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特岗教师考试《中学教育理论综合》命题预测试卷(9)

考试总分:65分

考试类型:模拟试题

作答时间:60分钟

已答人数:967

试卷答案:有

试卷介绍: 2013年特岗教师考试《中学教育理论综合》命题预测试卷(9)

开始答题

试卷预览

  • 1. 举例说明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均衡性表现在哪些方面?[5分]
  • 2. 简述人格的基本特性。[5分]
  • 3. 课堂上学生们兴趣盎然、兴致勃勃、七嘴八舌、踊跃发言,叙述了许多被列入中外世界文化遗产的聚落,提出了有关聚落的种种疑问。师生互动、共同解决学生的质疑。最后,谢老师展示辩论赛题:正方——聚落应该发展;反方——聚落应该保护。要求学生自行组成两组进行辩论。在这一过程中,正反方唇枪舌剑展开辩论,谢老师担任主持并适时进行点评和表扬。问题:请你阐述该案例中所体现的新课程思想?结合你的教学实践,谈谈你是怎样实施这一课程理念的?[10分]
  • 4. 教学设计一:在教学求平行四边形面积时,教师讲授如下:连接AC,因为三角形ABC与三角形CDA的三边分别相等,所以,这两个三角形全等,三角形ABC的面积等于1/2底乘高,所以,平行四边形ABCD的面积等于底乘高,命题得到证明。然后,教师列举很多不同大小的平行四边形,要求学生求出它们的面积,结果每个问题都正确解决了。下课前,教师又布置了十几个类似的问题作为家庭作业。教学设计二:教师引导学生分析问题,即如何把一个平行四边形转变成一个长方形,然后组织学生自主探究,并获得计算平行四边形面积的公式。问题:两种教学设计中教师的教学方法有何不同?两种教学方法对学生的学习将产生怎样的影响?[10分]
  • 5. 小杨在数学课上的表现一直不佳。当老师在课上布置练习的时候发现小杨对应用题的理解毫无进展。“加油,小杨。我知道你能做出这道题的。”老师在小杨耳边低语,“好好花上几分钟仔细阅读题目,然后把题目分解成几部分,等一下我会过来看看你做得怎么样。”几分钟后,老师回来问道:“怎么样?”小杨还是不太清楚,但是显然他已经开始摸到了问题的关键,并开始动手解答,他说:“他们想知道这单价降低的百分比。”“很好,你还知道了些什么?”老师笑着说。当小杨开始解释他对问题的理解时,老师不断地问相关的问题让他回到合适的思路上来。当他终于解决了问题后,老师笑着说:“太棒了,我知道你很努力,你现在再重新看看我们是怎么一步步地解决这个问题的,过几分钟,我会再来看看你最终的解答,好吗?”最后,小杨自己解答了这道题。问题:请分析该位教师对学生学习动机的影响。[10分]
  • 6. “从社会发展需要出发办教育,注重培养合格的公民”所体现的教育目的论是()。[1分]

    A个人本位论

    B宗教本位论

    C社会本位论

    D兴趣本位论

  • 7. 现代教育发展的根本动因是()。[1分]

    A科技进步

    B生产发展水平

    C政治需要

    D产业革命

  • 8. ()提出了教师成长公式:经验+反思一成长。[1分]

    A波斯纳

    B特韦尔克

    C布鲁巴奇

    D布鲁纳

  • 9. 形式训练说的代表人物是()。[1分]

    A沃尔夫

    B桑代克

    C布鲁纳

    D奥苏伯尔

  • 10. 学生在写记叙文之前在头脑中构思所要描述的场景,属于()。[1分]

    A无意想象

    B有意想象

    C再造想象

    D幻想

  • 11. 作报告、发通知、演讲大都属于()。[1分]

    A正式交往

    B非正式交往

    C单向交往

    D双向交往

  • 12. 专家型教师相对于新手型教师在解决问题过程中的优势关键在于()。[1分]

    A记忆容量大

    B动机强烈

    C智力水平高

    D专业知识的储备在数量上和质量上的优势

  • 13. 下列学习策略属于组织策略的是()。[1分]

