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总分:100分
考试类型:模拟试题
作答时间:60分钟
已答人数:967
试卷答案:有
试卷介绍: 2008年外科主治疗医师考试试题
APaget病
B乳腺炎
C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
D乳腺增生正症
E乳头皮肤鳞癌
A乳头下单发lcm乳癌,双腋
B乳腺外上象限单发3cm乳癌,双腋
C乳腺内上象限单发2cm乳癌,双腋
D乳腺多发乳癌,双腋
E钼靶下钙化范围较广的乳癌
A是一种累及血管的炎症和慢性闭塞性疾病
B主要侵袭四肢,尤其是下肢的中、小动、静脉,以动脉为主
C患者多数为男性,好发于青壮2001年
D又称B.uerger病
E以上都对
A直肠指诊
B乙状结肠镜检查
C纤维结肠镜检查
D钡剂灌肠透视
E超声波检查
A皮肤厚硬
B色素沉着
C小腿浮月中
D小腿下1/3内侧溃疡
E局部瘙痒
A患肢萎缩
B足部及小腿酸痛
C间歇性跛行
D游走性血栓性静脉炎
E肢端青紫
A原发肿瘤大小
B肿瘤所处的象限
C病侧第2腰交感神经节及神经链-
D腋窝有无淋巴结转移及数量
E肿瘤激素受体状况
A大面积烧伤
B迷走神经切断术
C急性结肠梗阻行结肠切除术
D严重复合外伤
E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A测下肢浅静脉区
B测下肢温度
C多普勒超声检查
D下肢静脉造影
E化验静脉血
A最典型的临床表现是搏动性肿块和收缩期杂音
B手术是动脉瘤惟一有效的治疗方法
C在我国损伤是最常见的病因
D穿刺、x光、超声显像及动脉造影术均有助于疑难病例的诊断
E多发性动脉瘤,包括伴广泛性动脉粥样硬化的患者均可手术治疗
A局部肠段切除术
B回肠直肠吻合术
C癌近端肠管捷径术
D先行结肠造口术,以后再行二期根治性左伴结肠切除术
E即刻行左伴结肠根治性切除术
A高位结扎术
B高位结扎加静脉剥脱、切除术
C有效抗菌药物治疗
D硬化剂局部注射
E以上都不是
A腹股沟斜疝
B腹股沟直疝
C股疝
D切口疝
E脐疝
A疝块不能回纳的时间长短
B疝块有否压痛
C有无休克
D疝内容物有无血循环障碍
E疝块局部是否发红
A胆囊结石
B十二指肠溃疡
C胆石症
D胆道蛔虫症
E化脓性胆管炎
A术后一周
B血胆红素正常
C病人体温正常
D病人无腹痛、腹胀等症状
ET管造影示肝内外胆管显影症状
A暂不手术
B禁忌手术
C紧急手术
D则期手术
E及早手术
A股疝多见于中年妇女
B腹股沟斜疝经腹股沟管入阴囊
C婴、幼儿斜疝,只需行疝囊高位结扎术
D常用手术有加强腹股沟管前壁、后壁、和成形术三类
E手术目的是消除腹腔内脏突出的空间,加强腹壁薄弱部分
A巴西尼(Bassini)氏法
B内环修补法
C麦克凡(Mcvay)氏法
D佛格逊(Ferguson)氏法
E单纯疝囊高位结扎术
A疝囊内渗液转为血水性
B被卡住的肠管呈深红色
C伴有急性机械性肠梗阻
D引起疝外被盖组织蜂窝组织炎
E自行穿破引起粪瘘
A单纯疝囊高位结扎术,而不做疝修补术
B佛格逊氏法疝修补术
C巴西尼氏法疝修补术
D麦克凡氏法疝修补术
E以上都不对
A死骨形成
B死骨形成清楚,包壳充分形成
C窦道长期不愈
D炎症急性发作时
E病理骨折已愈合
A
B
C
D
E
A
B
C
D
E
A
B
C
D
E
A因液体超载而引起的充血性心衰
B未能纠正的进行性酸中毒
C经治疗无效的高钾血症
D尿毒症性心包炎
E血肌酐高达6mg/dl
A乳房充血水肿
B癌细胞填塞皮内、皮下淋巴管
C癌肿侵犯Cooper韧带
D癌肿浸涧乳腺管
E癌肿浸润乳腺小叶腺泡
A静脉注射呼吸兴奋剂
B经鼻管给氧吸入
C静脉注射镇痛镇静剂
D快速输液补充血容量
E立即人工呼吸与支持循环
A甲状腺癌
B胃癌
C食管癌
D胰腺癌
E乳腺癌.
