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总分:49分
考试类型:模拟试题
作答时间:60分钟
已答人数:967
试卷答案:有
试卷介绍: 2010年内审师资格考试内审计作用练习题辅导
A账户余额或交易类别以及相关的认定包含可能对财务报表有重大影响的误报的风险。
B事件或行为对被审计的经济活动产生不利影响的概率。
C没有遵守组织政策、计划和程序或没有遵循相关法律法规。
D未完成经营活动的既定目标。
A只有一个控制强点
B只有一个控制弱点
C有一个控制强点和一个控制弱点
D既没有控制强点也没有控制弱点
A只有I
B只有III
C只有I和II
DI、II和III都对
A取消内设的访问控制
B考虑使用访问控制软件
C考虑使用实用软件
D将内设访问控制的使用扩展到新的应用程序中
A对主要供应商进行统计抽样,追踪向特定发票付款的金额。
B运用通用审计软件来对付款进行抽样,核对计算机中储存的采购订单,发票以及验收报告是否一致。
C对应付账款进行货币单位抽样并向供应商函证金额。
D运用通用审计软件抽查某一天的所有收货,追查这些验收报告至支票的签发。
A内部审计师
B审计委员会
C内部审计主管
D首席审计执行官
A将未遵守规定程序作为一项经营缺陷进行报告。
B绘制新程序的流程图并加入到给管理当局的报告中。
C报告这一变化并建议将程序上的变动文件化。
D暂停审计程序直到被审计单位将新程序文件化。
A每小时检测汽车的数目
B检测不合格的汽车占总检测汽车数目的比率
C每个检测人员检测汽车的数目
D每个出纳收到的平均检测费用
A账户余额或交易类别以及相关的认定包含可能对财务报表有重大影响的误报的风险。
B事件或行为对被审计的经济活动产生不利影响的概率。
C没有遵守组织政策、计划和程序或没有遵循相关法律法规。
D未完成经营活动的既定目标。
A只有一个控制强点
B只有一个控制弱点
C有一个控制强点和一个控制弱点
D既没有控制强点也没有控制弱点
A只有I
B只有III
C只有I和II
DI、II和III都对
A取消内设的访问控制
B考虑使用访问控制软件
C考虑使用实用软件
D将内设访问控制的使用扩展到新的应用程序中
A流程设计服务;
B协调业务;
C培训业务;
D合规性业务。
A顺序是Ⅱ、Ⅰ、Ⅳ、Ⅲ;
B顺序是Ⅱ、Ⅲ、Ⅳ、Ⅰ;
C顺序是Ⅱ、Ⅳ、Ⅰ、Ⅲ;
D顺序是Ⅲ、Ⅳ、Ⅱ、Ⅰ
A接受该指派,但避免在现场工作中与会计部主任接触。
B接受该指派,但应在审计报告中披露这一关系。
C将潜在的利益冲突通知供应商。
D将潜在的利益冲突通知首席审计执行官。
A除非被采购主管人为指使,采购程序设计完好、执行有效。
B预先编号的空白采购订单在采购部门中保存。
C$500至$1000之间的采购为正常的采购业务,超过$1000的采购必须有两名支票签发者的批准。
D采购代理投资于公开交易的信托基金,此信托基金的投资组合中包括该公司一个供应商的股票。
A仅有Ⅰ和Ⅱ
B仅有Ⅰ和Ⅳ
C仅有Ⅰ、Ⅱ和Ⅳ
D仅有Ⅱ、Ⅲ和Ⅳ
A对存货进行实物盘点。
B抽取产品样本,将当年单位成本与上一年的相比较,考察成本的上涨,并分析标准成本差异。
C对设备进行盘点以确定是否有重大变化。
D抽取产成品存货样本,将原材料成本追查至购入价格,以便确定原材料成本记录的准确性。
A运用通用审计软件抽取尚未收到的已抵押捐赠的样本,并向捐赠者函证总额。
B抽取过去三年中所有大额捐赠者,并对其它捐赠者进行统计抽样,然后函证他们向该组织和其附属组织捐赠的总额。
C对现金收入进行发现抽样,并向捐赠者函证金额,调查差异。
D运用分析性复核程序对本组织与其他类似组织同期收到的捐赠相比较,如果差异很小,对现金收入进行详查并追踪至银行对账单。
A可能从未经批准的供应商处购货
B没有取得可得到的购货折扣
C不及时的采购可能会造成存货短缺或过度供给
D货款可能在未收到货物之前就已经支付
A只有I和III
B只有I
C只有III
D只有I和II
A设计控制制度
B起草控制制度的程序
C在执行之前审查控制制度
D安装控制系统
A管理人员在不友好地被更换之后又复职
B财务主管的频繁更换
C向新市场的迅速扩张
D政府对机构的纳税申报的审计
A预付款资金的合并情况
B采购职责的合并情况
C法律职责的合并情况
D市场职责的合并情况
A产品销售增加,佣金增加。
B销售退回增加,佣金增加。
C销售佣金减少,产品销售减少。
D销售退回减少,产品销售增加。
A内部审计标准;
B审计业务小组;
C被审计单位;
D内部审计部门章程。
A令人满意的;
B最优化的;
C最理想的;
D最大限度的。
A产品销售增加,佣金增加。
B销售退回增加,佣金增加。
C销售佣金减少,产品销售减少。
D销售退回减少,产品销售增加。
A鉴于他们都不是注册内部审计师,因此不需要遵守职业道德规范;
B应遵守内部审计专业实务标准;
C必须尊重组织的法律地位和道德目标,可忽视内部审计专业实务标准;
D必须辞去他们的工作以避免不恰当的活动。
