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供配电专业模拟题--室内布线

考试总分:72分

考试类型:模拟试题

作答时间:60分钟

已答人数:967

试卷答案:有

试卷介绍: 2012年供配电专业模拟题--室内布线

开始答题

试卷预览

  • 1. 在同一根导管或线槽内有几个回路时,所有绝缘电线和电缆的绝缘等级确定原则是()。[1分]

    A可以有不同的绝缘等级;

    B具有相同的绝缘等级;

    C与最高标称电压回路绝缘相同的绝缘等级;

    D与最低标称电压回路绝缘相同的绝缘等级。

  • 2. 明敷或暗敷于干燥场所的金属管布线应采用壁厚不小于()的电线管。[1分]

    A0.75mm;

    B1.0mm;

    C1.5mm;

    D2.0mm。

  • 3. 布线用塑料管、塑料线槽及附件,应采用难燃型材料,其氧指数为()以上。[1分]

    A24;

    B25;

    C26;

    D27。

  • 4. 每套住宅进户线截面不应小于()绝缘铜线。[1分]

    A4平方毫米;

    B6平方毫米;

    C10平方毫米;

    D16平方毫米。

  • 5. 电缆保护钢套管内径不宜小于电缆外径()。[1分]

    A2.0倍;

    B1.8倍;

    C1.5倍;

    D1.2倍。

  • 6. 电缆桥架上部距顶棚或其他障碍物不应小于()。[1分]

    A0.20m;

    B0.30m;

    C0.40m;

    D0.50m。

  • 7. 电缆桥架水平敷设时,宜按荷载曲线选取最佳跨距进行支撑,跨距一般为()。[1分]

    A2.0~3.0m;

    B1.5~3.0m;

    C1.2~2.5m;

    D1.5~2.5m。

  • 8. 线槽内载流导线不宜超过()。[1分]

    A25根;

    B30根;

    C35根;

    D40根。

  • 9. 相同电压的电缆并列明敷时,电缆间净距不应小于(),并不应小于电缆外径。[1分]

    A50mm;

    B40mm;

    C35mm;

    D30mm。

  • 10. 爆炸性气体环境照明线路用电缆额定电压不得低于(),且电线必须穿在()内。[1分]

    A500V、钢管;

    B500V、PVC管;

    C750V、钢管;

    D750V、PVC管。

  • 11. 住宅洗浴间内电气设备防护等级IPX1只能设在()。[1分]

    A0区;

    B1区;

    C2区;

    D3区。

  • 12. 游泳池()及()内,严禁装设开关设备及辅助设备。[1分]

    A0区及1区;

    B1区及2区;

    C2区及3区;

    D无限制。

  • 13. 乙线标准综合布线一个工作区服务面积可按()估算。[1分]

    A10~15平方米;

    B15~20平方米;

    C20~25平方米;

    D无限制。

  • 14. 穿管的绝缘导线(两根除外)总截面面积(包括外护层)不应超过管内面积()。[1分]

    A50%;

    B40%;

    C35%;

    D30%。

  • 15. 控制、信号或与其相类似的线路,电线或电缆的总截面不应超过线槽内截面的()。[1分]

    A60%;

    B50%;

    C40%;

    D30%。

  • 16. 封闭式母线水平敷设时,至地面的距离不应小于()。[1分]

    A2.8m;

    B2.5m;

    C2.2m;

    D2.0m。

  • 17. 灯具距地高度小于()时,灯具的可接近裸露导体必须可靠接地(PE)或接零(PEN),并应有专用接地螺栓。[1分]

    A2.0m;

    B2.2m;

    C2.3m;

    D2.4m。

  • 18. 电缆明敷时,电缆与热力管道的净距不应小于()。[1分]

    A1.5m;

    B1.0m;

    C0.8m;

    D0.6m。

  • 19. 电气竖井除满足布线间隔及端子箱、配电箱布置所必须尺寸外,并宜在箱体前留有不小于()的操作、维护距离。[1分]

    A0.80m;

    B0.90m;

    C1.0m;

    D1.2m。

  • 20. 电气设备的防护等级为IP56,表示()。[1分]

    A防范≥1mm的固体、防溅水;

