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总分:70分
考试类型:模拟试题
作答时间:60分钟
已答人数:967
试卷答案:有
试卷介绍: 选择题(初级模拟考试样卷)
A多机复杂系统在摇摆过程中任两机组间的相对摇摆角达200度或更大,但仍能恢复同步衰减而逐渐稳定
B系统振荡过程中,只是某一小机或终端地区小电源失稳,而大机不失稳,若自动解列失稳小机时状况
C受端系统中,小同步调相机失效,而主要机组间不失稳
D在受到扰动后,在动态摇摆过程中,发电机组对功角和输电线功率呈衰减振荡状态
A杆塔定位时,应尽量避免拆迁其他建筑物的建筑设施、少占耕地和好地
B杆塔定位时,应尽量避开不良地质,减少土石方量,有较好的施工、运行条件
C另一方面,要充分利用地形,尽量减小档距,使杆塔得到最经济的使用
D尽量避免出现特殊杆塔和弧立档
A中小型发电机出口一般应装设隔离开关
B在出线上装设电抗器的6~10kV配电装置中,当向不同用户供电的两回线共用一台断路器和一组电抗器时,每回线上应各装设一组出线隔离开关
C多角形接线中的进出线应装设隔离开关,以便在进出线检修时,保证闭环运行
D断路器的两侧至少应有一侧装有隔离开关,以便于在断路器检修时隔离电源
A一股防护安全用具
B基本安全用具
C辅助安全用具
D特殊安全用具
A1根
B2根
C3根
D4根
A不应合并
B分开
C合并
D分开或合并
A35kV双母线,110kV双母线
B35kV单母线分段,110kV单母线分段
C35kV双母线,110kV单母线
D35kV双母线,110kV单母线分段
A6V
B12V
C24V
D36V
A1000V
B600V
C1500V
D500V
A短路电流在导体和电器中引起的热效应Qt按下式计算
B短路电流周期分量引起的热效应Qz按下式计算
C当为多支路向短路点供给短路电流时
D当为多支路向短路点供给短路电流时
A分组串接方式,单层辐射式
B单层辐射式,双层辐射式
C双层辐射式,单层辐射式
D分组串接方式,双层辐射式
A无端电池的蓄电池组设有降压装置时,该装置必须接于蓄电池与直流母线之间
B交流不停电电源装置的直流电源应按直流动力馈线引接
C当采用静态逆变装置时,引自蓄电池的直流电源应经三极管闭锁
D除直接为电子负荷供电的直流系统外,直流系统宜采用直接接地方式
A开关量信号电缆可选用外部总屏蔽
B低电平模拟信号电缆宜选用对绞芯分屏蔽
C低电平脉冲信号电缆宜选用外部总屏蔽
D高电平模拟信号电缆宜选用对绰芯加外部总屏蔽,必要时也可以用对绞芯分屏蔽
A铝芯电缆截面,不宜大于4mm2
B较长距离的大电流回路或35kV以上高压电缆,宜选择经济截面,可按“年费用支出最小”原则
C连接回路在最大工作电流作用下的电压降,不得超过该回路允许值
D最大工作电流作用下的缆芯温度,不得超过按电缆使用寿命确定的允许值
A65%
B70%
C75%
D80%
A对功率过剩地区采用发电机快速减出力,切除部分发电机、投入电气制动等
B将调相运行的机组改发电运行
C对功率缺额地区采用发电机快速加出力、切除部分负荷
D在预定地点将系统解列
A0.3~0.3s
B0.3~0.5s
C0.3~ls
D0.3~2s
A励磁电感
B电阻
C无励磁电感
D断路器
A橡胶绝缘
B黏性油浸纸绝缘
C交联聚乙烯
D耐热聚氯乙烯
A装设3个消弧线圈
B装设2个消弧线圈
C装设1.个消弧线圈
D在邻近变电所装设
A提高受端电压
B减小输电线的电压损失和调整电压
C减低受端电压
D减小输电线的电线的电压损失和调整电压
A土8%
B土10%
C土15%
D土30%
A在正常的电源电压偏差和厂用电负荷波动的情况下,厂用电各级母线的电压偏差不宜超过额定电压的±5%;当仅接有电动机时,则可不超过+10%和一5%
B接于发电机电压母线的厂用电电源变压器,当发电机出口电压的波动范围不超过土5%时,宜采用励磁调压变压器
C接于发电机电压母线的厂用电电源变压器,当需由系统倒送供厂用电时,应当验算电压偏差值,如超过容许值,则应采用带负荷调压的变压器
D经两级电压供电的低压厂用电变压器均可采用无励磁调压的变压器;照明专用变压器的调压方式经验算后确定
A功率及潮流控制引起的扰动
B变压器分接头调整引起的扰动
C切换操作引起的扰动
D联络线功率自然波动引起的扰动
A地震波的频率
B地震振动的加速度
C地震区的地质结构
DA和B
A
B
C
D
A1h
B2h
C3h
D4h
A单相重合闸方式
B双相重合闸方式