A一个与主要客户相连结的新的电子数据交换程序运行之前,内部审计师对其进行检查;
B前任采购助理调入内部审计部门4个月后,对采购业务的内部控制进行检查;
C内部审计师建议制定控制和业绩考核标准,以便评估与某服务组织签订的处理工资和雇员津贴的合同;
D编制工资单的会计职员,协助内部审计师确认小型电动机的实际库存量。
A在一起合伙人起诉某公司诈骗的案件中,该公司内部审计师被法庭传唤,他在法庭上泄漏了机密审计信息。
B某办公用品制造公司的内部审计师最近完成了对公司市场部进行的审计,基于本次审计经验,周末他花费几个小时为本地一家医院提供有偿咨询,指导这家医院市场部实施类似的审计。
C一位内部审计师在当地举办的IIA会议上发表了一次讲演,概括了他为某公司电子数据交换系统进行审计而设计的程序,许多该公司主要竞争者的审计师都参加了此次会议。
D在一次审计中,内部审计师了解到某公司将要推出一种能使该产业发生变革的新产品,由于新产品可能成功,该审计师接受了生产经理的建议,多购入了该公司股票。
A仅有Ⅰ
B仅有Ⅱ
C仅有Ⅲ
D仅有Ⅰ和Ⅲ
A实地观察其业务处理程序
B审查应收账款坏帐趋势
C向信用部用经理询问该部门的有效性
D抽取客户订单样本,检查信用批准的证据。
A要求舞弊者在内部审计师制作的供认书上签字并将其存入审计工作底稿,向高级管理当局详细报告,请示下一步的行动。
B不在工作底稿中进行记录,因为它是主观的、敏感的,而且可能会成为法律证据,但要向管理当局详细报告,由他们请求法律顾问来对供认制作文件。
C向管理当局口头报告该供认,并建议他们将其报告给执法机关,因为涉嫌犯罪,但不必制成文件记录。
D告知舞弊者他们的权利,将他们的供认制成磁带并向执法机关报告犯罪。
A接受该指派,但避免在现场工作中与会计部主任接触。
B接受该指派,但应在审计报告中披露这一关系。
C将潜在的利益冲突通知供应商。
D将潜在的利益冲突通知首席审计执行官。
A除非被采购主管人为指使,采购程序设计完好、执行有效。
B预先编号的空白采购订单在采购部门中保存。
C$500至$1000之间的采购为正常的采购业务,超过$1000的采购必须有两名支票签发者的批准。
D采购代理投资于公开交易的信托基金,此信托基金的投资组合中包括该公司一个供应商的股票。
A仅有Ⅰ和Ⅱ
B仅有Ⅰ和Ⅳ
C仅有Ⅰ、Ⅱ和Ⅳ
D仅有Ⅱ、Ⅲ和Ⅳ
A长期日程安排表
B工作方案
C审计部门预算
D审计部门章程
A检查用于进行库存实物盘点的指令
B和管理层共同完成一份内部控制调查问卷
C对入库和出库程序完成一份流程图
D实地观察存货仓库
A将审计推迟到范围限制取消后进行
B将范围限制可能造成的潜在影响报告给董事会的审计委员会
C增加对该活动进行审计的频率
D为该项目分派更多有经验的审计人员
A该分部一年前由外部审计师进行过一次财务审计。
B与遵循性审计相关的舞弊的可能性。
C过去一年中该分部费用的增长。
D与遵循性审计相关的潜在重大违规罚款的可能性。
A鼓励内部审计的专业化;
B建立内部审计活动的独立性,强调内部审计的客观性;
C鼓励外部审计师更多的采用内部审计师的工作;
D为考评内部审计工作确立基础(建立依据)。
A查阅内部审计活动的章程与已批准的业务计划,该计划指定了当期要评价的业务范围;
B鉴于质量保证是一项新工作,让管理层作为协调人批准业务范围的确定;
C在开始审计前指出,这项业务只是检查质量保证工作是否与经批准、已设立的标准一致;
D由于审计客户不合作,这项业务没有成效,应当终止。
A加总明细账金额,并将总额与总账金额相比较;
B为应付账款周期中所应用的信息系统制作流程图;
C将已支付货款的卖主名址与得到授权的主文件相比较,并将卖主地址进行比较,确定是否存在重复;
D将所有发票价格与授权价格清单进行比较,根据比较所发现的错误,调整公司总账的应付账款。
A会损害内部审计师的客观性,在审计师卷入相同业务客户的确认服务时;
B会排除确认服务从咨询业务中产生的可能;
C应与章程中反映的内部审计活动的权限保持一致;
D没有强加同业务客户沟通信息的责任。
A只有I
B只有I、II
C只有II
DI、II、III都对
A和盘托出,因为内部审计师讲的是与总经理个人有关的事,与该机构无关。
B将这一要求交由审计委员会或董事会处理。
C提供有关资料但不标明出处,使文章不能明确指出信息的来源。
D以调查不全面而推托。
A根据法庭传唤,内部审计师出庭披露可能对本机构不利的机密的、与审计相关的信息。
B内部审计师运用与审计相关的信息决定购买雇主公司发行的股票。
C内部审计师接受某雇员的一份礼物,因为审计师在最近一份审计报告中称赞过该雇员。
D内部审计师未向董事会的审计委员会报告有关非法行为的重大发现,因为管理当局已经表示要解决这些问题。
A人员配备和监督
B持续的专业发展和应有的职业审慎
C人际关系和沟通
D机构状况和客观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