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总分:207分
考试类型:模拟试题
作答时间:60分钟
已答人数:967
试卷答案:有
试卷介绍: 汽车发动机学考单选题
A硅油
B电子开关
C离合器从动板
D双金属感温器
A旁通阀
B机油泵
C主油道
D集滤器
A24V
B12V
C6V
D5V
A进气门
B节气门体
C喷油器
D火花塞
A低压缩比汽油发动机选用标号低的汽油,否则会造成浪费。
B低压缩比汽油发动机选用标号高的汽油,提高发动机使用寿命。
C高压缩比汽油发动机选用标号低的汽油,能提高经济性。
D汽油发动机选用何种汽油与压缩比无关,与汽车制作企业决定有关。
A限制润滑系中机油的最高压力
B使进入机油滤清器的机油保证较高的压力
C使进入机油滤清器的机油保证较低的压力
D保证主油道中的最小机油压力
A是曲轴对外输出的扭矩
B用Te表示,单位为N?mm
C大小与发动机转速无关
D当功率一定时,与转速成正比
A冷却液流量
B冷却液流速
C冷却液流向
D冷却液温度
A120°
B180°
C360°
D720°
A节省材料
B可减少往复运动惯性力
C润滑可靠
D活塞在工作中受热不均匀
A机体组的组成部分
B曲柄连杆机构的组成部分
C配气机构的组成部分
D润滑系的组成部分
A空气阀
B电磁阀
CEGR阀
D单向阀
A6号
B8号
C10号
D12号
A游标卡尺
B千分尺
C塞尺
D百分表
A经常处于关闭状态
B热机时开,冷机时关
C经常处于溢流状态
D热机时关,冷机时开
A锥面环
B矩形环
C正扭曲环
D反扭曲环
A凸轮轴正时齿轮
B曲轴正时齿轮
C凸轮轴上的斜齿轮
D从转子体喷嘴喷出的润滑油
A0V
B0.45V
C1V
D10V
A循环路线
B正向路线
C反向路线
D交叉路线
A总容积/工作容积
B总容积/燃烧室容积
C工作容积/燃烧室容积
D工作容积/总容积
A润滑作用
B除尘作用
C冷却作用
D清洗作用
A燃油压力过高
B燃油压力过低
C喷油器故障导致了燃油喷射量过多
D喷油器故障导致了燃油喷射量过少
A将机械能转化成化学能
B将化学能转化成机械能
C将机械能转化成热能
D将化学能转化成热能
AMPI
BEFI
CSPI
DCFI
A气缸
B水套
C气缸体
D油底壳
A15min功率
B1h功率
C12h功率
D持续功率
A活塞
B活塞环
C活塞销
D连杆
A保证主油道中的最小机油压力
B防止主油道过大的机油压力
C防止机油粗滤器滤芯损坏
D在机油粗滤器堵塞后使机油进入主油道
A燃油泵
B汽油滤清器
C喷油器
D燃油压力调节器
A机油集滤器一粗滤器一细滤器一机油泵一主油道一油底壳
B机油集滤器一机油泵一粗滤器一主油道一油底壳
C机油集滤器一机油泵一细滤器一主油道一油底壳
D机油集滤器一粗滤器一机油泵一主油道一油底壳
A空滤器
B曲轴箱通风管
C进气歧管
D活性碳罐
A喷射压力的产生决定喷射过程
B喷射过程决定喷射压力的产生
C相互影响
D完全独立
A较浓
B较稀
C标准
D无法确定
A矩形环
B扭曲环
C锥面环
D梯形环
A0.10~0.20mm
B0.25~0.35mm
C0.40~0.55mm
D0.60~0.75mm
A凸轮轴下置式
B凸轮轴中置式
C凸轮轴上置式
D凸轮轴平置式
A第一与第二道环的开口相差180°,第三与第二道环的开口相差90°。
B第一与第二道环的开口相差180°,第三与第二道环的开口相差120°。
C第一与第二道环的开口相差120°,第三与第二道环的开口相差90°。
D第一与第二道环的开口相差120°,第三与第二道环的开口相差120°。
A汽油泵和油轨之间
B喷油器和油轨之间
C燃油压力调节器回油管路上
D燃油压力调节器与油轨之间
A气缸垫
B气缸套
