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教师资格考试《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仿真模拟题(5)

考试总分:31分

考试类型:模拟试题

作答时间:60分钟

已答人数:967

试卷答案:有

试卷介绍: 2014教师资格考试《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仿真模拟题(5)

开始答题

试卷预览

  • 1. 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包括德、智、体、美、劳,其中,德育是五育中的基础。[8分]
  • 2. 人不可以“一心二用”,同时完成两种活动是不可能的。[8分]
  • 3. 简述影响人格的因素。[10分]
  • 4. 王芳平时英语成绩非常好,口语表达也不错,可她认为自己发音不够好。有一次,学校举行英语口语比赛,她认为自己不能胜出,不敢报名参加。(1)王芳为什么不敢报名参加口语比赛?(9分)(2)如何帮助她提高自信心?(9分)[18分]

    A(1)王芳为什么不敢报名参加口语比赛?(9分)

    B(2)如何帮助她提高自信心?(9分)[18分]

  • 5. 德育就是思想政治教育。[8分]
  • 6. 记得初一刚刚开学时,我班有个男生,性格比较暴躁,态度粗鲁,稍不合他意,就出口骂人,动手打人,在班级里纪律自由涣散,是一个典型的“自我主义者”。每做一件事,他认为是对的就去做,全然不顾老师和同学的想法和感受。一次社会课上,我提了几个问题叫同学回答,他也把手举在那里,嘴上喊着:“我会,我来回答,我来回答。”但我没有理他,他就坐在下面大吵大闹,嘴上说:“我会回答的问题,为什么不叫我回答?”影响了其他同学听课。类似他这类学生,班级里还有一小部分,如果这种势头不压住的话,将对整个班级极为不利。所以,我经常让他为班级服务以示惩罚,如扫厕所、倒垃圾等。他自己干得挺认真,上课的时候不再吵闹,只要我在,他就乖很多,但在其他课堂上依然如故。我逐渐发现他很怕我,而且对我有敌意,我感到很困惑,我该怎么办?请用德育相关原理,结合自己的教育经验或经历对案例进行分析,帮帮这位老师。如果你遇到类似现象,你会怎么办?[18分]
  • 7. 前摄抑制和倒摄抑制不可能同时存在。[8分]
  • 8. 简述学校与家庭联系的方式。[10分]
  • 9. 简述综合课程的特征。[10分]
  • 10. 创设积极的课堂气氛的方法有哪些?[10分]
  • 11. 最早从理论上对班级授课制进行阐述的教育家是()[2分]

    A赫尔巴特

    B洛克

    C凯洛夫

    D夸美纽斯

  • 12. 学校德育的基本途径是()[2分]

    A社会实践活动

    B班主任工作

    C课外活动

    D思想品德课与其他学科教学

  • 13.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体现的德育原则是()[2分]

    A知行统一原则

    B因材施教原则

    C集体教育和个别教育相结合原则

    D疏导原则

  • 14. 品德形成的基础是()[2分]

    A道德认知

    B活动和交往

    C实践

    D个体主观能动性

  • 15. 课外活动的主要形式是()[2分]

    A群众性活动

    B个别活动

    C小组活动

    D学科活动

  • 16. 下列不属于综合课程的形式的是()[2分]

    A融合课程

    B广域课程

    C学科课程

    D核心课程

  • 17. 教师运用口头语言系统连贯地向学生传授知识、技能,发展学生智力的教学方法是()[2分]

    A演示法

    B讲授法

    C谈话法

    D讨论法

  • 18. 下列关于认知风格表述正确的是()[2分]

    A场依存型的人比场独立型的人更多地利用来自身体内部的线索

    B认知风格主要影响学生的学习方式

    C区分冲动型和沉思型的标准仅仅是反应时间

    D发散型认知风格优于辐合型认知风格

  • 19. 针对网络成瘾,当事人本身可使用的治疗方法是()[2分]

    A行为疗法

    B肯定性训练

    C系统脱敏疗法

    D合理情绪疗法

  • 20. 小刚去买东西,人家多找了10块钱,他一直在犹豫要不要送回去,最后他想如果是别人的话,也应该不会送回去的,这属于()自我防御机制。[2分]

    A投射

    B转换

    C压抑

    D文饰

  • 21. 决定受教育权的因素是()[2分]

    A政治经济制度

    B生产力

    C科学技术

    D文化

  • 22. ()认为天赋的智力人人平等。[2分]

    A杜威

    B洛克

    C卢梭

    D康德

  • 23. 下列关于教育形态的说法中,错误的是()[2分]

    A根据教育的形式化程度,可将教育划分为形式化教育和非形式化教育

    B根据教育的实施机构不同,可将教育分为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

    C近代社会的教育包括资本主义社会的教育和社会主义社会的教育

    D正规教育主要指学校教育,是学生在有组织的教育机构中所受到的教育

  • 24. ()就是要训练学生对所阅读的东西产生一个类比或表象,如图形、图像、表格和图解等,以加强其深层理解。[2分]

    A生成性学习

    B组织策略

    C主题纲要法

    D符号纲要法

  • 25. 从迁移的观点来看,“温故而知新”属于()[2分]

    A顺向负迁移

    B逆向负迁移

    C逆向正迁移

    D顺向正迁移

  • 26. 衡量道德品质的重要标志是()[2分]

    A道德认知

    B道德情感

    C道德意志

    D道德行为

  • 27. 有机体学会对条件刺激或其他与条件刺激相类似的刺激做出相同的行为反应,巴甫洛夫称之为()[2分]

    A刺激分化

    B刺激比较

    C刺激泛化

    D行为强化

  • 28. 研究者按照一定的目的和计划,在自然条件下对研究对象进行系统的、连续的观察,并作出准确、具体和详尽的记录,以便全面准确地掌握所要研究的情况的一种研究方法是()[2分]

    A观察法

    B调查法

    C实验法

    D历史研究法

  • 29. 学校的中心工作是()[2分]

    A教学工作

    B公共关系

    C行政工作

    D总务工作

  • 30. 学生学习是为了改变自己在班集体中的排名,这样的学习动机属于()[2分]

    A认知内驱力

    B附属内驱力

    C自我提高内驱力

    D交往内驱力

  • 31. 一个人只要有(),才能鉴定为“健康”。[2分]

    A生理正常

    B心理正常

    C生理、心理都正常

    D生理、心理都正常,并且对社会有良好的适应能力

相关试卷
相关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