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总分:90分
考试类型:模拟试题
作答时间:60分钟
已答人数:967
试卷答案:有
试卷介绍: 2010年企业法律顾问综合法律知识考试模拟试题
A正确
B及时
C合理
D民主
A全体代表的二分之一以上的多数
B全体代表的三分之二以上的多数
C与会代表的二分之一以上的多数
D与会代表的三分之二以上的多数
A国家主席
B全国人大主席团
C全国人大常委会
D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
A公开原则
B便民原则
C参与原则
D效率原则
A罪刑法定原则
B刑事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
C罪刑相适应原则
D主客观相统一原则
A既可以减刑也可以假释
B可以减刑但不可以假释
C可以假释
D既不能减刑也不能假释
A土地使用权
B矿权
C林权
D水权
A50%
B60%
C70%
D80%
A国际条约
B国际惯例
C国际示范法
D国内立法
A提供保证金或者保函作为担保
B承诺
C反补贴税
D限制进口
A法律作为一种行为规范系统具有规范性和普遍性
B法律具有严格的结构和层次
C制定成文法是国家创制法律规范的唯一形式
D法律所规定的权利与义务,不仅是指公民、社会组织、国家的权利和义务,而且包括国家机关及其公职人员的职权和职责
A预测作用
B评价作用
C强制作用
D指引作用
A只能是高级人民法院管辖
B可以是高级人民法院指定的中级人民法院管辖
C只能是最高人民法院管辖
D应当由中级以上的人民法院管辖
A原告
B第三人
C诉讼代理人
D证人
AA、具体行政行为经行政复议机关复议,复议机关改变原具体行政行为的,既可以将作出原具体行政行为的机关作为被告也可以将复议将作为被告
B两个以上行政机关做出同一具体行政行为的,共同做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是共同被告
C由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所作的具体行政行为,该组织是被告
D由行政机关委托的组织所作的具体行政行为,委托的行政机关为被告
A行政案件原则上应该由最初做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
B经复议的行政案件,复议机关改变了原具体行政行为的,应当由复议机关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
C因不动产提起诉讼的,由不动产所在地人民法院专属管辖
D对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强制措施不服而提起诉讼的,由被告所在地或者原告所在地管辖
A优抚
B救济
C保险
D福利
A基本医疗保险
B养老保险
C工伤保险
D失业保险
A企业职工是工伤保险法律关系最主要的主体
B到参加工伤保险的企业实习的大中专院校、技工学校、职业高中学生发生伤亡事故的,也可成为工伤保险法律关系的主体
C企业职工的供养亲属在企业职工因工伤死亡时,也具备工伤保险法律关系的主体资格
D工伤保险基金由用人单位缴纳的工伤保险费组成
A烈士
B因公牺牲军人
C烈士家属
D病故军人
A行为、处理和制裁
B假定、处理和执行
C条件、行为模式和法律后果
D条件、行为模式和法律裁决
A法律行为
B违法行为
C事实构成
D自然事件
A单方性
B强制性
C无偿性
D效率性
A应当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B应当向国务院申请裁决
C应当先向国务院申请裁决,对裁决不服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D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A行政诉讼不适用调解
B根据案件的复杂情况,行政诉讼案件可以适用独任制审判
C行政诉讼规定了比民事诉讼更为严格的撤诉条件
D当事人对一审判决不服的在15日内提起上诉
A应当比照既遂犯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B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C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D应当根据是否造成损害结果而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A作为走私罪的加重情节处理
B按照阻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罪从重处理
C以走私罪和阻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罪二者较重的罪名处理
D以走私罪和阻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罪数罪并罚
A30-70年
B30年
C50年
D10年
A野生植物采集证
B捕捞许可证
C养殖使用证
D野生动植物进出口许可证
A为实施与黄金或者白银进出口有关的措施,需要限制或者禁止进口或者出口的