C气缸体
D油底壳
A对置式
BV型式
CH型式
D直列式
A压力润滑
B飞溅润滑
C定期润滑
D循环润滑
A20N﹒m
B40N﹒m
C60N﹒m
D80N﹒m
A1缸
B2缸
C3缸
D4缸
A冷却作用
B润滑作用
C清洗作用
D密封作用
A气门早开
B气门迟开
C气门不能打开
D不影响气门开启时刻
A腐蚀
B磨损
C裂纹
D变形
A预置式扭力扳手
B钢丝钳
C一字螺丝刀
D铁锤
A1:2
B2:1
C4:1
D1:1
A高速发动机
B中速发动机
C低速发动机
D转子发动机
A严重
B轻
C差不多
D部位相同
A对置式
B单列式
C隧道式
D双开式
A楔形燃烧室
B盆型燃烧室
C半球形燃烧室
D球形燃烧室
ACC
BCD
CCE
DCF
A平衡块
B前端轴
C曲柄
D后端轴
A进气门开,排气门关
B排气门开,进气门关
C进、排气门全关
D进、排气门叠开
A淡灰色
B白色
C棕色
D黑色
A润滑系
B点火系
C起动系
D冷却系
A打滑
B断裂
C磨损
D变形
A20-30Ω
B13-17Ω
C1-3Ω
D0.2-0.5Ω
A侧隙
B背隙
C顶隙
D端隙
A第一道
B第二道
C第三道
D第四道
A要在滤清器中加入一定量的机油
B要在螺纹上涂抹润滑脂
C要在密封垫圈和结合面上涂抹一层机油
D要在密封垫圈和结合面上涂抹润滑脂
A活塞销
B连杆
C锁环
D连杆螺栓
A进气系统
B润滑系统
C起动系统
D点火系统
AD型
BL型
CH型
DG型
A大多数货车和发动机横置或后置的汽车均采用电动风扇
B风扇转速与发动机转速有关
C低速挡在沸点内使用,高速挡在沸点外使用
D风扇的运转受硅油风扇离合器控制
A1-5-3-6-2-4
B1-2-3-4-5-6
C1-4-3-6-2-5
D1-2-6-4-5-3
A电压
B电流
C电阻
D电感
A100℃
B120℃
C1000℃
D10000℃
A外啮合齿轮泵
B内啮合齿轮泵
C转子泵
D柱塞泵
A热膜式
B卡门旋窝式
C翼片式
D光电式
A水冷式
B风冷式
C液冷式
D间接冷式
A为冷却系统补充冷却液
B提供冷却液受热膨胀空间
C排除冷却系统内空气
D提供冷却液循环动力
A换向阀
B安全阀
C节流阀
D单向阀
A放置在平台和V形块上
B水平放置在地面上
C使用游标卡尺进行测量
D计算扭曲度并与标准值比较
A10~40mA
B50~120mA
C10~40A
D50~120A
A3、4、2
B1、4、2
C3、1
D1、4
A圆管
B扁圆管
C矩形管
D三角形管
A高温高压
B油污腐蚀
C剧烈冲击
D高速摩擦
A转速越高,喷油量越多
B与转速无关
C转速越高,喷油量越少
D始终恒定
A第一道气环
B第二道气环
C所有气环
D油环
A安全阀
B旁通阀
C单向阀
D节流阀
A水泵-水套-节温器-散热器-水泵
B水泵-散热器-水套-节温器-水泵
C水泵-散热器-水套-节温器-水泵
D水泵-节温器-散热器-水套-水泵
A内侧(靠近主轴颈)
B外侧(远离主轴颈)
C两侧
D中间
A气门油封
B上气门弹簧座
C气门弹簧
D气门锁片
A镶套式气缸套
B整体式气缸套
C湿式气缸套
D干式气缸套
A气缸体
B曲轴
C连杆轴瓦
D机油泵
A5V
B6V
C11.5V
D24V
AECU
B共轨管
C高压管
D喷油器
A气缸数
B缸径
C行程
D冲程数
A冷却
B水压
C注水
D加热
A限压阀开启
B限压阀关闭
C旁通阀开启
D旁通阀关闭
A进气压力
B压缩压力
C工作压力
D排气压力
A水泵
B风扇
C散热器
D节温器
A高压共轨管
B喷油器
C喷油泵
D油箱
A起子
B铁榔头
C指针式扭力扳手
D手钳
A主轴颈上
B前端
C曲柄上
D后端
A气缸垫构成燃烧室
B活塞顶构成燃烧室
C气门构成燃烧室
D曲轴箱构成燃烧室
A凸轮轴轴承上不需要加注机油
