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总分:80分
考试类型:模拟试题
作答时间:60分钟
已答人数:967
试卷答案:有
试卷介绍: 2012年卫生资格考试外科主治医师考试试题
A神经系统
B内分泌系统
C下丘脑——垂体后叶一抗利尿激素系统
D肾
E肾素——醛固硐系统
A不足1%
B不足2%
C不足3%
D不足5%
E5%以上
A口苦
B恶心、呕吐
C肌无力
D肠麻痹
E心电图出现T波降低、变宽、倒置等
A非溶血性发热反应
B变态反应和过敏反应
C溶血反应
D细菌污染反应
E酸碱平衡失调
A疼痛、便秘和出血
B肛裂、出血、前哨痔
C疼痛、出血、前哨痔
D便秘、出血、前哨痔
E肛裂、前哨痔、齿状线上相应的乳头肥大
A肛瘘主要侵犯直肠
B肛瘘不与肛周皮肤相通
C肛瘘最常见的类型是肛管括约肌间型
D肛瘘多为结核菌感染所致
E肛瘘只能自愈
A出血性胃炎
B胃癌
C门静脉高压症
D胃十二指肠溃疡
E肝癌
A吸烟
B寒冷的工作环境
C前列腺素失调
D遗传基因异常
E自身免疫功能紊乱
A前6个月内
B6-7个月间
C妊娠7-8个月间
D妊娠8-9月间
E以上都不对
A经胸壁穿刺活组织检查
B放射性核素扫描检查
C胸部X线检查
D痰细胞学检查
E支气管镜检查
A代谢性酸中毒
B呼吸性酸中毒
C呼吸性碱中毒
D低氯性碱中毒
E低氯性酸中毒
A低钾低氯性碱中毒
B低钾高氯性碱中毒
C高钾高氯性碱中毒
D高钾低氯性碱中毒
E高钾高氯性酸中毒
A如欲加强腹股沟管前壁常用Ferguson法
B一岁以内婴儿行疝修补术效果最好
C年老体弱者不宜行手术治疗
D如欲加强腹股沟管后壁可用McVay法
E对巨大的腹股沟斜疝可用疝成形术
A癌灶直径为8cm的小胃癌,局限于粘膜层
B癌细胞已侵袭浆膜,尚无淋巴结转移
C癌灶为直径仅3mm的微小胃癌,局限于粘膜层
DⅡ型表浅型胃癌
E癌灶深达粘膜下层,并有第二站淋巴结转移
A肛瘘属自限性疾病,可以自愈
B肛瘘主要侵犯肛管,很少累及直肠
C内口位于齿状线附近,外口位于肛周皮肤上
D肛管括约肌间型是最常见的一种肛瘘
E高位肛瘘是指瘘管在外括约肌深部以上
A直肠癌主要的扩散途径是淋巴转移
B直肠癌很少直接种植在腹膜上
C血行转移的机率与癌肿的恶性程度有关
D直肠癌向上可沿腹主动脉周围淋巴结转移
E癌肿绕肠管一周约需6个月
A1岁以内的隐睾患者服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治疗
B如无效,于4周岁左右行睾丸下降固定术
C合并斜疝者,同时作疲修补术
D如睾丸萎缩疑有恶变者,应予切除
E如睾丸位于腹主动脉旁,不能下降复位者,可用显微技术作睾丸自体移植术
A肾积水
B排尿困难
C尿路感染
D前列腺炎
E膀胱结石
A腹部巨大包块是本病的主要特点
B多于3岁以前发病
C也偶发于成年人
D常见发热和高血压
E常见明显血尿
A休克
B损伤性骨化
C感染
D内脏损伤
E周围神经损伤
A头晕、猝倒、呕吐
B头晕、头痛、呕吐
C头痛、呕吐、意识障碍
D头晕、猝倒、视神经乳头水肿
E头痛呕吐、视神经乳头水肿
A甲状腺危象
B手足抽搐
C喉返神经损伤
D喉上神经损伤
E术后呼吸困难和窒息
A食管管腔狭窄、梗阻
B小龛影
C局限性管壁僵硬
D局限、小的充盈缺损
E局限性粘膜皱襞增粗和断裂
A心包囊肿
B皮样囊肿
C淋巴源性肿瘤
D支气管囊肿
E神经源性肿瘤
A等渗性缺水
B低渗性缺水
C高渗性缺水
D急性水中毒
E慢性水中毒
A骨质缺损
B层状骨膜反应
C病状中有密度稍高、边缘不齐的小死骨
