

    B极值指数法

    C自净利用指数法

    D内梅罗指数法

  • 154. 一般情况下,单项水质参数评价采用()进行。[1分]

    A标准指数法

    B极值指数法

    C自净利用指数法

    D内梅罗指数法

  • 155. 按照《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下列关于地表水水域环境功能类别表述正确的是()。[1分]

    A一般景观要求水域执行III类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B一般工业用水区执行II类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C鱼虾类产卵场执行I类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D鱼虾类越冬场执行III类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 156. III类地表水环境pH标准限值是()。[1分]

    A8

    B5〜10

    C10

    D6〜9

  • 157. I类地表水环境溶解氧的标准限值是()。[1分]

    A≥9.5mg/L

    B≥7.5mg/L

    C≤9.5mg/L

    D≤7.5mg/L

  • 158. Ⅲ类地表水环境COD的标准限值是()。[1分]

    A≤15mg/L

    B≤40mg/L

    C≤20mg/L

    D≤30mg/L

  • 159.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基本项目中化学需氧量的监测分析方法是()。[1分]

    A稀释与接种法

    B纳氏试剂比色法

    C重铬酸盐法

    D碘量法

  • 160. 地下水质量单组分评价,按《地下水质量标准》所列分类指标,划分为五类,代号与类别代号相同,不同类别标准值相同时,()。[1分]

    A从劣不从优

    B从优不从劣

    C任何一个都可

    D用插入法确定

  • 161. 某地下水的细菌总数I类、II类、Ⅲ类标准值均为系100个/mL,若水质分析结果为100个/mL,应定为()。[1分]

    AI类

    BII类

    CⅢ类

    DIV类

  • 162. 利用污水灌溉、污水排放、有害废弃物(城市垃圾、工业废渣、核废料等)的堆放和地下处置,必须经过(),征得环境保护部门批准后方能施行。[1分]

    A环境地质可行性论证

    B环境影响评价

    C环境地质可行性论证及环境影响评价

    D地质部门认可

  • 163. 某地拟建海水浴场,按照《海水水质标准》,该浴场应执行海水水质标准第()类。[1分]

    A

    B

    C

    D

  • 164. GB3838—2002中I、II类水域和Ⅲ类水域中划定的保护区,GB3097中一类海域,禁止新建排污口,现有排污口应按水体功能要求,实行()。[1分]

    A限期关闭

    B限期治理

    C污染物总量控制

    D限期整治

  • 165.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中规定:新建排污口,排入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二级保护区的污水,应执行()标准。[1分]

    A一级

    B二级

    C三级

    D以上都不是

  • 166.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中规定:新建排污口,排入海洋渔业水域的污水,应执行()标准。[1分]

    A一级

    B二级

    C三级

    D以上都不是

  • 167. 按照《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为判定下列污染物是否达标,可在排污单位总排放口采样的是()。[1分]

    A苯并[a]芘

    B六价格

    C总铜

    D总镉

  • 168. 污水排放企业排放的总铬最高允许排放浓度是()mg/L。[1分]

    A0.50

    B1.0

    C0.05

    D1.5

  • 169. 下列()水体污染物属第一类污染物。[1分]

    A总汞、总铺、总砷、总铅、总镍、总锌

    B总镉、总铬、六价铬、总a放射性、总银

    C总汞、总锰、总银、苯并[a]芘、总铍

    D总β放射性、烷基汞、总铜、COD、甲醛

  • 170. 主要反映地下水化学组分的天然背景含量,适用于各种用途的地下水质量类别是()。[1分]

    AI类

    BII类

    CⅢ类

    DIV类

  • 171.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地面水环境》,下述关于河流水质取样断面布设原则表述,不正确的有()。[2分]

    A在拟建排污口上游500m应布设取样断面

    B水质现状监测取样断面不必考虑进行预测的地点

    C调查范围内支流汇入处和污水排入处应设置取样断面

    D河口感潮河段内拟设排污口时,可只在下游布设监测取样断面

  • 172. 感潮河口的水文调查与水文测量的内容除与河流相同的内容外,还有()。[2分]

    A盐度、温度分层情况

    B感潮河段的范围

    C潮间隙、潮差和历时

    D横断面、水面坡度

    E涨潮、落潮及平潮时的水位、水深、流向、流速及其分布

  • 173. 水环境点源调查的基本内容包括()。[2分]

