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特岗教师公开招聘《小学语文》命题预测试卷(1)

考试总分:32分

考试类型:模拟试题

作答时间:60分钟

已答人数:967

试卷答案:有

试卷介绍: 2013年特岗教师公开招聘《小学语文》命题预测试卷(1)

开始答题

试卷预览

  • 1. 名句填空(1)莫笑农家腊酒浑,。山重水复疑无路。(陆游《游山西村》)(2)风急天高猿啸哀,。无边落木萧萧下,。(杜甫《登高》)[每空1分]
  • 2.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1)今欲诃丁壮()(2)虽有少劳()(3)而异日不复有征戍侵虞之患()(4)臣怪之()[4分]

    A(1)今欲诃丁壮()

    B(2)虽有少劳()

    C(3)而异日不复有征戍侵虞之患()

    D(4)臣怪之()[4分]

  • 3.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闻吾下令,孰不欣跃而来耶?[2分]
  • 4. 通过艾子的话,作者想要告诉人们一个什么道理?[3分]
  • 5. 《春望》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2分]
  • 6. 简述我国小学语文课程的产生和发展。[6分]
  • 7. 儒生们为什么能在竹子身上看到气节、风骨,或看到虚心、谦虚?[4分]
  • 8. 第二段写苏东坡的名言有什么作用?你能再写出苏东坡的几个诗词名句吗?[4分]
  • 9. 作者描写了蜀南竹海景象和潜入竹海的感受,请你结合全文,分析这样写的作用。[4分]
  • 10. 本文题为“竹思”,请结合全文说说作者就竹子作了哪些思考?[3分]
  • 11. 体会“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的抒情方式及含义。[2分]
  • 12. 请为《沁园春•雪》设计教案。[12分]
  • 13. 新旧知识联系式导人法是课堂导入常用的方法之一,在导入新课时,可以借助与新的教学内容密切相关的旧知识,使旧知识成为学习新知识的基础,增强学习兴趣,做到“温故而知新”。请以《范进中举》为例,用新旧知识联系式导入法导人新课。(6分)[6分]
  • 14. 下面这篇文章是一个二年级学生所写的日记,请仔细阅读这篇习作,然后完成后面的题目。(14分)放鞭炮今天,夜晚我和爸爸、妈妈一起看见许多烟火,听到许多鞭炮声音,还放了一些烟火和鞭炮。这要从爸爸到金盛百货大市场买完烟火和鞭炮说起:这时爸爸在看报纸,我们才刚刚从梅花山到外公家。外公家已经准备吃晚饭了,吃完晚饭后,我和爸爸就下楼放鞭炮了,这鞭炮太响了,小汽车都“叫了”。放完鞭炮后,我看见了许多美丽的烟火:有的像喷泉,有的像流星闪过,还有的烟火后会变成红的或绿的小降落伞等等,真是五花八门。我们放的烟花名字叫“天命之意”和“春雷炮”,一个39响,一个48响。我最后想说:“你们燃放时要注意安全。”(1)对这篇习作进行比较全面的评价。(10分)(2)为这篇习作写一则简短的评语。(4分)[14分]

    A(1)对这篇习作进行比较全面的评价。(10分)

    B(2)为这篇习作写一则简短的评语。(4分)[14分]

  • 15. 语音的物理性质具有四个基本要素:、、、。[每空1分]
  • 16. 简述列夫•托尔斯泰小说创作的主要成就。[6分]
  • 17. 作者看到风中的梧桐想起了外祖父,并感到两者之间“有种无法言喻的契合”。请结合全文谈谈梧桐与外祖父的相同与不同。(分条请加序号)[3分]
  • 18. 本文采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借对梧桐由外到内的读解,表达了作者独到的人生感悟。请你另选一种事物,也用此方法仿写一段,表达自己的人生感悟。[4分]
  • 19. 诗人前四句描绘了哪些景物?诗人是怎样用景物来衬托这种感情的?[2分]
  • 20. 赏析名句“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2分]
  • 21. 我国最早的一部儿歌集,是明代吕坤编著的。[每空1分]
  • 22. 判断下面例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并写出两句与例句运用相同修辞手法的句子。她是暗夜里的一颗明珠,光彩动人。(1)修辞手法:(2)仿写:[4分]

    A(1)修辞手法:

    B(2)仿写:[4分]

  • 23. “闲读梧桐”,作者读到的梧桐的外形特征是:(不超过10个字);梧桐内在的精神特征是:______。[4分]
  • 24. 根据要求回答下面的问题(1)文章尾段中,写轻盈欢快的红衣女孩的用意是。(2)写落叶似乎是为女孩“伴奏”,要表达的意思是。(3)写“阳光”洒在旧书上,意在表明。[3分]

    A(1)文章尾段中,写轻盈欢快的红衣女孩的用意是。

    B(2)写落叶似乎是为女孩“伴奏”,要表达的意思是。

    C(3)写“阳光”洒在旧书上,意在表明。[3分]

  • 25. 说说“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两句诗中“破”字和“深”字的深刻含义?[2分]
  • 26. 诗中烽火本指,这里指。写战乱频繁。“家书抵万金”表现作者的真挚感情。[3分]
  • 27.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1)就此事件,我新华社发表声明。(2)她就是这部小说中女主人公的。(3)他们两位素未谋面,还要请你一下。[2分]

    A受权原型引见

    B授权原形引荐

    C授权原型引见

    D受权原形引荐

  • 28. 在下列横线上依次填上词语,正确的是()。(1)“下来吧,孩子,”他带着的口气说,“晚饭做好了。”(2)因为有这样的冬天,干啥还希望点别的呢?(3)我想,他要说了,我即刻便受了,我的心从此也宽松了吧。(4)我们唯一的,正如你所见的,是一身抖不落的烟尘。[2分]

    A安慰慈善宽恕装饰

    B慰问慈善宽待装潢

    C慰问慈爱宽恕装潢

    D安慰慈祥宽待装饰

  • 29. 下列语境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是()。[2分]

    A但是春天总算来了。我的母亲又熬过了一个严冬。熬:忍受,艰苦支持

    B赫耳墨斯想知道他在人间受到多大的尊重,就化作凡人,来到一个雕像者的店里。凡人:平常的人

    C有一天,天神女娲行走在这片莽莽榛榛的原野上,看看周围的景象,感到非常孤独。莽莽榛榛:草木丛生的样子

    D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中酝酿。酝酿:这里是说各种气息在空气里,像发酵似的,越来越浓

  • 30. 小学生在识字初期,常常作为一个认读的单位来阅读的是()。[2分]

    A短语

    B句子

    C段落

    D字(词)

  • 31. 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

    B

    C

    D

  • 32. 下列作家作品配对有误的一项是()。[2分]

    A《皇帝的新装》——安徒生——丹麦

    B《纸船》一一谢婉莹一一中国

    C《金色花》——泰戈尔——泰国

    D《绿色蝈蝈》——法布尔——法国

相关试卷
相关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