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总分:80分
考试类型:模拟试题
作答时间:60分钟
已答人数:967
试卷答案:有
试卷介绍: 2006年4月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三级数据库技术笔试试卷
A机器语言是最初级的计算机语言
B机器语言程序的形式是二进制代码
C机器语言需要编译后才可以被计算机执行
D用机器语言编写程序比较困难
A链路层
B网络层
C传输层
D应用层
A表达式求值
B树的层次次序周游算法的实现
C二叉树对称序周游算法的实现
D快速排序算法的实现
A2i-1
B2i
C2i+1
D不确定
A先来先服务调度算法
B短作业优先算法
C最高响应比作业优先算法
D资源均衡搭配算法
A回收分区有下邻空闲区
B回收分区有上邻空闲区
C回收分区有上邻空闲区和下邻空闲区
D回收分区无相邻空闲区
A1985
B1987
C1989
D1991
A关系中的每个属性是不可分解的
B在关系中元组的顺序是无关紧要的
C任意的一个二维表都是一个关系
D每一个关系仅有一种记录类型
A(S#,C#)
B(S#,GRADE)
C(C#,GRADE)
DGRADE
AS-R
BR-S
CR∩S
DR∪S
A每个数据库分成一个或多个表空间
B每个表空间只能创建一个数据文件
C一个数据文件只能和一个数据库相关联
D数据库表空间的总存储容量就是数据库的总存储容量
A原子性
B一致性
C隔离性
D持久性
A数据冗余
B插入异常
C删除异常
D丢失修改
A若X→→Y,则X→→Z
B若X→→Y,则X→Y
C设XYWU,若X→→Y在R(W)上成立,则X→→Y在R(U)上成立
D若X→→Y在R(U)上成立,且Y′Y,则X→→Y′在R(U)上成立
A分布式数据库系统中的节点是紧耦合的,它们形成单一的数据库系统
B分布式数据库系统中的节点是松耦合的,每一个节点都是一个独立的数据库系统
C分布式数据库系统用户的操作与非分布式数据库系统的操作是完全相同的
D分布式数据库系统的所有问题应当是内部的、实现级别的问题
A人工智能
B过程控制
C辅助设计
D科学和工程计算
A签名者事后不能否认自己的签名
B该数字签名必须是所签文件的物理部分
C当发生签名真伪争执时,有第三方能够解决争执
D接受者能够验证签名,而任何其他人都不能伪造签名
A从队尾插入一个新元素
B从队列中删除第i个元素
C判断一个队列是否为空
D读取队头元素的值
Ap↑.rlink↑.llink:=q;p↑.rlink:=q;q↑.llink:=p;q↑.rlink:=p↑.rlink;
Bp↑.llink↑.rlink:=q;p↑.llink:=q;q↑.rlink:=p;q↑.llink:=p↑.llink;
Cq↑.llink:=p;q↑.rlink:=p↑.rlink;p↑.rlink↑.llink:=q;p↑.rlink:=q;
Dq↑.rlink:=p;q↑.llink:=p↑.llink;p↑.llink↑.rlink:=q;p↑.llink:=q;
AI/O中断
B数据文件
C消息
D同步原语
A存储保护技术
B多道程序设计技术
CSPOOLing系统工作原理
D程序局部性原理
A物理独立性
B存储独立性
C位置独立性
D逻辑独立性
A自然连接
B笛卡儿积
C等值连接
Dθ连接
A向关系SC插入元组时,S#和C#都不能是空值(NULL)
B可以任意删除关系SC中的元组
C向任何一个关系插入元组时,必须保证该关系主码值的唯一性
D可以任意删除关系C中的元组
A只有S,SC
B只有SC,C
C只有S,C
DS,SC,C
A增加表的完整性约束
B删除表的完整性约束
C增加表中的列
D删除表中的列
A语言翻译处理层,数据存取层,数据存储层
B语言翻译处理层,数据存储层,数据存取层
C数据存取层,数据存储层,语言翻译处理层
