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总分:103分
考试类型:模拟试题
作答时间:60分钟
已答人数:967
试卷答案:有
试卷介绍: 环境影响评价师《技术导则与标准》专项练习:第六章声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与相关标准(1)
A面声源
B流动声源
C点声源
D线声源
A倍频带声压级
B昼夜等效声级
CA声功率级
D等效连续A声级
AA声功率级
B等效感觉噪声级(Lepn)
C最大A声级(Lmax)
D等效连续A声级(Leq)
A工程预测的代表性时段
B工程预测的运行近期时段
C工程预测的运行中期时段
D工程预测的运行远期时段
A一级评价
B二级评价
C三级评价
D二级或三级评价
A一级评价
B二级评价
C三级评价
D二级或三级评价
A一级
B二级
C一级和二级
D三级
A一级
B二级
C三级
D以上都是
A1〜2
B9〜14
C12〜18
D3〜9
A1〜4
B9〜14
C12〜18
D3〜9
A预测值
B背景值
C边界噪声值
D贡献值
A敏感目标背景噪声值
B敏感目标所受的噪声贡献值
C敏感目标所受的噪声贡献值与背景噪声值叠加后的预测值
D敏感目标所受的噪声原始值
A固定声源
B流动声源
C点声源
D线声源
A声源中心到预测点之间的距离超过声源平均几何尺寸2倍时
B声源中心到预测点之间的距离超过声源最大几何尺寸3倍时
C声源中心到预测点之间的距离超过声源最大几何尺寸2倍时
D声源中心到预测点之间的距离超过声源平均几何尺寸3倍时
A固定声源投产运行前
B固定声源投产运行中.
C固定声源施工后
D固定声源投产运行后
A一级评价
B二级评价
C三级评价
D二级或三级评价
A一级评价
B二级评价
C三级评价
D—级或二级评价
A一级评价
B二级评价
C三级评价
D二级或三级评价
A高于(含)二层
B高于(不含)三层
C高于(含)三层
D高于(含)四层
A一级
B二级
C一级和二级
D三级
A1〜3
B9〜14
C12〜18
D3〜9
A预测范围应大于评价范围
B预测范围应小于评价范围
C预测范围应与评价范围相同
D预测范围应大于等于评价范围
A65、70、75、80、85
B70、75、80、85、90
C60、70、80、90、100
D75、80、85、90、95
A预测值
B背景值
C边界噪声值
D贡献值
AA计权声功率级
B声功率级
C计权等效连续感觉噪声级
D等效连续A声级
A昼间等效声级(Ld)
B最大A声级(Lmax)
C夜间等效声级(Ln)
D等效连续A声级(Leq)
AA计权声功率级
B最大A声级(Lmax)
C计权等效连续感觉噪声级(Lmcm)
D等效连续A声级
A昼间等效声级(Ld)
B最大A声级(Lmax)
C等效感觉噪声级(Lepn)
D等效连续A声级(Leq)
A以建设项目边界向外100m
B以建设项目包络线边界向外200m
C以建设项目边界向外200m
D以建设项目中心点向外200m
A道路中心线外两侧300m以内
B道路中心线外两侧200m以内
C道路边界线外两侧200m以内
D道路红线外两侧200m以内
A计算到Lepn为80dB的区域
B计算到Lwecpn为80dB的区域
C计算到Lepn为70dB的区域
D计算到Lwecpn为70dB的区域
A以主要航迹离跑道两端侧向各200m的范围
B以主要航迹离跑道两端各1〜2km、侧向各6〜12km的范围
C以主要航迹离跑道两端各6〜12km、侧向各1〜2km的范围
D以主要航迹离跑道两端各2〜10km、侧向各2〜4km的范围
A贡献值
B叠加值
C背景值
D预测值
A类比分析
B类比测量
C系统分析
D引用已有的数据
A远远大于
B远远小于
C等于
D远远小于等于
A很多
B1倍
C3倍
D2倍