D骨小梁模糊,呈磨砂玻璃样改变
E病灶区呈局限性密度降低区
A大坏死者形成但包括尚未充分生成者
B慢性骨髓炎急性发作
C有死骨形成、有死腔及窦道流脓者
DX线示有虫蛀状骨破坏与骨质稀疏
E有层状骨膜反应
A1岁以内
B1岁时
C周岁左右
D3周岁时
E6岁以后
A非溶血性发热反应
B变态反应和过敏反应
C溶血反应
D细菌污染反应
E出血倾向
A血容量
B静脉血管张力
C肺动脉楔压
D静脉回心血量
E右心室排血能力
A早期胸部X线一般无明显异常
B用一般的吸氧法可缓解早期的呼吸窘迫
C动脉血氧分压多低于8.OKPa
D气道阻塞引起通气障碍可引起本病
E本病最终可导致死亡
A术前应学会正确咳嗽和咯痰的方法
B术前应练习在床上大、小便
C对操作时间长的大手术,术前应预防性应用抗生素
D术前小时开始禁止饮水
E有吸烟习惯的病人应于术前1周开始停止吸烟
A脑脊液鼻漏
B嗅神经损伤
C脑脊液耳漏
D搏动性突眼
E从耳朵流出大量血
A肠腔内因气体和液体的积聚而膨胀
B肠壁变薄
C肠腔压力升高
D肠壁代偿性肥厚
E肠壁血运障碍
A腹腔脓肿
B内、外瘘形成
C门静脉炎
D细菌性肝脓肿
E粘连性肠梗阻
A较易发生休克
B胰腺呈弥漫性水肿
C部分病人可有轻度黄疸
D压痛局限于上腹部
E常继发于胆道疾病
A股圆韧带内的小凹动脉
B旋髂深动脉
C旋股内侧动脉
D股骨干的滋养动脉升支
E旋股外侧动脉
A半屈
B内收外展
C挤压
D旋转
E直立
A插管时无菌操作不严格
B经常往导管系统加人药物
C营养液配制后低温环境保存超过24小时才使用
D插管后局部伤处理不妥
E营养液配制过程在普通治疗室进行
A清洁伤口
B沾染伤口
C感染伤口
D刀刃切割伤
E高处坠落肝破裂
A利多卡因
B碳酸氢钠
C肾上腺素
D氯化钙
E阿托品
A脱氧核糖核酸(DNA)含量减少
B核糖核酸(RNA)含量增多
C骨肉瘤的细胞的碱性磷酸酶活性减弱
D肝癌细胞的脱氢酶活性减弱
E肺磷状细胞癌细胞的脂酶活性随分化程度降低而增强
A血行移植
B淋巴转移
C直接蔓延
D腹腔种植
E以上都不是
A左侧卧位
B膝胸位
C截石位
D蹲位
E以上都不是
A排尿困难
B尿潴留
C尿频
D无痛性血尿
E腹股沟疝
A股圆韧带内小四动脉的损伤
B股骨干的滋养动脉升支的损伤
C旋股外侧动脉的损伤
D旋股内侧动脉的损伤
E以上都不对
A膝关节结核
B髋关节结核
C股骨结核
D胫骨结核
E脊柱结核
A虚弱婴幼儿腹部有巨大包块
B有血尿、尿频、尿痛
C血中肾素活性升高
D常早期转移至颅骨和肝
E血中促红细胞生成素升高
A胆道梗阻疾病
B酒精中毒
C暴饮暴食
D胰腺外伤
E长期服用雌激素
A金黄色葡萄球菌
B大肠杆菌
CΒ-溶血性链球菌
D绿脓杆菌
E变形杆菌
A除儿童外,一般调节在每分钟-6ml
B心脏病人宜每分钟1ml
C小儿每分钟约10滴
D对失血性休克,应快速输人所需血量
E对血容量正常的贫血,每次输血以200-00ml为宜
A宜先行烧伤清创术
B小面积的Ⅱ°烧伤者,如水泡完整,宜先在表面涂碘伏,再吸出泡内液体,包扎
C创面表面涂抗生素软膏,以防止细菌感染
D头部、颈部创面宜用暴露法
E全身多处烧伤可用包扎和暴露相结合的方法
A在甲状腺肿大同时出现功能亢进症状
B腺体肿大为弥漫性,两侧对称
C年龄多在20-0岁之间
D容易发生心肌损害
E常伴突眼
A多见于儿童及青壮年
B经腹股沟管突出,可进阴囊
C精索在疝囊前外方
D回纳疝块后压住深环疝块不再突出
E疝囊颈在腹壁下动脉外侧
AT波高而尖
BQT间期延长
CQRS增宽
DU波
ERP间期延长
A喉头水肿
B肺不张
C苏醒延迟
D心律失常
E肺部感染
A冠状静脉
B胃后静脉