D数据存储层,数据存取层,语言翻译处理层
A只有I、II和III
B只有I、II和IV
C只有I、III和IV
D都是
A若X→Y,且存在属性集Z,Z∩Y≠φ,X→Z,则称Y对X部分函数依赖
B若X→Y,且存在属性集Z,Z∩Y=φ,X→Z,则称Y对X部分函数依赖
C若X→Y,且存在X的真子集X′,X′→Y,则称Y对X部分函数依赖
D若X→Y,且对于X的任何真子集X′,都有X′→Y,则称Y对X部分函数依赖
A1NF
B2NF
C3NF
D4NF
A切块
B转轴
C上卷
D下钻
A起泡排序
B初始步长为4的希尔(shell)排序
C二路归并排序
D以第一个元素为分界元素的快速排序
A4
B5
C6
D7
A89
B189
C200
D300
APSW即程序状态字,是一个重要的寄存器内容
B中断响应过程主要是交换PSW
C目态下只能执行非特权指令
D管态下只能执行特权指令
A轮转方式
B可剥夺方式
C轮询方式
D中断方式
AπA(σB=17(R))
BσB=17(πA(R))
CσB=17(πA,C(R))
DπA,C(σB=17(R))
A只有I
B只有II
C只有III
DI和II
AR∪S
BR∩S
CR-S
DR×S
ADROP
BDELETE
CALTER
DUPDATE
A程序运行的过程
B对数据库所有的更新操作
C程序执行的结果
D用户对数据库的访问信息
A遵守两阶段封锁协议的并发事务一定是可串行化的
B遵守两阶段封锁协议的并发事务一定不会发生死锁
C遵守两阶段封锁协议的并发事务一定不会发生级联回滚
D遵守两阶段封锁协议的并发事务的所有锁一定要到事务提交之后才解锁
AD
BC2
CB1
DB2
A规范化理论提供了判断关系模式优劣的理论标准
B规范化理论提供了判断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优劣的理论标准
C规范化理论对于关系数据库设计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D规范化理论对于其他模型的数据库的设计也有重要指导意义
A只有I和III
B只有I、II和IV
C只有I、III和IV
D都是
A物理隔离
B时间隔离
C逻辑隔离
D密码隔离
A数据的逻辑结果分为表结构和树结构
B数据的存储结构分为线性结构和非线性结构
C数据元素是数据的基本单位
D结点是有独立含义的数据最小单位
A串是由零个或多个字符组成的有限序列
B空串是由空格构成的串
C串只能顺序存储
D“推入”是串的基本运算之一
A有序字符的集合
B不断流动的数据的集合
C一种定长记录式文件
D一种不定长记录式文件
A文件目录查找
B位示图查找
C目录项分解
D记录的成组和分解
AI/O设备
BI/O控制器
CI/O处理机
D设备控制器
A层次模型
B网状模型
C关系模型
D面向对象模型
A只有I和II
B只有I和III
C只有II和III
D都是
A层次
B网状
C关系
D面向对象
A数据定义
B可移植性保证
C数据操纵
D安全性保护和完整性控制
A数据库定义模块
B数据库维护模块
C数据库存取模块
D数据库运行模块
A有丰富的语义表达能力
B易于交流和理解
C易于变动
D在计算机中实现的效率高
A一个实体类型转换成一个关系模式
B一个m:n联系转换为一个关系模式
C一个1:1联系可以转换为一个独立的关系模式,也可以与联系的任意一端实体所对应的关系模式合并
D一个1:n联系可以转换为一个独立的关系模式,也可以与联系的任意一端实体所对应的关系模式合并
A只有I和II
B只有I、II和III
C只有I、II和IV
D都是
A只能在概念层上建立和维护数据模型
B只能在物理(逻辑)层上建立和维护数据模型
C既能在概念层上也能在物理层上建立和维护数据模型
D既不能在概念层上也不能在物理层上建立和维护数据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