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总分:75分
考试类型:模拟试题
作答时间:60分钟
已答人数:967
试卷答案:有
试卷介绍: 2009年上半年系统分析师上午试卷
A关联关系
B扩展关系
C使用关系
D依赖关系
A多态性
B继承性
C封装性
D复用性
A序列号
B签名算法
C认证机构的签名
D私钥
A计算机程序,但不包括用户手册等文档
B计算机程序及其设计方法
C计算机程序及其文档,但不包括开发该软件的所用思想
D计算机源程序,但不包括目标程序
A单指令流单数据流计算机(SISD)
B单指令流多数据流计算机(SIMD)
C多指令流单数据流计算机(MISD)
D多指令流多数据流计算机(MIMD)
A矩阵型组织结构
B职能型组织结构
C产品型组织结构
D协作型组织结构
A逐步交付
B顺序
C循环
D增量
A极限编程中使用的重要技术是重构,既包括设计技术的重构,也包括构建技术的重构
B极限编程提倡在基本设计完成后,立即进行编码实现,并进行测试
C极限编程活动中的关键概念之一是“结对编程”,推荐两个人面对同一台计算机共同开发代码
D极限编程过程中建立的单元测试应当使用一个可以自动实施的框架,支持代码修改后即时的回归测试策略
A举行团队需求收集会议,会议由软件工程师、客户和其他利益相关者共同举办和参加
B拟定一个会议议程,与会者围绕需求要点,畅所欲言
C会议提倡自由发言,不需要特意控制会议的进度
D会议目的是为了识别问题,提出解决方案的要点,初步刻画解决方案中的需求问题
A开发文档
B开发标准
C维护手册
D用户手册
A项目开发计划
B软件需求说明书
C数据需求说明书
D概要设计说明书
A商品号
B商品名称
C生产商
D单价
A无冗余、无插入异常,但存在删除异常
B无冗余,但存在插入异常和删除异常
C存在冗余,但不存在修改操作的不一致
D存在冗余、修改操作的不一致,以及插入异常和删除异常
A编号为9的位置“0”
B编号为9的位置“1”
C编号为8的位置“0”
D编号为8的位置“1”
AP(S1)、P(S2)和V(S3)、V(S4)
BP(S1)、P(S2)和P(S3)、P(S4)
CV(S1)、V(S2)和P(S3)、P(S4)
DV(S1)、V(S2)和V(S3)、V(S4)
A8
B9
C10
D11
A11
B10
C9
D8
A需要等待用户部门做出支付软件版本升级费用的预算
B用户部门还没有要求软件版本升级
C虽然新版本软件在社会上已普遍使用,但信息中心还是担心存在潜在问题
D新版软件与其他用户部门正在使用的软件不兼容
AATM在局域网的所有应用可用ELAN来实现,带宽效率高,实时性好,适宜用作园区网
B双星树结构的主干网,虽然不能均衡负载,成本也较高,但具有更高的可用性
C由于建筑群布线路径复杂的特殊性,一般直线距离超过300米的建筑物之间的千兆以太网线路就必须用单模光纤
D如经费难以支持千兆以太网,可以采用100BASE-FX,用双绞线建立快速以太网,是非常经济实惠的选择
A等待对方的建立连接请求
B已主动发出连接建立请求
C等待对方的连接释放请求
D收到对方的连接建立请求
A扩展关系
B使用关系
C依赖关系
D继承关系
A信任网络
B非信任网络
C半信任网络
DDMZ(非军事化区)
A国家标准
B国际标准
C行业标准
D项目规范
AMIPS适合衡量向量处理机的性能,MFLOPS适合衡量标量处理机的性能
BMIPS适合衡量标量处理机的性能,MFLOPS适合衡量向量处理机的性能
CMIPS反映计算机系统的峰值性能,MFLOPS反映计算机系统的持续性能
DMIPS反映计算机系统的持续性能,MFLOPS反映计算机系统的峰值性能
A通过时间重叠实现并行性
B通过资源重复实现并行性
C通过资源共享实现并行性
D通过精简指令系统实现并行性
A实现方案
B设计方案
C关键点
D里程碑
A理解客户需要什么,分析要求,评估可行性
B与客户协商合理的解决方案,无歧义地详细说明方案
C向客户展现系统的初步设计方案,并得到客户的认可
D管理需求以至将这些需求转化为可运行的系统。
A功能需求
B非功能需求
C期望需求
D质量属性需求
A项目开发计划
B详细设计说明书
C用户手册
D概要设计说明书
A将该用户级别设定为DBA
B将表EMP的查询权限赋予该用户
C编写查询表EMP的存储过程
D构建该部分记录的行级视图,并将该视图的查询权限赋予该用户
A仓库号,地址
B仓库号,电话
C仓库号,商品号
D地址,电话
AP(S1)和P(S2)
BP(S1)和V(S2)
CV(S1)和V(S2)
DV(S1)和P(S2)
AP(S3)和P(S4)
BP(S3)和V(S4)
CV(S3)和V(S4)
DV(S3)和P(S4)
A11
B14
C18
D33
A查看运行日志
B硬件监控
C软件监控
D查看作业记账系统
A政府网
