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江西教师资格《中学教育学》临考冲刺卷(4)

考试总分:78分

考试类型:模拟试题

作答时间:60分钟

已答人数:967

试卷答案:有

试卷介绍: 2014年江西教师资格《中学教育学》临考冲刺卷(4)

开始答题

试卷预览

  • 1. “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反映了对人的发展有重要影响的是()。[1分]

    A环境

    B遗传

    C教育

    D主观努力

  • 2. 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作用是通过()实现的。[1分]

    A培养人才

    B传播思想

    C丰富知识

    D发展科技

  • 3. 西方古代以其雄辩和与青年智者的问答法著名的教育家是()。[1分]

    A柏拉图

    B苏格拉底

    C亚里士多德

    D德谟克里特

  • 4. 在教学的要求、内容上的“一刀切”违背了个体身心发展的()。[1分]

    A不平衡性

    B顺序性

    C阶段性

    D个别差异性

  • 5. 教学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1分]

    A根本目的

    B主要任务

    C基本任务

    D辅助目的

  • 6. 制约课程改革的三大因素是()。[1分]

    A政治、经济、文化

    B社会制度、生产力发展水平、课程理论

    C社会、知识、儿童

    D教育目的、教育理念、课程理论

  • 7.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发现有些人先天失明,但是嗅觉、听觉等却比正常人要灵敏得多,这说明人的个体身心发展具有()。[1分]

    A阶段性

    B不平衡性

    C互补性

    D个别差异性

  • 8. “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体现了教学的()原则。[1分]

    A直观性

    B启发性

    C巩固性

    D循序渐进

  • 9. ()水平决定教育的规模和速度。[1分]

    A政治经济制度

    B科学技术

    C生产力

    D文化发展

  • 10. 对受教育权具有决定作用的是()。[1分]

    A生产力

    B文化

    C政治经济制度

    D科学技术

  • 11. 衡量各科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准是()。[1分]

    A教学计划

    B教学大纲

    C教学目标

    D课程目标

  • 12. 人是自然性与社会性的统一,个体的早期发展更多地体现了()属性。[1分]

    A实践

    B现实

    C社会

    D自然

  • 13. 教育改革的核心是()。[1分]

    A方法改革

    B观念改革

    C课程改革

    D内容改革

  • 14. “真正有效的教育目的必须是内在教育,或通过教育过程去实现的目的”,并且教育无“过程之外”的目的。这一观点属于()。[1分]

    A神学的教育目的论

    B社会本位教育目的论

    C个人本位教育目的论

    D教育无目的论

  • 15. 班主任与学生共同确定班级总体目标,然后转化为小组目标和个人目标,形成目标体系,以此推动班级管理活动的管理方法是()。[1分]

    A常规管理

    B平行管理

    C民主管理

    D目标管理

  • 16. 公民权利中最基本、最重要、内涵最丰富的是()。[1分]

    A隐私权

    B名誉权

    C人身权

    D教育权

  • 17. 在构成思想品德的四要素中,()是基础。[1分]

    A

    B

    C

    D

  • 18. 下列关于复式教学叙述正确的是()。[1分]

    A复式教学可以在同一年级内进行

    B复式教学适用于学生多、教室少的情况

    C复式教学中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自学或做作业同时进行

    D复式教学情景下的学生的基本技能和自学能力相对较弱

  • 19. “明礼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而且也是现阶段我国《公民道德实施纲要》大力倡导的道德规范,这说明道德具有()。[1分]

    A社会性

    B历史性

    C民族性

    D继承性

  • 20. 孔子的教育思想集中地反映在()中。[1分]

    A《学记》

    B《大学》

    C《论语》

    D《中庸》

  • 21. 人们为了保证学校中教育活动顺利进行而创立和形成的一种特有的文化形态是()。[1分]

    A校园文化

    B学生文化

    C教师文化

    D活动文化

  • 22. 任何知识都可以教给任何年龄的学生,这违背了个体身心发展的()。[1分]

    A阶段性

    B顺序性

    C不平衡性

    D互补性

  • 23. 衡量和评价教育实施效果的根本依据和标准是()。[1分]

    A教育任务

    B教育目的

    C教育内容

    D教育规律

  • 24. 英国哲学家洛克的“白板说”是()的典型代表。[1分]