    B尘密、防浸水;

    C防范≥2.5mm的固体、防溅水;

    D防尘、防强力喷水。

  • 21. 火灾危险环境管路的配线,可采用()。[1分]

    A直敷布线;

    B半硬PVC管;

    C塑料线槽;

    D钢管配线明敷。

  • 22. 综合布线配线子系统配线电缆长度不应超过()。[1分]

    A无限制;

    B100m;

    C90m;

    D80m。

  • 23. 综合布线系统分级和传输距离限值,5类对绞电缆(100)传输距离100m,最高传输频率()。[1分]

    A100MHz;

    B16MHz;

    C1MHz;

    D无限制。

  • 24. 综合布线系统大对数电缆穿直线管路敷设时,截面利用率应为()。[1分]

    A25%~35%;

    B40%~50%;

    C60%;

    D50%~60%。

  • 25. 电缆沟和电缆隧道应采取防水措施,其低部排水沟坡度不应小于(),并设集水坑。[1分]

    A0.5%;

    B1.0%;

    C2.0%;

    D3.0%。

  • 26. 住宅分支回路截面不应小于()绝缘铜线。[1分]

    A4平方毫米;

    B2.5平方毫米;

    C1.5平方毫米;

    D1.0平方毫米。

  • 27. 同一路径无防干扰要求的线路,可敷设于同一线槽内,线槽内电线或电缆的总截面(包括外护层)不应超过线槽内截面的()。[1分]

    A20%;

    B25%;

    C30%;

    D40%。

  • 28. 电缆桥架水平敷设时,至地面距离一般不宜低于()。[1分]

    A2.2m;

    B2.5m;

    C2.8m;

    D3.0m。

  • 29. 必要时次要用电负荷金属管线采取可靠防水、防腐蚀措施,可在室外埋地敷设,但线路应在()以下。[1分]

    A30m以下;

    B25m以下;

    C20m以下;

    D15m以下。

  • 30. 电气竖井内高、低压和应急电源的电气线路,相互之间应保持()以上距离。[1分]

    A0.40m;

    B0.35m;

    C0.30m;

    D0.25m。

  • 31. 电气竖井的井壁应是耐火极限不低于()非燃烧体,维护检修门耐火等级应为()。[1分]

    A1.5h、乙级;

    B1.0h、乙级;

    C1.0h、丙级;

    D1.0h、普通木门。

  • 32. 消防控制、通信和警报线路采用暗敷时,宜采用金属管或难燃硬质PVC管,并应敷设在不燃烧体的结构层内,且保护厚度不宜小于()。[1分]

    A50mm;

    B40mm;

    C30mm;

    D20mm。

  • 33. 爆炸性气体环境管路配线,应采用()。[1分]

    A镀锌焊接钢管;

    B焊接钢管;

    C薄壁钢管;

    D硬质PVC管。

  • 34. 综合布线区域内存在的电磁干扰场强大于()时,应采取防护措施。[1分]

    A4V/m;

    B3V/m;

    C2V/m;

    D1V/m。

  • 35. 综合布线系统4对铜芯对绞电缆穿管敷设时,截面利用率应为()。[1分]

    A25%~30%;

    B40%~50%;

    C55%;

    D60%。

  • 36. 封闭式母线布线适用于下列()场所。[1分]

    A干燥、无腐蚀气体的室内;

    B潮湿的室外;

    C有腐蚀气体的室内;

    D高温的室外。

  • 37. 电缆桥架上可以无间距敷设电力电缆,电力电缆在桥架内横断面的填充率不应大于()。[1分]

    A30%;

    B35%;

    C40%;

    D50%。

  • 38. 电缆桥架上可以无间距敷设控制电缆,控制电缆在桥架内横断面的填充率不应大于()。[1分]

    A30%;

    B40%;

    C50%;

    D60%。

  • 39. 无遮护的裸导体至地面的距离不应小于()。[1分]

    A4.0m;

    B3.5m;

    C3.0m;

    D2.5m。

  • 40. 无铠装的电缆在室内明敷,当水平敷设时,至地面的距离不应小于()。[1分]

    A2.5m;

    B2.2m;

    C2.0m;