A预测值
B背景值
C贡献值
D叠加值
A只进行固定声源环境影响评价
B只进行流动声源环境影响评价
C分别进行噪声环境影响评价
D只进行叠加环境影响评价
A固定声源环境影响评价
B流动声源环境影响评价
C分别进行噪声环境影响评价
D叠加环境影响评价
A一级评价
B二级评价
C三级评价
D二级或三级评价
A一级评价
B二级评价
C三级评价
D二级或三级评价
A一级评价
B二级评价
C三级评价
D二级或三级评价
A一级评价
B二级评价
C三级评价
D二级或三级评价
A一级
B二级
C三级
D—级和二级
A1:2000〜100000
B1:2000〜50000
C1:5000〜100000
D1:500〜5000
A大于
B小于
C覆盖
D略大于
A机场场界
B机场跑道
C机场航迹线
D主要敏感目标
A预测值
B背景值
C边界噪声值
D贡献值
A建设项目与敏感目标间的距离
B建设项目与交通线路的距离
C建设项目与工业区的距离
D建设项目与商业建筑的距离
A贡献值
B背景值
C预测值
D叠加值
A贡献值
B背景值
C预测值
D叠加值
A贡献值
B背景值
C预测值
D最大预测值
A建设项目所在区域的声环境功能区类别
B按投资额划分建设项目规模
C受建设项目影响人口的数量
D建设项目建设前后所在区域的声环境质量变化程度
A建设前后评价范围内敏感目标噪声级增高量达5dB(A)
B受影响人口数量显著增多
C评价范围内有对噪声有特别限制要求的保护区等敏感目标
D建设项目所处声环境功能区为GB30%规定的I类地区
A建设项目所在区域的声环境功能区类别
B建设项目相邻区域的声环境功能区类别
C敏感目标
D投资规模
A工程分析中,在缺少声源源强的相关资料时,应通过类比测量取得,并给出类比测量的条件
B从声环境保护角度对工程可行性研究和评价中提出的不同选址(选线)和建设布局方案的环境合理性进行分析
C评价范围内主要敏感目标的声环境质量现状以实测为主
D要针对建设工程特点提出噪声防治措施并给予达标分析
E噪声预测应给出建设项目建成后各敏感目标的预测值及厂界(或场界、边界)噪声值,分析敏感目标受影响的范围和程度
A现场调查法
B经验估计法
C收集资料法
D现场测量法
A布点应覆盖整个评价范围,仅包括厂界(或场界、边界)
B当敏感目标高于(含)三层建筑时,应选取有代表性的不同楼层设置测点
C评价范围内没有明显的声源,且声级较低时,可选择有代表性的区域布设测点
D评价范围内有明显的声源,并对敏感目标的声环境质量有影响,应根据声源种类采取不同的监测布点原则
A工程特点
B敏感目标的分布状况
C线声源噪声影响随距离衰减的特点
D敏感目标的规模
A现有声源影响敏感目标处
B可能既受到现有声源影响,又受到建设项目声源影响的敏感目标处
C建设项目声源影响敏感目标处
D有代表性的敏感目标处
A在1:50000地形图上给出计权等效连续感觉噪声级(LwEePN)为70dB、75dB、80dB、85dB、90dB的等声级线图
B给出评价范围内敏感目标的计权等效连续感觉噪声级(Lwecpn)
C预测高层建筑有代表性的不同楼层所受的噪声影响
D给出不同声级范围内的面积、户数、人口
E依据评价工作等级要求,给出相应的预测结果
A建设项目声源对项目及外环境的影响预测
B外环境(如周边公路、工厂等)对敏感建筑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预测
C计算建设项目主要声源对属于建设项目的敏感建筑的敏感目标的噪声影响
D计算外环境声源对属于建设项目的敏感建筑的噪声影响
E计算建设项目主要声源对建设项目周边的敏感目标的噪声影响
A评价方法和评价量
B影响范围、影响程度分析
C噪声超标原因分析
D对策建议
A进行边界噪声评价时,新建建设项目以工程噪声预测值作为评价量
B改扩建建设项目以工程噪声贡献值与受到现有工程影响的边界噪声值叠加后的预测值作为评价量