    A排放口的平面位置、排放方向、排放形式

    B原料、燃料、废弃物的堆放位置、堆放面积、堆放形式等

    C排放数据

    D用排水状况

    E厂矿企业、事业单位的废、污水处理状况

  • 174. 水环境非点污染源调查的基本内容包括()。[2分]

    A排气筒的高度

    B排放方式、排放去向与处理情况

    C排放季节、排放时期、排放量、排放浓度及其他变化等数据

    D原料、燃料、废弃物的堆放位置、堆放面积、堆放形式、堆放点的地面铺装及其保洁程度、堆放物的遮盖方式等

  • 175. —般情况下,水质调查所选择的水质参数包括的类别有()。[2分]

    A底质参数

    B特征水质参数

    C常规水质参数

    D水生生物参数

  • 176. 河流水质预测完全混合模式的适用条件是()。[2分]

    A河流为恒定流动

    B持久性污染物

    C废水连续稳定排放

    D河流混合过程段

    E河流充分混合段

  • 177. 河流水质预测一维稳态模式的适用条件是()。[2分]

    A河流为恒定流动

    B非持久性污染物

    C废水连续稳定排放

    D河流充分混合段

    E持久性污染

  • 178. 河流水质预测二维稳态混合模式的适用条件是()。[2分]

    A河流为恒定流动

    B持久性污染物

    C连续稳定排放

    D平直、断面形状规则河流充分混合段

    E平直、断面形状规则河流混合过程段

  • 179. 河流水质预测S-P模式的适用条件是()。[2分]

    A河流充分混合段

    B污染物连续稳定排放

    C持久性污染物

    D污染物为耗氧性有机污染物

    E河流为恒定流动

  • 180. 下列地表水水域环境功能属Ⅲ类的是()。[2分]

    A鱼虾类越冬场

    B洄游通道

    C仔稚幼鱼的索饵场

    D水产养殖区

    E鱼虾类产卵场

  • 181. 下列地表水水域环境功能属IV类的是()。[2分]

    A—般景观要求水域

    B非直接接触的娱乐用水区

    C一般工业用水区

    D水产养殖区

    E农业用水区

  • 182. 下列属于地表水水域环境功能II类的是()。[2分]

    A源头水

    B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二级保护区

    C仔稚幼鱼的索饵场

    D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一级保护区

    E珍稀水生生物栖息地

  • 183. 按照《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中规定,溶解氧的分析方法有()。[2分]

    A碘量法

    B玻璃电极法

    C重络酸盐法

    D电化学探头法

  • 184.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基本项目中溶解氧的监测分析方法是()。[2分]

    A稀释与接种法

    B电化学探头法

    C重格酸盐法

    D碘量法

  • 185. 下列行业的水污染物排放适用《污水综合排放标准》的是()。[2分]

    A水产品加工

    B兵器工业

    C制糖业

    D公路交通

    E肉类加工

  • 186. 下列行业的水污染物排放不适用《污水综合排放标准》的是()。[2分]

    A纺织染整工业

    B船舶

    C钢铁工业

    D合成氨工业

    E磷肥工业

  • 187. 对《污水综合排放标准》的第一类污染物,()一律在车间或车间处理设施排放口采样,其最高允许排放浓度必须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要求。[2分]

    A不分性质

    B不分行业

    C不分受纳水体的功能类别

    D不分污水排放方式

  • 188. 污染物按性质及控制方式分为()。[2分]

    AI类污染物

    B第一类污染物

    C第二类污染物

    DII类污染物

  • 189. 地面水环境影响评价分级根据下列()条件进行。[2分]

    A建设项目的污水排放量

    B污水水质的复杂程度

    C受纳水域的规模

    D投资规模

    E水质类别

  • 190. 地面水环境影响评价分级判据的污水排放量中不包括()。[2分]

    A间接冷却水

    B含热量大的冷却水

    C含污染物极少的清净下水

    D循环水

  • 191. 根据污染物在水环境中输移、衰减特点以及它们的预测模式,将污染物分为()。[2分]

    A持久性污染物

    B非持久性污染物

    C酸和碱

    D需氧性有机污染物

    E热污染

  • 192. 地面水环境影响评价分级判据的"污水水质的复杂程度”中的“复杂”类别是指()。[2分]

    A污染物类型数>3,或者只含有二类污染物,但需预测其浓度的水质参数数目≥7

    B污染物类型数≥3

    C污染物类型数=2,且需预测其浓度的水质参数数目<10

    D只含有两类污染物,但需预测其浓度的水质参数数目≥10

  • 193. 同时具备大型建设项目应预测建设过程阶段的环境影响的特点是()。[2分]