    D1.8m。

  • 41. 在建筑物的顶棚内,配电线路必须采用()布线。[1分]

    A直敷布线;

    B塑料管、塑料线槽布线;

    C瓷夹布线;

    D金属管、金属线槽布线。

  • 42. 进出人防地下室的管线埋地敷设时,管材应选用()。[1分]

    A热镀锌钢管;

    B普通钢管;

    C薄壁钢管;

    DPVC管。

  • 43. 管线沿墙暗敷设的标注符号应是()。[1分]

    AWS;

    BFC;

    CCC;

    DWC。

  • 44. 同一高度平行敷设的电缆桥架间净距应为()。[1分]

    A0.80m;

    B0.70m;

    C0.60m;

    D0.50m。

  • 45. 综合布线系统电缆与380V电力电缆(2~5kVA)平行敷设最小净距为()。[1分]

    A40mm;

    B300mm;

    C250mm;

    D250mm。

  • 46. 墙上敷设的综合布线电缆与热力管(保温)平行敷设最小净距为()。[1分]

    A300mm;

    B250mm;

    C200mm;

    D150mm。

  • 47. 综合布线干线子系统宜布置在()中。[1分]

    A电梯井;

    B供水、供暖竖井;

    C强电竖井;

    D弱电竖井。

  • 48. 1kV及以下电力电缆及控制电缆与1kV以上的电力电缆宜分开敷设,当并列明敷时,其净距应不小于()mm。[1分]

    A100;

    B150;

    C200;

    D250。

  • 49. 预制分支电缆单芯主电缆可穿()敷设。[1分]

    A金属管;

    B塑料管;

    C在金属电缆梯架上;

    D不穿管。

  • 50. 电缆桥架与下列管道平行架设时,最小净距为()。[1分]

    A一般工艺管道0.30m;

    B具有腐蚀性液体(或气体)管道0.50m;

    C有保温层热力管道0.50m;

    D无保温层热力管道1.0m。

  • 51. 电缆桥架与下列管道交叉架设时,最小净距为()。[1分]

    A一般工艺管道0.20m;

    B具有腐蚀性液体(或气体)管道0.50m;

    C有保温层热力管道0.50m;

    D无保温层热力管道1.0m。

  • 52. 综合布线系统区域内存在电磁干扰场强大于3V/m时,应采取()防护措施。[1分]

    A非屏蔽电缆穿钢管;

    B光缆系统;

    C屏蔽线缆和屏蔽配线设备;

    D屏蔽线缆。

  • 53. 金属管布线适用于()场所。[1分]

    A室内场所;

    B室外场所;

    C建筑物顶棚内;

    D对金属管有严重腐蚀场所。

  • 54. 管路在竖井垂直敷设时,为保证管内导线不因自重而折断,应按()装设导线固定卡,在盒内用线夹将导线固定。[1分]

    A50平方毫米及以下,长度大于30m;

    B50平方毫米及以下,长度大于40m;

    C50平方毫米及以上,长度大于20m;

    D50平方毫米及以上,长度大于30m。

  • 55. 电线管路与热水管、蒸汽管同侧敷设时,应在其下面。有困难时,可敷设在上面,相互间净距不宜小于()。[1分]

    A当管路在热水管下面时为0.20m,上面时为0.30m;

    B当管路在蒸汽管下面时为0.50m,上面时为1.0m;

    C对有保温措施的蒸汽管,上下净距均可减至0.15m;

    D当与水管同侧敷设时,宜在水管下面。

  • 56. 爆炸性气体危险场所,当易燃物质比空气轻时,电气线路敷设应注意事项为()。[1分]

    A电缆应在较高处架空敷设;

    B在电缆沟敷设,沟内填砂;

    C宜在有爆炸危险的建筑物墙外敷设;

    D穿过不同区域之间墙或楼板处的孔洞,应采用非燃烧材料严密堵塞。

  • 57. 电缆桥架多层敷设时,电力电缆层间距离不应小于();电力电缆与弱电电缆间距离不应小于()。[1分]

    A0.60m,0.60m;

    B0.50m,0.35m;

    C0.40m,0.40m;

