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在职法律硕士法制史模考试题一

考试总分:44分

考试类型:模拟试题

作答时间:60分钟

已答人数:967

试卷答案:有

试卷介绍: 2011年在职法律硕士法制史模考试题一

开始答题

试卷预览

  • 1. 《宋刑统》中说:“(准)丧葬令:诸身丧户绝者,所有部曲、客女、奴婢、店宅、资财,并令近亲转易货物,将营葬事及量营功德之外,余财并与女。无女,均入以次近亲;无亲戚者,官为检校。若亡人在日,自有遗嘱处分,证验分明者,不用此令。”请就此予以分析。[10分]
  • 2. 《唐律疏议》中说:“诸谋杀期亲尊长、外祖父母、夫、夫之祖父母、父母者,皆斩。谋杀缌麻以上尊长者,流二千里;已伤者,绞;已杀者,皆斩。即尊长谋杀卑幼者,各依故杀罪减二等;已伤者,减一等;已杀者,依故杀法。”请就此予以分析。[10分]
  • 3. 《唐律疏议》中说:“诸同居,若大功以上亲及外祖父母、外孙,若孙之妇、夫之兄弟及兄弟妻,有罪相为隐;部曲、奴婢为主隐:皆勿论,即漏其事及擿语消息亦不坐。其小功以下相隐,减凡人三等。若犯谋叛以上者,不用此律。”请就此予以分析。[10分]
  • 4. 《唐律疏议》中说:“诸年七十以上、十五以下及废疾,犯流罪以下,收赎。……八十以上、十岁以下及笃疾,犯反、逆、杀人应死者,上请;盗及伤人者,亦收赎。……”请就此予以分析。[10分]
  • 5. 首次采用七篇体例——名例律、吏律、户律、礼律、兵律、刑律、工律——的法典是()。[2分]

    A吴元年的《大明律》

    B洪武六年的《大明律》

    C洪武二十二年的《大明律》

    D洪武三十年的《大明律》

  • 6. 发遣,是指发往边疆地区充当驻防官兵的奴隶。这种刑罚是()特别独创的。[2分]

    A宋朝

    B元朝

    C明朝

    D清朝

  • 7. 在清朝,通政使参加下面哪个审判活动?()[2分]

    A九卿会审

    B热审

    C秋审

    D朝审

  • 8. 《大明律附例》中的“例”是指()。[2分]

    A《条例》

    B《问刑条例》

    C《条例》

    D《条例》

  • 9. 那个朝代的律正式出现了“官当”之名?()[2分]

    A西晋

    B曹魏

    C北齐

    D南齐

  • 10. 系统记载唐朝官制的政书是()。[2分]

    A五十三条格

    B开元律疏

    C唐六典

    D大中刑律统类

  • 11. “十恶”中破坏封建家庭秩序的是()。[2分]

    A内乱

    B不道

    C谋大逆

    D大不敬

  • 12. “八议”中有“议宾”一项,“宾”是指()。[2分]

    A皇帝的亲戚

    B皇帝的故旧

    C皇帝的客人

    D前朝国君的后代

  • 13. 唐代中央的最高审判机关是()。[2分]

    A刑部

    B御史台

    C大理寺

    D门下省

  • 14. 《竹刑》是郑国大夫()私自编撰的。[2分]

    A子产

    B邓析

    C赵鞅

    D赵盾

  • 15. 下列哪部律确立了“死、流、徒(耐)、杖、鞭”五刑体系,从而为隨唐的“笞、杖、徒、流、死”五刑体系奠定基础?()[2分]

    A《新律》

    B《泰始律》

    C《北魏律》

    D《北齐律》

  • 16. 凌迟入律典作为法定刑始于()。[2分]

    A《唐六典》

    B大明律

    C《庆元条法事类》

    D宋刑统

  • 17. 元朝的第一部成文法典是()。[2分]

    A《至元新格》

    B《大元通制》

    C《元典章》

    D《风宪宏纲》

  • 18. 清末最早颁行的带有商法总则性质的法规是()。[2分]