B校园网
C企业网
D金融网
A在网络环境中所有的计算机称为一个域
B同一个域中可以有多个备份域服务器
C每个域中必须有主域服务器和备份域服务器
D成员服务器支持活动目录数据库
Ahardwareandsoftwarespecification
Bsystemperformancespecification
Cformalrequirementsdefinition
Dgeneralproblemstatement
A系统范围之外的名词
B表示事件的名词
C不具有独特行为的名词
D一个对象的同义词
A建模系统功能
B发现并确定业务对象
C建模各对象的状态
D组织对象并确定对象间的关系
A检测对系统的入侵
B发现计算机的滥用情况
C提供系统运行的日志,从而能发现系统入侵行为和潜在的漏洞
D保证可信网络内部信息不外泄
A多重安全网关
B防火墙
CVLAN隔离
D人工方式
APERT网络分析
B甘特图
C优先日程图法
D启发式分析法
APERT网络分析
B甘特图
C优先日程图法
D启发式分析法
APERT网络分析
B甘特图
C优先日程图法
D启发式分析法
A瀑布式
B形式化
C协同开发
D快速原型
A组织/业务关系图
B业务功能一览图
C组织结构图
D物资流图
A数据转换
B数据抽取
C数据清洗
D数据装载
AERP为组织提供了升级和简化其所用的信息技术的机会
B购买使用一个商业化的ERP软件,转化成本高,失败的风险也很大
C除了制造和财务,ERP系统可以支持人力资源、销售和配送
DERP的关键是事后监控企业的各项业务功能,使得诸如质量、有效性、客户满意度、工作成果等可控
A数据流图
BE-R图
C程序结构图
D功能模块图
A8
B9
C10
D11
A原始数据能够对构建什么样的模型给予提示
B原始数据可以帮助对模型的参数给出估计
C模型的合理性取决于原始数据的精确性和完整性
D原始数据可以帮助检验模型、优化模型
A15
B18
C20
D23
A增加信息量
B变换数据形式使其便于进一步处理
C便于使用者检索
D为管理人员提供决策支持
A移动用户划分到租约期较长的类
B固定用户划分到租约期较短的类
C远程访问用户划分到默认路由类
D服务器划分到租约期最短的类
Aanalysisphase
Bdesignphase
Cimplementationphase
Dmaintenancephase
Amainsymptom
Brootproblem
Cfinalblueprint
Ddataspecification
Ahardwareenvironment
Btestingenvironment
Csoftwareenvironment
Dbusinessenvironment
Alogicalmodels
Bphysicalmodels
Cdesignmodels
Dimplementationmodels
A汽车
B双绞线
C多模光纤
D单模光纤
A第一种方法的加速比是1.23,效果较好
B第二种方法的加速比是1.23,效果较好
C第一种方法的加速比是1.22,效果较好
D第二种方法的加速比是1.22,效果较好
A程序模块间的数据相关性越大,线程创建和通信的开销越大。
B程序模块间的数据相关性越小,线程创建和通信的开销越大。
C程序模块间的数据相关性越小,线程创建和通信的开销越小。
D程序模块间的数据相关性越大,线程创建和通信的开销越小。
ACache设计的主要目标是在成本允许的情况下达到较高的命中率,使存储系统具有最短的平均访问时间
BCache设计的一个重要原则是在争取获得较快的存取速度和花费较低的存储成本之间达到合理的折衷
C除了Cache容量和块的大小,地址相联方式和替换策略也会影响Cache的命中率
D在速度要求较高的场合采用直接映像,在速度要求较低的场合采用组相联或全相联
A期望需求
B基础需求
C显式需求
D功能需求
A数据集成
B界面集成
CAPI集成
D门户集成
A共享数据库
B远程过程调用
C消息传递
D文件传输
A软件需求
B软件分析
C软件设计
D软件实现
A仓库1(仓库号,地址)和仓库2(仓库号,电话,商品号,库存量)
B仓库1(仓库号,地址,电话)和仓库2(商品号,库存量)
C仓库1(仓库号,电话)和仓库2(仓库号,地址,商品号,库存量)
D仓库1(仓库号,地址,电话)和仓库2(仓库号,商品号,库存量)
A链接
B管道(线)
C输入重定向
D输出重定向
A用户文件
B空闲表
C系统目录文件
D用户目录文件
A128
B129
C130
D131
A感觉媒体
B传输媒体
C表现媒体
D存储媒体
A1/2
B1/256
C1/1024
D1/65536
A物理层
B数据链路层
C网络层
D应用层
A技术指标
B成本因素
C原有设备的兼容性
D采用最新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