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总分:90分
考试类型:模拟试题
作答时间:60分钟
已答人数:967
试卷答案:有
试卷介绍: 2008年质量工程师综合知识模拟试卷
A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技术委员会
B国际卫生组织
C国际质量组织
D国际体系管理委员会
A持续改进原理
B系统理论
C八项质量管理原则
D十二项质量管理体系基础
A准确性
B一致性
C溯源性
D法律性
A文件评审;
B现场审核的实施;
C纠正措施的验证;
D审核报告的编制、批准和分发;
A组织、顾客
B顾客、组织
C企业、客户
D客户、企业
A物理检验;
B化学检验、
C理化检验;
D感官检验
A技术技能;
B概念技能;
C人际技能;
D以上答案都不对
A定量化
B定性化
C感受化
D理想化、
A过程
B管理的系统方法
C标准化活动
D管理活动
A特性可以是固有的也可以是赋予的
B完成产品后因不同要求而对产品所增加的特性是固有特性
C产品可能具有一类或多类别的固有特性
D某些产品的赋予特性可能是另一些产品的固有特性
A实习审核员
B审核方案管理人员
C审核员
D审核组长
A空的光盘
B标准
C所有的信息
D程序
A委托人
B相关方
C零售商
D消费者
A顾客满意度指标
B顾客满意度
C顾客满意度测量
D顾客满意度评价
A现行标准的程度
B顾客要求的程度
C技术文件的程度
D工艺参数的程度
A期望
B信任
C保证
D要求
A一因产品设计上的原因导致的不合理的危险。
B因产品制造上的原因导致的不合理的危险。
C违规操作造成人身伤亡
D因告知上的原因导致的不合理的危险。
A收集信息的方法不包括面谈,必须是有力的证据。
B除非法律要求,审核组若没有得到审核委托方和(适当时)受审核方的明确批准,不应泄露审核中获得的其他信息或审核报告。
C审核报告属审核方所有
D若审核组中的审核员没有完全具备审核所需的知识和技能,可通过技术专家予以满足。技术专家可独立审核。
A长城标志
B方圆认证标志
CPRC.标志
DC.C.C.”标志
A内在特性
B经济特性
C可移植特性
D商业特性
A国家的官方标准化机构
B国家政府授权的有关机构
C国务院有关行政主管部门
D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
A关键质量特性
B重要质量特性
C次要质量特性
D一般质量特性
A企业标准
B国家标准
C地方标准
D国际标准
A质量目标;
B质量策划;
C质量保证;
D质量改进
A检查
B标准化、
C计量
D检定
A法律责任
B民事责任
C刑事责任
D行政责任
A广泛性
B时效性
C相对性
D主观性
A计划、组织、协调和控制
B计划、组织、协调和领导
C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
D计划、协调、领导和控制
A清单
B程序
C标识
D文件
AGB./T19000
BGB./T19001
CGB./T19021
DGB./T19011
A产品质量担保责任是产品检查部门履行产品质量担保义务,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
B产品质量担保责任的方式是修理、更换、退货和赔偿损失。
C产品质量担保责任的期限是为生产者、销售者明示的产品质量担保期或者产品质量保证期。
D产品质量担保责任的追偿,销售的产品出现质量问题,销售者依法向购买者承担了产品质量担保责任后,属于产品生产者或供货者责任的,消费者有权向生产者或供货者追偿。
A全面质量管理以质量为中心,全员参与为基础
B建立质量体系是质量管理的主要任务
C全面质量管理是组织进行管理的一个方法途径,别无其它。
D将质量概念扩充为全部管理目标
A程序是文件
B程序是为进行某项过程活动所规定的途径。
C程序可以形成文件
D程序指的是一种方法、途径,但方法、途径未必是程序,
A质量管理体系的范围;
B质量管理体系的术语
C质量计划和质量控制等
D质量管理体系过程之间相互作用的描述。
A内部顾客
B外部顾客
C目标顾客
D潜在顾客
E过去顾客
A数值表示法
B语言表示法
C图片表示法
D样品表示法。
A鉴别功能
B把关功能
C纠正功能
D预防功能
E报告功能
A剔除不合格品并予以“隔离”
B实现不合格的原料不投产
C不合格的产品组成部分及中间产品不转序、不放行
D不合格的成品不交付
E已交付的不合格成品要及时收回
A校准
B检定
C测量
D检验
A以顾客为关注焦点
B过程方法
C全员参与
D管理的系统方法
A产品实现过程
B资源管理过程
C管理职责过程
D产品输出过程
APD.PC.
BSPC.
CPD.C.A.
DPD.SA.
