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2001年10月自考人力资源管理(一)试题

考试总分:46分

考试类型:模拟试题

作答时间:60分钟

已答人数:967

试卷答案:有

试卷介绍: 全国2001年10月自考人力资源管理(一)试题

开始答题

试卷预览

  • 1. 人力资源开发[3分]
  • 2. 简述人员保护的任务。[4分]
  • 3. 试述人员报酬的含义及组织在制定人员报酬时应遵循的原则。[14分]
  • 4. 简述化解组织成员“挫折”心理的方法。[4分]
  • 5. 简述绩效考核中阶段性考核和连续性考核相结合原则的涵义。[4分]
  • 6. 试论人力资源在社会财富创造过程中的作用。[14分]
  • 7. 委任制[3分]
  • 8. 劳动定员[3分]
  • 9. 模拟教学法[3分]
  • 10. 简述失业保险待遇享受的条件。[4分]
  • 11. “骏马能历险,力田不如牛,坚车能载重,渡河不如舟。”这些诗句对我们的选才用才工作有何启示?[4分]
  • 12. 人力资源开发的双重目标是()[1分]

    A提高才能,增强活力

    B提高学历,增加效益

    C提高觉悟,锻炼意志

    D加强保健,增强体魄

  • 13. 工作性质完全相同的岗位系列称作()[1分]

    A岗级

    B岗等

    C岗类

    D岗系

  • 14. 划分岗类、岗群、岗系的依据是()[1分]

    A工作繁简难易

    B工作的责任轻重

    C所需人员资格条件

    D工作性质

  • 15. 在企业人力资源变动预测中,马尔可夫分析方法的基本思想是()[1分]

    A根据企业现在人员结构状况推测未来人事变动趋势

    B根据企业生产情况推测未来人事变动趋势

    C找出企业过去人事变动规律,以此来推测未来的人事变动趋势

    D根据市场变化推测未来人事变动趋势

  • 16. 当一个人的行为表现不符合社会需要时,通过制裁的方式来抑制这种行为,使其改变行为方向,这种激励是()[1分]

    A内激励

    B外激励

    C正激励

    D负激励

  • 17. 津贴作为一种个人消费品的分配手段,它分配的唯一依据是()[1分]

    A有效劳动时间的长短

    B劳动所处的环境和条件的优劣

    C劳动者的技术业务水平的高低

    D劳动者的劳动成果的大小

  • 18. 在实行工资制度的情况下,能反映职工实际可以交换得到的商品和服务量的工资是()[1分]

    A货币工资

    B名义工资

    C实际工资

    D实物工资

  • 19. 公共福利是指()[1分]

    A社会要求提供的福利

    B法律规定必须提供的福利

    C员工要求提供的福利

    D组织根据自身的发展需要所提供的福利

  • 20. 在生产过程中实行劳动分工的实质是()[1分]

    A劳动简单化

    B劳动专业化

    C劳动连续化

    D劳动个性化

  • 21. 在生产过程中保持各工序生产能力的合适比例关系,这是生产过程的()要求。[1分]

    A连续性

    B平行性

    C协调性

    D交叉性

  • 22. 组织文化与思想政治工作的关系是()[1分]

    A相互交叉,互为依存

    B二者是一回事

    C组织文化是思想政治工作的补充

    D二者没有关系

  • 23. “魔鬼”训练是一种()[1分]

    A内化型训练

    B外化型的逆向“挫折”训练

    C外化型体能训练

    D外化型顺向训练

  • 24. 以提高员工分析和决策能力、书面和口头沟通能力、人际关系技巧能力等为主要内容的培训属于()[1分]

    A技能培训

    B知识传授培训

    C态度转变培训

    D工作方法改进培训

  • 25. 我国《失业保险条例》规定,失业保险待遇的领取根据职工本人失业前在企业连续工作时间确定。连续工作10年以上的,领取失业保险期限最长为()[1分]

    A12个月

    B24个月

    C18个月

    D30个月

  • 26. 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对每一起劳动争议实行()即行终结的法律制度[1分]

    A一次裁决

    B二次裁决

    C三次裁决

    D四次裁决

  • 27. 我国劳动法规定的劳动年龄为()[1分]

