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总分:55分
考试类型:模拟试题
作答时间:60分钟
已答人数:967
试卷答案:有
试卷介绍: 2011年初级统计师考试《初级基础》模拟试题(2)
A只能是绝对数
B只能是相对数
C只能是平均数
D可以是绝对数,也可以是相对数或平均数
A39.76%
B139.67%
C71.60%
D129.52%
A0.6827%
B0.9545%
C0.2128%
D0.9747%
A样本的个数
B样本的可能数目
C一个样本所包含的单位数
D抽样框的大小
A-1
B+1
C0
D-1或+1
A货币资金
B应收票据
C存货
D应收账款
A收款凭证
B付款凭证
C转帐凭证
D单式凭证
A用途
B性质
C格式
D外形
A在调查过程中由于观察、测量等差错所引起的误差
B在调查中违反随机原则出现的系统误差
C随机抽样而产生的代表性误差
D人为原因所造成的误差
A总体分布越集中,平均指标的代表性越大
B总体分布越集中,平均指标的代表性越小
C总体分布越分散,平均指标的代表性越大
D总体分布越分散,平均指标的代表性越小
A39.76%
B139.67%
C71.60%
D129.52%
A样本的个数
B样本的可能数目
C一个样本所包含的单位数
D抽样框的大小
A.国际收支逆差
B.国内失业严重
C.经济衰退
D.通货膨胀
A影响职工工资收入
B影响投资规模和方向
C影响进出口贸易
D影响资金供给和流向
A定期清查和不定期清查
B全面清查和局部清查
C实物清查、现金清查
D银行存款清查和往来款项清查
A多步式
B账户式
C报告式
D单步式
A政治标准:有利于加强党的领导
B生产力标准:三个有利于标准
C所有制标准:有利于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发展
D分配标准:有利于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分配制度
A挤出效应
B庇古效应
C利息率效应
D凯恩斯效应
A重点调查
B典型调查
C抽样调查
D普查
A统计资料
B统计数字
C统计活动
D是一门处理数据的方法和技术的学科,也可以说统计学是一门研究“数据”的科学,任务是如何有效地收集、整理和分析这些数据,探索数据内在的数量规律性,对所观察的现象做出推断或预测,直到为采取决策提供依据。
A83%
B120%
C98.2%
D101.8%
A只能是绝对数
B只能是相对数
C只能是平均数
D可以是绝对数,也可以是相对数或平均数
A自由浮动汇率制度
B管制浮动汇率制度
C完全固定汇率制度
D半固定汇率制度
A主营业务成本
B其他业务支出
C营业外支出
D管理费用
A630000
B695000
C70000
D35000
A设置会计科目和账户
B填制和审核会计凭证
C登记会计账簿
D财产清查
A城镇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
B全国居民消费水平
C城镇居民人均居住面积
D城镇居民最低收入户数
A0.6827%
B0.9545%
C0.2128%
D0.9747%
A-1
B+1
C0
D-1或+1
A负相关
B正相关
C零相关
D无法确定
A挤出效应
B庇古效应
C利息率效应
D凯恩斯效应
A现金付款凭证
B银行收款凭证
C现金付款凭证和银行收款凭证
D转账凭证
A1.3
B1.73
C2.78
D3
A1~3%
B4~6%
C7~8%
D8~10%
A非全面统计报表
B普查
C抽样调查
D重点调查
E典型调查
A总支出=总供给
B总需求=总供给
C投资=储蓄
D进口=出口
E税收=政府支出
A消费价格指数
B生产价格指数
CGDP缩减指数
D能源价格指数
E原材料价格指数
A恒为零
B是历史上最低限度水平的失业率
C是经济处于潜在产出水平时的失业率
D包括摩擦性失业;
E恒定不变
A提高
B下降
C持平
D无法判断
A发展水平
B发展速度
C增长量
D平均发展水平
E一般平均数
A可能的样本数目不同
B抽样误差的大小不同
C抽样误差的计算公式不同
D前者属于随机抽样,后者属于非随机抽样
E两者都必须考虑抽取样本的顺序
A时距扩大法
B移动平均法
C移动平均趋势剔除法
D最小平方法
E按月(季)平均法
A总体被研究标志的变异程度
B样本容量
C抽样方法
D抽样组织形式
E估计的可靠性和准确度的要求
A收入增加,需求增加
B收入减少,需求增加
C收入增加,需求减少
D收入减少,需求减少
E收入不变,需求减少
A单位成本与产量之间存在着负相关
B单位成本与产量之间是正相关
C产量为1000件时单位成本为79.4元
D产量每增加1千件单位成本平均增加5.6元
E产量每增加1千件单位成本平均减少5.6元
A提高利率
B增加国民收入
C降低利率
D货币法定升值
E利用国际贷款
A恒为零
B是历史上最低限度水平的失业率
C是经济处于潜在产出水平时的失业率
D包括摩擦性失业;
E恒定不变
A国防
B公安
C公路
D义务教育
E公园
A政府补贴
B社会福利保险
C贫困救济
D政府购买
E政府减税
A消费价格指数
B生产价格指数
CGDP缩减指数
D能源价格指数
E原材料价格指数
A个体指数
B总指数
C静态指数
D动态指数
E综合指数
A提高
B下降
C持平
D无法判断
A个体指数
B总指数
C静态指数
D动态指数
E综合指数
A单位成本与产量之间存在着负相关
B单位成本与产量之间是正相关
C产量为1000件时单位成本为79.4元
D产量每增加1千件单位成本平均增加5.6元
E产量每增加1千件单位成本平均减少5.6元
A提高利率
B增加国民收入
C降低利率
D货币法定升值
E利用国际贷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