B输往国家或者地区的市场容量有限,需要限制出口的
C进口经营秩序出现严重混乱,需要限制进口的
D对任何形式的农业、牧业、渔业产品有必要限制进口的
A2年
B4年
C5年
D10年
A统治阶级的意志
B国家的利益
C全社会的利益
D公民的基本权利
A社会主义宪法和资本主义宪法
B成文宪法和不成文宪法
C刚性宪法和柔性宪法
D钦定宪法、民定宪法和协定宪法
A宪法不仅是法,而且是一国的“根本法”、“基本法”和“政治法”
B列宁曾用“宪法——法律的法律”来说明宪法的根本法地位
C宪法序言中规定我们国家的根本任务是“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D纵观世界各国宪法,对公民基本权利通常采取列举式和限制式两种规定方式
A法治原则
B联系群众,为人民服务原则
C首长负责制原则
D精简和效率原则
A个民族公民都有用本民族语言文字进行刑事诉讼的权利
B公检法机关有义务指派或者聘请翻译人员为不通晓当地语言文字的诉讼参与人翻译
C当事人不承担翻译费用
D应当用少数民族语言进行侦查、起诉和审判
A审判人员
B书记员
C证人
D翻译人员
A同级人民检察院检察委员会
B同级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
C同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D上级公安机关负责人
A需要通知新的证人到庭,调取新的物证,重新鉴定或勘验的
B案件起诉到人民法院后,被告人脱逃,致使案件在较长时间内无法继续审理的
C检察人员发现提起公诉的案件需要补充侦查,提出建议的
D由于辩护人申请回避而不能进行审判的
A最惠国待遇原则
B国民待遇原则
C透明度原则
D关税减让原则
A法律的作用可以分为法律的规范作用和法律的社会作用
B法律的指引方式有两种:一是规定积极性为的义务;二是禁止主体为一定的行为
C根据法律规范中的行为模式的不同可以将法律的指引分为原则的指引和具体的指引
D法律的社会作用是指法律具有维护一定阶级统治和执行一定社会公共事务的作用
A确定性规范
B非确定性规范
C必择其一的规范
D任选的规范
A目前我国已经初步形成了以宪法为基础和核心的法律体系框架,到2010年将形成比较完善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B法律体系中包括国际法
C划分法律部门的首要标准是法律的调整方式或调整手段,其次的标准是法律的调整对象
D在我国的法律体系中,国家安全法属于行政法部门
A犯罪和刑罚
B限制公民人身自由的强制措施
C财政制度
D海关制度
A对多次实施偷税行为,未经处理的,按照累计数额计算
B纳税人采取欺骗、隐瞒手段进行虚假纳税申报或者不申报,达到法定数额的情况下,如果经税务机关依法下达追缴通知后,补缴应纳税款,缴纳滞纳金的,不予追究刑事责任
C五年内因逃避缴纳税款受过刑事处罚又实施偷税行为的,尽管按照税务机关的追缴通知补缴了应纳税款,缴纳滞纳金的,也应当追究刑事责任
D五年内因逃避缴纳税款受过刑事处罚又实施偷税行为的,尽管按照税务机关的追缴通知补缴了应纳税款,缴纳滞纳金的,不予追究刑事责任
A涉及国家秘密的案件
B有关个人隐私的案件
C当事人提出的确属涉及商业秘密的案件
D外国人犯罪的案件
A侮辱、诽谤案
B虐待案
C遗弃案
D侵占案
A被告人可能被判处无期徒刑的
B被告人是盲、聋、哑人的
C被告人是未成年人的
D被告人是外国人的
A1个月
B2个月
C3个月
D4个月
A县法制办
B县公安局
C县人民政府
D乡人民政府
A立即停止执行
B被申请人认为需要停止执行的,停止执行
C行政复议机关认为需要停止执行的,停止执行
D法律法规规定停止执行的,停止执行
A国务院部门的规定
B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及其工作部门的规定
C国务院部门规章
D乡、镇人民政府的规定
A10年
B15年
C20年
D25年
A基本权利和义务决定着公民在国家中的法律地位
B基本权利和义务是公民在社会生活中最主要、最基本、不可缺少的权利和义务
C基本权利和义务具有母体性
D我国公民享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罢工的自由
A1988年的修宪规定了私营经济在社会主义所有制结构中的地位
B1993年的宪法修正案将“人权”概念正式引进宪法
C1999年的宪法修正案标志着“依法治国”理念的重大胜利
D2004年宪法修正案将关于私有财产的所有权的规定修改为“公民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和“国家依照法律规定保护公民的私有财产权和继承权。”
A被告行政机关认为需要停止执行的
B原告申请停止执行,人民法院认为该具体行政行为的执行会造成难以弥补的损失,并且停止执行不损害公共利益时
C人民法院认为需要停止执行的
D法律规定停止执行的
A故意杀人
B绑架
C分裂国家
D放火
A农用地
B建设用地
C未利用地
D耕地
A个人账户基金完全由个人缴费形成
B个人账户中个人应缴纳所缴费工资的8%
C单位应缴纳缴费工资的3%划入个人账户
D个人账户全部归个人所有不参与统筹基金的分配
AB县人民政府
BB县公安局
CB县人民政府或者B县公安局,由李某选择
DB县人民政府和B县公安局为共同被告
A知道做出具体行政行为之日起60日
