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影响评价师《技术导则与标准》专项练习:第十章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

考试总分:97分

考试类型:模拟试题

作答时间:60分钟

已答人数:967

试卷答案:有

试卷介绍: 环境影响评价师《技术导则与标准》专项练习:第十章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

开始答题

试卷预览

  • 1.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以下可不作为二级环境风险评价基本内容的是()。[1分]

    A源项分析

    B后果计算

    C风险识别

    D风险管理

  • 2.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以下应进行环境风险评价的建设项目是()。[1分]

    A钢材物流中心

    B海滨浴场

    C鞭炮贮运仓库

    D核电站

  • 3. 《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不适用()的环境风险评价。[1分]

    A有色金属冶炼加工项目

    B核建设项目

    C化学纤维制造项目

    D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与炼制项目

  • 4. 《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适用于涉及有毒有害和易燃易爆物质的()等的新建、改建、扩建和技术改造项目(不包括核建设项目)的环境风险评价。[1分]

    A生产、使用、贮运

    B生产

    C生产、使用

    D生产、贮运

  • 5. 在风险识别环境资料的收集过程中,重点收集()资料。[1分]

    A厂址周边环境

    B人口分布

    C区域环境资料

    D厂址内环境

  • 6. 风险识别风险类型,根据有毒有害物质放散起因,分为()类型。[1分]

    A一种

    B二种

    C三种

    D四种

  • 7. 风险识别风险类型,根据(),分为火灾、爆炸和泄漏三种类型。[1分]

    A有毒有害物质扩散规律

    B有毒有害物质产生的后果

    C有毒有害物质性质

    D有毒有害物质放散起因

  • 8. 根据有毒有害物质放散起因,环境风险类型分为()三种类型。[1分]

    A一级、二级、三级

    B重大危险源、中等危险源、一般危险源

    C有毒、易燃、爆炸

    D火灾、爆炸和泄漏

  • 9. 大气环境风险评价,首先()。[1分]

    A计算浓度分布

    B计算浓度最大值和最小值

    C计算损害范围

    D计算损害值

  • 10.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在确定环境目标和评价指标时,须按照有关的环境保护政策、法规和标准拟定或确认环境目标,选择()的评价指标。[1分]

    A客观的

    B非量化

    C量化

    D量化和非量化

  • 11. 规划环境评价中拟定环境保护对策与措施时,应遵循()的原则。[1分]

    A经济一技术合理搭配

    B防治结合

    C最小化、减量化、无害化原则

    D预防为主

  • 12. 对于无法恢复的环境,可以通过()的方式替代原有的环境。[1分]

    A重建

    B修复补救

    C预防

    D减量化

  • 13. 以下适用于《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的是()。[1分]

    A核建设项目

    B化肥厂氨罐扩建项目

    C火电厂供水系统改造项目

    D新建维修厂通风系统项目

  • 14. 环境风险一级评价应按《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对事故影响进行()预测,说明影响范围和程度,提出防范、减缓和应急措施。[1分]

    A定量

    B定性

    C定量或定性

    D半定量

  • 15. 如评价项目的物质危险源属非重大危险源,其环境风险评价工作等级为()。[1分]

    A三级

    B二级

    C一级

    D—级或二级

  • 16. 环境风险评价工作程序的第一步骤是()。[1分]

    A源项分析

    B后果计算

    C风险识别

    D风险评价

  • 17. 在环境风险评价工作环节中,在源项分析后应做()工作。[1分]

    A应急措施

    B后果计算

    C风险识别

    D风险评价

  • 18. 甲、乙、丙、丁四个项目均存在重大危险源,各项目涉及的危险源分别为剧毒危险性物质、一般毒性危险物质、可燃易燃危险性物质和爆炸危险性物质,从危险源角度判断下述需要进行二级风险评价的是()项目。[1分]

    A

    B

    C

    D

  • 19. 环境风险评价的目的是分析和预测建设项目存在的潜在危险、有害因素,建设项目()可能发生的突发性事件或事故,引起有毒有害和易燃易爆等物质泄漏,所造成的人身安全与环境影响和损害程度,提出合理可行的防范、应急与减缓措施,以使建设项目事故率、损失和环境影响达到可接受水平。[1分]

