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总分:31分
考试类型:模拟试题
作答时间:60分钟
已答人数:967
试卷答案:有
试卷介绍: 2014教师资格考试《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仿真模拟题(2)
A(1)个人生活礼节,如坐、立、走的姿势,与人谈话时的语调、眼神及面部表情,接递物品时的举止;
B(2)家庭生活礼节,如对父母长辈、兄弟姐妹、亲戚邻里的礼节;
C(3)学校生活礼节,如对老师、前辈、同窗的礼节,上学、放学时的见面礼、告别礼;
D(4)社会生活的礼节,如在社会交往中的鞠躬礼、举手礼、注目礼、对拜礼以及各种称谓;
E(5)国家生活礼节,如国旗、国歌的礼节等。谈谈阅读这段材料之后,你认为对我国如何抓好中小学生道德行为教育有哪些启示?[18分]
A(1)他的这种归因是否正确?这种归因对他以后的学习会产生怎样的影响?(4分)
B(2)如不正确,正确的归因应是怎样的?(4分)
C(3)对教师来讲,正确掌握韦纳归因理论有何意义?(10分)[18分]
A认知过程
B教师主导学生主体
C教师与学生双主体
D学生主导教师主体
A直观性原则
B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C因材施教原则
D量力性原则
A政治教育
B爱国主义教育
C理想教育
D生存教育
A德育过程是对学生知、情、意、行的培养提高过程
B德育过程一个促进学生思想内部矛盾斗争的发展过程
C德育过程是组织学生的活动和交往,统一多方面教育影响的过程
D德育过程是一个长期的、反复的、逐步提高的过程
A个人本位论
B社会本位论
C教育社会化
D实质教育论
A班主任工作
B学科教学
C品德教育
D教学管理
A事实说服
B理论说服
C直接说服
D间接说服
A性格表现了人们对现实和周围世界的态度
B性格更多地受到后天环境的影响
C性格没有好坏之分
D性格的生理机制是在后天建立起来的条件反射系统
A诱发性事件
B个体的情绪
C对事件的看法
D个体的行为反应
A过去的经验
B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
C过去感知过的事物的形象
D人的愿望
A教育者和受教育者
B受教育者和教育内容
C教育者和教育内容
D教育内容和教育形式
A《学记》
B《论语》
C《大学》
D《中庸》
A感觉适应
B感觉对比
C感觉补偿
D感觉后效
A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
B发展学生的能力
C提高学生的成绩
D克服学生的厌学情绪
A形式训练说
B经验泛化说
C相同要素说
D关系转换说
A0.25秒~4秒
B0.2秒~0.5秒
C2秒~l分钟
D5秒~2分
A时代性
B经济性
C强制性
D创新性
A学科中心课程论包括结构主义课程理论、要素主义课程理论和永恒主义课程理论
B要素主义课程理论的代表人物是巴格莱,结构主义课程理论的代表人物是布鲁纳,永恒主义课程理论的代表人物是赫钦斯
C永恒主义教育又称传统主义教育、保守主义教育
D结构主义课程理论与活动课程理论存在着本质的差别
A中心
B基础
C任务
D途径
A目的性
B认知性
C序列性
D间接性
A感知运动阶段
B前运算阶段
C具体运算阶段
D形式运算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