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教师资格考试《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仿真模拟题(3)

考试总分:31分

考试类型:模拟试题

作答时间:60分钟

已答人数:967

试卷答案:有

试卷介绍: 2014教师资格考试《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仿真模拟题(3)

开始答题

试卷预览

  • 1. 简述课外活动的意义。[10分]
  • 2. 简述如何针对不同气质的学生进行因材施教。[10分]
  • 3. 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学评价从单一走向了多元。[8分]
  • 4. 疏导原则即循循善诱原则。[8分]
  • 5. 建构主义在一定程度上对知识的客观性和确定性提出质疑,强调知识的动态性。[8分]
  • 6. 知觉的整体性主要依赖于知觉者本身的主观状态,其中最主要的是知识与经验。[8分]
  • 7. 材料一在一次历史课上,一位有三十年教龄的老师在讲课,听课老师入了迷,问这位讲课的老师准备了多长时间。讲课老师说“我准备了一辈子,但这个题的准备只用了l5分钟”。材料二有人认为,看看教材,翻翻教参(教学参考书),写份教案就是备课。材料三苏联一位著名的芭蕾舞大师,在谈到自己的成功经验时说:“我正式登台演出时,我的劳动实际上早已完成了。”请谈谈上述材料对你的教学有何启发。[18分]
  • 8. 材料一一篇调查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报告显示,有一半的老师认为现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高。材料二在一节政治课上,老师在认真的讲课,还时不时地在黑板上写下重点内容,而学生有一部分在学英语,一部分在看小说,一小部分同学甚至在交头接耳,老师忽然意识到了学生的情况,说把你们无关的东西收起来,否则我就下去收走。有一个同学小声地说“讲的课有什么意思,还不是照本宣科,还不如直接划重点算了”。结合上述材料,谈谈现在教育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以及如何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18分]
  • 9. 简述认知疗法的过程。[10分]
  • 10. 简述中学生良好情绪的培养方法。[10分]
  • 11. 现代教育发展的根本动因是()[2分]

    A政治制度

    B经济制度

    C生产力的发展

    D科学技术

  • 12. ()是教育主体叙述教育教学中的真实情境的过程,是通过讲述教育故事,体悟教育真谛的一种研究方法。[2分]

    A行动研究法

    B叙事研究法

    C实验研究法

    D调查研究法

  • 13. “儿童中心主义”违背了()[2分]

    A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的规律

    B传授知识与思想品德教育相统一

    C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统一的规律

    D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相统一的规律

  • 14. 班主任工作的中心是()[2分]

    A进行个别教育

    B组建班集体

    C建立班级秩序

    D指导学生学习

  • 15. 要打开一个三位数组成的密码锁,可以从000、001、002逐一尝试直到998、999,最终便会找到一个正确答案,这种解决问题的策略是()[2分]

    A推理式

    B算法

    C演绎式

    D启发式

  • 16. ()是个体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准则规范自己行动时所表现出来的稳定的心理倾向和特征。[2分]

    A品德

    B意志

    C道德

    D情绪

  • 17. 中等强度的愉快情绪,有利于提高认知活动的效果;而消极的情绪如恐惧、痛苦等会对操作效果产生负面影响,消极情绪的激活水平越高,操作效果越差。这说明情绪具有()功能。[2分]

    A适应

    B动机

    C信号

    D组织

  • 18. 强迫症的矫正方法是()[2分]

    A行为疗法

    B森田疗法

    C系统脱敏法

    D肯定性训练法

  • 19. 教师成熟的标志是自觉地关注()[2分]

    A教师

    B生存

    C学生

    D教材

  • 20. 追求成功者倾向于选择成功概率为()的任务。[2分]

    A25%

    B50%

    C75%

    D100%

  • 21. 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2分]

    A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B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

    C倡导性学习

    D转变旧的学习方式

  • 22. ()是上课的必要补充,是适应学生个别差异,贯彻因材施教的重要措施。[2分]

    A备课

    B课外辅导

    C布置作业

    D考试

  • 23. 现代教学的辅助形式有()[2分]

    A个别教学

    B复式教学

    C特朗普制

    D设计教学法

  • 24. “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体现了()[2分]

    A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B直观性原则

    C启发性原则

    D因材施教原则

  • 25. 其教学法被称作“产婆术”的教育家是()[2分]

    A亚里士多德

    B苏格拉底

    C昆体良

    D夸美纽斯

  • 26. 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个教育方针颁布于()年。[2分]

    A1951

    B1957

    C1945

    D1949

  • 27. 德育过程中经常出现“屡教不改”的现象,这说明()[2分]

    A德育过程是对学生知、情、意、行的培养提高过程

    B德育过程促进学生思想内部矛盾斗争的过程

    C德育过程是组织学生活动与交往,统一多方面影响的过程

    D德育过程是长期的、反复的、逐步提高的过程

  • 28. 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受到较大的强制性,与此相对的是,学生在课外活动中具有较大的()[2分]

    A灵活性

    B自愿性

    C自主性

    D发展性

  • 29. 在思想上把事物的本质属性、特征抽取出来,并区别于其他属性、特征的思维过程称做()[2分]

    A分类

    B概括

    C抽象

    D比较

  • 30. 小明在学习了哺乳动物都是胎生的、虎是哺乳动物之后,得出虎是胎生的这一判断,小明的这种思维形式是()[2分]

    A抽象概念

    B关系判断

    C归纳推理

    D演绎推理

  • 31. 在学习过程中,学习者为提高学习效果,尽可能地让多种感官参与学习。这种学习策略属于()[2分]

    A组织策略

    B精细加工策略

    C元认知策略

    D复述策略

相关试卷
相关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