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总分:150分
考试类型:模拟试题
作答时间:60分钟
已答人数:967
试卷答案:有
试卷介绍: 2013年证券从业《证券投资分析》高分冲刺试卷(3)
A总资产
B净资产
C固定资产
D主营业务收入
A该可转换债券当前的转换平价为50元
B当该公司普通股股票市场价格超过20元时,行使转换权对该可转换债券持有人有利
C当该公司普通股股票市场价格低于20元时,行使转换权对该可转换债券持有人有利
D当该公司普通股股票市场价格为30元时,该可转换债券的转换价值为2500元
A繁荣
B衰退
C萧条
D复苏
A证券市场里的人分为多头和空头两种
B压力线只存在于上升行情中
C一旦市场趋势确立,市场变动就朝一个方向运动直到趋势改变
D支撑线和压力线是短暂的,可以相互转换
A需要调整
B是短期转势的警告讯号
C要看慢线的位置
D不说明问题
A公司净资产
B公司盈利水平
C公司所在行业的情况
D股份分割
A境外投资基金
B境外投资机构
C合格的境外机构投资者
D合格的境内机构投资者
A处理积累与消费的关系
B处理各种收入的比例
C失业与通货膨胀的关系
D宏观经济总量平衡
A流动比率和净资产/负债
B资产/固定资产
C销售额/固定资产
D销售成本/存货
A折现率
B资产的效用
C资产的收益
D收益年限
A规模经济
B专用技术
C优惠的原材料
D科学的管理
A技术劳动收入
B技术专利转让收入
C技术入股收入
D资本贡献收入
A马柯威茨
B夏普
C特雷诺
D詹森
A幼稚期
B成长期
C成熟期
D衰退期
A市场内价差套利
B期现套利
C跨品种价差套利
D市场间价差套利
A1
B2
C3
D4
A是销售收入与成本之差
B是毛利与销售净利的百分比
C是毛利占销售收入的百分比
D反映1元销售收入带来的净利润
A替代掉换
B市场内部价差掉换
C利率预期掉换
D纯收益率掉换
A宏观经济基本状况
B上市公司质量与经济效益
C利率水平
D上市发行制度
A都有相当坚实的理论基础
B没有明显的理论基础
C都注重价格的相对位置
D有些有相当坚实的理论基础
A资产剥离
B资产置换
C股权一资产置换
D资产配负债剥离
A八字方针
B四项基本原则
C十六字原则
D六条准则
A市场没有摩擦
B投资者以收益率均值来衡量未来实际收益率的总体水平,以收益率的标准差来衡量收益率的不确定性
C投资者总是希望期望收益率越高越好;投资者既可以是厌恶风险的人,也可以是喜好风险的人
D投资者对证券的收益和风险有相同的预期
A买入
B卖出
C观望
D无参考价值
A贸易收支
B劳务收支
C单方面转移
D资本流动
A中国证监会
B中国证券业协会
C中国证券业协会证券分析师专业委员会
D证券交易所投资分析师委员会
A技术分析
B基本分析
C市场分析
D学术分析
A历史资料
B媒体信息
C实地访查
D网上信息
A降低股权集中度,改变一股独大的局面
B普通股股权适度集中发展机构投资者、战略投资者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
C股权的普遍流动性
D完善的独立董事制度
A流动资产-流动负债
B(流动资产-存货)/流动负债
C长期负债/(流动资产-流动负债)
D长期资产-长期负债
A幼稚期
B成长期
C成熟期
D衰退期
A|r|<1
B|r|≤1
C|r|>1
D|r|≥1
A11.24%
B12.67%
C10.68%
D13.18%
A最小二乘法
B回归分析法
C市盈率估价法
D简单估计法
A公司分析
B产业分析
C行业分析
D企业分析
A有偿性
B无偿性
C有效性
D无因性
A800元
B1243元
C950元
D760元
A90.80
B90.87
C90.92
D90.95
A0.4、0.6,买入AB组合卖空C
B0.6、0.4,买入C组合卖空AB
C0.3、0.7,买入AB组合卖空C
D0.7、0.3,买入C组合卖空AB
A资产负债率
B产权比率
C有形净值债务率
D已获利息倍数
A繁荣
B衰退
C萧条
D复苏
A专门组织的营利性团体
B专门组织的非营利性团体
C自发组织的营利性团体
D自发组织的非营利性团体
A计息
B可计息可不计
C不计息
D不定
A10%
B15%
C20%
D25%
ARSI
BOBV
CBIAS
DKDJ
A有形资产净值债务率
B资产负债率
C产权比率
D权益乘数
A3
B5
C8
D10
A利率是计算股票内在投资价值的重要依据
B利率水平的变动直接影响公司的融资成本
C利率效应使得投资者在储蓄和股票投资间相互替代
D以上都对
A扩张型公司重组
B收缩型公司重组
C调整型公司重组