C进行敏感目标噪声环境影响评价时,以敏感目标所受的噪声贡献值与背景噪声值叠加后的预测值作为评价量
D对于改扩建的公路、铁路等建设项目,如预测噪声贡献值时已包括了现有声源的影响,则以预测值作为评价量
A突发噪声
B非稳态噪声
C室内噪声倍频带声压级
D频发、偶发噪声
A昼间等效声级(Ld)
B等效连续A声级(Leq)
C夜间等效声级(Ln)
D室内噪声倍频带声压级
A昼间等效声级(Ld)
B等效感觉噪声级(Lepn)
C夜间等效声级(Ln)
D最大A声级(Lmax)
A建设项目噪声贡献值预测
B声环境质量现状评价
C环境噪声现状调查
D声环境影响评价
E声传播路径分析
A给出建设项目建成后不同类别的声环境功能区内受影响的人口分布、噪声超标的范围和程度
B给出各敏感目标的预测值和厂界(或场界、边界)噪声值
C机场周围飞机噪声评价、流动声源的评价应绘制等声级线图
D噪声预测应覆盖全部敏感目标
E分析敏感目标受影响的范围和程度
A一级
B二级
C三级
D四级
A固定声源评价、机场周围飞机噪声评价、流动声源经过城镇建成区和规划区路段的评价应绘制等声级线图,当敏感目标高于(含)三层建筑时,还应绘制垂直方向的等声级线图
B应根据不同选址(选线)和建设布局方案噪声影响人口的数量和噪声影响的程度进行比选,并从声环境保护角度提出最终的推荐方案
C针对建设项目的工程特点和所在区域的环境特征提出噪声防治措施,并进行经济、技术可行性论证,明确防治措施的最终降噪效果和达标分析
D噪声预测应覆盖全部敏感目标,给出各敏感目标的预测值及厂界(或场界、边界)噪声值
E对工程预测的不同代表性时段噪声级可能发生变化的建设项目,应分别预测其不同时段的噪声级
A现状声源
B敏感目标
C声环境功能区划
D影响声波传播的环境要素
A声源对敏感目标的作用时间段
B频率特性
C声源的空间位置
D噪声级与发声持续时间
E声源种类与数量
A所处区域常年平均气温、年平均湿度、年平均风速、主导风向
B所处区域的人口分布情况
C声源和预测点间障碍物的位置及长、宽、高等数据
D声源和预测点间的地形、高差
E声源和预测点间树林、灌木等的分布情况,地面覆盖情况
A经验系数
B现场调查
C资料收集
D类比分析
A声源的地理位置
B声源的性质
C预测点与声源之间的距离
D设备的型号、种类
A固定声源的环境影响评价
B建设项目声源对外环境的环境影响评价
C流动声源的环境影响评价
D外环境声源对需要安静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
A昼间等效声级(Ld)
B最大A声级(Lmax)
C夜间等效声级Ln)
D等效连续A声级(Leq)
A退役期
B施工期
C筹建期
D运行期
A建设前后评价范围内敏感目标噪声级增高量达5dB(A)
B受噪声影响人口数量增加较多
C建设项目投资额为中型规模
D建设项目所处声环境功能区为GB3096规定的2类地区
A固定声源评价
B机场周围飞机噪声评价
C流动声源经过城镇建成区路段
D流动声源经过规划区路段
E面声源
A一级
B二级
C三级
D四级
A给出建设项目建成后不同类别的声环境功能区内受影响的人口分布、噪声超标的范围和程度
B给出各敏感目标的预测值和厂界(或场界、边界)噪声值
C固定声源评价、机场周围飞机噪声评价、流动声源经过城镇建成区和规划区路段的评价应绘制等声级线图
D噪声预测应覆盖全部敏感目标
E当敏感目标高于(含)三层建筑时,应绘制垂直方向的等声级线图
A年平均风速
B主导风向
C年平均气温
D年平均相对湿度
A敏感目标的名称
B敏感目标的规模
C敏感目标的人口分布
D以图、表相结合的方式说明敏感目标与建设项目的关系
A给出不同类别的声环境功能区噪声超标范围内的人口数及分布情况
B分别评价不同类别的声环境功能区内各敏感目标的超标、达标情况,说明其受到现有主要声源的影响状况