B凸轮轴油封上需要涂抹机油
C同一轴承盖的螺栓不需要同时拧紧
D安装油封时不需要专用工具
A经常处于关闭状态
B热机时开,冷机时关
C经常处于溢流状态
D热机时关,冷机时开
A气缸内
B气门背面
C进气管
D化油器
A发动机工况
B有效功率
C工作效率
D发动机负荷
A二种
B三种
C四种
D五种
A氧传感器信号线断路
B氧传感器搭铁不良
C电脑有故障
D氧传感器信号线与加热线短路
A防锈液
B防冻液
C添加剂
D甲醇
A摇臂
B上气门弹簧座
C气门弹簧
D气门
A辛烷值
B酒精含量
C十六烷值
D十八烷值
A电阻信号
B电流信号
C数字信号
D模拟信号
A电动风扇向发动机方向吹风,带走散热器的热量
B发动机起动时电动风扇立即开始工作
C发动机熄火时电动风扇立即停止工作
D电动风扇的转速保持不变
A活动扳手
B呆扳手
C梅花扳手
D预置式扭力扳手
A直角尺
B钢卷尺
C游标卡尺
D样板尺
A5V
B6V
C12V
D24V
A点火开关控制
B发动机ECU控制
C油泵开关控制
D发动机ECU和油泵开关共同控制
A进气总管处
B进气歧管上
C空气滤清器前方
D排气管上
A油底壳中机油不足
B曲轴和连杆轴承配合间隙过大
C液压挺柱泄漏
D机油泵损坏
A60℃
B80℃
C120℃
D150℃
A活塞
B气环
C油环
D活塞销
A0W
B5W
C10W
D15W
A刮伤
B顶部烧蚀
C脱顶
D环槽磨损
A开环系统
B闭环系统
C电路系统
D机械系统
A进、排气门间隙均不可调
B仅进气门间隙不可调
C仅排气门间隙不可调
D进、排气门间隙均可调
A6--11
B16---21
C22--25
D26以上
A发电机
B曲轴
C起动机
D摇臂
A自来水
B河水
C蒸馏水
D矿物质水
A0.5-0.9mm
B1-3mm
C4-6mm
D7-9mm
A能实现小循环与大循环之间的转换
B冬天节温器一直处于关闭状态
C夏天节温器一直处于开启状态
D节温器损坏可以自行修复
A1次
B2次
C3次
D4次
A90
B92
C93
D97
A0.05-0.15mm
B0.20-0.35mm
C0.40-0.65mm
D0.70-1.15mm
A220V
B12V
C交流电
D110V
A气门弹簧
B气门弹簧座
C气门锁片
D气门油封
A按照进气系统分类
B按照气缸数目分类
C按照冷却方式分类
D按照燃料分类
A20-30Ω
B13-16Ω
C2-8Ω
D0.6-1Ω
A整体式
B组合式
C普通式
D圆柱式
A连杆
B气门
C油底壳
D凸轮轴
A喷油时刻滞后
B喷油量过小
C喷油初始压力过低
D喷油初始压力过高
A液压挺柱
B上气门弹簧座
C摇臂
D下气门弹簧座
A镶套式气缸套
B整体式气缸套
C湿式气缸套
D干式气缸套
A燃烧室内
B节气门后部
C进气歧管内
D节气门前部
A节气门前方
B气缸体上
C节气门后方
D进气歧管上
A油底壳
B起动机
C压缩机
D发电机
A点火系
B润滑系
C冷却系
D燃油供给系
A镶套式
B焊接式
C对接式
D组合式
A1个
B2个
C4个
D3个
A断开燃油蒸发罐管路
B将燃油压力表连到燃油喷射系统的回流管路上
C将燃油管路中的压力卸掉
D拆下燃油机(分配器)上的燃油管
A规定的次序
B规定的时间
C规定的间隙
D规定的角度
A乙醚
B石蜡感应体
C水
D机油
A前端加止推片
B后端加止推片
C中部加止推片
D中部和后端加止推片
A卷尺
B直尺
C游标卡尺
D百分表
A降低
B升高
C不变
D延迟
A挺柱
B推杆
C轴颈
D摇臂
A-50
B10
C20
D50
A30°
B45°
C60°
D90°
A压力润滑
B飞溅润滑
C定期润滑
D循环润滑
A安定氧化
B防腐
C抗暴
D蒸发
A高
B低
C等高
D依具体车型而定
A节省材料