C胃下静脉
D胃短静脉
E左隔下静脉
A肢体抬高试验
B皮肤测温检查
CX线平片
D多普勒超声检查
E肢体血流图
A双上肢瘫痪
B双下肢瘫痪
C四肢瘫痪
D节段性瘫痪
E截瘫
A年龄
B固定情况
C血液供应
D感染
E软组织损伤的程度
A创底组织血循环不佳者,宜采用自体中厚皮片覆盖
B不适于游离植皮者,考虑用带蒂皮瓣移植
C创口与皮纹垂直者,采用“Z”字成形术
D手部创口术后10-14天拆线
E如距受伤的时间较长,清创后不宜立即缝合创口
A血pH值、CO2CP,红细胞压积
B中心静脉压
C尿量
D口渴
E肢体浅静脉和甲下毛细血管充盈情况
A颅内压增高
B急性胃扩张
C麻醉反应
D肠梗阻
E糖尿病酸中毒
A细胞毒素类药物
B激素类药物
C生物碱类药物
D抗生素类药物
E抗代谢类药物
A胃底部
B胃近贲门处
C胃近幽门处
D胃大弯
E胃小弯
A由于肠系膜血管栓塞引起的肠梗阻
B由于慢性铅中毒肠痉挛引起的肠梗阻
C先天性肠道闭锁引起的肠梗阻
D肠道功能紊乱引起的肠梗阻
E由于急性弥漫性腹膜炎而引起的肠梗阻
A裂缝骨折
B螺旋骨折
C青枝骨折
D嵌插骨折
E横骨折
A溶血性金黄色葡萄球菌
B乙型链球菌
C大肠杆菌
D产气美膜杆菌
E肺炎球菌
A患肢趾端发黑、干瘪
B患肢麻木、发凉,轻度间歇性破行
C患肢发生坏疽、溃疡
D患肢皮肤出现紫斑、潮红
E患肢小腿肌萎缩,足背,胚后动脉搏动消失
A纠正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
B防治急性呼吸衰竭和肾功能衰竭
C给予有效足量的抗生素
D使用多巴胺等药物扩张血管
E手术切开减压,引流胆管
A2小时
B4小时
C8小时
D12小时
E24小时
A对发热的病人,体温每升高1℃,补液量宜增加10ml/kg
B中度出汗的病人,宜增加补液500-1000ml
C大量出汗的病人,宜增加补液1000-1500ml
D气管切开的病人,宜增加补液1000ml
E以往的丧失量不宜在1日内补足,而应用2-日甚至更长时间内分次补给
A患弥漫性单纯性甲状腺肿的16岁女病人
B胸骨后甲状腺肿
C压迫气管、食管或喉返神经而引起临床症状者
D结节性甲状腺肿继发有功能亢进者
E结节性甲状腺肿疑有恶变者
A形成胶肿前,给广谱抗菌药
B如感染不重,可允许婴儿吸乳
C水肿明显者可用25%硫酸镁湿热敷
D如炎症明显而未见波动,不宜穿刺,而应使用强效抗感染药物
E将含有100万单位青霉素的等渗盐水20ml注射在炎块周围
AH+-Na+的交换
BHCO3-的重吸收
C肾素——醛固硐系统兴奋,醛固硐的分泌增加
D分泌NH3与H+结合成NH4+排出
E尿的酸化而排出H+
A腰椎穿刺
B颅骨X线片
C头部CT
D头部MRI
E头部ECT
A三腔管一般放置24小时
B出血停血时后,先排空胃气囊,再排空食管气囊,缓缓取出
C应用三腔管压迫止血期间,宜加强护理,防止发生吸人性肺炎
D放置三腔管时间不宜超过3-5天
E每隔12小时,应将气囊放空10-20分钟,如有出血再充气压迫
A通过刺激胃液分泌间接引起胰液增多
B直接刺激胰腺引起过量分泌
C可引起Oddi括约肌痉挛、水肿
D使胰管引流不畅,胰管内压增高,破坏腺泡
E对胰腺有直接毒性作用
A嵌插骨折
B螺旋骨折
C裂缝骨折
D骨髓分离
E粉碎骨折
A局部无压痛及纵向叩击痛
B局部无反常活动
CX线显示骨折线模糊,有连续性骨痂通过骨折线
D连续观察两周骨折处不变形
E外固定解除后下肢能不扶拐在平地连续步行2分钟,且不少于20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