    A建设期间

    B运行期间

    C建设、运行、退役期间

    D建设和运行期间

  • 20. 根据评价项目的物质危险性和功能单元重大危险源判定结果,以及环境敏感程度等因素,将环境风险评价工作划分为()。[1分]

    A一、二、三级

    B二、三级

    C一、二、三、四级

    D—、二级

  • 21. 环境风险评价工作程序的第一步骤是()。[1分]

    A源项分析

    B后果计算

    C风险识别

    D风险评价

  • 22. 在环境风险评价工作环节中,如果经风险评价得出“可接受风险水平”,则应提出()。[1分]

    A应急措施

    B风险管理指标

    C风险管理方案

    D风险后管理方案

  • 23. 大气环境风险评价,首先计算浓度分布,然后按()规定的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给出该浓度分布范围及在该范围内的人口分布。[1分]

    A《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

    B《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

    C《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

    D《工业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

  • 24. 在制定风险防范措施时,厂区周围工矿企业、车站、码头、交通干道等应设置()。[1分]

    A安全防护距离和防火间距

    B安全防护距离

    C卫生防护距离和防火间距

    D空间防护距离和防火间距

  • 25. 下列()原则不属于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原则。[1分]

    A早期介入

    B可比性

    C科学、客观、公正

    D公众参与

    E可操作性

  • 26. 规划环境影响分析与评价,包括预测和评价()对环境保护目标、环境质量和可持续性的影响。[1分]

    A该规划方案

    B不同规划方案(不包括替代方案)

    C不同规划方案(包括替代方案)

    D主要规划方案

  • 27. 甲、乙、丙、丁四个项目均存在重大危险源,各项目涉及的危险源分别为剧毒危险性物质、一般毒性危险物质、可燃易燃危险性物质和爆炸危险性物质,从危险源角度判断下述需要进行二级风险评价的是()项目。[1分]

    A

    B

    C

    D

  • 28.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涉及氰化钠生产、使用、贮运的建设项目,其环境风险评价工作级别为一级的条件是()。[1分]

    A所有氰化钠生产项目

    B环境敏感地区

    C安全评价认为存在问题

    D非重大危险源

  • 29. 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利用()开展环境风险评价。[1分]

    A风险值

    B类比法

    C安全评价数据

    D最大可信灾害事故风险值

  • 30. 如环境风险评价的区域位于环境敏感地区,则该建设项目的环境风险评价工作等级为()。[1分]

    A三级

    B二级

    C一级

    D—级或二级

  • 31. 风险识别范围包括生产设施风险识别和()。[1分]

    A公用工程系统风险识别

    B生产原材料风险识别

    C生产产品风险识别

    D生产过程涉及的物质风险识别

  • 32. 风险识别风险类型,根据有毒有害物质放散起因,分为()类型。[1分]

    A一种

    B二种

    C三种

    D四种

  • 33. 在制定风险防范措施时,厂址及周围居民区、环境保护目标应设置()。[1分]

    A空间防护距离

    B安全防护距离

    C卫生防护距离

    D防火间距

  • 34. 以下适用于《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的是()。[1分]

    A核建设项目

    B化肥厂氨罐扩建项目

    C火电厂供水系统改造项目

    D新建维修厂通风系统项目

  • 35.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涉及氰化钠生产、使用、贮运的建设项目,其环境风险评价工作级别为一级的条件是()。[1分]

    A所有氰化钠生产项目

    B环境敏感地区

    C安全评价认为存在问题

    D非重大危险源

  • 36. 最大可信事故是指在所有预测的概率()的事故中,对环境(或健康)危害最严重的重大事故。[1分]

    A为零

    B大于1

    C不为零

    D大于或等于1

  • 37. 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利用()开展环境风险评价。[1分]

    A风险值

    B类比法

    C安全评价数据

    D最大可信灾害事故风险值

  • 38. 在环境风险评价工作环节中,在源项分析后应做()工作。[1分]

    A应急措施

    B后果计算

    C风险识别

    D风险评价

  • 39. 风险识别范围包括生产设施风险识别和()。[1分]

    A公用工程系统风险识别

    B生产原材料风险识别

    C生产产品风险识别

    D生产过程涉及的物质风险识别

  • 40. 在制定风险防范措施时,厂址及周围居民区、环境保护目标应设置()。[1分]