    A画线

    B记笔记

    C列图表

    D记忆术

  • 14. 《学记》中的“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所阐明的教学原则是()。[1分]

    A循序渐进原则

    B直观性原则

    C启发性原则

    D因材施教原则

  • 15. 《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规定,基础教育权属于()。[1分]

    A中央

    B地方

    C学校

    D家庭

  • 16. 科尔伯格认为,一个人的道德成熟是指()。[1分]

    A道德行为习惯的形成

    B尊重准则和社会公正感两方面

    C道德信念的形成

    D能运用道德原则进行是非判断

  • 17. “距离等于速度与时间的乘积”所表达的内容在心理学上被称为()。[1分]

    A概念

    B原理

    C规则

    D技能

  • 18. 个体在群体压力下表现出与群体中大多数人一致的意见和行为的现象叫()。[1分]

    A服从

    B从众

    C去个性化

    D认同

  • 19. 测得一名儿童的智商为60,他属于()。[1分]

    A正常儿童

    B智力超常儿童

    C弱智儿童

    D聋、哑、盲儿童

  • 20. 在加工信息的过程中倾向于依赖外界的环境和参照物,根据外界的情况作出自己的行为,这属于哪种认知方式?()[1分]

    A高智能型

    B高创造型

    C场依存型

    D场独立型

  • 21. 持教育万能论的教育思想家是()。[1分]

    A马克思

    B爱尔维修

    C狄德罗

    D涂尔干

  • 22. 人的身心发展的年龄特征表明了个体的发展具有()。[1分]

    A顺序性

    B阶段性

    C不平衡性

    D差异性

  • 23. 将那些不被社会和自己所接纳的欲望和冲动,采取一种被社会所赞许的方式表现出来,这种心理防卫机制是()。[1分]

    A转移

    B补偿

    C升华

    D合理化

  • 24. 关于知识应用与学习迁移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1分]

    A在知识的应用中都存在着迁移

    B在知识的应用中可能存在着迁移

    C知识的应用与迁移没有关系

    D迁移就是知识的应用

  • 25. 按照加涅的学习层次分类的观点,学生将“猫”“狗”“鼠”等概括为“动物”的学习属于()。[1分]

    A信号学习

    B言语联结学习

    C辨别学习

    D概念学习

  • 26. 一个人想起岳飞、文天祥等英雄人物时,多半会唤起一种对高风亮节、坚贞不屈行为的钦慕之情,这种情绪体验属于()。[1分]

    A直觉的道德感

    B想象性的道德感

    C伦理性的道德感

    D感性的道德感

  • 27. 我国当代教师的根本任务是()。[1分]

    A班集体建设

    B搞好教学工作

    C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D教书育人

  • 28. 在教学工作的基本程序中,()是上好课的重要保证。[1分]

    A备课

    B上课

    C课外作业和课外辅导

    D学业成绩的考核与评定

  • 29. 在教育对象问题上,提出“有教无类”主张的是()。[1分]

    A孔子

    B孟子

    C荀子

    D墨子

  • 30. 知识直观的类型中,()可以不受时间、地点和设备条件的限制,广泛使用。[1分]

    A实物直观

    B模像直观

    C言语直观

    D符号直观

  • 31. 主张教育目的要根据社会需要来决定,认为个人只是教育加工培养的对象,教育的目标在于把受教育者培养成符合社会准则文化教育的公民观点的是()。[1分]

    A个人本位论

    B社会本位论

    C形式教育

    D实质教育

  • 32. 属于外部的不稳定的归因的是()。[1分]

    A能力

    B努力

    C任务难度

    D机遇

  • 33. 态度的核心成分是()。[1分]

    A认知成分

    B情感成分

    C行为成分

    D能力成分

  • 34. 首先提出教育要心理学化的西方教育家是()。[1分]

    A夸美纽斯

    B裴斯泰洛齐

    C杜威

    D赫尔巴特

  • 35. 按照事物的本来面目予以揭示而不是凭臆测加以歪曲,教育心理学研究中应遵循的这一原则是()。[1分]