D控制权变更型公司重组
A0.9元
B1.1元
C2元
D360元
A固定资产投资额
B政府投资
C房地产开工量
D企业投资
A证券市场线方程
B证券特征线方程
C资本市场线方程
D套利定价方程
A总收入
B工资收入
C可支配收入
D税前收入
A15
B30
C60
D100
A现金流贴现模型
B零增长模型
C不变增长模型
D市盈率估价模型
A14
B21
C10
D28
A三类
B五类
C六类
D十类
A产业秩序政策
B产业合理化政策
C产业布局政策
D产业保护政策
A公司托管
B累积投票
C表决权信托
D表决权委托书
A2001年6月22日,国务院颁布《减持国有股筹集社会保障资金管理暂行办法》
B2004年1月31日,国务院发布《国务院关于推进资本市场改革开放和稳定发展的若干意见》
C2005年4月29日,中国证监会发布《关于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试点有关问题的通知》
D2005年9月14日,中国证监会颁布《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管理办法》
A偿债能力
B盈利能力
C成长能力
D抵抗风险的能力
A流动性强弱
B投资的回报率
C投资者所承担的风险
D无风险利率
A《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
B《证券、期货投资咨询管理暂行办法》
C《关于规范面向社会公众开展的证券咨询业务行为若干问题的通知》
D《证券公司内部控制指引》
A本币升值
B本国资本流出
C国内物价上升
D本币贬值
A市场价格平均指数即可解释和反映市场的大部分行为
B市场波动具有三种趋势:主要趋势、次要趋势和短暂趋势
C主要趋势有三个阶段:累积阶段、上涨阶段和冲顶后出现又一个累积期
D趋势必须得到交易量的确认
A投资者的筹码分布
B持有成本
C投资者心理因素
D股票成交均价
A相对比率是标准比率和实际比率的差
B(销售额/应收账款)的标准比率设定为6
C沃尔评分法包括7个财务比率
D沃尔评分法是建立在完善的理论基础之上的一种分析法
A征收银行存款利息所得税
B允许部分证券公司进行股票质押贷款
C引入“战略投资者”
D股票发行制度实行核准制
A后者与现货没有必然联系,前者与现货有实质性联系
B前者为了获利,后者为了避险
C后者为了获利,前者为了避险
D操作方式及价位观不同
A信用级别
B票面利率
C外汇汇率
D税收待遇
A通过调节货币供应量保持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平衡
B通过控制利率和货币总量的控制,保持物价总水平的稳定
C调节国民收入中消费与储蓄的比例
D引导储蓄向投资的转化,实现资源合理配置
A追踪趋势
B滞后性
C稳定性
D助涨助跌性
A总量分析要服从于结构分析的目标
B结构分析是总量分析的深化和补充
C结构分析要服从总量分析的目标
D两者应结合运用
A可动用的银行贷款指标
B准备很快变现的长期资产
C偿债能力的声誉
D一年期以上应收账款
A有利于提高投资决策的科学性
B有利于正确评估证券的投资收益
C有利于提高投资收益
D有利于降低投资者的投资风险.
AKD的取值范围都是0~100,80以上为超买区,20以下为超卖区
B当KD指标在较高或较低的位置形成头肩形和多重顶(底)时,是采取行动的信号
C当KD处在高位i,并形成两个依次向下的峰,而此时股价还在上涨,是卖出的信号
DK线上穿D线是金叉,是买入信号,就应该果断买入
A诚信原则
B隔离制度
C民事责任
D回避原则
A涨停量小,将继续上扬;跌停量小,将继续下跌
B涨停途中多次打开,时间越久、成交量越大、反转下跌的可能性就越大
C涨停关门的时间越早,次日涨势可能性越大
D封住涨停板的买量大小和封住跌停板时卖盘数量大小越大,继续当前走势的概率越大,后续涨跌幅度也越大
A套期保值法
B德尔塔一正态分布法
C历史模拟法
D蒙特卡洛模拟法
A先行性指标
B超前性指标
C滞后性指标
D同步性指标
A投资分散
B主动管理
C风险与收益匹配
D收益与风险最大化
A伴随总体经济增长,公司经营效益提高,而投资风险减小
B伴随总体经济增长,人们对未来经济形势形成良好预期,投资积极性提高
C伴随总体经济增长,居民收入水平得以提高,导致投资需求增加
D伴随总体经济增长,政府采取紧缩的货币政策以控制经济的过速增长,使得企业的资金持有成本降低、企业利润增加
A股票
B权证
C外汇
D利率
A需求严重不足、生产相对严重过剩
B价格低落、企业盈利水平极低、生产萎缩
C出现大量破产倒闭、失业率增大
D经济处于崩溃期.