A下肢先抬高30度后下垂,肤色由白变紫
B下肢先抬高30度后下垂,肤色由黄变白
C下肢先抬高45度后下垂,肤色由臼变红
D下肢先抬高45度后下垂,肤色由红变紫
E下肢先抬高60度后下垂,肤色由黄变红
A弹性绷带包扎
B大隐静脉高位结扎术
C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加静脉整段,分段剥脱切除术
D局部注射硬化溶液
E以上都不对
A既往史中常有冠心病或房颤史
B剧烈腹部绞痛,药物难以缓解
C早期即出现明显的腹膜刺激症
D频繁呕吐
E可于早期出现休克
A慢性胃窦炎
B胃溃疡
C胃癌
D胃黏膜脱垂
E萎缩性胃炎
A掴动脉开放性损伤/
B掴动脉闭合住损伤
C动静脉瘘
D胭动脉假性动脉瘤
E以上都不是
A大动脉炎
B血栓闭塞性脉管炎
C雷诺病
D动脉硬化性闭塞
E动脉栓塞
A髂股静脉
B腹主动脉
C髂总动脉
D股总动脉
E股深静脉
ATrendelenberg试验(+)
BPerthes试验(+)
CPratt试验(+)
DBuerger试验lt(+)
ETrendelenberg试验(+)
A所有不能回纳的腹外疝
B内容物与疝囊黏连的腹外疝
C疝囊颈弹性收缩将内容物卡住的腹外疝
D肠管成疝囊一部分的腹外疝
E上都不是
A所有不能还纳的腹外疝
B所有疝发生后可导致肠梗组的腹外疝
C疝内容物长期不能还纳但无血运障碍
D疝内容物突然突出不能还纳但无血运障碍
E疝内容物突然突出不能还纳且有血运障碍
A腹股沟韧带中点
B耻骨结节外侧
C肿块隆起最明显处
D腹股沟韧带中点上方2厘米
E精索的前内方
A联合肌腱
B腹横肌
C腹内斜肌
D腹外斜肌腱膜
E皮下浅筋膜
A腹内压过高
B腹壁强庋降低
C腹壁缺损
D腹膜鞘状突未闭
E先天性腹横肌和腹内斜肌发育不全
A斜疝多见于儿童及青壮年
B直疝疝囊在精索后内方
C直疝疝囊颈在腹壁下动脉外侧
D腹股沟管下壁为腹股沟韧带
E斜疝嵌顿机会较多
A股管内缘为陷窝韧带
B股管上口为股环;下口为卵圆窝
C股管后缘为耻骨梳韧带
D股管前缘为腹股沟韧带
E股管外缘为股动脉
A耻骨梳韧带
B股静脉
C腹股沟韧带
D陷窝韧带
E腹部深筋膜
A肠管坏死为局限性、小面积,可作局部坏死组织切除,褥式缝合
B肠管坏死较广泛,应作肠切除、吻合术
C病人情况差,可行肠外置术
D局部有感染,应在切口内放置引流物.3周以后行修补或切除术
E坏死的疝内容物为大网膜、卵巢、输卵管时,均应切除
A疝块的大小
B疝门与腹壁动脉的关系
C疝块的外形
D压迫内环口疝块能否突出
E疝块是否容易还纳
A
B
C
D
E
A自体输血不会发生溶血,发热和过敏反应
B当应用血液稀释回输的方法输血时,最好是先采的先输,后采的后输
C脾破裂或异位妊娠破裂出血手术时,可采用自体失血回输
D预存自体库血的回输时间一般不宜超过10日
E胸、腹腔开放性损伤,超过4小时以上者,被认为是自体输血的禁忌
A手术创伤的应激诱发危象
B切口内出血压迫气管
C气管软化塌陷
D喉头水肿
E喉返神经损伤两侧声带麻痹
A垂体控制
B血磷浓庋
C甲状腺控制
D血钙浓庋
E下丘脑控制
A严禁吸烟
B扩张血管药物
C局部热疗
D高压氧疗
E防止外伤
A抬高患肢
B3%硼酸溶液湿敷
C溃疡愈合后做大隐静脉结扎及剥脱术