A利于检验工具的管理;
B容易及时发现工序中出现的质量问题,及时纠正防止出现批量不合格;
C可以节省搬运和送取工作。防止磕碰和划伤的产品;
D节省作业者在检验站的排队等候时间。
A5.1
B5.09
C5.085
D5.086
A234500
B234550
C234600
D234650
A12.50
B12.55
C12.6
D12.5
A主观性
B经济性
C层次性
D客观性
A保证产品标识符合法律规定的要求
B严格执行进货检查验收制度
C保持产品原有质量
D严禁销售假冒伪劣产品
A确定受审核方管理体系或其一部分与审核准则的符合程度。
B评价管理体系确保满足法律法规和合同要求的能力。
C评价管理体系实现特定目标的效率。
D识别管理体系潜在的改进方面。
A1987版ISO9000系列标准。
B1994版ISO9000系列标准。
C2000版ISO9000系列标准。
D1986版ISO9000系列标准。
A国家标准的代号
B国家标准发布的顺序号
C国家标准发布的年号
D国家标准发布的地区代号
A相关方是指“与组织的业绩或成就有利益关系的个人或团体”,组织的相关方包括顾客
B供方是指提供产品的组织或个人,不可以是组织内部的,
C质量管理手册是指规定质量管理体系的各过程的文件。
D质量管理体系是在质量方面指挥和控制组织的管理体系。
A10-5m2/s
B10-3cm2/s
C107um2/s
D10-1cm2/s。
A国家基准处在全国量值传递的最高点或起点。
B国家基准是全国量值溯源的终点。
C工作标准是指用于日常校准或核查实物量具、测量仪器或参考物质的一种测量标准。
D参考标准是尽作参考,没有实际的意义,不受法律限制。
A有效地防止出现成批不合格品。
B确认过程(工序)形成的质量是否符合规定要求;
C确认作业(工艺)过程是否受控,
D锻炼员工的技能
ASI单位的倍数单位
BSI基本单位
CSI导出单位
DSI词头
A修约间隔是确定修约保留位数的一种方式。
B修约间隔一般以K×10n(K=1,2,5、7;n为正、负整数)的形式表示。
C修约间隔一经确定,修约数只能是修约间隔的整数倍。
D若修约间隔为2X10n,修约数的末位只能是0,2,4,6,8等数字;
A全员参与
B领导作用
C基于事实的决策方法
D互利的供方关系
AIS09000
BIS09001
CISO9004
DISO19011
A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的数量肯定减少了。
B质量管理体系未必要形成文件
C企业对文件的要求有了更多的自主权和灵活性
D2000版ISO9000族标准的通用性更强了
A一年
B二年
C三年
D四年
A对进货的不合格品采取隔离措施。
B有一批原材料没有进行检验就进入生产之中。并经授权人的批准,但无法保证一旦发现这批货不合格可及时追回和更换。
C查验供货方提供的质量凭证;
D记录了检验的结果,但没有按要求保存。
A评定国家质量奖企业
B引导组织追求卓越绩效,提高产品、服务和经营质量,增强竞争优势
C要求企业规范和夯实其基础管理,确保产品和服务质量
D获得国际承认
A可以随意利用、设计质量等图象标志。但所用图案标志必须登记,
B禁止伪造产品的产地。
C产品和包装上标注的厂名、厂址必须真实,禁止伪造或冒用他人的厂名和厂址。
D禁止在生产销售的产品中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
A审核证据就是得到的信息。
B审核证据可以是定性的或定量的
C审核证据只包括记录,不包括事实陈述。必须有文字记录。
D审核证据可通过面谈的方式获取。
A第三方审核以相关方名义进行。
B按审核委托方分类可将审核划分为第一方审核、第二方审核和第三方审核。
C审核可依其对象不同分为体系审核、过程审核和产品审核。
D第一方审核,亦称内部审核。
A技术标准、
B原材料及半成品标准
C管理标准
D工作标准
A物理量
B工程量
C化学量
D计算量
A核查随带物品品名、使用技术文件和数量与装箱(袋)单的一致性;
B复核包装箱(装)内物品的品种、数量、质量(重量)符合规定要求
C检查产品的重要质量特性。
D检查被包装物品(件)的防护处理是否符合有关规定要求;
A计算检验人员的工作成绩
B便于质量追溯
C计算作业人员的成绩
D明确质量责任
A分析型感官检验。
B视觉检验
C听觉检验
D嗜好型感官检验。
A开[尔文]
B千克
C牛顿
D伏特
E安(培)
A顾客满意;
B以顾客为关注焦点;
C全面质量管理的原则;
D全员参与;
E持续改进。
AIS09001标准提供了质量管理体系要求
BIS09001标准提供了自我评定的指南
CIS09001标准可用于认证或合同目的
DIS09001标准与IS09004标准是一对相互协调的标准
A进货检验
B过程检验
C最终检验
D固定场所的检验。
A最终检验在产品包装以前进行;
B最终检验是有销售人员完成的;
C没有包装以后的检验;
D存在过程检验的结果未出来,就进行最终检验。
A制定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
B质量策划
C质量改进
D建立管理体系
A明示的、
B必须履行的需求或期望
C不言而喻的惯例
D法律法规的要求。
A质量管理体系是认证质量管理体系审核的基础和核心。
B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必须进行纠正措施的验证。
C审核仅需要提交审核报告。
D当颁发认证证书后,认证活动即告结束
A认可的对象是产品、服务和管理体系
B认可的对象是认证机构、检查机构、实验室以及从事审核、评审等认证活动的人员;
C产品认证是强制性认证,管理体系认证一般都是自愿性认证。
D认证的依据是相关技术规范、相关技术规范的强制性要求或标准
A受审核方
B审核委托方
C审核组
D审核组长
A合格评价
B检测
C认证
D认可
A过程检验
B抽样检验
C流动检验
D最终检验
E进货检验
A校准不具法制性,是企业自愿溯源行为;
B检定则具有法制性,属计量管理范畴的执法行为。
C检定结果则是合格的发检定证书,不合格的发不合格通知书。
D校准必须判断测量仪器合格与否
A少量不合格不会造成重大经济损失的产品
B生产批量大
C破坏性检验
D某些不可能实现全数检验的检测项目
E需要节省费用的。
A公认机构批准的文件。
B是根据科学、技术和经验成果制定的文件。
C权利部门自己制定的文件。
D是可以重复和普遍应用的文件。
A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是自愿的
B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是强制的
C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的对象是产品和质量管理体系
D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的对象是质量管理体系
A第二方
B第三方
C由顾客进行的
D以组织的名义进行的
A过程是否已被识别并适当规定
B职责是否已被分配
C在实现所要求的结果方面,过程是否有效
D文件是否得到实施和保持
A符合性
B适宜性
C充分性
D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