A降低股权集中度,改变一股独大的局面
B普通股股权适度集中,发展机构投资者、战略投资者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
C股权的普遍流动性
D完善的独立董事制度
A市场行为涵盖一切信息
B证券价格沿趋势运动
C历史会重演
D价格受供求规律决定
A联盟会员
B合同会员
C融资会员
D联系会员
A平均线从下降开始走平,股价从下上穿平均线
B股价跌破平均线,但平均线呈上升态势
C股价连续上升远离平均线,突然下跌,但在平均线附近再度上升
D股价跌破平均线,并连续暴跌,远离平均线
A证券投资效用最大化
B投资证券收益最大化
C收益带来的正效用减去风险带来的负效用之差最大化
D证券投资净效用最大化
A可动用的银行贷款指标
B准备很快变现的长期资产
C偿债能力的声誉
D未作记录的或有负债
A衰退阶段
B成熟阶段
C成长阶段
D幼稚阶段
A限制投资经理为了追求高收益而持有高风险品种
B促使投资经理只选择风险小的品种
C促使投资经理通过市场上不同期限品种交易量的变化来分析市场在期限上的投资偏好,结合市场对利率走势的判断选择合适久期的债券品种进行投资
D在控制整个组合利率风险的同时,又给予投资经理一定的选择空间
A确定投资政策
B构建组合
C外部监管
D业绩绩效
A从事管理工作的愿望
B专业技术能力
C良好的道德品德修养
D人际关系协调能力
A存货跌价准备
B贷款损失准备
C抵债资产减值准备
D短期投资跌价准备
A投资既追求收益,又厌恶风险
B所有证券的收益都受某些共同因素的影响
C投资者能够发现套利机会,并利用套利机会去获利
D投资者对证券的收益、风险和证券间的关联性的预期完全相同
A能带来最高收益的组合
B在有效边界上
C无差异曲线与有效边界的切点
D是理性投资者的最佳选择
A流动比率
B销售成本/存货
C销售额/应收账款
D销售额/固定资产
A财政机制
B市场机制
C行政干预
D货币机制
A套利行为有利于市场流动性的提高
B有助于价格发现功能的发挥
C国际上绝大多数交易所都对自己可以控制的套利交易采取鼓励和优惠政策
D价差越大,套利的积极性越高,参与者也越多
A技术的进步
B新产品推出
C政府扶持
D更优质的服务
A关联购销
B合作投资
C费用负担的转嫁
D信用担保
A收益性
B风险性
C流动性
D时间性
A通货膨胀会使股票的价格下降
B增加财政补贴可以扩大社会总需求和刺激供给增加
C回购部分短期国债有利于股票价格上扬
D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有利于股票价格上扬
A降低利率
B增加货币供应量
C提高利率
D放松信贷控制
A在区域内停留的时间越长,影响越大
B在这个区域内成交量越大,影响越大
C在区域内发生的时间距离当前这个时期越远,影响越大
D在区域内发生的时间距离当前这个时期越近,影响越大
A描述两变量之间的数量依存关系
B利用回归方程进行预测,把预报因子代人回归方程对预报量进行估计
C利用回归方程进行统计控制,通过控制自变量的范围实现应变量指标统计控制的目标
D检验整个回归关系的显著性
A期限的长短
B提前赎回规定
C税收待遇
D发债主体的信用
A每股收益不反映股票所含的风险
B每股收益与股利支付率存在正相关关系
C每股收益多,不一定意味着多分红
D每股收益是反映公司获利能力的一个重要指标
A尽可能地降低投资风险
B尽可能地增加投资收益
C在保证预定收益的前提下使风险最小
D在控制风险的前提下使投资收益最大
A对
B错
A对
B错
A对
B错
A对
B错
A对
B错
A对
B错
A对
B错
A对
B错
A对
B错
A对
B错
A对
B错
A对
B错
A对
B错
A对
B错
A对
B错
A对
B错
A对
B错
A对
B错
A对
B错
A对
B错
A对
B错
A对
B错
A对
B错
A对
B错
A对
B错
A对
B错
A对
B错
A对
B错
A对
B错
A对
B错
A对
B错
A对
B错
A对
B错
A对
B错
A对
B错
A对
B错
A对
B错
A对
B错
A对
B错
A对
B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