    A地面水水质要求较高,如要求达到III类以上

    B可能进入地面水环境的堆积物较多或土方量较大

    C建设阶段时间较长,如超过一年

    D建设阶段时间较长,如超过半年

  • 194. 冰封期较长的水域,当其水体功能为()时,还应预测冰封期的环境影响。[2分]

    A娱乐用水

    B生活饮用水

    C农业用水

    D食品工业用水水源

    E渔业用水

  • 195. 当()时,地面水环境影响预测应该考虑污水排放的动量和浮力作用。[2分]

    A污水排放量相对于水体来说过大

    B污水排放速度相对于水体来说过大

    C预测范围距排放口较近

    D预测范围距排放口较远

  • 196. 建设项目实施过程各阶段拟预测的水质参数应根据()筛选和确定。[2分]

    A工程分析

    B环境现状

    C评价等级

    D国家法律法规

    E当地的环保要求

  • 197. 下列关于评价地面水环境影响的原则,说法正确的有()。[2分]

    A地面水环境影响的评价范围与影响预测范围不一定相同

    B所有预测点和所有预测的水质参数均应进行各生产阶段不同情况的环境影响评价,但应有重点

    C所有预测点在水文要素和水质急剧变化处、水域功能改变处、取水口附近等应作为重点

    D所有预测的水质参数,影响较重的水质参数应作为重点

    E多项水质参数综合评价的评价方法和评价的水质参数与环境现状综合评价不一定相同

  • 198. 所有预测点和所有预测的水质参数均应进行各生产阶段不同情况的环境影响评价,但应有重点,下列地点或水质参数()应为评价的重点。[2分]

    A水文要素和水质急剧变化处

    B水域功能改变处

    C取水口附近

    D影响较重的水质参数

  • 199. 单项水质参数评价方法种类有()。[2分]

    A标准指数法

    B极值指数法

    C自净利用指数法

    D内梅罗指数法

  • 200. 下列关于评价地面水环境影响的基本资料要求,说法正确的有()。[2分]

    A水域功能一般应由环境影响评价单位据调查后确定

    B规划中几个建设项目在一定时期(如5年)内兴建并向同一地面水环境排污时,应由政府有关部门规定各建设项目的排污总量

    C向已超标的水体排污时,应结合环境规划酌情处理或由环保部门事先规定排污要求

    D规划中几个建设项目在一定时期(如5年)内兴建并向同一地面水环境排污时,政府有关部门未规定各建设项目的允许利用水体自净能力的比例,环评单位可以自行拟定认可

    E河道断流应由当地人民政府规定其水域功能,并据以选择标准,进行评价

  • 201. 适用于各种用途的地下水质量类别是()。[2分]

    AI类

    BII类

    CⅢ类

    DIV类

  • 202. Ⅲ类地下水以人体健康基准值为依据,主要适用于()。[2分]

    A工业用水

    B各种用途

    C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

    D农业用水

  • 203. 为防止地下水污染和过量开采、人工回灌等引起的地下水质量恶化,保护地下水水源,必须按()和有关规定执行。[2分]

    A《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保护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地下水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

  • 204. 根据《海水水质标准》,海水水质分类依据有()。[2分]

    A海域的深度

    B海域的面积

    C海域的使用功能

    D海域的保护目标

  • 205. 某项目水环境评价等级为三级,按照《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地面水环境》,其运行期至少需预测()的环境影响。[2分]

    A正常排放、水体自净能力最小时段

    B正常排放、水体自净能力一般时段

    C非正常排放、水体自净能力最小时段

    D非正常排放、水体自净能力一般时段

  • 206.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地面水环境》,现状评价可以采用的方法有()。[2分]

    A统计检出率

    B统计超标率

    C统计超标倍数

    D单项水质参数评价

  • 207.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地面水环境》,以下属于地面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级别划分依据的有()。[2分]

    A装置平面布置

    B建设项目的污水排放量

    C受纳污水的地面水域规模

    D生产周期

  • 208. 地面水环境影响评价分级判据的“污水水质的复杂程度”中的“中等”类别是指()。[2分]

    A污染物类型数≥2

    B污染物类型数>3

    C污染物类型数=2,且需预测其浓度的水质参数数目<10

    D只含有一类污染物,但需预测其浓度的水质参数数目≥7

    E只含有两类污染物,但需预测其浓度的水质参数数目≥10

  • 209. 在确定某项具体工程的地面水环境调查范围时,应尽量按照()来决定。[2分]

