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总分:61分
考试类型:模拟试题
作答时间:60分钟
已答人数:967
试卷答案:有
试卷介绍: 2004 年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入学联考基础课试题
A日出
B备课
C赠与
D恋爱
A普通诉讼时效期间
B长期诉讼时效期间
C除斥期间
D取得时效期间
A无效
B有效
C部分有效
D效力待定
A只能请求适用定金条款
B只能请求适用违约金条款
C可以请求同时适用定金条款和违约金条款
D可以选择请求适用定金条款或请求适用违越金条款
A经营状况恶化
B丧失商业信誉
C转移财产
D更换法定代表人
A犯罪既遂与犯罪未遂区别的关键在于是否实现了预期的目的
B犯罪未遂与犯罪预备区别的关键在于是否着手实行犯罪
C只有在造成法定损害结果时,才处罚过失行为
D未完成罪仅仅存在于直接故意犯罪过程中
A只触犯了一个罪名
B只造成了一个危害结果
C只侵犯了一个客体
D只有一个行为
A属于毒品犯罪的累犯,应当从重处罚
B属于毒品犯罪的惯犯,应当从重处罚
C属于毒品犯罪的再犯,应当从重处罚
D定贩卖毒品罪,加重处罚
A保险诈骗罪的共犯
B伪证罪
C诈骗罪的共犯
D提供虚假证明文件罪
A代为书写遗嘱
B代拟发言稿
C代买办公用品
D代为主持会议
A债权人、债务人都是特定的
B债权人、债务人都是不特定的
C债权人是特定的,债务人是不特定的
D债权人是不特定的,债务人是特定的
A树上的果实
B未收割的庄稼
C银行存款的利息
D供热管道输送的热力
A证明商标
B联合商标
C防御商标
D集体商标
A走私毒品
B贩卖毒品
C决水
D拐卖妇女、儿童
A犯罪客体
B犯罪客观方面
C犯罪主体
D犯罪主观方面
A纯正的不作为犯
B不纯正的不作为犯
C纯正的作为犯
D结果加重犯
A属人管辖
B保护管辖
C普遍管辖
D属地管辖
A以招摇撞骗罪定罪处罚
B以强制侮辱妇女罪定罪处罚
C以招摇撞骗罪和强制侮辱妇女罪并罚
D以强奸罪定罪处罚
A故意伤害他人造成伤害结果的
B以残忍的手段故意伤害他人但是没有造成他人残疾的
C过失伤害他人,并致人残疾的
D以特别残忍的手段故意伤害他人并造成严重残疾的
A在公共交通工具上抢劫的
B抢劫致人重伤、死亡的
C在办公大楼抢劫的
D入户抢劫的
A名誉权
B生命权
C肖像权
D扶养权
A只能申请宣告甲失踪
B只能申请宣告死亡
C应当先申请宣告甲失踪,再申请宣告甲死亡
D既可以申请宣告甲失踪,也可以申请宣告甲死亡
A买卖合同
B承揽合同
C保管合同
D运输合同
A现实交付
B简易交付
C指示交付
D占有改定
A婚姻自由权
B亲属扶养权
C作品修改权
D仲裁请求权
A有效
B无效
C部分无效
D效力待定
A讲稿
B魔术
C地图
D杂技
A首饰
B记名有价证券
C麻醉品
D盗窃物
A二十以下均有效
B二十五年以下均有效
C三十年以下均有效
D三十五年以下均有效
A营业执照
B荣誉
C名称
D名誉
A保证能力
B充足盈余
C法人主管机关同意
D法人书面授权
A预备犯
B实行犯
C帮助犯
D未遂犯
A连续犯
B想像竞合犯
C牵连犯
D继续犯
A限制加重原则
B并科原则
C吸收原则
D相加原则
A犯罪分子还有其他的违法行为
B犯罪分子又犯新罪
C犯罪分子逃避侦查或者审判
D犯罪分子阻止被害人向公检法机关提出控告
A诈骗罪
B盗窃罪
C抢劫罪
D抢夺罪
A按既遂犯处罚
B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C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D应当免除处罚
A正当防卫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应当以防卫过当罪定罪,但是应当酌情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B紧急避险用于解决紧迫情况下合法利益之间的冲突
C防卫过当的场合,其罪过形式通常是直接故意
D对于“事后防卫”的,通常按照防卫过当处理
A以敲诈勒索罪和故意杀人罪并罚
B以绑架罪和故意杀人罪并罚
C以绑架罪和故意杀人罪的牵连犯,择一重罪处断
D以绑架罪处罚
A按照“先刑事后民事”的原则,先执行罚金,剩余部分再支付民事赔偿
B应当先承担民事赔偿责任,剩余部分再执行罚金
C以犯罪分子的财产为限,民事赔偿和罚金各占50%
D先执行罚金,民事赔偿部分暂缓支付
A甲乙构成抢劫罪的共犯
B甲构成盗窃罪
C乙构成抢劫罪
D对甲而言,被教唆人没有犯被教唆罪
A因抢劫罪被判处15年有期徒刑的某甲
B因受贿罪被判处10年有期徒刑同时附加剥夺政治权利3年的某乙
C因贩卖毒品罪而被判处无期徒刑的某丙
D因构成累犯而被从重处罚判处有期徒刑7年的某丁
A抵押
B质押
C定金
D留置
A姐姐
B祖父
C侄子
D外孙
A排除妨碍
B消除危险
C赔礼道歉
D赔偿损失
A单方法律行为
B双方法律行为
C单务法律行为
D双务法律行为
A必要共犯
B任意共犯
C简单共犯
D复杂共犯
A犯罪故意是罪过的一种表现形式
B犯罪过失是罪过的一种表现形式
C罪过的本质在于:行为人对自己行为造成的损害结果在主观上应当受到谴责
D坚持罪过责任原则,意味着反对“主观归罪”
A王某在商场盗窃他人信用卡后,随即用该信用卡在商场购买了价值6千余元的手表
B李某在商场试衣间试穿大衣是否合适的时候,趁售货员在与其他的顾客聊天的机会,将价值6千余元的大衣穿走
C张某在商场购买首饰的时候,趁售货员不注意,将自己准备好的假首饰与从售货员那里拿来的价值8千余元的首饰调换。
D郑某潜入他人家中,将他人价值2万余元的海洛因拿走
A地位平等
B意思自由
C平等协商
D等价有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