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总分:60分
考试类型:模拟试题
作答时间:60分钟
已答人数:967
试卷答案:有
试卷介绍: 2005年法律硕士研究生入学联考基础课试题
A拾得遗失物
B获取不当得利
C无因管理
D侵权行为
A饮料的配方
B转基因大豆的生产方法
C疾病治疗仪的制造方法
D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方法
A借款合同
B运输合同
C承揽合同
D行纪合同
A重婚
B未到法定婚龄
C因欺诈而结婚
D因胁迫而结婚
A应适用1997年刑法
B应适用1979年刑法
C由审理本案的法院审判委员会决定适用1979年刑法还是1997年刑法
D报请最高人民法院裁定适用1979年刑法还是1997年刑法
A纯正的作为犯
B不纯正的作为犯
C纯正的不作为犯
D不纯正的不作为犯
A牵连犯
B想象竞合犯
C继续犯
D连续犯
A判处有期徒刑2年,附加剥夺政治权利1年
B判处有期徒刑2年,缓刑3年,附加剥夺政治权利1年
C判处管制2年,附加剥夺政治权利1年
D判处拘役6个月,附加剥夺政治权利1年
A甲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工作人员依法查处伪劣商品的行为
B乙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国有公司经理依法履行组织生产经营职责的行为
C丙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市人大代表依法执行代表职务的行为
D在发生重大洪灾中,丁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红十字会工作人员依法履行防疫职责的行为
A只向甲付酬
B只向乙付酬
C只向丙付酬
D向甲、乙、丙付酬
A双务合同
B不要式合同
C有偿合同
D实践性合同
A法定代理、指定代理与委托代理
B自己代理与双方代理
C直接代理与间接代理
D显明代理与隐名代理
A担保物权
B用益物权
C动产物权
D完全物权
A致3人死亡,负事故次要责任的
B致2人死亡,负事故同等责任的
C致1人死亡,负事故主要责任的
D造成财产损失无能力赔偿数额20万元以上不满30万元,负事故全部责任的
A构成盗窃罪和破坏交通工具罪,数罪并罚
B构成盗窃罪和破坏交通工具罪,属想象竞合犯,从一重罪即破坏交通工具罪定罪处罚
C只构成破坏交通工具罪
D只构成盗窃罪
A非法经营罪
B走私普通货物罪
C收购赃物罪
D偷税罪
A是否涉及巨额资金
B是否涉及众多被害人
C是否具有非法占有目的
D是否由单位组织实施
A民事法律关系属于思想的社会关系
B民事法律关系需具备主体、内容和客体三个要素
C民事法律关系只能因合法行为而产生
D民事法律关系只能存在于平等民事主体之间
A是如实报道,不构成侵权
B侵害了甲的隐私权
C侵害了甲的生命权
D侵害了甲的健康权
A自动解除
B自始无效
C继续有效
D不生效
A所有权
B名誉权
C肖像权
D用益物权
A负连带责任
B负部分责任
C负补充责任
D不负责任
A自愿原则
B诚实信用原则
C禁止权利滥用原则
D公序良俗原则
A动产和智力成果
B动产和权利
C智力成果和权利
D人身利益和权利
A从物属于主物的构成部分
B从物所有权只在当事人有特别约定时,才随主物所有权的转移而转移
C从物必须依附于主物而存在
D从物与主物的所有权人是同一人
A犯罪的一般客体
B犯罪的同类客体
C犯罪的直接客体
D犯罪的对象
A缓刑
B管制
C假释
D减刑
A诈骗罪
B故意杀人罪
C非法拘禁罪
D非法持有枪支罪
A34000元
B30000元
C19000元
D15000元
A构成奸淫幼女罪
B构成强奸罪
C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
D构成儿童罪
A证人
B证人、鉴定人
C证人、鉴定人、记录人
D证人、鉴定人、记录人、翻译人
A不负刑事责任
B应当负刑事责任,但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C应当负完全的刑事责任
D应当负刑事责任,但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A法律上的认识错误
B对象认识错误
C手段认识错误
D客体认识错误
A甲打电话邀约其朋友李某一起去实施抢劫
B乙向其朋友赵某表示要杀掉仇人陈某
C丙为了盗窃张某家财产,毒死了张某家的看家犬
D丁为方便对刘某实施抢劫,对刘某的活动规律进行跟踪调查
A犯罪预备
B犯罪中止
C犯罪未遂
D没有犯罪行为
A甲在与钱某争吵中,突然抽出随身携带的匕首向钱某刺一刀后扬长而去,致其重伤
B乙在非发拘禁孙某过程中,使用暴力致孙某死亡
C丙在绑架李某、向李某家属勒索财物过程中,杀害李某
D丁对公共建筑物放火,大火烧毁该建筑物,并且烧死二人
A标的物交付时
B买方付清全部货款时
C合同生效时
D合同成立时
A放弃继承既可采明示方式,也可采默示方式,放弃受遗赠亦如此
B放弃继承只能采明示方式,放弃受遗赠亦如此
C放弃继承只能采明示方式,放弃受遗赠则既可采明示方式,也可采默示方式
D放弃继承只能采明示方式,也可采默示方式,放弃受遗赠则既可采明示方式
A甲向丙发出要约,乙得知后向甲表示接受甲在要约中规定的条件
B甲向乙发出要约,要求乙在接到要约后七日内给予答复,逾期未答复则视为承诺。乙未按期答复
C甲在报纸上刊登广告:本公司有圣诞礼物出售,欲购者请速与本公司联系。乙打电话给甲订购若干
D甲在报纸上刊登附有价目表的广告称:本书店新到图书若干,欲购者可在一个月内汇款,款到寄书。乙汇款给甲
A要式民事法律行为
B不要式民事法律行为
C要物民事法律行为
D附条件民事法律行为
A养子女给付生父母赡养费用
B明知不欠他人钱款而为给付
C提前偿还所欠他人债务
D为履行合同而支付对方金钱,后该合同被确认无效
A因感情不和分居满一年的
B重婚或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的
C实施家庭暴力或虐待、遗弃家庭成员的
D有赌博、吸毒等恶习屡教不改的
A物权法定
B一物一权
C物权行为独立性和无因性
D物权公示、公信
A甲在走私毒品中使用的枪支
B甲被查获的毒品和贩毒资金
C甲在银行帐户上的500万元存款
D甲所有的2辆豪华轿车
A判决宣告前,查明甲分别实施了三次受贿行为,数额分别为2万、3万、5万元
B乙因受贿被判处有期徒刑二年,缓刑三年,在缓刑考验期内,又查明其另外一起受贿2万元的罪行
C丙因故意伤害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三年,在服刑期间又犯故意伤害罪
D丁因盗窃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二年,执行完毕后,发现其在该次盗窃以前还有一起重大盗窃犯罪行为
A可能构成故意杀人罪
B可能构成过失致人死亡罪
C可能属于意外事件
D可能属于防卫过当
A触犯非法经营罪
B触犯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
C触犯销售伪劣产品罪
D属于想象竞合犯,从一重罪定罪处罚
A外国人甲在中国境外打猎,因疏忽大意击中中国境内的外国公民斯某,致其重伤
B外国人乙乘坐外国航空器,当该航空器进入中国领空时在该航空器上实施犯罪
C中国人丙乘坐中国民用航空器,当该航空器进入外国领空时在该航空器上实施犯罪
D中国人丁在中国境内打猎,因过于自信的过失造成中国境外外国公民布某重伤
A既未成立,也未生效
B已成立但未生效
C是附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
D是附期限的民事法律行为
A林木
B文物
C著作权
D宅基地使用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