    A客观性原则

    B系统性原则

    C教育性原则

    D发展性原则

  • 36. 组织之间人员的往来、会议制度等,都属于()。[2分]

    A正式交往

    B非正式交往

    C直接交往

    D间接交往

  • 37. 依据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处于前运算阶段的儿童的思维特点是([2分]

    A具体性

    B不可逆性

    C自我中心主义

    D守恒性

  • 38. 桑代克根据其实验提出的主要学习定律有()。[2分]

    A准备律

    B因果律

    C练习律

    D效果律

  • 39. 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主要因素包括()。[2分]

    A遗传

    B环境

    C教育

    D人的主观能动性

  • 40. 下列()属于影响社会知觉的主观因素。[2分]

    A认知者本身的特点

    B认知对象本身的特点

    C知觉的情境

    D逻辑推理的定势作用

  • 41. 墨家认为对于知识的理解,主要有哪几种途径?()[2分]

    A亲知

    B闻知

    C说知

    D行知

  • 42. 如果一位教师对全班学生说:“假如这次期中考试全班平均成绩在90分以上,那么这个周末我们就一起去郊游。”这位教师使用的管理方法是()。[2分]

    A团体行为矫正技术

    B个体行为矫正技术

    C团体相倚管理

    D代币制经济

  • 43. 与动作技能相比,心智技能具有的特点包括()。[2分]

    A展开性

    B物质性

    C内隐性

    D观念性

  • 44. 衡量创造性高低的标准主要有发散思维的()。[2分]

    A流畅性

    B变通性

    C稳定性

    D独特性

  • 45. 被称为教育学上三大里程碑的著作为()。[2分]

    A《理想国》

    B《爱弥儿》

    C《教育漫话》

    D《民主主义与教育》

  • 46. 新教师与专家型教师的区别主要在于二者的知识量不同。()[0.5分]

    A

    B

  • 47. 德育过程的主要矛盾是教育者提出的德育要求与受教育者已有品德水平之间的矛盾。()[0.5分]

    A

    B

  • 48. 学习是指学习者因经验而引起的行为、能力和心理倾向的比较持久的变化。()[0.5分]

    A

    B

  • 49. 客体内容丰富、新颖又富于变化有助于注意的稳定。()[0.5分]

    A

    B

  • 50. 人格中的性格是后天的,是社会文化模式的刻印,有可能改变,无好坏之分。()[0.5分]

    A

    B

  • 51. 短时记忆保持的时间大约是2秒到5秒。()[0.5分]

    A

    B

  • 52. 学生是影响师生关系的最主要因素。()[0.5分]

    A

    B

  • 53. 布鲁纳提出了著名的掌握学习理论,即向不同能力水平的学生提供最佳的教学和给予足够的学习时间而使绝大多数学生达到掌握的程度。()[0.5分]

    A

    B

  • 54. 痕迹衰退说是一种对遗忘原因的最古老解释。它起源于亚里士多德,由桑代克进一步发展。()[0.5分]

    A

    B

  • 55. 苛勒的完形一顿悟说与桑代克的尝试一错误说是互相排斥对立的。()[0.5分]

    A

    B

  • 56. 实物直观的优势在于容易突出事物的本质要素和关键特征。()[0.5分]

    A

    B

  • 57. 中国古代的庄子是内发论的代表。()[0.5分]

    A

    B

  • 58. 教育历史上的“儿童中心论”是学生观的一种典型代表。()[0.5分]

    A

    B

  • 59. 受教育者在德育过程中是德育的客体。()[0.5分]

    A

    B

  • 60. 目标管理模式最早是由教育家马卡连柯提出的。()[0.5分]

    A

    B

  • 61. 学习动机是决定学习效果的唯一条件。()[0.5分]

    A

    B

  • 62. 德育起于道德知识教育,终于道德行为。()[0.5分]

    A

    B

  • 63. 教书是手段,育人是目的。()[0.5分]

    A

    B

  • 64. 我国现代学制的建立比欧美现代学制的建立早。()[0.5分]

    A

    B

  • 65. 个体发展具有阶段性,所以教育者要因材施教。()[0.5分]

    A

    B

相关试卷
相关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