C三相重合闸方式
D综合重合闸方式
A当发电厂具有二级升高电压配电装置时,一般要预留安装第二台三绕组变压器的位置和引线走廊
B断路器和避雷器等设备采用低位布置时,围栏内宜做成高100mm的水泥地坪,以便于排水和防止长草
C隔离开关引线对地安全净距C值的校验,不应考虑电缆沟凸出地面的尺寸
D端子箱、操作箱的基础高度一般不低于200~250mm
A0.5W/cm2
B0.8W/cm2
C0.1W/cm2
D0.2W/cm2
A电流互感器,单相
B电压互感器,三相
C电流互感器,三相
D电压互感器,单相
A在进行干扰影响计算时,应计人电信线传播效应的衰减系数
B当有屏蔽体时,应计人屏蔽体800Hz的屏蔽系数
C对兼作电话用的有线广播双线回路,宜按音频双线电话回路计算干扰影响
D当有屏蔽体时,应计人屏蔽体50Hz的屏蔽系数
A屏面布置最大利用率
B横向
C纵向
D高度一致或相近
A穿线的钢管
B保温管的金属网
C电缆的铅、铝外皮等
D金属构件
A长线电容效应导致的过电压
B不对称接地故障导致的过电压
C甩负荷过电压
D传递过电压
A使发电机的容量大于被投入空载线路的充电功率
B避免发电机带空载线路启动或避免以全电压向空载线路合闸
C快速励磁自动调节器可限制发电机同步自励过电压
D在发电机定子上装设阻尼绕组
A水轮发电机组、主变压器
B35~500kV线路及母线设备、并联电抗器
C6kV及以上的厂用变压器及其母线、分段断路器和外来厂用备用电源系统,全厂水位等
D低压380v厂用电气系统
A发电机机座或外壳,出线柜、中性点柜的金属底座和外壳,封闭母线的外壳
B110kV及以上钢筋混凝土构件支座上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
C变压器、发电机、高压并联电抗器中性点所接消弧线圈、接地电抗器、电阻器或变压器等的接地端子
D操作、测量用低压电气设备
A15~100mm
B20~110mm
C30~100mm
D40~120mm
A通信线
B广播线
C低压线
D避雷针
A调查目标地区的需求量
B确定发电设备总容量并选择电源结构
C确定电源布局
D电源建设方案优化
E提出电源建设项目表
A限制短路电流
B加大电信线路和强电线路之间的距离,迁移电信线路
C将架空明线改为电缆,将非屏蔽架空电缆改为屏蔽电缆,将电缆放人钢管
D采用光纤电缆
E加装中和变压器、屏蔽变压器和绝缘变压器
A不经常短时及不经常而断续运行的设备一律不予计算
B由同一电源供电的互为备用的设备只计算运行的部分
C由不同电源供电的互为备用设备,应全部计算;但台数较多时,允许扣除其中一部分
D对于分裂变压器,其高低压绕组负荷应分别计算
E对于分裂变压器,应分别计算每一臂中通过的负荷,其计算原则与普通电抗器相同
ACc--蓄电池10h放电率计算容量,单位为Ah
BCsx——事故全停电状态下持续放电时间的放电容量,单位为Ah
CKk--可靠系数,取1.40
DKcc--容量比例系数
EKcb--容量系数
A比例调节
B积分调节
C比率调节
D微分调节
A0.5级
B1.0级
C1.5级
D2.5级
A应采取防止杂散电流的绝缘措施
B等电位连接主母线的最小截面应不小于装置最大保护线截面的一半,并不应小于6mm2,当采用铜线时,其截面不宜大于25mm2
C连接两个外露导电部分的辅助等电位连接线,其截面不应小于接至该两个外露导电部分的较小保护线的截面
D当建筑物的水管被用作接地线或保护线时,水表必须跨接连接,其连接线的截面应根据其功能要求而采用适当的截面
A计算用最大操作过电压
B最大解列过电压
C开断空载长线过电压
D开断空载变压器过电压
A尽量靠近配电装置而置,使控制电缆最短
B环境条件满足继电保护装置和控制装置的安全可靠要求,有良好的电磁屏蔽措施
C应有良好的防尘、防潮、防火、防小动物和必要的采暖通风设施
D控制屏、保护屏布置满足检修和调试要求
E其布置位置要完全与主厂房布置密切配合
A操作电容负荷过电压
B操作电感负荷过电压
C传递过电压
D解列过电压
E闪歇电弧过电压
A330~500kV变电所,当有两台主变压器时,应从主变压器低压侧各引一台所用变压器,变压器容量应至少考虑两台主变压器冷却用负荷
B220kV变电所,当有两台主变压器时,应从主变压器低压侧分别接两台容量相同,可互为备用的所用变压器,每台工作变压器的容量按全所计算负荷选择
C220kV变电所,当只有一台主变压器时,应选两台容量相同所用变压器,均接于l号主变压器低压侧