    A外铄论

    B内发论

    C遗传决定论

    D多因素相互作用论

  • 25. 受教育者学习、修养和内在化的客体是()。[1分]

    A德育规律

    B德育原则

    C德育内容

    D德育方法

  • 26. 19世纪末,一些国家为了解决班级上课不易照顾学生个别差异的缺陷,采取了新的教学组织形式()。[1分]

    A个别教学

    B分组教学

    C现场教学

    D复式教学

  • 27. 教师职业是促进个体()的职业。[1分]

    A自然化

    B现实化

    C社会化

    D自由化

  • 28. 在教学方法的改革过程中,布鲁纳提出了()。[1分]

    A发现学习教学法

    B探究研讨法

    C纲要信号图式教学法

    D暗示教学法

  • 29. 学科专家的建议是确定()最主要的依据之一。[1分]

    A教育目的

    B培养目标

    C课程目标

    D教学目标

  • 30. 推动学生学习的内部动力是()。[1分]

    A学习动机

    B学习兴趣

    C学习目的

    D学习内容

  • 31. 关于个体身心发展的动因理论有()。[1.5分]

    A内发论

    B外铄论

    C成熟机制

    D教育

    E多因素相互作用论

  • 32. 教师专业化应具备的条件有()。[1.5分]

    A具备专门的知识技能

    B有硕士学历

    C以奉献和服务精神为核心理念的职业道德

    D具有公认的权威和影响力

    E有充分的自治和自律性,有正式专业组织对资格认证进行管理

  • 33. 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促进作用表现在()。[1.5分]

    A为政治经济制度培养所需的人才

    B是影响政治经济的舆论力量

    C推动国家的制度建设

    D可以促进民主

    E促进社会的变革

  • 34. 个人本位教育目的论的产生与兴起,从历史背景看,主要与()有关。[1.5分]

    A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

    B十八世纪的启蒙运动及其思想

    C近代工业革命及资本主义的发展

    D近现代西方人本主义哲学思想

    E国家主义思潮

  • 35. 决定教学任务的因素主要有()。[1.5分]

    A教育目的

    B学生的年龄特征

    C学科特性

    D教师素质

    E教学的时空条件

  • 36. 考试主要包括()。[1.5分]

    A命题

    B区分

    C监考

    D阅卷

    E批改

  • 37.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学科中心课程论主张的是()。[1.5分]

    A课程应以学科的分类为基础

    B以学科教学为中心

    C以掌握学科的基本知识、基本规律和相应的技能为目标

    D以促进儿童的兴趣发展为目标

    E重视儿童的心理结构

  • 38. 班级管理常用的模式有()。[1.5分]

    A常规管理

    B平行管理

    C民主管理

    D目标管理

    E质量管理

  • 39. 教育目的的评价内容主要有()。[1.5分]

    A评价学校的办学方向、水平和效益

    B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质量

    C学生的学习质量

    D教师的教学质量

    E教育方法的选择

  • 40. 下列属于教师中心论的代表是()。[1.5分]

    A赫尔巴特

    B卢梭

    C杜威

    D凯洛夫

    E华生

  • 41. 教育民主化的内涵包括()。[1.5分]

    A取消教育的等级制、特权制

    B实行机会均等的教育

    C反对在教育内容中宣扬法西斯主义

    D均衡教育资源

    E追求教育自由化

  • 42. “外铄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有()。[1.5分]

    A弗洛伊德

    B华生

    C孟子

    D荀子

    E洛克

  • 43. 教师可通过()等方法培养和树立良好的班风。[1.5分]

    A讲清道理

    B树立榜样

    C严格要求

    D召开班会

    E反复实践

  • 44. 学校教育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有()。[1.5分]

    A生产力发展到一定水平

    B社会出现了剩余产品

    C有一部分人可以脱离生产劳动

    D语言发展到文字状态

    E社会出现了阶级

  • 45. 科学技术对教育的作用表现在()。[1.5分]

    A改变教育者的观念

    B影响受教育者的数量

    C影响教育的内容

    D影响教育的质量

    E影响教育方法和手段

  • 46. 教师是一种从事专门职业活动的专业人员,具备其资格的特定要求有()。[1.5分]

