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总分:70分
考试类型:模拟试题
作答时间:60分钟
已答人数:967
试卷答案:有
试卷介绍: 2011年一级建筑师建筑材料与构造考前冲刺试卷二
A>0.5
B>0.75
C>0.85
D.<1
A建筑石膏是β型半水石膏
B建筑石膏需水量大,高强石膏需水量小
C建筑石膏晶粒粗大,高强石膏晶粒细小
D高强石膏是α型半水石膏
A硅酸盐水泥
B矿渣硅酸盐水泥
C粉煤灰水泥
D火山灰水泥
A单位加水量
B骨料级配
C混凝土密实度
D孔隙特征
A早强剂
B减水剂
C缓凝剂
D速凝剂
A屈服强度为235MPA.的质量等级最高的镇静钢
B屈服强度为235MPA.的质量等级最低的镇静钢
C屈服强度为235MPA.的质量等级最高的沸腾钢
D屈服强度为235MPA.的质量等级最低的沸腾钢
A严格控制钢筋、钢丝的质量
B确保足够的保护厚度
C增加氯盐的掺量
D掺人亚硝酸盐
A纵向(顺纹方向)最大
B弦向最大
C径向最大
D各方向同样大
A0.2
B0.5
C0.8
D1
A含水率
B温度、负荷时间
C相对密度
D疵点、节疤、
A提高混凝土的强度
B改善拌合物的和易性
C节省水泥
D节省粗骨料
A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屋顶、梁和柱
B采用120mm厚预应力钢筋混凝土圆孔空心板楼板
C外墙采用240mm厚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填充墙
D走道两侧隔墙采用轻钢龙骨双面各12mm厚纸面石膏板隔墙
A热带地区
B温带地区
C温和地区
D海洋气候地区
A有水或非腐蚀液体经常浸湿的地段如采用装配式钢筋混凝工楼板,宜设置隔离层
B有空气洁度要求的建筑地面,空气洁度为100级、1000级、10000级的地段,地面不宜设变形缝
C生产或使用过程中有防静电要求的地段,应采用导静电面层材料
D季节性冰冻地区的地面当必须采用混凝土垫层时,应在垫层下加设防冻胀层
A10mm厚以上的钢化玻璃
B15mm厚以上的钢化玻璃
C不小于12mm厚的夹层玻璃
D不小于16mm厚的夹层玻璃
A隔离层的目的是为了防止室内水蒸气渗透到保温层中去,降低保温效果
B层可用纸筋灰,低强度等级砂浆,干铺卷材等
C材防水上人屋面块体材料与卷材防水屋面之间应做隔离层
D刚性防水屋面的细石混凝土防水层与基层间宜设隔离层
A基础的埋置深度应按作用在地基上的荷载大小和性质确定
B基础的埋置深度应考虑相邻建筑物的基础埋深,新建建筑物的基础埋深不宜大于原有建筑基础
C位于岩石地基上的高层建筑,其基础埋深应满足抗倾覆要求
D在满足地基稳定和变形要求的前提下基础宜浅埋
AI、Ⅳ
BⅡ、Ⅲ、V
CⅢ、Ⅳ
DⅡ、Ⅲ、Ⅳ、V
A黏土砖
B硅酸盐制品
C水泥混凝土
D石膏制品
A柱,顶的强度最高;
B柱中间的强度最高
C柱底部的强度最高
D整条柱的强度是一样的
A早强剂
B减水剂
C缓凝剂
D速凝剂
A小于0.25%
B0.25%~0.6%
C0.6%~1.0%•
D0.6%~2%
A弹性模量提高
B屈服点大幅度提高
C冲击韧性提高
D塑性提高
A15m
B20m
C25m
D30m
A50℃以上
B60℃以上
C65℃以上
D70℃以上
A白云石
B石灰岩
C玄武岩
D松脂岩
A轻钢龙骨铝合金条板吊顶
B轻钢龙骨纸面石膏板吊顶
C轻钢龙骨玻璃棉装饰吸声板吊顶
D轻钢龙骨不锈钢条板
A可用于楼板、屋面板及承重内隔墙
B规格尺寸一般为2440mmXl220mmX61mm
C作为构架采用14#镀锌钢丝焊接网笼
D搬运方便但剪裁拼接较困难
A1道
B2道
C3道
D4道
A1:30
B1:40
Cl:45
D1:50
A纵向缩缝的间距可采用3~6m
B纵向缩缝宽20mm,内填隔离材料
C横向缩缝宜采用假缝,内填沥青材料
D室外混凝土垫层宜设伸缝,缝宽20~30mm,间距20~30m
A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小于130kPA.且体型复杂的丙级建筑应进行变形验算,
B设计等级为乙级的建筑物应进行变形验算
C层数小于5层的丙级砌体承重结构、框架结构可不作地基变形计算设计
D软弱地基上的丙级建筑物存在偏心荷载时应进行变形验算
A石材宜选用火成岩
B石材中的放射性物质应符合行业标准的规定
C石板的弯曲强度不应小于8.0MPA.