    A将来污染物排放后可能的达标范围

    B污水排放量的大小

    C受纳水域的特点

    D评价等级的高低

  • 210. 当受纳水域的环境保护要求较高,且评价等级为一、二级时,水质参数调查除常规、特征参数外还应考虑()。[2分]

    A水生生物

    B陆生生物

    C底质

    D水质用途

  • 211. 地面水环境水质现状评价采用数学表达式时,分为()。[2分]

    A单项水质参数评价

    B南京水质参数综合评价

    C米勒水质参数综合评价

    D多项水质参数综合评价

  • 212. 下列关于建设项目拟预测水质参数筛选的原则,说法错误的是()。[2分]

    A拟预测水质参数的数目一般应少于环境现状调查水质参数的数目

    B建设过程、生产运行、服务期满后各阶段拟预测水质参数彼此一定相同

    C建设过程、生产运行、服务期满后各阶段拟预测水质参数彼此不一定相同

    D一般情况,生产运行阶段比建设过程、服务期满后阶段拟预测水质参数的数目要多

    E建设项目实施过程各阶段拟预测的水质参数应根据工程分析和环境现状、评价等级、当地的环保要求筛选和确定

  • 213. 下列关于海湾简化的要求,说法正确的是()。[2分]

    A潮流可以简化为平面二维恒定流场

    B较大的海湾交换周期很长,可视为封闭海湾

    C在注入海湾的河流中,小河及评价等级为三级的中河可视为点源,忽略其对海湾流场的影响

    D在注入海湾的河流中,大河及评价等级为一、二级的中河应考虑其对海湾流场和水质的影响

  • 214. 采用类比调查法进行地面水环境预测时,预测对象与类比调查对象之间应满足下列()要求。[2分]

    A两者地面水环境的水力、水文条件和水质状况相同

    B两者地面水环境的水力、水文条件和水质状况类似

    C两者的投资额和工程性质基本相同

    D两者的某种环境影响来源应具有相同的性质,其强度应比较接近可成比例关系

  • 215. 湖泊完全混合衰减模式的适用条件是()。[2分]

    A小湖(库)

    B中湖

    C污染物连续稳定排放

    D非持久性污染物

    E有风条件

  • 216. 下列应布设地面水预测点的情况是()。[2分]

    A预测范围内

    B环境现状监测点

    C水文特征突然变化和水质突然变化处的上、下游

    D重要水工建筑物附近

    E水文站附近

  • 217.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将标准项目分为()。[2分]

    A具有特定功能的水域项目

    B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补充项目

    C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基本项目

    D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特定项目

  • 218. I类地表水水域主要适用于()。[2分]

    A源头水

    B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一级保护区

    C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D珍稀水生生物栖息地

  • 219. 《地下水质量标准》适用于一般地下水,不适用于()。[2分]

    A地下河水

    B矿水

    C地下热水

    D盐卤水

  • 220. 根据《地下水质量标准》,以下不能直接用作生活饮用水水源的地下水类别有()类。[2分]

    AI

    BII

    C

    DIV

    EV

  • 221. 第二类海水水质的海水适用于()。[2分]

    A水产养殖区

    B人体直接接触海水的海上运动或娱乐区

    C滨海风景旅游区

    D与人类食用直接有关的工业用水区

    E海水浴场

  • 222. 根据《海水水质标准》,污水集中排放形成的混合区,不得影响邻近海域功能区的()。[2分]

    A海水水质

    B浮游生物

    C海域底质结构

    D鱼类洄游通道

  • 223. 据《污水综合排放标准》,1998年1月1日起建设(包括改、扩建)的单位,水污染物的排放必须同时执行()。[2分]

    A第一类污染物最高允许排放浓度

    B第二类污染物最高允许排放浓度(1997年12月31日之前建设的单位)

    C部分行业最高允许排水量(1998年1月1日之后建设的单位)的规定

    D第二类污染物最高允许排放浓度(1998年1月1日后建设的单位)

  • 224.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地面水环境》,确定某矿山工程水环境影响预测时段的依据有()。[2分]

    A矿山工程的特点

    B评价工程周期

    C地面水环境特点

    D当地环保部门要求

  • 225. 规划3个拟建项目在4年内兴建完成并向同一地面水环境排污,河流有断流超标现象,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地面水环境》,关于评价基本资料表述正确的有()。[2分]

