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总分:9分
考试类型:模拟试题
作答时间:60分钟
已答人数:967
试卷答案:有
试卷介绍: 2010年度全国高级会计师资格考试 高级会计实务模拟试题
A(1)固定资产周转率提高到行业水平;
B(3)相关财务比率项目中原公司行业平均水平流动比率2.862.5固定资产周转率1.672净资产收益率16.88%17%主营业务利润率10.35%15%目前公司有甲、乙、丙三个方案可供选择:甲方案,维持公司现有营运资金政策,不增添设备;乙方案,在不变更现有资本结构的情况下,将流动资产降低到同行业平均水平,再以所得的资金增添设备;丙方案,减少20%的流动资产,同时增加相应的流动负债,再以所得的资金增添设备。在这三个方案下,长期负债与股东权益都将维持在现有的水平。并假定:(1)固定资产周转率提高到行业水平;
C(3)相关财务比率项目中原公司行业平均水平流动比率2.862.5固定资产周转率1.672净资产收益率16.88%17%主营业务利润率10.35%15%目前公司有甲、乙、丙三个方案可供选择:甲方案,维持公司现有营运资金政策,不增添设备;乙方案,在不变更现有资本结构的情况下,将流动资产降低到同行业平均水平,再以所得的资金增添设备;丙方案,减少20%的流动资产,同时增加相应的流动负债,再以所得的资金增添设备。在这三个方案下,长期负债与股东权益都将维持在现有的水平。并假定:(1)固定资产周转率提高到行业水平;(2)主营业务利润率提高到行业水平;(3)流动负债的平均利率为7.5%,长期负债的平均利率为9%;
D(4)所得税税率为25%。
E(5)加权平均资金成本按行业水平。要求:(1)计算甲、乙、丙三个方案对于中原公司财务状况的影响;(2)填写下列表格;(3)为公司选择何种方案进行决策并说明理由。①资产负债表资料单位:万元项目甲乙丙行业平均水平流动资产35%固定资产净值65%资产总计100%流动负债14%长期负债36%普通股权益50%负债加普通股100%②损益表资料单位:万元项目甲乙丙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成本主营业务利润利息费用利润总额所得税净利润③相关财务比率项目甲乙丙行业平均水平息前税后利润-投资资本收益率(%)14%加权平均资金成本(%)10&经济增加值(万元)5000项目甲乙丙行业平均水平主营业务利润率15%流动比率2.5固定资产周转率2主营业务净利率6.8%总资产周转率1.2资产负债率50%权益乘数2净资产收益率17%[12分]
A(1)2007年1月1日,甲公司为其100名中层以上管理人员每人授予100份现金股票增值权,这些人员从2007年1月1日起必须在该公司连续服务3年,即可自2009年12月31日起根据股价的增长幅度获得现金,该增值权应在2011年12月31日之前行使完毕。甲公司估计,该增值权在负债结算之前的每一资产负债表日以及结算日的公允价值和可行权后的每份增值权现金支出额如下表:单位:元年份公允价值支付现金2007年122008年142009年15162010年20182011年222007年有10名管理人员离开甲公司,甲公司估计三年中还将有8名管理人员离开;2008年又有6名管理人员离开公司,公司估计还将有6名管理人员离开;2009年又有4名管理人员离开,有40人行使股票增值权取得了现金,2010年有30人行使股票增值权取得了现金,2011年有10人行使股票增值权取得了现金。
B(2)2007年12月20日,经股东大会批准,甲公司向100名高管人员每人授予2万股普通股(每股面值1元)。根据股份支付协议的规定,这些高管人员自2008年1月1日起在公司连续服务满3年,即可于2010年12月31日无偿获得授予的普通股。甲公司普通股2007年12月20日的市场价格为每股12元,2007年12月31日的市场价格为每股15元。2008年2月8日,甲公司从二级市场以每股10元的价格回购本公司普通股200万股,拟用于高管人员股权激励。在等待期内,甲公司没有高管人员离开公司。2010年12月31日,高管人员全部行权。当日,甲公司普通股市场价格为每股13.5元。要求:(1)分析、判断资料(1)属于权益结算的股份支付还是现金结算的股份支付?简要说明理由。(2)分析、判断资料(2)属于权益结算的股份支付还是现金结算的股份支付?简要说明理由。
C(3)根据资料(1),甲公司在2008年确定相关的费用时,应采用哪天权益工具的公允价值?并简要说明理由。
D(4)根据资料(1),说明2009年和2010年的会计处理方法。(5)根据资料(2),甲公司在确定与上述股份支付相关的费用时,应采用哪天的权益工具公允价值?并简要说明理由。(6)根据资料(2),计算甲公司因高管人员行权增加的股本溢价金额是多少?[10分]