    A空间防护距离

    B安全防护距离

    C卫生防护距离

    D防火间距

  • 41.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应尽可能在规划编制的()介入,并将对环境的考虑充分融入规划中。[1分]

    A评审阶段

    B末期

    C中期

    D初期

  • 42.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应当尽可能选择简单、实用、经过实践检验可行的评价方法,评价结论应具有()。[1分]

    A理论性

    B可观赏性

    C前沿性

    D可操作性

  • 43.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针对各规划方案,拟定环境保护对策和措施,确定()。[1分]

    A环境可行的推荐规划方案

    B经济可行的推荐规划方案

    C替代规划方案

    D经济一技术可行的规划方案

  • 44. 应急环境监测、抢险、救援及控制措施的内容是由专业队伍负责对事故现场进行侦察监测,对事故性质、参数与后果进行评估,为指挥部门提供()依据。[1分]

    A决策

    B指挥

    C参考

    D技术

  • 45.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以下可不作为二级环境风险评价基本内容的是()。[1分]

    A源项分析

    B后果计算

    C风险识别

    D风险管理

  • 46. 根据评价项目的物质危险性和功能单元重大危险源判定结果,以及环境敏感程度等因素,将环境风险评价工作划分为()。[1分]

    A一、二、三级

    B二、三级

    C一、二、三、四级

    D—、二级

  • 47. 重大危险源是指长期或短期生产、加工、运输、使用或贮存危险物质,且危险物质的数量()临界量的功能单元。[1分]

    A等于

    B等于或超过

    C等于或低于

    D超过

  • 48. 在环境风险评价工作环节中,如果经风险评价得出“可接受风险水平”,则应提出()。[1分]

    A应急措施

    B风险管理指标

    C风险管理方案

    D风险后管理方案

  • 49. 在风险识别环境资料的收集过程中,重点收集()资料。[1分]

    A厂址周边环境

    B人口分布

    C区域环境资料

    D厂址内环境

  • 50. 在制定风险防范措施时,厂区周围工矿企业、车站、码头、交通干道等应设置()。[1分]

    A安全防护距离和防火间距

    B安全防护距离

    C卫生防护距离和防火间距

    D空间防护距离和防火间距

  • 51. 如环境风险评价的区域位于环境敏感地区,则该建设项目的环境风险评价工作等级为()。[1分]

    A三级

    B二级

    C一级

    D—级或二级

  • 52. 重大危险源是指长期或短期生产、加工、运输、使用或贮存危险物质,且危险物质的数量()临界量的功能单元。[1分]

    A等于

    B等于或超过

    C等于或低于

    D超过

  • 53. 环境风险一级评价应按《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对事故影响进行()预测,说明影响范围和程度,提出防范、减缓和应急措施。[1分]

    A定量

    B定性

    C定量或定性

    D半定量

  • 54. 如评价项目的物质危险源属非重大危险源,其环境风险评价工作等级为()。[1分]

    A三级

    B二级

    C一级

    D—级或二级

  • 55.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深度应当与规划的层次、详尽程度相一致。其符合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原则中的()。[1分]

    A整体性原则

    B早期介入原则

    C一致性原则

    D可操作性原则

  • 56. 一项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应当把与该规划相关的政策、规划、计划以及相应的项目联系起来,做()考虑。[1分]

    A整体性

    B全局性

    C宏观性

    D综合性

  • 57. 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过程中()公众参与,充分考虑社会各方面利益和主张。[1分]

    A必须有

    B鼓励和支持

    C最好有

    D不需

  • 58.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必须科学、客观、公正,综合考虑规划实施后对各种环境要素及其所构成的()可能造成的影响,为决策提供科学依据。[1分]

    A生物群落

    B生态系统

    C生态环境

    D生态景观

  • 59.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以下应进行环境风险评价的建设项目是()。[1分]

    A钢材物流中心

    B海滨浴场

    C鞭炮贮运仓库

    D核电站

  • 60. 《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不适用()的环境风险评价。[1分]

    A有色金属冶炼加工项目

    B核建设项目

    C化学纤维制造项目

    D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与炼制项目

  • 61. 《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适用于涉及有毒有害和易燃易爆物质的()等的新建、改建、扩建和技术改造项目(不包括核建设项目)的环境风险评价。[1分]