    A可以利用已有的监测资料

    B断流河道应由环保部门规定功能,并据以选择标准

    C环保部门规定排污要求

    D建设单位自行规定各建设项目排污总量指标

  • 226. 对河流与河口,水环境影响评价分级判据的“水域规模”是按建设项目()划分。[2分]

    A排污口附近河段的多年平均流量

    B排污口附近河段的最近两年平均流量

    C丰水期平均流量

    D平水期平均流量

  • 227. 下列不属于河流的水文调查与水文测量的内容是()。[2分]

    A流量

    B弯曲系数

    C潮差

    D水温分层

    E糙率

  • 228. 特征水质参数的选择应根据()选定。[2分]

    A地理条件

    B水域类别

    C评价等级

    D建设项目特点

  • 229. 各类水域在下列应布设取样断面的情况是()。[2分]

    A调查范围的两端

    B调查范围内重点保护对象附近水域

    C水文特征突然变化处、水质急剧变化处、重点水工构筑物附近

    D水文站附近等应布设采样断面

    E在拟建排污口上游1000m处

  • 230. 下列关于河流的简化要求,说法正确的是()。[2分]

    A大、中河流预测河段的断面形状沿程变化较大时,可以分段考虑

    B小河可以简化为矩形平直河流

    C江心洲位于充分混合段,评价等级为一级时,可以按无江心洲对待

    D大、中河流断面上水深变化很大且评价等级为一级时,可以视为非矩形河流

    E河流水文特征或水质有急剧变化的河段,可在急剧变化之处分段,各段分别进行环境影响预测

  • 231. 下列关于地面水污染源的简化要求,说法错误的是()。[2分]

    A根据污染源的具体情况,排放形式可简化为点源、线源、面源,排放规律可简化为连续恒定排放和非连续恒定排放

    B在地面水环境影响预测中,通常可以把排放规律简化为连续恒定排放

    C无组织排放可以简化成面源;从多个间距很近的排放口排水时,可以简化为点源

    D评价等级为三级时,海湾污染源简化与大湖(库)相同

  • 232. 湖泊推流衰减模式的适用条件是()。[2分]

    A小湖

    B大湖

    C污染物连续稳定排放

    D非持久性污染物

    E无风条件

  • 233. 下列关于地面水预测点的布设原则,说法正确的有()。[2分]

    A当拟预测溶解氧时,应预测最大亏氧点的位置及该点的浓度

    B某重要用水地点在预测范围外,估计有可能受到影响,也应设立预测点

    C预测点的数量和预测的布设应只根据评价等级以及当地的环保要求确定

    D环境现状监测点应作为预测点

    E排放口附近常有局部超标区,如有必要可在适当水域加密预测点

  • 234. 确定《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基本项目标准限值的依据有()。[2分]

    A水域环境功能

    B水文参数

    C环境容量

    D保护目标

  • 235. 下列水域的水质质量标准不适用《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的是()。[2分]

    A渔业水

    B江河

    C海水

    D农田灌溉水

    E水库

  • 236.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基本项目中氨氮的监测分析方法是()。[2分]

    A纳氏试剂比色法

    B电化学探头法

    C重铬酸盐法

    D水杨酸分光光度法

  • 237. 《地下水质量标准》是依据(),并参照了生活饮用水、工业、农业用水水质最高要求,将地下水质量划分为五类。[2分]

    A地下水的使用功能

    B我国地下水水质现状

    C人体健康基准值

    D地下水质量保护目标

  • 238. 第三类海水水质的海水适用于()。[2分]

    A海洋港口水域

    B—般工业用水区

    C滨海风景旅游区

    D与人类食用直接有关的工业用水区

    E海水浴场

  • 239. 下列行业的水污染物排放不适用《污水综合排放标准》的是()。[2分]

    A造纸工业

    B啤酒工业

    C医疗机构

    D餐饮业

    E烧碱工业

  • 240. 据《污水综合排放标准》,1997年12月31日之前建设(包括改、扩建)的单位,水污染物的排放必须同时执行()。[2分]

    A第一类污染物最高允许排放浓度

    B第二类污染物最高允许排放浓度(1997年12月31日之前建设的单位)

    C部分行业最高允许排水量(1997年12月31日之前建设的单位)的规定

    D第二类污染物最高允许排放浓度(1998年1月1日后建设的单位)

相关试卷
相关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