    A《商人通例》

    B《破产法》

    C《公司律》

    D《大清商律草案》

  • 19. 人民代表会议制度确立于()。[2分]

    A大革命时期

    B土地革命时期

    C抗日战争时期

    D解放战争时期

  • 20. 汉代学者认为西周已经对民、刑诉讼作了一定区分。根据这种见解,西周时,民事诉讼称为()。[2分]

    A质剂

    B傅别

    C

    D

  • 21. 下列哪部律曾得到张裵、杜预两位律学家先后作注,而被称为“张杜律”?()[2分]

    A《新律》

    B《泰始律》

    C《北魏律》

    D《北齐律》

  • 22. 宋太祖于建隆四实行的刑罚制度方面的一项新规定是()。[2分]

    A折杖法

    B盗贼重法

    C重法地法

    D刺配之刑

  • 23. 宋朝制定了处理民事案件的“务限法”,它规定在务限期内,州县官府停止受理有关田宅、婚姻、债负等案件。这个“务限期”具体是指()。[2分]

    A二月初一至八月三十日

    B三月初一至八月三十日

    C二月初一至九月三十日

    D三月初一至九月三十日

  • 24. 最早确立外国在中国享有领事裁判权的不平等条约是()。[2分]

    A《中英五口通商章程》

    B《中美望夏条约》

    C《中英烟台条约》

    D《中美续约附款》

  • 25. “昏、墨、贼,杀”中的“贼”是指盗窃。()[1分]

    A

    B

  • 26. “刺配”是五代后晋初创的。()[1分]

    A

    B

  • 27. 贵族、官员犯十恶罪,不准享受议、请、减等优待;虽遇大赦,官爵仍需革除。()[1分]

    A

    B

  • 28. 在南京国民政府时期,解释例是指由司法院按一定的程序对法律或者判例提出的疑难问题、分歧等做出的解释或者决议。()[1分]

    A

    B

  • 29. 《十九信条》在相关条款中扩大了议会及政府总理的权力。()[1分]

    A

    B

  • 30. 《大业律》将《北齐律》的“重罪十条”改为“十恶”。()[1分]

    A

    B

  • 31. 《宋刑统》的体制、篇目与《唐律疏议》完全相同。[1分]

    A

    B

  • 32. 南京国民政府的“六法”体系是主要由宪法、民法、刑法、民事诉讼法、刑事诉讼法和行政法构成。()[1分]

    A

    B

  • 33. 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的依据是《中华民国临时约法》。()[1分]

    A

    B

  • 34. “三刺”是西周时期处理重大疑难案件的程序。()[1分]

    A

    B

  • 35. 汉代下诏“除肉刑”,是汉武帝改革刑制的一次措施。()[1分]

    A

    B

  • 36. 汉朝的主要法律形式有律、令、科、比。()[1分]

    A

    B

  • 37. 皇帝亲自录囚,始于汉武帝。()[1分]

    A

    B

  • 38. 解放战争时期,审理土改运动案件的人民法庭有权批准死刑的执行。()[1分]

    A

    B

  • 39. 工农民主政权时期,影响最大的刑事法规是《中华苏维埃政府惩治反革命条例》。()[1分]

    A

    B

  • 40. 北宋在路一级设“提点刑狱司”,作为中央派出的司法机关,负责监督管理所辖州县的司法审判事务。()[1分]

    A

    B

  • 41. 明清时期,在刑罚适用上仍然遵循唐律“从旧、从轻主义”原则,也就是说,法律不溯及既往,不以新制定的重法为准。()[1分]

    A

    B

  • 42. 明律相对于唐律而言,是“重其所轻,轻其所重”。()[1分]

    A

    B

  • 43. 北洋政府的最高审判机关是最高审判厅。()[1分]

    A

    B

  • 44. 清末筹建的咨议局具备了资本主义制度地方议会的性质。()[1分]

    A

    B

相关试卷
相关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