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总分:100分
考试类型:模拟试题
作答时间:60分钟
已答人数:967
试卷答案:有
试卷介绍: 36病区新冠相关知识考试
A应使用合成纤维拭子,如聚酯纤维,铝或塑料做柄,不推荐使用棉拭子和木柄
B不同病例采样时要手消毒,以防交叉感染
C采集液中含有抗生素,以防过敏
D标本采集后应迅速低温冷藏保存
A标本编号、种类
B出生年月日
C姓名
D采样时间
A4、2-4
B6、2-6
C4、4
D4、4-6
A4℃、-60℃
B4℃、-70℃
C6℃、-70℃
D4℃、-60℃
A鼻咽拭子
B口咽拭子
C深咳痰液
D血液
E粪便
A5天
B7天
C10天
D14天
E28天
A出院后继续进行14天的隔离管理
B继续进行健康状况监测
C出院后第2周、第4周到医院随访复诊
D出院后可于家人一起生活
E14天内避免外出活动
A佩戴
B口罩、帽子
C穿防护衣
D洗手
E隔离
A与病例乘坐同一交通工具并有近距离接触人员
B与病例共同居住、学习、工作或其他有密切接触的人员
C诊疗、护理、探视病例时采取了有效防护措施的医护人员、
D家属或其他与病例有类似近距离接触的人员
E现场调查人员调查经评估认为符合条件的人员
A利用周末时间经常和朋友聚会
B尽量避免和他人面对面交流,并戴好口罩
C日常生活中和他人至少保持3米以上距离
D怕传染,一直在居家不敢去上班
A属于干垃圾,按照生活垃圾分类的要求处理即可
B属于污染垃圾,要焚烧
C要送医院处理
D以上都不正确
A应该丢到单位的垃圾桶中
B应视作医疗废弃物,用黄色垃圾袋装好,严格按照医疗废弃物有关流程处理
C应该带回家处理
D自己准备一个袋子保存
A住院单及陪客14天内核酸检测阴性结果
B陪客14天内核酸检测阴性结果
C患者14天内核酸检测阴性结果
D住院单
A需佩戴口罩、测量体温并核对健康码、无健康码者填写《丽水市中心医院陪客筛查表》。
B需佩戴口罩、测量体温并核对身份证。
C需佩戴口罩、测量体温并核对健康码、身份证,无健康码者填写《丽水市中心医院陪客筛查表》。
D需佩戴口罩、并核对健康码、身份证,无健康码者填写《丽水市中心医院陪客筛查表》。
A体温≥37.3°,有流行病学史
B体温≥37.3°,无流行病学史者
C有呼吸道感染(发热、乏力),有流行病学史
D有消化道症状(腹痛、腹泻)者,有流行病学史
A体温恢复正常72小时以上
B呼吸道症状明显好转
C肺部影像学显示急性渗出性病变明显改善
D连续两次呼吸道标本核酸检测阴性(采样时间至少间隔48小时)
E连续两次呼吸道标本核酸检测阴性(采样时间至少间隔24小时)
A手卫生
B戴口罩
C落实消毒隔离措施
D养成“一米线”距离
E打喷嚏时摘下口罩
A每天监测体温
B每天监测有无呼吸道症状
C如有体温大于37.3要引导其去发热门诊就诊
D海外回丽人员如体温正常即可陪护
E陪护人员不能扎堆聊天
A开窗通风每天至少两次,每次30分钟
B高频接触物体表面每天用75%酒精擦拭两次
C所有医疗区域地面用500-1000mg/L的含氯消毒剂拖地,每日至少2次
D物体表面可用含氯已定的消毒湿巾擦拭
E马桶使用后盖上盖子冲水
A卧床休息
B抗菌药物治疗
C注意水电解质平衡
D密切监测生命体征
E有效氧疗
A建议每2-4小时更换一次
B一旦污染,应第一时间更换
C佩戴时,避免手接触口罩內面
D口罩越厚,防病毒效果越好
A极大可能带有病毒,直接拒收
B使用75%的酒精擦拭外包装进行消毒
C接触过快递后要及时洗手
D将收到的快递放置通风处静置一段时间
A口罩
B护目镜
C防护面屏
D安全帽
E手套
A临时通行证、健康绿码、测量体温正常
B临时通行证、健康绿码、身份证、测量体温正常
C临时通行证、健康绿码、身份证
D临时通行证、健康绿码
AN95防护口罩、护目镜、防护面屏、双层乳胶手套、隔离衣、防水靴套
BN95防护口罩、防护面屏、双层乳胶手套、连体防护服、防水靴套
CN95防护口罩、护目镜、防护面屏、双层乳胶手套、连体防护服、防水靴套