    A要有较好的政治背景

    B要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

    C要达到规定的学历

    D专门从事教育教学工作

    E要符合与其职业相称的其他有关规定

  • 47. 对学生的研究通常包括()。[1.5分]

    A研究学生身心发展的现状

    B研究学生集体的传统

    C研究学生个体的需要

    D研究学生的成长环境

    E研究学生的兴趣和个性差异

  • 48. 教学与智育的关系是()。[1.5分]

    A有所联系,有所区别

    B教学包含了所有的智育活动

    C智育是教学活动所要达到的目的之一

    D在一定程度上教学等同于智育

    E智育主要通过教学来实施

  • 49. 普通中学在美育方面的要求是()。[1.5分]

    A提高学生感受美的能力

    B培养学生鉴赏美的能力

    C形成学生创造美的能力

    D增强学生的意志力

    E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

  • 50. 我国学校德育的主要内容有()。[1.5分]

    A政治教育

    B思想教育

    C道德教育

    D知识教育

    E心理健康教育

  • 51. 案例中,教师运用了什么教学原则?()[2.5分]

    A直观性原则

    B因材施教原则

    C启发性原则

    D巩固性原则

  • 52. 在我国,运用最普遍的教学组织形式是()。[2.5分]

    A班级授课制

    B分组教学

    C现场教学

    D复式教学

  • 53. 该案例体现了教学过程中的哪些基本规律?()[2.5分]

    A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

    B掌握知识和发展能力相统一

    C教学过程中知情意统一

    D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能动性相结合

  • 54. 在案例中,教师运用了哪些教学方法?()[2.5分]

    A讲授法

    B练习法

    C讨论法

    D演示法

  • 55. 终身教育思想最早是由谁提出的?()[2.5分]

    A保罗•朗格郎

    B斯宾塞

    C库姆斯

    D杜威

  • 56. 伊里奇主张()。[2.5分]

    A非正规教育观念

    B学生中心理论

    C启发式教学

    D非学校化观念

  • 57. 下列能够体现终身教育思想的是()。[2.5分]

    A只要一个人活着,学习就不停止,除非因为他不运用学习的能力以致学习能力衰退

    B温故而知新

    C活到老,学到老

    D有教无类

  • 58.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的“双基”是什么?()[2.5分]

    A基本普及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

    B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

    C基础知识,基本技能

    D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

  • 59. 制度化教育对整个社会的深刻影响可以用“学历社会”来描述。()[1分]

    A

    B

  • 60. 科学技术决定着受教育的权利。()[1分]

    A

    B

  • 61. 不同的文化背景可以有相同的教育目的。()[1分]

    A

    B

  • 62. 学生没有完成作业,教师可以限制其活动。()[1分]

    A

    B

  • 63. 德育的途径就是通过教学,做到教书育人。()[1分]

    A

    B

  • 64. 不同的社会制度教育目的也不相同。()[1分]

    A

    B

  • 65. 德育就是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1分]

    A

    B

  • 66. “棍棒底下出孝子”,说明体罚也可以教育出好学生。()[1分]

    A

    B

  • 67. 组织教学只是在上课开始时进行的。()[1分]

    A

    B

  • 68.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1分]

    A

    B

  • 69. 现代班级管理强调以教师为核心建立管理机制。()[1分]

    A

    B

  • 70. 智育就是知识教育。()[1分]

    A

    B

  • 71. 隋唐以后盛行的察举制,使得政治、思想、教育的联系更加制度化。()[1分]

    A

    B

  • 72. 教育的双重文化属性,决定了教育与文化的发展是完全一致的。()[1分]

    A

    B

  • 73. 课外辅导是因材施教的重要途径之一。()[1分]

    A

    B

  • 74. 率先使用“班级”一词的是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1分]

    A

    B

  • 75. 注重教育的价值,对教育改造人的本性,形成社会所要求的知识、能力、态度等,都持积极乐观态度的是内发论。()[1分]

    A

    B

  • 76. 教师只要熟悉自己所教学科的知识就可以了,没必要有高深的学问。()[1分]

    A

    B

  • 77. 把课程用作教育科学的专门术语,始于英国教育家洛克。()[1分]

    A

    B

  • 78. 教学就是智育。()[1分]

    A

    B

相关试卷
相关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