D溃疡不愈合者也可考虑手术
E大隐静脉结扎及剥脱术,溃疡切除并植皮
A螺旋骨折
B青枝骨折
C嵌插骨折
D压缩骨折
E骨骺分离
A留院观察,如有变化复查CT
B做脑室外引流,监测颅内压变化
C腰椎穿刺
D脑干诱发电位
E对症治疗
A不切断胃窦部的迷走神经支
B保留迷走神经的左主干
C保留迷走神经的右主干
D保留胃壁细胞的迷走分支
E不切断迷走神经的肝、胆分支
A不需附加引流手术
B消除神经性胃酸分泌,不引起胃滞留
C保留了幽门括约肌功能
D保留了正常的胃容积
E手术效果稳定,术后无溃疡复发
A直肠与乙状结肠交界处
B直肠壶腹部
C腹膜反折平面以上的直肠内
D齿状线附近
E直肠上1/3
A给予止血药后
B输液、输血后
C胸内出血速庋很快
D补充多种攘血因子后
E同时合并食管损伤时
A第一个24小时总入量的1/2
B第一个24小时总入量的1/3
C第一个24小时总入量的2/3
D第一个24小时总入量的1/4
E第一个24小时总入量的3/4
A直肠下段发生排便反射
B结肠的蠕动,粪便下行
C直肠能分泌黏液
D外括约肌的自主松弛
E腹压的增加
A增长扩大
B颜色改变
C局部出现毛囊炎
D色素痣周围出现卫星痣
E黑尿
A内、上、浅
B外、上、浅
C外、下、浅
D内、下、浅
E以上都不对
A内口为内环,外口为皮下环
B上壁为腹外斜肌弓状下缘
C下壁为腹股沟韧带和陷窝韧带
D前壁为腹外斜肌腱膜
E后壁内侧为联合腱
A腹壁下动脉、联合腱和腹股沟韧带
B联合腱、腹直肌外缘和耻骨梳韧带
C联合腱、腹股沟韧带和腹直肌外缘
D腹壁下动脉、腹直肌外缘和腹股沟韧带
E腹壁下动脉、腹直肌外缘和耻骨梳韧带
A是直疝突出的部位
B底边是腹股沟韧带
C外侧边是腹壁下动脉
D内侧边是腹白线
E腹股沟斜疝的内环在其外侧
A30min
B60min
C90min
D120min
E150min
A站久局部胀痛,有可复性肿块
B卵圆窝处有一半球形突出物
C疝内容物可还纳,但包块不能完全消失
D咳嗽冲击感明显
E容易嵌顿
A小肠
B大网膜
C盲肠
D结肠
E美可尔憩室
A疝内容物为大网膜
B腹壁神经损伤,腹肌萎缩无力
C常无壁层腹膜形成的疝囊,疝内容物常与腹壁黏连
D口处有较硬的瘢痕
E以上都是
A甲状腺上动脉
B甲状腺下动脉
C甲状腺中静脉
D甲状腺上静脉
E甲状腺最下动脉
A降至正常
B可维持在原水平
C必须低于原水平
D降至正常水平以下
E不须控制
A出血速度快,呕血或便血
B出血速度较慢,呕血为主
C出血伴腹痛,高烧
D少量便鲜血
E以上均不是
A副神经损伤
B食管损伤
C喉返神经损伤
D膈神经损伤
E颈部交感神经损伤
A随意运动
B温度觉
C深部感觉
D植物神经功能
E痛觉
A原发性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
B单纯性大隐静脉曲张
C深静脉血栓形咸
D动静脉瘘
E血栓闭塞性脉管炎
A弹性绷带包扎治疗
B抗感染治疗
C手术治疗
D局部药物治疗
E物理治疗
A年龄大于50岁
B年龄小于2岁
C肾盂肾炎病史
D肾癌
E幼年发病的长期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病史
A乳癌最常见的远处转移为:肺、骨、肝