DN95防护口罩、护目镜、双层乳胶手套、隔离衣、防水靴套
A陪护人员每天进行流行病学调查,每日1次检测体温
B陪护人员每天进行流行病学调查,每日2次检测体温
C2次身份核查并记录。
D严格执行1床1陪护,陪护人员口罩佩戴规范,不串门。
A75%乙醇
B乙醚
C含氯消毒剂
D过氧乙酸
E氯已定
A卧床休息
B抗菌药物治疗
C注意水电解质平衡
D密切监测生命体征
E有效氧疗
A设立专柜单独保存
B避免反复冻融
C能在24小时内检测的标本可置于4℃保存
D24小时内无法检测的标本则应置于-70℃或以下保存
E标本采集后室温放置不超过2小时
A50cm
B100cm
C200cm
D300cm
E400cm
A主要保护患者
B主要保护医务人员
C主要保护抵抗力差的患者
D主要保护抵抗力差的医务人员
E主要保护患者和医务人员
A1岁
B2岁
C3岁
D4岁
A洗手,确诊口罩内外,鼻、口、下巴罩好,鼻梁片贴紧鼻梁
B确诊口罩内外,洗手,鼻、口、下巴罩好,鼻梁片贴紧鼻梁
C确诊口罩内外,洗手,鼻、口、下巴罩好
D洗手,鼻、口、下巴罩好,鼻梁片贴紧鼻梁
A不带口罩赶紧就医
B主动佩戴医用外科口罩或医用防护口罩
C定点医院就医
D应主动告知医生发病前14天内情况信息
A在急诊室行核酸采样后由医务人员陪同送入病区,陪客凭绿码、身份证及正常体温通行
B在急诊室行核酸采样后由医务人员陪同送入病区,陪客凭绿码
C由医务人员陪同送入病区,陪客凭绿码及正常体温通行
D在急诊室行核酸采样后由医务人员陪同送入病区,陪客凭绿码及正常体温通行
A症状出现后尽早采集(尤其是下呼吸道标本),尽量使用抗病毒药物前采集
B采集疑似病人的标本,最好采集上呼吸道吸取物
C血清标本采集发病早期和恢复期双份血清
D在采集前半小时内不要喝水,早期标本在病人发病前三天内采集,最晚不要超过五天
A2次/日,每次≥30分钟
B2次/日,每次≥60分钟
C3次/日,每次≥60分钟
D3次/日,每次≥30分钟
A所有医疗区域:无明显污染物时地面用500mg/L含氯消毒剂拖地每日2次;
B高频接触物体表面(如门把手、电梯按钮、电灯开关等)用75%酒精擦拭,每日至少3次;
C马桶使用后盖上盖子冲水,每天用1000mg/L含氯消毒剂擦拭;
D垃圾、织物等存放处和垃圾桶,每天用1000mg/L含氯消毒剂喷晒;登记本填写完整。
A2
B4
C8
D12
E24
A确诊患者可安置同一间病房于
B疑似患者可安置在同一间病房
C确诊和疑似患者要分开放置
D落实飞沫隔离措施
E落实接触隔离措施
A50℃
B56℃
C55℃
D60℃
E65℃
A20-30秒,30-40秒
B30-40秒,10-20秒
C40-60秒,20-30秒
D都是50-60秒
E都是60秒以上
A确诊患者可安置同一间病房于
B疑似患者可安置在同一间病房
C确诊和疑似患者要分开放置
D落实飞沫隔离措施
E落实接触隔离措施
A查看口罩产品包装袋生产日期
B查看口罩产品包装袋是否有破损
C打开口罩看大小尺寸,越宽松越好
D双手捂住口罩呼吸气,观察感觉口罩有略微鼓起或塌陷
A7天
B14天
C14+7天
D14+7+7天
E21天
A步行
B出租车
C公交车
D地铁
A积极转发扩散
B不信谣,不传谣,等待官方消息
C不转发,但积极评论
D只转发给少部分好友
A普通病区
B抢救室
C隔离单间病房
D隔离留观室
A心理护理
B基础护理
C重症患者重点监测血氧饱和度
D危重患者每4小时测量体温并记录
E重症患者每小时监测心率、呼吸、血压、血氧饱和度
A穿工作服
B戴防护口罩
C戴工作帽
D一次性防护服
E护目镜或防护面屏
A操作者在给每位被检测者采集核酸前后均严格手消毒。
B操作者要将被检测者的安全放在首位,时刻关注其有无不良反应,必要时终止操作。
C操作者要向被检测者耐心告知解释可能出现的不适,如恶心、轻度疼痛或酸胀等。
D盖紧标本管盖,检查密封性。
E用75%酒精喷洒标本袋及标本箱内外。
A呼吸阻抗明显增加时
B口罩有破损.损坏或与面部无法密合时
C口罩受污染(如染有血渍或飞沫等异物时)
D曾使用于个例病房或病患接触(因为该口罩已被污染)