C分析评价范围内现有主要声源种类、数量及相应的噪声级、噪声特性等,明确主要声源分布
D以图、表结合的方式给出评价范围内的声环境功能区及其划分情况
E以图、表结合的方式给出评价范围内的现有敏感目标的分布情况
A建设项目的声源资料
B敏感目标的规模
C影响声波传播的各类参量
D建设项目的规模
A预测点离开声源的距离比声源本身尺寸大得多时
B声源中心到预测点之间的距离超过声源最大几何尺寸2倍时
C声波波长远远小于声源几何尺寸时
D声波波长远远大于声源几何尺寸时
A厂界(或场界、边界)噪声预测
B敏感目标噪声预测
C绘制等声级线图
D预测高层建筑有代表性的不同楼层所受的噪声影响
E根据厂界(或场界、边界)和敏感目标受影响的状况,明确影响厂界(或场界、边界)和周围声环境功能区声环境质量的主要声源,分析厂界和敏感目标的超标原因
A1:50000
B1:100000
C1:10000
D1:500000
A分析建设项目的选址(选线)、规划布局和设备选型等的合理性
B评价噪声防治对策的适用性和防治效果
C提出需要增加的噪声防治对策的建议
D提出需要增加的噪声污染管理、噪声监测及跟踪评价的建议
E提出需要增加的噪声监测及跟踪评价的建议
A固定声源的环境影响评价
B建设项目声源对外环境的环境影响评价
C流动声源的环境影响评价
D外环境声源对需要安静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
A距离声源r处的A声级[A(r)]
B中心频率为63Hz〜8kHz8个倍频带的声功率级
CA声功率级(Law)
D等效连续A声级(Leq)
E等效感觉噪声级(Lepn)
A声源调查
B声传播路径分析
C敏感目标的分布、数量
D声环境功能区确认
E声环境质量
A工程预测的运营时段
B工程预测的运行近期时段
C工程预测的运行中期时段
D工程预测的运行远期时段
A在缺少声源源强的相关资料时,应通过类比测量取得,并给出类比测量的条件
B给出建设项目对环境有影响的主要声源的数量、位置和声源源强
C在标有比例尺的图中标识固定声源的具体位置或流动声源的路线、跑道等位置
D针对建设工程特点提出噪声防治措施、达标分析,并进行经济和技术可行性论证
A给出建设项目建成后不同类别的声环境功能区内受影响的人口分布、噪声超标的范围和程度
B给出各敏感目标的预测值和厂界(或场界、边界)噪声值
C固定声源评价、机场周围飞机噪声评价、流动声源经过城镇建成区和规划区路段的评价应绘制等声级线图
D噪声预测应覆盖全部敏感目标
E当敏感目标高于(不含)三层建筑时,应绘制垂直方向的等声级线图
A不同区域的声环境功能区划情况
B敏感目标
C声环境功能区划图
D各声环境功能区的声环境质量现状
A名称
B数量
C影响的噪声级
D位置
A对于固定声源,为满足预测需要,可在距离现有声源不同距离处布设衰减测点
B当敏感目标高于(含)二层建筑时,还应选取有代表性的不同楼层设置测点
C对于流动声源,为满足预测需要,可选取若干线声源的垂线,在垂线上距声源不同距离处布设监测点
D评价范围内没有明显的声源,但声级较高时,可选择有代表性的区域布设测点
A建设项目厂界(或场界、边界)
B评价范围内的所有建筑物
C建设项目中心点
D评价范围内的敏感目标
A屏障屏蔽
B地面效应
C几何发散
D大气吸收
E通过房屋群的衰减
A预测各预测点的贡献值、预测值、预测值与现状噪声值的差值
B给出满足相应声环境功能区标准要求的距离
C预测高层建筑有代表性的不同楼层所受的噪声影响
D按预测值绘制代表性路段的等声级线图,分析敏感目标所受噪声影响的程度,确定噪声影响的范围,并说明受影响人口分布情况
E给出评价范围内敏感目标的计权等效连续感觉噪声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