    A生产、使用、贮运

    B生产

    C生产、使用

    D生产、贮运

  • 62. 最大可信事故是指在所有预测的概率()的事故中,对环境(或健康)危害最严重的重大事故。[1分]

    A为零

    B大于1

    C不为零

    D大于或等于1

  • 63. 环境风险评价的目的是分析和预测建设项目存在的潜在危险、有害因素,建设项目()可能发生的突发性事件或事故,引起有毒有害和易燃易爆等物质泄漏,所造成的人身安全与环境影响和损害程度,提出合理可行的防范、应急与减缓措施,以使建设项目事故率、损失和环境影响达到可接受水平。[1分]

    A建设期间

    B运行期间

    C建设、运行、退役期间

    D建设和运行期间

  • 64. 风险识别风险类型,根据(),分为火灾、爆炸和泄漏三种类型。[1分]

    A有毒有害物质扩散规律

    B有毒有害物质产生的后果

    C有毒有害物质性质

    D有毒有害物质放散起因

  • 65. 根据有毒有害物质放散起因,环境风险类型分为()三种类型。[1分]

    A一级、二级、三级

    B重大危险源、中等危险源、一般危险源

    C有毒、易燃、爆炸

    D火灾、爆炸和泄漏

  • 66. 大气环境风险评价,首先()。[1分]

    A计算浓度分布

    B计算浓度最大值和最小值

    C计算损害范围

    D计算损害值

  • 67. 大气环境风险评价,首先计算浓度分布,然后按()规定的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给出该浓度分布范围及在该范围内的人口分布。[1分]

    A《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

    B《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

    C《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

    D《工业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

  • 68. 某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中,可用于源项分析的资料有()。[2分]

    A同类项目的事故统计

    B项目周边的环境保护目标

    C防止毒物向环境转移的措施

    D装置、贮罐危险和毒性物质的在线量调查

  • 69. 按照《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环境风险评价必须收集的资料有()。[2分]

    A安全评价资料

    B可行性研究报告

    C供气供电专项报告

    D周围环境人口调查资料

  • 70. 《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适用于涉及有毒有害和易燃易爆物质的生产、使用、贮运等的()的环境风险评价。[2分]

    A新建项目

    B扩建项目

    C改建项目

    D技术改造项目

    E核建设项目

  • 71. 下列()新建、改建、扩建和技术改造项目需要开展环境风险评价。[2分]

    A信息化学品制造、化学纤维制造

    B有色金属冶炼加工

    C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与炼制

    D化学原料及化学品制造

    E采掘业

  • 72. 事故应急救援关闭程序与恢复措施的内容包括()。[2分]

    A事故现场控制和清除污染措施

    B规定应急状态下的报警通讯方式、通知方式

    C规定应急状态终止程序

    D邻近区域解除事故警戒及善后恢复措施

    E事故现场善后处理,恢复措施

  • 73.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以下属于环境风险防范措施的有()。[2分]

    A油罐区周边设置围堰

    B调整总图平面布置

    C设置污水处理调节池

    D氨贮罐区设置水喷淋装置

    E减少、限制危险物质存量

  • 74. 根据《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规划分析应对拟议的规划目标、指标规划方案与()的关系进行分析。[2分]

    A环境现状

    B环境保护规划

    C规划的环境影响预测

    D相关的其他发展规划

  • 75. 下列关于规划环境目标和评价指标的叙述,错误的有()。[2分]

    A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中的环境目标包括规划涉及的区域和/或行业的环境保护目标,以及规划设定的环境目标

    B环境目标是评价指标的具体化描述

    C环境目标可以是定性的或定量化的

    D评价指标是可以进行监测、检查的

    E评价指标是环境目标的具体化描述

  • 76. 确定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地域范围通常考虑()因素。[2分]

    A地域的现有地理属性、自然资源特征或人为的边界

    B已有的管理边界,如行政区等

    C地域的现有人文属性

    D地域的民俗属性

  • 77. 环境风险评价中指的突发性事件或事故一般不包括()。[2分]

    A技术设计引发爆炸

    B自然灾害

    C人为破坏

    D机器故障引发大面积溢油

  • 78. 环境风险评价的工作等级是依据评价项目的()等因素来划分的。[2分]