    A14周岁

    B16周岁

    C18周岁

    D20周岁

  • 28. 马克思称之为用“饥饿政策”进行人事管理的阶段,其人性假设的基础是[1分]

    A人天生是懒惰的,必须采用强制手段

    B人是经济人,是为了吃、喝等个人利益而劳动

    C人是为了获得他人的认同而劳动

    D人不只是为了金钱、物质而劳动,人有社会责任感

  • 29. 企业在进行外部人力资源供给的预测时,应侧重于()[1分]

    A关键人员

    B一般人员

    C临时工

    D一线工人

  • 30. 具有“孤僻、行动迟缓、善于观察细小事物,情感发生较慢但持续时间长,体验深刻”特征的人,其气质类型属于()[1分]

    A抑郁质

    B粘液质

    C多血质

    D胆汁质

  • 31. 从性质上讲,行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的人员培训属于()[1分]

    A常规教育

    B学校教育

    C继续教育

    D基础教育

  • 32. 通过启发诱导的方式,激发人的主动精神,使其工作热情建立在高度自觉的基础上,发挥出内在潜力。这种激励形式称为()[1分]

    A正激励

    B负激励

    C内激励

    D外激励

  • 33. “目标一致理论”认为,当个人目标与组织目标一致时,人员就不会流动。提出这一理论的是()[1分]

    A美国心理学家库克

    B美国管理学家杜拉克

    C日本学者中松义郎

    D美国心理学家勒温

  • 34. 目前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实行的养老保险类型是()[1分]

    A强制储蓄型养老保险

    B国家统筹型社会保险

    C投保资助型社会保险

    D子女抚养型养老

  • 35. 在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理念中,人力资源管理部门被视为()[1分]

    A事务性机构

    B简单服务性机构

    C非生产非效益部门

    D生产与效益部门

  • 36.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体现在人员甄选的原则上是()[1分]

    A用人所长原则

    B民主集中原则

    C因事择人原则

    D德才兼备原则

  • 37. 生产产品的有效作业时间是指()[1分]

    A工人的纯工作时间

    B工人从上班到下班之间的时间

    C工人的准备时间、操作时间、吃饭、休息时间

    D工人在企业逗留的全部时间

  • 38. 绝对标准考核就是()[1分]

    A用同一尺度衡量所有的人

    B用同一尺度衡量相同职务的人

    C用不同尺度去衡量所有的人

    D用不同尺度去衡量同一职务的人

  • 39. 期前激励就是在工作开始之前,公布任务指标及相应的奖惩措施。这种激励主要适用于()[1分]

    A工作周期长,任务不易明确的项目

    B工作周期长,任务比较明确的项目

    C工作周期短,任务很明确的项目

    D工作周期短,任务不明确的项目

  • 40. 在劳动过程中,防止人员伤亡事故和职业病发生的主要措施是()[1分]

    A加强福利待遇

    B改善劳动条件

    C提高员工自我保护意识

    D保障劳动者权益

  • 41. 美国学者卡兹通过对组织寿命的研究,认为组织内信息沟通水平最高、获得成果最多的最佳组织年龄区为()[1分]

    A0.5年—3年

    B1年—3.5年

    C2年—6年

    D1.5年—5年

  • 42. 在绩效考核中,因素评定法的评定角度主要有:()[2分]

    A自我评定

    B同级评定

    C下级评定

    D直接领导评定

    E顾客评定

  • 43. 人员激励机制包括以下内容()[2分]

    A激励时机

    B激励频率

    C激励程度

    D激励深度

    E激励广度

  • 44. 根据《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的规定,我国公务员的奖励种类有:()[2分]

    A嘉奖

    B记三等功

    C记二等功

    D记一等功

    E授予荣誉称号

  • 45. 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原理包括()[2分]

    A投资增值原理

    B互补合力原理

    C激励强化原理

    D个体差异原理

    E动态适应原理

  • 46. 企业实行人员外部征聘可以通过以下途径进行:()[2分]

    A刊登广告

    B就业服务机构

    C猎头公司

    D大中专院校和各类职业技工学校

    E推荐和自荐

相关试卷
相关题库