B行政机关做出具体行政行为之日起60日
C知道做出具体行政行为之日起3个月
D行政机关做出具体行政行为之日起3个月
A复议机关应当自受理复议申请之日起60日内做出复议决定
B复议机关应当自申请人提出复议申请之日起60日内做出复议决定
C经复议机关上级机关负责人的批准,可以适当延长复议期限
D延长复议期限最多不得超过30日
A以敲诈勒索罪追究刑事责任
B以故意杀人罪追究刑事责任
C以敲诈勒索罪和故意杀人罪两罪实行并罚
D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A属于工伤
B应当享受工伤保险
C不属于工伤
D是否属于工伤由劳动行政部门认定
A1%
B2%
C4%
D6%
A行政主体
B相对人
C人民法院
D第三人
A授权的方式必须以法律、法规或者规章的方式进行
B被授权实施行政许可的主体应当是行政机关
C被授权的组织在授权范围内以自己的名义实施行政许可
D行政许可法对实施行政许可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规定同样适用被授权实施行政许可的机关
A主动消除或者减轻违法行为危害后果的
B不满14周岁的人有违法行为的
C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时有违法行为的
D配合行政机关查处违法行为、有立功表现的
A国务院对省部级机关的行政复议决定所作的行政复议决定
B省级政府对自然资源权属争议的行政复议决定
C中国公民不服出入境管理机关做出罚款或拘留决定的行政复议决定
D外国人不服出入境管理机关做出的罚款或拘留决定的行政复议决定
A保障对象的广泛性
B医疗机会和待遇的均等性
C强制性
D营利性
A王某按照规定参加了失业保险
B王某与原所在单位按照规定履行失业保险缴费义务满2年
C王某非因本人意愿中断就业
D王某已经办理失业登记,并且有求职要求
A营业地分处不同缔约国的当事人之间订立的货物销售合同
B购买供私人、家人或家庭使用的货物销售
C通过货物买卖方式进行的劳务合作
D以拍卖方式进行的销售
A陆上运输
B海运
C内河运输
D多式联运
A提高关税
B增加出口
C数量限制
D质量限制
A张某与李某构成诈骗罪的共同犯罪
B张某与王某构成敲诈勒索罪的共同犯罪
C张某与王某构成故意杀人罪的共同犯罪
D张某与赵某构成抢劫罪的共同犯罪
A甲某无经济来源的父母
B甲某上初中的小儿子
C甲某在某公司任职的妻子
D甲某没有稳定职业的哥哥
A甲某犯有严重疾病需要保外就医
B甲某怀孕,适用暂予监外执行不致危害社会
C甲某正在哺乳自己的婴儿
D甲某生活不能自理
A未经执行机关批准,不得离开所居住的市、县
B不得行使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自由的权利
C不得以任何形式干扰证人作证
D不得行使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A我国的特别行政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享有的某些自治权如货币发行权、财政独立权、司法终审权等,甚至超过了联邦国家中的组成单位
B特别行政区享有高度自治权,包括行政管理权、立法权、独立的司法权以及外交权
C中央人民政府负责管理特别行政区的防务以及维持特别行政区的社会治安
D特别行政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因此应当与大陆共同建立一个统一的法律体系
A决定驻外全权代表的任免
B决定全国总动员或者局部动员
C批准直辖市的建置
D确定全国或者个别省、自治区、直辖市进入紧急状态
A证据可能灭失的情况下可以实施证据保全
B证据是以后难以取得的情况下可以实施证据保全
C证据保全措施可以由诉讼参加人主动申请
D证据保全措施只能由人民法院主动采取
A必须有不法侵害存在
B不法侵害必须达到犯罪的程度才能防卫
C不法侵害的存在必须具有现实性
D如果行为人反击了主管臆测的“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则属于假想防卫
A城市的土地
B农村的土地
C城市郊区的土地
D宅基地
A设计
B施工
C验收
D投产使用
A关税减让原则
B公平贸易原则
C贸易自由化原则
D国民待遇原则
A应当由A市公安局所在地法院管辖
B应当由B县公安局所在地法院管辖
C可以由B县公安局所在地法院管辖
D可以由李某选择A市公安局所在地法院或B县公安局所在地法院管辖
A诈骗罪
B敲诈勒索罪
C故意杀人罪
D抢劫罪
A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B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自由的权利
C担任国家机关职务的权利
D担任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和人民团体领导职务的权利
A1个月
B3个月
C6个月
D12个月
A刘某不应享受失业保险,因为单位裁员属于正常经济行为,单位无过错
B刘某可以享受失业保险
C如果刘某不接受职业培训和合理的再就业安置则应当停止其享受的失业保险待遇
D在失业期间刘某必须定期与失业保险机构联系并汇报个人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