    A工程特点

    B物质危险性

    C功能单元重大危险源判定结果

    D环境敏感程度

  • 79. 鉴于目前毒理学研究资料的局限性,风险值计算对()等慢性损害后果目前尚不计入。[2分]

    A急性死亡

    B非急性死亡的致伤、致残

    C非急性死亡的致畸、致癌

    D呼吸道疾病

  • 80. 在制定风险防范措施时,厂区总平面布置要符合防范事故要求,有()。[2分]

    A应急救援设施

    B应急救援通道

    C防火、防爆、防中毒处理系统

    D防腐方案

    E应急疏散及避难所

  • 81.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适用于()。[2分]

    A长江流域水资源综合规划

    B某直辖市城市总体发展规划

    C某集团关于十二五发展规划

    D某省国土资源局关于土地利用规划

  • 82. 根据《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对规划方案的主要环境影响进行预测的内容有()。[2分]

    A累积影响

    B直接影响

    C间接影响

    D经济效益

    E规划方案影响下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 83. 规划现状调查内容应包括()。[2分]

    A工程

    B环境

    C社会

    D历史

    E经济

  • 84. 规划分析的基本内容包括()。[2分]

    A规划区能源结构分析

    B规划目标的协调性分析

    C规划方案的初步筛选

    D确定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内容和评价范围

    E规划的描述

  • 85. 环境风险评价的工作重点是()。[2分]

    A事故对生态系统影响的预测和防护

    B事故引起厂(场)界外环境质量的恶化

    C事故引起厂(场)界外人群的伤害

    D事故引起厂(场)界外生产、生活设施的破坏

  • 86. 风险识别范围包括()。[2分]

    A生产设施风险识别

    B项目所处地理位置风险识别

    C项目所处气象条件风险识别

    D生产过程涉及的物质风险识别

  • 87. 对以生态系统损害为特征的事故风险评价,按损害的生态资源的价值进行比较分析,给出()。[2分]

    A损害范围

    B浓度分布

    C损害值

    D损害阈

  • 88. 风险防范措施包括()、消防及火灾报警、系统紧急救援站或有毒气体防护站设计等。[2分]

    A工艺技术设计安全防范措施

    B自动控制设计安全防范措施

    C电气、电讯安全防范措施

    D危险化学品贮运安全防范措施

    E选址、总图布置和建筑安全防范措施

  • 89. 应急计划区中的危险目标包括()。[2分]

    A装置区

    B贮罐区

    C运输区

    D环境保护目标

  • 90. 根据《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试行)》,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原则有()。[2分]

    A满足规划区内项目的需要

    B公众参与

    C早期介入

    D可操作性

  • 91. 规划环境影响分析与评价,包括预测和评价不同规划方案(包括替代方案)对()的影响。[2分]

    A环境保护目标

    B生态完整性

    C可持续性

    D环境容量

    E环境质量

  • 92. 规划环境现状分析与评价的主要内容有()。[2分]

    A社会经济背景分析及相关的社会、经济与环境问题分析,确定当前主要环境问题及其产生原因

    B分析确定规划区主要相关环境介质的环境容量,.研究提出合理的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方案

    C生态敏感区(点)分析,确定评价范围内对被评价规划反应敏感的地域及环境脆弱带

    D环境保护和资源管理分析,确定受到规划影响后明显加重,并且可能达到、接近或超过地域环境承载力的环境因子

    E规划区内污染物排放对区内、外环境敏感地区的环境影响分析

  • 93. 规划环境现状调查与分析常用的方法有()。[2分]

    A资料收集与分析

    B专业判断法

    C类比分析法

    D现场调查与监测

  • 94. 物质风险识别范围包括()。[2分]

    A主要原材料及辅助材料、燃料

    B中间产品

    C最终产品

    D贮运系统

    E生产过程排放的"三废”污染物

  • 95. 物质危险性识别主要对项目涉及的()进行危险性识别和综合评价,筛选环境风险评价因子。[2分]

    A易碎、易裂物质

    B有毒有害物质

    C易燃物质

    D易爆物质

  • 96. 物质风险识别的类型包括()。[2分]

    A火灾

    B爆炸

    C泄漏

    D洪灾

  • 97. 风险值是风险评价表征量,包括()。[2分]

    A事故的发生时间

    B事故的危害程度

    C事故的发生概率

    D事故的危害概率

相关试卷
相关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