E口罩怀疑被污染
A和朋友手牵手,亲密地交谈
B自己碗里好吃的菜和朋友分享
C咳嗽和打喷嚏时用纸巾捂着
D经常参加朋友聚会
E戴口罩
A按照要求,进行居家医学观察
B不恐慌,不上班,不随便外出
C做好自我身体状况观察,接受社区医生随访
D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及时向疾控部门报告
A呼吸道飞沫传播
B接触传播
C气溶胶传播
D粪便传播
E接触污染的物品传播
A口咽拭子
B鼻咽拭子
C痰液
D唾液E肺泡灌洗液
A接触患者前
B进行无菌操作前
C接触患者后
D接触患者周围环境物品后
E接触血液体液后
A近期有鼻部外伤史。
B近期有鼻部手术史
C鼻中隔偏区。
D上鼻道慢性阻塞。
E凝血功能异常。
A清除指甲、手、前臂污染物
B将常居菌减少到最低程度
C抑制微生物的快速生长及再生
D杀灭手上所有细菌
E清除指甲、手、前臂暂居菌
A准备一盆清水,在盆里面洗手
B认真揉搓双手,每个步骤至少15秒
C洗手步骤的七字口诀:内—外—夹—弓—大—立—腕
D取适量洗手液(或肥皂),均匀涂抹至整个手掌、手背、手指和指缝
A外出回家后
B饭前便后
C打喷嚏、擤鼻涕后
D接触公共物品后
A发热、干咳
B腹泻
C鼻塞、流涕
D味觉减退
E脓毒症休克
A.鼻咽拭子
B.痰液
C.下呼吸道分泌物
D血液
E粪便、尿液
A免疫功能缺陷者
B肥胖病人
C围产期女性
D年龄大于65岁老人
E有慢性肾脏病
A戴口罩
B环境通风
C物表消毒管理
D手卫生
E每天监测体温
A要保持基本的手和呼吸道卫生,如用肥皂水和清水勤洗手
B养成安全的饮食习惯,如烹调时彻底煮熟食物
C在可能的情况下避免与表现出呼吸道疾病症状(例如咳嗽和打喷嚏)的人密切接触
D避免在未加防护的情况下接触野生
E避免在未加防护的情况下接触养殖动物
A直接丢弃到“有害垃圾”垃圾桶
B用酒精消毒后可继续使用
C毁坏后直接丢弃到垃圾桶
D用开水(或至少56度以上的热水)浸泡30分钟,丢弃到“有害垃圾”垃圾桶
E用酒精喷雾消毒后密封丢弃到“有害垃圾”垃圾桶
A佩戴口罩。
B不闻不问,假装自己不知道。
C建议与自己接触过的人佩戴口罩并前往就近的定点救治医院发热门诊就诊。
D帮与自己接触过的人到网上找治疗偏方。
E与对方保持距离。
A打饭时可以不戴口罩
B要刚好吃饭前才能摘下口罩
C吃完饭后要马上戴好口罩
D要错峰吃饭,保持1米以上距离
E餐前饭后必洗手
A佩戴口罩前须洗手或严格手卫生
B佩戴4小时后需更换
C口罩需覆盖口鼻及下巴,口罩有金属软条一侧向上
D口罩潮湿或受到血液、体液污染时需及时更换
E佩戴医用口罩防护口罩时应检查口罩气密性
A热敏感56℃30min
B75%乙醇可有效灭活病毒
C含氯消毒剂可有效灭活病毒
D过氧乙酸可有效灭活病毒
E紫外线可有效灭火病毒
A长期陪客核实陪客身份、实时健康码、体温、核酸结果
B对无健康码的长期陪客填写《丽水市中心医院陪护人员筛查表》
C临时陪客:询问流行病学史,并告知逗留时间不超过30分钟,一次不超过2人
D不扎堆聊天
E佩戴口罩及手卫生
A普通型
B重型
C轻型
D危重型
E无症状感染者
A拭子插入并非沿鼻孔方向,而是与被检测者面部垂直方向。
B在缓慢送入拭子过程中遇到阻力或被检测者感到明显疼痛不适时,需将拭子稍退回,同时微调角度,然后继续尝试进入,直到顺利抵达鼻咽后壁(约为鼻尖到耳前的距离)。
C操作者应动作轻柔缓慢。
D拭子头不得触碰其他物品,以防止污染。
E身份核查,确保被检测人员信息正确
A组织或参加朋友聚会
B随地吐痰
C走亲访友和串门
D熬夜刷手机打游戏
E就地过年
A对
B错
A对
B错
A对
B错
A对
B错
A对
B错
A对
B错
A对
B错
A对
B错
A对
B错
A对
B错
A对
B错
A对
B错
A对
B错
A对
B错
A对
B错
A对
B错
A对
B错
A对
B错
A对
B错
A对
B错
A对
B错
A对
B错
A对
B错
A对
B错
A对
B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