D220kV变电所,当只有一台主变压器时,两台所用变压器其中一台宜从所外电源引接
A蓄电池组、充电和浮充电装置的输出回路应装设直流电流表
B直流主母线、直流分电屏母线、蓄电池组和充电浮充电装置的输出回路应装设直流电压表
C单母线接线的浮充电设备宜经刀开关接于母线上;两组蓄电池的公共备用充电设备应分别经刀开关与蓄电池并接
D单母线分段接线宜将充电设备和备用充电设备分别接在两个分段上
A两者相同
B两者相等
C悬垂串片数比耐张串多一片
D悬垂串片数比耐张串少一片
A发电机电压母线的负荷为最小时,能将剩余功率送入电力系统
B发电机电压母线的最大一台发电机停运或因供热机组热负荷变动而需限制本厂出力时,应能从电力系统受电,以满足发电机电压母线最大负荷的需要
C根据系统经济运行的要求(如充分利用丰水季节的水能),而限制本厂输出功率时能供给发电机电压的最大负荷
D发电机电压母线与系统连接的变压器一般为一台
E对主要向发电机电压供电的地方电厂,而系统电源仅作为备用,此时允许装设2台主变压器作为发电厂与系统间的联络
A当电线受到稳定的横向风均匀作用时,在电线背风面将形成按一定频率上下交替出现的气流旋涡,它的依次出现和脱离使电线受到同一频率的上下交变的冲击力
B各点旋涡的脱离是随机的,故作用在电线上的力,沿着电线长度上各点的相位也是随机的
C一有风电线就会振动
D电线的微风振动是驻波振动型式,可以看成是两端固定的弦线振动型式。故电线的振动频率可按下式计算。
A厂区内的铁路轨道应在两处用绝缘装置与外部轨道隔离
B净距小于200mm的平行或交叉管道,应每隔20m用金属线跨接
C油槽车应设防静电临时接地卡
D不能保持良好由气接触的阀门、法兰等管道连接处也应跨接
E浮动式电气测量的铠装电缆应埋人地中,长度不宜小于50m
A单机容量为300MW及以上或规划容量为800MW及以上的火力发电厂
B停电会造成重要设备严重破坏或危及人身安全的工矿企业的自备电厂
C设计容量为500MW以上的水力发电厂
D不得中断的电力系统的通信设施
E经主管部(委)批准的,在地震时必须保证正常供电的电力设施
A敷设水平均压带
B提高地表面电阻
C埋设辅助接地线
D深埋接地极
E采用网状接地装置,并缩小接地网的间隔
A主厂房
B汽机房
C单元控制楼
D其他合适场所
A电能量数据采集
B电能数据分析
C遥信、遥调
D电能量数据安全保密
A开断空载电动机的过电压
B开断起动过程中的电动机时,截流过电压和三相同时开断过电压
C高压感应电动机合闸的操作过电压
D高频重复重击穿过电压
A防护屏蔽外壳
B母线导体
C短路板
D支持绝缘子
A减少接地故障,避免相间短路
B消除钢构发热
C减少相间短路电动力
D母线封闭后,便有可能采用微正压运行方式,防止绝缘子结露,提高运行安全可靠性,并为母线采用通风冷却方式创造了条件
E封闭母线由工厂成套生产,质量有保证,但运行工作量大,施工安装复杂
A电力负荷发展及潮流变化
B系统短路电流
C系统继电保护
D对通信线路的危险影响
E运输条件的限制
A正常工作时,三相系统是对称运行的
B所有电源的电动势的相位角是相同的
C电力系统中所有电源都在额定负荷下运行,其60%负荷接在高压母线上,40%负荷接在系统侧
D短路发生在短路电流为最大值的瞬间
E不考虑短路点的电弧阻抗和变压器的励磁电流
A主接线应力求简单,以节省断路器、隔离开关等一次设备
B要能使继电器保护和二次回路不过于复杂,以节省二次设备和控制电缆
C要能限制短路电流,以便于选择价格合理的电气设备或轻型电器
D合理地选择主变压器的型式、容量,避免因两次变压而增加电能损失
E如能满足系统安全运行及继电保护要求,110kV及以下终端或分支变电所可采用简易电器
A高压断路器数量少
B设备最少
C接线最简单
D不需要高压配电装置
A埋设辅助接地线
B铺设混凝土
C水平均压带
D农业生产安全
A发电厂接人系统的电压,应根据发电厂的规划容量\分期投入容量\机组容量、发电厂在系统中的地位、断路器断路容量、系统稳定性、发电厂供电范围和电网内原有电压等级的配置等因素来选定
B发电厂接人系统的电压最少两种
C为简化电网结构,提高系统安全稳定水平,节约投资,主力电厂应尽力不设高压母线
D研究采用发电机变压器线路组的单元方式直接接人枢纽变电所的可能性
A电源建设方案论证
B确定输电方式
C选择电网电压等级
D确定变电所布局和规模、确定电网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