B乳癌可以不经腔静脉系统直接转移到骨骼
C右乳房下半部癌较乳房其他部位癌转移到肝脏的机会较多
D血行转移多发在乳癌晚期
E乳癌的骨转移大多是多发性的
A胆囊管通畅
B胆囊有收缩功能
C胆囊有浓缩功能
D胆囊有分泌功能
E胆囊形态是否正常
A卧床休息10天左右,抬高患肢
B抗凝治疗,使用肝素和华法令维持2个月左右
C卧床休息1周后,可给予尿激酶溶栓治疗
D使用右旋糖酐、潘生丁等进行祛聚治疗
E起床活动时,穿弹力袜或用弹力绷带
A早期下床活动,患肢热敷,按摩等促进血液循环
B在股动脉内注入肝素或静脉滴注右旋糖酐
C血管扩张剂或交感神经阻滞
D紧急溶栓治疗,如尿激酶或链激酶
E.Forgarty带囊导管取栓术
A下肢皮温测定
B下肢静脉压测定
C下肢多普勒血流检查
D静脉造影(右下肢)
E深静脉瓣膜功能试验
A间歇性跛行
B“5P”征
C(指)趾端发黑、干性坏疽、溃疡形成
D搏动性肿块和杂音
E股青肿
AB超
BMRI
C选择性腹腔动脉造影
D核素扫描
ECEA
A腹外疝发生嵌顿后,有腹痛
B腹外疝不能还纳并时常有腹部不适己达一年余
C疝突出后;病人停止排气排便
D疝嵌顿数小时后,疝包块局部压痛并略显红肿
E以上都不是
A肿瘤的恶性程度低
B肿瘤居十二指肠腔内,不易向周围侵犯
C黄疸出现较早,较易早就医,早发现,早治疗
D肿瘤居于肠腔内,易发生坏死脱落
E不易向淋巴结及肝脏转移
A立刻停药
B减半给药
C逐渐减量
D术前3d开始每日给50mg,肌注,手术日给100mg,肌注
E术前3d开始每日给100mg,肌注,手术日给200mg,肌注
A斜疝与腹横筋膜薄弱有关,直疝与腹内斜肌薄弱有关
B斜疝白内环处发生,沿精索发展;直疝则由海氏三角处发生,不沿精萦发展
C斜疝由腹壁下动脉内侧发生,直疝则由外侧发生
D斜疝疝囊在精索后方,直疝在前方
E斜疝的内环在凹间韧带内侧,直疝在内侧
A血钙
B血糖
C血淀粉酶
D血脂肪酶
E尿淀粉酶
A1.0厘米以下
B1.01.5厘米
C1.52.O厘米
D2.0厘米
E2.02.5厘米
A腹股沟韧带上方
B股部小转子部位
C股三角内
D股部卵圆窝
E以上均不是
A由脐环闭锁不全,脐瘢痕组织不坚强所致
B婴儿没闭的脐环,在3岁之后才能自行闭
C多数是婴儿或中年经产妇女
D成人脐疝发生嵌顿或绞窄较多
E手术修补原则是切除疝囊
A基底近耻骨,易入阴囊
B多见于壮年,肥胖人
C不易嵌顿
D疝环较小
E约占腹股沟疝的20%
A草莓状血管瘤
B葡萄酒色斑
C婴幼儿海绵状血管瘤
D成人海绵状血管瘤
E蔓状血管瘤
A血型
B淋巴细胞毒交又配合试验
C混合淋巴细胞培养
DHLA配型
E肝炎系列检查
A瞳孔缩小
B上睑下垂
C眼球内陷
D声音嘶哑
E呼吸困难
A头痛、呕吐、视乳头水肿
B腰穿压力>180mmH20
C颅内压监测
D眼球突出
E成人腰穿压力>1.2kPa
A消除感染灶
B补充血容量,纠正酸中毒
C应用β受体兴奋剂
D应用α受体阻滞剂
E血管扩张剂
Ax线检查发现孤立、胀大的肠袢,而且不因时间改变位置
B扩张的肠段呈阶梯状排列
C早期即出现休克,经抗休克治疗后无明显改善
D呕吐物、肛门排出物或腹腔穿刺液含有血性成分
E出现腹膜刺激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