A(1)2日,甲单位收到代理银行转来的“财政授权支付额度到账通知书”,通知书中注明的本月授权额度为40万元。甲单位将授权额度40万元计入银行存款,同时确认财政补助收入40万元。
B(2)4日,甲单位收到财政国库支付执行机构委托代理银行转来的“财政直接支付入账通知书”和“工资发放明细表”,通知书和明细表中注明的工资支出金额为100万元,代理银行已将100万元划入甲单位职工个人账户。甲单位将100万元的工资支出确认为事业支出,同时,减少银行存款100万元。
C(3)6日,甲单位按规定的政府采购程序与A供货商签订一项购货合同,购买一台设备,合同金额35万元。合同约定,所购设备由A供货商于5天内交付,设备价款在交付验货后由甲单位向财政申请直接支付。甲单位对此事项未做会计处理。
D(4)9日,甲单位收到所购设备和购货发票,购货发票上注明的金额为35万元。甲单位在验货后,于当日向财政国库支付执行机构提交了“财政直接支付申请书”,向财政申请支付A供货商货款,但当日尚未收到“财政直接支付入账通知书”。甲单位按发票上注明的金额35万元,在确认固定资产的同时,确认应付账款35万元。
E(5)11日,甲单位收到代理银行转来的用于支付A供货商货款的“财政直接支付入账通知书”,通知书中注明的金额为35万元。甲单位将35万元确认为事业支出,并增加财政补助收入35万元。对已确认的应付账款35万元未进行冲转。
F(6)14日,甲单位从零余额账户提取现金5万元。甲单位对此事项进行会计处理时,增加现金5万元,减少银行存款5万元。
G(7)15日,甲单位报销差旅费4.8万元,并用现金购买一批随买随用的办公用品1000元。甲单位将上述支出4.9万元计入了事业支出。
H(8)20日,甲单位按规定的政府采购程序与B供货商签订一项购货合同,购买10台办公用计算机,合同金额为9万元。合同约定,所购计算机由B供货商于本月22日交付,货款由甲单位在验货后向代理银行开具支付令。甲单位对此事项未做会计处理。
I(9)22日,甲单位收到所购计算机,但购货发票尚未收到。甲单位验货后,向代理银行开具了支付令,通知代理银行支付B供货商货款。甲单位因购货发票未到,未做会计处理。
J(10)24日,甲单位收到B供货商转来的购货发票,发票中注明的金额为9万元。甲单位确认固定资产9万元,同时,减少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9万元。
K(11)31日,甲单位计算的2004年度预算结余资金为51万元,其中,财政直接支付年终结余资金为15万元,财政授权支付年终结余资金为36万元。甲单位未对年终预算结余资金进行账务处理,只是将其在“备查簿”中进行了登记。要求:(1)分析、判断事项(1)至(10)中,甲单位对各事项的会计处理或做法是否正确?如不正确,说明正确的会计处理。(2)分析、判断事项(11)中,甲单位对年终预算结余资金的计算及做法是否正确?如不正确,请计算正确的年终预算结余资金,并说明正确的会计处理。[20分]
A(1)2009年1月1日,甲公司与中国银行签订一项应收账款保理合同,将因销售商品而形成的对乙公司的应收账款234万元出售给中国银行,价款为185万元。在应收乙公司货款到期无法收回时,中国银行不能向甲公司追偿。甲公司根据以往经验,预计该批商品将发生的销售退回金额为10万元,实际发生的销售退回由甲公司承担。假定不考虑其他因素,甲公司终止确认了234万元的应收账款。
B(2)2009年2月1日,甲公司将收到的乙公司开出并承兑的不带息商业承兑汇票向丙商业银行贴现,取得贴现款380万元。合同约定,在票据到期日不能从乙公司收到票款时,丙商业银行可向甲公司追偿。该票据系乙公司于2009年1月1日为支付购料款而开出的,票面金额为400万元,到期日为2009年5月31日。假定不考虑其他因素,甲公司终止确认了该项金融资产。
C(3)2009年5月1日,甲公司将其一项金融资产出售给乙公司,取得出售价款180万元,同时与乙公司签订协议,在约定期限结束时按照回购当日的市场价格再将该金融资产回购,甲公司在处理时终止确认了该项金融资产。
D(4)2009年6月1日,甲公司将其一项金融资产出售给丙公司,同时与丙公司签订了看跌期权合约,但从合约条款判断,该看跌期权是一项重大价内期权,甲公司在处理时终止确认了该项金融资产。
E(5)2009年7月1日,甲公司将其信贷资产整体转移给戊信托机构,同时保证对戊信托公司可能发生的信用损失进行全额补偿,甲公司在处理时终止确认了该金融资产。要求:分析、判断甲公司对事项(1)至(5)的会计处理是否正确,并分别简要说明理由;如不正确,请分别说明正确的处理思路。[1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