B减少惯性力
C润滑可靠
D活塞在工作中温度下呈圆形
A柱塞泵脉动供油
B柱塞泵持续供油
C共轨油管脉动供油
D共轨油管持续供油
A活性碳罐
B电磁阀
C蒸汽压力传感器
D氧传感器
A上刻度线之上
B上下刻度线之间
C下刻度线之下
D低于油尺的最下端
A将链条压缩测长度
B测量链条自然状态长度
C测量链条张紧状态长度
D测量每个链节长度
A涡轮蜗杆
B齿轮
C齿条
D齿形带
A采用金属叶片
B采用电动双风扇
C增大叶片到散热器的距离
D加大叶片厚度
A抗爆
B蒸发
C抗腐蚀
D安定氧化
A凸轮轴
B正时标记
C曲轴
D气门
A气缸压力表
B百分表
C万用表
D记录仪
A磨损与弯曲
B折断
C积炭
D烧蚀
ASE
BSF
CSG
DSH
Aα+δ
Bα+β
Cα+γ
Dβ+δ
A油耗增大加速无力
B排气管冒蓝烟
C发动机异常抖动
D发动机运行噪音低
A润滑性
B密度
C温度
D稀稠度
A机油集滤器滤网堵塞
B油底壳机油油面过低
C机油黏度过大
D曲轴或连杆轴承间隙过大
A回油道
B主轴承
C主油道
D连杆轴承
A一冲程发动机
B二冲程发动机
C三冲程发动机
D四冲程发动机
A曲轴主轴承
B挺柱
C气缸壁
D活塞销
A时
B前
C中
D后
A外转子上
B内转子上
C泵轴上
D泵体上
A扭转减振器
B正时齿轮(或链轮)
C凸轮轴
D飞轮
A发动机怠速时
B发动机80%负荷时
C发动机100%负荷时
D发动机小负荷时
A盆形
B球形
C楔形
D半球形
A先校扭曲后校弯曲
B先校弯曲后校扭曲
C弯曲与扭曲同时校正
D先校正变形大的那种
A1缸
B2缸
C3缸
D4缸
A水压法
B真空法
C缸压法
D渗油法
A喷油泵凸轮轴升程的大小
B柱塞行程的长短
C柱塞有效行程的长短
D喷油泵出油阀弹簧张力的大小
A只有一处
B2处,布置在第一道和最后一道
C3处,布置在第一道、最后一道和中间一道主轴颈处
D不设置
A气门弹簧拆装工具
B开口扳手
C吸棒
D气门锁片拆装钳
A监测喷油泵
B控制喷油器
C检测共轨管中燃油压力
D控制溢流阀
A增加刚度
B限制活塞裙部的膨胀量
C节省材料
D减少往复运动的惯性力
A压力阀与大气保持长通
B压力阀的作用是防止散热器软管被吸扁
C真空阀的作用是提高冷却液沸点
D真空阀的作用是防止散热器出现凹瘪
A集滤器
B粗滤器
C油底壳
D细滤器
A气门传动组
B气门杆部
C气门组
D气门弹簧
A后燃期
B速燃期
C缓燃期
D补燃期
A位于连杆大端承孔异侧且朝向作功行程中气缸侧压力最大的一侧。
B位于连杆大端承孔异侧且朝向作功行程中气缸侧压力最小的一侧。
C位于连杆大端承孔同侧且朝向作功行程中气缸侧压力最大的一侧。
D位于连杆大端承孔同侧且朝向作功行程中气缸侧压力最小的一侧。
A开环控制
B闭环控制
C点火控制
D爆震控制
A曲柄连杆机构的组成部分
B配气机构的组成部分
C机体组的组成部分
D润滑系的组成部分
A车速传感器
B氧传感器
C水温传感器
D节气门位置传感器
A不对称、有
B对称、没有
C不对称、没有
D对称、有
A配合锥面
B主动齿轮位置
C从动齿轮位置
D密封垫片
A进气行程
B做功行程
C压缩行程
D排气行程
A机体组的组成部分
B点火系的组成部分
C曲柄连杆机构的组成部分
D起动系的的组成部分
A百叶窗
B节温器
C风扇离合器
D水泵
A提高
B降低
C保持不变
D与大气压一致
A对齐
B互呈60°
C互呈90°或180°
D错开就行
A急剧变化
B平稳变化
C无变化
D微小变化
A尺寸标记
B重量标记
C颜色标记
D材料
A气缸体
B进气门
C水泵
D散热器
A锁环
B销与活塞的过渡配合
C销与连杆小端的过盈配合
D气缸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