    D0.30m,0.50m。

  • 58. 直敷布线一般适用于()场所。[1分]

    A正常环境室内场所;

    B潮湿场所;

    C建筑物顶棚内;

    D挑檐下室外场所。

  • 59. 不同回路的线路不应穿于同一金属管内,但()情况除外。[1分]

    A标称电压50V及以下回路;

    B同一设备或同一流水作业线设备的电力回路和无防干扰要求的控制回路;

    C不同设备的电力回路和控制回路;

    D同类型照明的几个回路,但管内导线根数不应多于10根。

  • 60. 选择电气竖井位置时,应考虑()因素。[1分]

    A宜靠近负荷中心,减少干线电缆长度;

    B宜与楼梯间贴邻;

    C进出竖井管线方便;

    D避免邻近烟道、热力管道及其他散热量大或潮湿的设施。

  • 61. 综合布线系统设备间的设计应符合()规定。[1分]

    A宜处于干线子系统的中间位置;

    B面积不小于10平方米;

    C宜尽可能靠近建筑物电缆引入区和网络接口;

    D设备间不考虑接地。

  • 62. 电缆桥架不宜敷设在(),否则应采取防腐、隔热措施。[1分]

    A腐蚀性液体管道上方;

    B腐蚀性液体管道下方;

    C腐蚀性气体管道和热力管道的上方;

    D腐蚀性气体管道和热力管道的下方。

  • 63. ()电缆不宜敷设在同一层电缆桥架上。[1分]

    A1kV以上及1kV以下的电缆;

    B同一路径向二级负荷供电的双电源电缆;

    C强电与弱电电缆;

    D应急照明与其他照明的电缆。

  • 64. 在2区内装设插座,其供电电源应采取的措施是()。[1分]

    A由安装在2区以外的隔离变压器供电,且只能供电一个插座;

    B由安全超低压供电;

    C由动作电流不大于30mA的漏电保护断路器供电;

    D不需要采取措施。

  • 65. 硬质塑料管布线适用于()场所。[1分]

    A室内场所;

    B有酸碱腐蚀性介质的场所;

    C易受机械损伤的场所;

    D弱电线路穿难燃PVC管可在建筑物顶棚内敷设。

  • 66. 下列情况的电缆线路()应采用铜芯电缆。[1分]

    A控制电缆;

    B移动式电气设备的线路;

    C重要电源;

    D电动机电源线。

  • 67. 低压配电线路绝缘水平选择原则是()。[1分]

    A室内配线0.45/0.75kV;

    B室内配线0.30/0.50kV;

    C电缆配线0.6/1.0kV;

    D控制电缆0.45/0.75kV。

  • 68. 金属管布线的管路较长或有弯时,应适当加设拉线盒,两个拉线点之间距离应符合()。[1分]

    A无弯管路时,不超过30m;

    B两个拉线点之间有一个弯时,不超过25m;

    C两个拉线点之间有二个弯时,不超过25m;

    D两个拉线点之间有三个弯时,不超过8m。

  • 69. 多根低压电缆在室内普通支架并列明敷,排列如图15-1,因电缆之间热效应的影响,载流量应考虑校正系数K1。单根电缆载流量270A(=30℃),当S=2d(d为电缆外径),电缆载流量为()。[1分]

    A270A;

    B250A;

    C230A;

    D200A。

  • 70. 划分区域正确的描述是()。[1分]

    Aa表示0区;

    Bb表示1区;

    Cc表示2区;

    Dd表示1区;

    Ee表示1区。

  • 71. 在0区装设水下灯时,下列规定正确的是()。[1分]

    A只允许不超过12V安全超低压供电,其安全电源应设在2区以外的地方;

    B灯具防护等级应为IPX6;

    C对于浸在水中才能安全工作的灯具,应采取低水位断电措施;

    D应保证从灯具上部边缘至正常水面不低于0.50m。

  • 72. 在0、1区内电气线路应采取措施()。[1分]

    A不允许非本区的配电线路通过,也不允许在该区内装设接线盒;

    B电气线路选用加强绝缘的铜芯电线或电缆;

    C严禁装设开关设备及插座;

    D在1区内电气设备防护等级IPX3。

相关试卷
相关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