D石板的厚度不应小于20mm
A地砖
B菱苦土
C木地板
D地毯
AC3S
BC2S
CC3A
DC4AF
A照原强度等级使用
B降级使用
C重新鉴定强度等级
D判为废品
A混凝土的立方体试件抗压强度
B混凝土的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
C混凝土的棱柱体抗压强度
D.混凝土的抗弯强度值
A混凝土的立方体试件抗压强度
B混凝土的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
C混凝土的棱柱体抗压强度
D.混凝土的抗弯强度值
A滑石粉
B阻燃剂
C合成树脂
D二丁脂
A苯一丙涂料
B聚乙烯醇系涂料
C过氯乙烯涂料
D乙一丙涂料
A针入度
B度
C塑性
D软化点
A针入度
B度
C塑性
D软化点
A封闭基层的气孔
B加强油毡防水层和基层的粘结力
C防止水分进入基层
D防止水分进入防水层
A采用湿作业法时,灌注应分层进行,每层灌注高度宜为150~200mm,且不宜超过板高的1/2
B每块石材与钢筋网拉接点不得少于4个
C绑扎板材的金属丝应选用有防锈功能的铜丝;
D在天然石材安装前,应对石材饰面采用“防碱背涂剂”进行背涂处理
A混凝土表面施涂溶剂型涂料时,含水率不得大于8%
B抹灰表面施涂溶剂型涂料时,含水率不得大于8%:
C抹灰表面施涂水性或乳液涂料时,含水率不得大于)2%
D木料制品含水率不得大于12%
A筒灯可以固定在吊顶面板上
B轻型吊灯应安装在主龙骨或附加龙骨上
C电扇必须固定在吊顶的主龙骨上
D吊顶内的风道、水管应吊挂在建筑主体结构上
A40%
B50%
C60%
D70%
A纵向缩缝的垫层的构造厚度不宜小于300mm
B纵向缩缝应可采用平头缝或企口缝
C横向缩缝宜采用平头缝
D平头缝和企口缝的缝间宜用沥青材料填缝
A按门窗扇标志尺寸合理设计用料
B用手工就位安装玻璃
C玻璃下部不能直接坐落在金属面上,应用3mm氯丁橡胶垫块将玻璃垫起
D窗扇玻璃通常用3mm厚玻璃
A采用橡胶条挤紧,然后在胶条上面注入硅酮系列进行封胶
B用20mm左右长的橡胶块将玻璃挤住,然后注人硅酮系列封胶
C先将橡胶密封条拉伸后,压人框内即可达到牢固,不再注胶
D采用橡胶条封缝时,挤压即可达到牢固,表面无需注胶
A防水混凝土应连续浇筑,并多留施工缝
B墙体水平施工缝应留在高出底板表面不小于250mm的墙体上
C墙体有预留孔洞时,施工缝距孔洞边缘不应小于1…50mm
D垂直施工缝宜与变形缝相结合
A无机材料、有机材料
B金属相材料、非金属材料
C植物质材料、高分子材料、沥青材料、金属材料…
D无机材料、有机材料、复合材料
A>0.5
B>0.75
C>0.85
D<1
A10℃
B25℃
C35℃
D50℃
A<1C.m
BlC.m一3C.m
C2C.m~3C.m
D>3C.m
A烧结普通砖
B烧结多孔砖
C烧结空心砖
DA+B
A把砖冲洗干净
B保证砌砖时,砌筑砂浆的稠度.
C增加砂浆对砖的胶结力
D减小砌筑砂浆的用水量
A材料的重量
B材料的厚度
C材料的形状
D孔隙的特征
A250万元
B350万元
C450万元
D500~600万元
A熟铁
B生铁
C合金铁
D马口铁
A少耗黏土、节省耕地:
B缩短烧焙时间、节约燃料
C减轻自重、善隔热吸声性能
D不能用来砌筑5层、6层建筑物的承重墙
A丸严寒、寒冷地区采暖居住建筑节能设计中建筑物体形系数宜控制在0.30及0.30以下;若体形系数大于0.30,则屋顶和外墙应加强保温
B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中条式建筑物体形系数不应超过0.35,点式建筑物体形系数不应超过0.40
C夏热冬暖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中北区内,单元式、通廊式住宅的体形系数不宜超过0.35,塔式住宅的体形系数不宜超过0.40
D严寒、寒冷地区旅馆、招待所、托幼建筑、集体宿舍等公共采暖居住建筑,当其围护结构的保温性能不能达到当地采暖住宅建筑相应的要求时,可酌情予以改造
A厚1.5C.m的板条抹灰
B钢丝网抹灰(1:4水泥石棉浆,厚2C.m)
C各厚0.8C.rA.的双层石膏板
D1C.m厚的石棉板
A窗井的底板和墙应做防水处理并宜与主体结构断开。
B在窗井内设集水井。
C窗井内的底板,应比窗下椽低300mm
D窗井墙高出地面不得小于500mm,窗井外地面应作散水,混凝土防水的细部构造
A电梯按使用性质可分为客梯、货梯和消防电梯
B电梯由电梯井道、电梯机房、井道地坑以及组成电梯的有关部件如轿厢、井壁导轨和导轨支架、牵引轮及其钢支架、钢丝绳、平衡锤、轿厢开关门、检修起重吊钩等组成
C底坑需注意防潮防水,消防电梯的井道底坑还需设置排水装置。
D井道底坑深度一般在电梯最底层平面标高下500~1200mm左右,作为轿厢下降到最底层时所需的缓冲器空间。
A1.1mX0.8m
B1.2mXl.2m
C1.0mX2.0m
D1.4mX1.8m
A钢销式石材幕墙只能在抗震设防7度以下地区使用
B钢销式石材幕墙高度不宜大于20m,石板面积不宜大于1.0m2
C钢销和连接板应采用不锈钢
D连接板截面尺寸不宜小于40mmX4mm,钢销直径不应小于4mm
AI、Ⅱ
BI、Ⅲ
CI、Ⅳ
DⅢ、Ⅳ
A0.38mm
B0.76mm
C1;14mm
D1.52mm
A在火灾发生初期仍是透明的
B可以加工为茶色
C可以压花及磨砂
D可以用玻璃刀任意切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